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52100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20xx-20xx年)编制:审核:审批: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目录前言3一、指导思想3二、基本原则3三、发展目标4四、下步规划思路5(一)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植乡村振兴动能5(二)建设生态美丽家园,提升乡村内涵品质8(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焕发农村文明新形象11(四)加强乡村治理,夯实基层基础13(五)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农民幸福感14(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村改革16(七)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18刖百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确保我镇乡村振兴战略按要求、分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结合我镇实

2、际,特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20xx20xx年)。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XXX和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奋力赶超、进位争先,力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并位居前列”的目标定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二、基本原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

3、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走符合临胸实际、具有临胸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党管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三、发展目标20xx年,重点打造1个特色小镇,2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个田园综合体,1个综合性生态观光体验区,

4、12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1处、省级标准示范园1处、市级示范园2处。到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0%,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各类湿地面积不少于100O亩;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进一步健

5、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等农业“新六产”业态加速发展;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四、下步规划思路(一)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植乡村振兴动能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三转三化”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农业格局,不断增强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培强做大河南猱猴桃、泉庄山枣、王

6、舍葡萄等特色种植,20XX年,创建葡萄种植省级标准示范园1处,樱桃、猗猴桃种植市级示范园2处。到20xx年,河南秋猴桃、泉庄山枣、王舍葡萄特色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鼓励引导杨善西瓜等传统产业向大棚樱桃等易种植、效益好的产业转型,到20xx年樱桃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聚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xx年,新建核心区2000亩以上、示范区1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1处。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到20xx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左右,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000亩。2、加快农业农村产业融合。以

7、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大力培育“新六产”,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山楂、莲藕、猱猴桃等果蔬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产销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到20xx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以上。利用“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田园综合体培育工程,串联淄界、白塔、三阳山、河南、泉庄等石河沿线村,依托农林、山水等资源优势,立足一村一品,进行农业、民宿、餐饮等配套开发,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积极推进镇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做大做强平安峪小米、金峰农资1号等电商平台,

8、发展葡萄、西瓜等一批优质农产品电商经营业户,20xx年实现镇级电子商务站点全覆盖、中心村覆盖率70%以上。到2020年实现镇、中心村电子商务站点全覆盖。3、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坚持农业提质导向,推行农产品、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食药监管,每月对全镇食品药品领域进行1次巡查,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行农产品、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20xx年标准化生产比重均达到85%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1%以上。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提升西瓜、葡萄等传统品牌档次,新培育猗猴桃、花椒、莲藕、西红柿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加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力

9、度,到20xx年,全镇“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到7件以上。大力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4、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及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抗旱防洪能力,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到20xx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万亩。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工程,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商品有机肥等技术模式,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推进“改土”,推广精准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积极推进农村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建设,解决畜禽养殖场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5、发展壮大新

10、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根据不同村、社区的基础条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村劳动力合作社,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平台支撑。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栗沟花椒、三阳山香椿、白塔莲藕等农业合作社,探索完善“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到20xx年,全镇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00家。6、大力提升乡村旅游水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古村落、自然生态等资源优势,对琴口、回头、湾头河、李家庄、吴家庄5个

11、村开展美丽乡村连片治理,聘请专业公司进行规划设计,联动山水资源,打造米山溜原生态长廊,形成可游可赏可宿的综合性生态观光体验区。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依托吕家楼年画博物馆、北杨善剪纸艺术传习中心,着力包装吕家楼、北杨善等特色民俗村,加快石河田园综合体等综合性休闲旅游区开发建设,打造一批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结合“文化+”,串联民俗艺术、红丝砚、竹、泉等底蕴资源,打造集观年画、学剪纸、游龙湾、鉴名砚、赏黑陶、品鱼宴于一体的观光体验旅游线,实现全域旅游发展新突破。(二)建设生态美丽家园,提升乡村内涵品质1、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巩固拓

12、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xx年完成旱厕改造1356户,全面完成三年改厕任务,让农民群众用上洁净厕所。加快推进农村冬季清洁供暖,年内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室、养老院、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和农村新型社区实现冬季供暖,到20xx年75%的村庄实现清洁供暖。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与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相结合,建立多形式、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体系,20xx年,完成傅家李召管网接入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到20xx年村庄污水处理率达到40%左右。持续开展矿产资源保护攻坚战,全力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对红新、冶西、吕

13、家楼、北杨善、谭家小崔等美丽乡村,进行标准化再提升,争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全域共建,20xx年,高标准、特色化新打造12个美丽乡村,到20xx年,全镇建成省级、市级、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数量分别达到2个、5个、20个以上。2、提升城镇载体功能。扎实开展城镇形象“清底子”行动,对主干线“僵尸车辆”、废弃固堆等镇区乱象集中清理整顿,从严整治临九路、傅小路等马路市场,规范店外经营秩序,提升沿线绿化水平,实施标志性建筑亮化工程,切实改善镇容面貌。抓好老旧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解决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保障农村供水保障率、水质达标率、群众满意率稳定

14、在较高水平。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实施农村道路“户户通”三年工程,逐步实施杨广路、颜西路、冶五路、东环路、冶泉工业园区间道路大中修改造工程,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道路硬化“户户通”。进一步拓展乡村道路生命安防工程,加大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路段、路口警示装置、波形护栏安装力度,提升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到2020年底建成现代农村电网,2020年村村实现主要道路有照明路灯。3、突破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围绕“鲁中水乡北国江南”特色定位,突出“18度温情小镇”主题,借助山东临胸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平台优势,对老龙湾及周边区域连片进行高水平策划规划、招商引资、管理运营,突破老

15、龙湾发展瓶颈,推进老龙湾、海浮山、弥河、巨洋湖四位一体”综合开发,建设集文化旅游、养老养生、健身休闲为内涵、可居可赏可游可养的老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龙湾康养旅游小镇。4、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立足新型城镇化,结合傅家李召新社区建设,以吕家楼、北杨善、薛家庙等村为核心区域,聘请专业公司,在农业产业、特色文化、基础提升等方面进行连片包装设计,配套改造提升薛丘路、傅小路沿线,发展壮大西瓜、樱桃、瓜菜等农业产业,深入推进三产融合,打造傅家李召乡村振兴示范区。围绕文农旅融合发展,以王舍村为核心区域,立足葡萄种植农业产业基础,串联弥河、海浮山、巨洋湖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采摘、观光旅游

16、、休闲垂钓等特色项目,打造王舍乡村振兴示范区。5、全面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河畅、水清、岸绿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弥河、石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完善水源地和“禁养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6、推进山区生态保护开发。加快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对琴口等山区进行封山育林和生态修复,加强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和白塔等湿地保护与建设,加快特色农业和生态服务业发展,促进米山、三阳山等南部山区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格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抓好宜林荒山荒滩荒地绿化,20xx年全镇封育区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焕发农村文明新形象1、深化乡村文明建设

17、。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主旋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评选活动,把孝文化运用到农村社会治理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持续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评选,到2Oxx年80%的村达到县级及以上文明村标准,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大力发展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完善提升红新黑陶瓦盆展览馆功能,成立黑陶艺术创作工作室和DIY活动室,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黑陶文化

18、品牌。建设红丝石博物馆,搭建红丝石文化宣传推介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吕家楼年画博物馆、年画特色商业街、北杨善剪纸艺术传习中心,推进红丝石、年画、剪纸、黑陶等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的精品工程。充分发挥镇文联、书协等文化组织牵头作用,开展各类书画笔会、文学交流等艺术活动,组织开展文化名人辅导、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培训,积极培育民间艺术团体,提升文化队伍层次水平。深入开展以歌唱、舞蹈、表演、戏曲、书画、文学创作为模块的系列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参与率和满意度。探索开展“乡贤回归”工程,凝聚乡贤力量反哺家乡建设,重塑新时代乡贤文化。3、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9、。坚持一院多能、一室多用,加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建设文化大院、农村书屋、活动中心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确保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达标率和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文化大院建成率达到100%O4、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建好、用活、优化村(社区)善行义举四德榜。充分发挥村级红白理事会作用,摒弃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农村科普和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四)加强乡村治理,夯实基层基础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为重点,深入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治理整顿,扎实开展“过硬支部”创建活动,提高村级

20、管理规范化水平。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作风。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加强村“两委”干部教育培训,严格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注重从新型经营主体中培养党员,注重培育农村优秀党组书记,在全镇树立一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领头人的典型。2、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扩大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持续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阳光议事日”“三务”公开等村级基本制度落实,全面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3、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法

21、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功能,中心村司法行政工作室实现全覆盖,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对农村宗教活动的引导,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涉农村公共事务,形成崇法尚德、扶正祛邪的良好风气。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扎实推进“七五普法”,组织开展“普法下乡赶大集、进社区”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4、深化平安村庄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村霸、矿霸和宗族恶势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建“信息化支撑,立体化防控,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能,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进镇、村(社

22、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提升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平台功能,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专项行动,实施“雪亮工程”,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的农村治安防控格局,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五)持续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农民幸福感1、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积极开展脱贫“回头看”专项行动,精准做好脱贫核查,严格准入退出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深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认真组织好产业扶贫项目效益分红,积极发展规模种养、特色加工等产业项目,切实发挥产业扶贫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借力米山溜、石河沿线等乡村旅游点的打造提升,做好扶贫项目结合文章,打造一批脱

23、贫攻坚示范点。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大力宣传依靠自身努力脱贫典型,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广泛开展社会扶贫,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扶贫模式,完善社会扶贫供需对接机制,积极动员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参与扶贫开发。狠抓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在全部兜底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不返贫,致富奔小康”。2、加快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鼓励引导有志于在农村发展的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回乡创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创新创业,加强村两委成员、合作社带头人、农业大户的创新创业培训,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实施新型职业农

24、民培育工程,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意见(潍发(2017)30号),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加大财政支持、土地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等,引导各村因地制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土地流转经营、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20xx年底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4、优先发展农村教育。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完成潘家埠幼儿园建设和XXX教育园区初中部整修装饰工程,积极推进XXX教育园区小学部实验楼新建工程,实施XXX初中整体搬迁,不断改善农村

25、办学条件。20xx年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所有农村学校达到省标准和国家“20条底线”要求。5、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贫困人口医疗商业补充保险,逐步提高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标准。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先保后征”政策。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统筹使用各级救助资金,精准用于救急救难。完善农村残疾人生活用电、水、气、暖等优惠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关爱服务体系。6、改善农村养老服务。鼓励多种方式建设互助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依法设立孝善基金、养老基金,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养老问题。推行

26、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购买服务等方式,改善贫困老年人生活状况。对不赡养老人行为进行行政、司法干预。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在农村养老机构设置服务站点、提供签约服务。7、全面开展健康村镇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医疗下乡”。全面开展健康村镇建设,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村改革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激活资产资源、发挥权属效能,增加财产性收益。巩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

27、权登记制度。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20xx年基本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等基础性工作;2019年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完成改革的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2020年做好改革扫尾工作,基本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稳慎探索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有偿退出、继承及抵押、担保权能,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3、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善盘活利用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农民房屋使

28、用权,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等设施建设。(七)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资源要素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相关站所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实行镇村两级书记一起抓,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切实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抓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完善推进机制,成立乡村振兴战略五大工程推进组,每个推进组由班子成员牵头抓总,各责任站所、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工

29、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严格落实上级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做好资金整合使用项目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让农民更多参与建设管护。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乡村振兴。3、改进工作作风。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要坚持规划先行,由点到面、由低到高,有序推进。要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结合各自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30、任务落实。要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内外兼修,面子新,里子也要新,坚决杜绝“形象工程”。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群众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4、强化督查考核。从20xx年起,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作为对各社区、村及站所、部门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建立工作信息交流和督查通报制度,主要领导将不定期现场调度进展情况,对责任落实不力、进度缓慢、成效不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约谈问责。各责任站所和社区、村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努力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和观摩现场,强化示范引领,确保工作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