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实践与体验中感受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实践与体验中感受音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在实体睑中感受音乐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需要全身心展开音乐感受、体验、审美活动,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智慧地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非常重视音乐教学的实践与体验,并分学段将提高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创意实践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等目标更清晰地表达出来,强调音乐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内容,以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审美,从而让学生在兴趣满满中感受音乐,深挖学习力和创造力,灵活地借助音乐表达自我,展示自我,成功自我。一、实践与体验策略的育
2、人价值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离不开学生参与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冯巍巍说:“音乐核心素养反映的是音乐本质和音乐审美价值,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征。在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不仅强调了音乐课程的音乐性、人文性与实践性,也突出强调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使其教育目标更具技术操作性。”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说:“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或实践,是指在艺术性的音乐制作和专业的音乐聆听中产生多维的、相关的、连贯的、生产的、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1”音乐是听觉艺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运用音
3、乐来感受、体验、表达,获得内心的放松和愉悦,实践是最佳的路径和策略。二、实践与体验策略的实施路径新课标中“音乐课程”部分指出:音乐教学要通过“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这四类艺术实践,将学生带入到音乐实践活动和审美欣赏体验中,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情感体验,提升音乐课程的全方位育人价值。(一)音乐欣赏在课堂上开展音乐欣赏类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发展音乐听觉与感知能力,丰富音乐审美体验,深化音乐情感体验,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这是新课标理念的追求和宗旨2o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媒体资源和设备,将课本中的歌曲等内容演绎成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
4、生在一定的情境和资料链接中,更好地展开音乐欣赏实践,提高其音乐的理解力和审美力。(二)表现展示音乐学习中良好而持久的兴趣培养,乐理等相关知识的积淀以及对音乐表现形式、内涵的理解、思辨、审美和感悟等,都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所承担的素养发展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乐曲的音调、节奏、节拍、音色、旋律、响度等多种元素,分析声音的高低、长短、力度、速度等形式要素,有意识地对音乐旋律、音乐形象、音乐情感与音乐文化的层层感悟,将这些感受和体验通过演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意志,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形成其特色的人生观、世界观、
5、价值观、审美观。(三)音乐创编学生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音乐编创、展示分享中,感受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和获得感。由于每位学生的智能都不相同,有的擅长空间智能,有的语言智能突出,还有的拥有音乐智能等。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他们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多种感官都被调动的情况下,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去发现音乐价值,去进行创编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四)联系融合新课标理念的音乐教学,倡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在真实可感的欣赏、表现和创造实践中融会贯通“开阔文化视野,
6、提升文化理解素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唱、学生边看乐谱边听的被动接受式、模仿式学习,而是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充分融入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源,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丰富的情景氛围中,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音乐的学习和实践中,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认知和多方位的能力素养。三、实践与体验策略的具体运用音乐教学的目标,不能仅停留在歌唱技巧的练习上,还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和体验活动,让实践与体验的诸多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实施,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音乐审美、音乐鉴赏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一)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每首歌曲的背后都有着各自的背景
7、故事,个性化的主题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给音乐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使学生在丰富而多样的材料阅读中,加深对歌曲本身的理解。这样,才能让课程的内容更丰富,教学的形式更多样,学生的视野也在不断拓展中得以开阔。例如乐曲单簧管波尔卡中有三个差异化的乐段,这是一种特殊的乐曲规律,以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理解能力很难掌握。在一首乐曲中占据核心位置的主旋律被称作主题音乐,主题音乐是一首乐曲的灵魂,它能将这首乐曲的内涵完整表露出来。所以要让学生完整理解一首乐曲,首先需要攻克的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在进行主题音乐欣赏时,传统的课堂教学会重复播放音乐,学生容易将主题音乐与完整乐曲割裂开
8、来,教师在播放、暂停、重新播放主题音乐的过程中,也难以准确把握主题音乐的节奏,容易影响正常的教学流程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时教师通过运用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ABC三段不同的场景所代表的不同乐段,让学生在相同的场景内倾听、感知,逐渐形成对独立乐段的认识。最后再完整播放乐曲,学生就能在整段的乐曲中找到熟悉的ABC段落,以此来发现乐曲中的回旋曲式的乐曲规律,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再如在进行赛马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乐曲的主题音乐匹配契合的图片或视频,这样不仅帮助教师更精准地传达音乐主题内容,也帮助学生将乐曲与内涵建立联系,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乐曲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就结合赛马乐曲中结构
9、紧凑、节奏紧张的特点,利用媒体课件呈现赛马的影像,一时间,课堂上人喧马嘶,灰尘弥漫,骏马飞驰间,骑手们有节奏的上下起伏的身影,与跌宕起伏的旋律相辅相成。这样的画面,将学生情不自禁地带入其中,学生在视觉赛马影像、听觉赛马音乐的双重刺激下,更容易把握音乐作品内涵,理解教学内容,体会音乐作品要传达的情感,整个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二)以趣味性的活动场景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学生虽然接触音乐的机会比较多,听一段通俗的旋律也会跟着哼唱出来,但他们毕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储备不足,尤其对中外名曲和器乐类演奏曲更加陌生,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比较困难。长期听不懂,也就直接导致学生对音乐
10、欣赏课有畏难情绪,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场景,将学生认为枯燥深奥的音乐作品变得生动鲜活,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感觉新奇有趣,充满探究下去的兴趣,那么这样的音乐欣赏课就成功了大半。例如在教学红星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影片闪闪的红星精彩片段,学生在看到影片中一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儿童团员,听到他们铿锵有力的口号,看到整齐划一的步伐,以及儿童团员们为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而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行为,学生的爱国情感之弦都被轻轻拨动,让同学们沉浸于感动、振奋之中。同学们带着心中的体会进行演唱时,自然流露出对歌曲的情绪情感的理解。再例如在教学说唱脸谱一课时,教师不具
11、备戏曲专业的唱腔、身韵、动作等,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看一看京剧的做与打.,听一听京剧的唱与念中,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想学、愿学、敢学、乐学京剧的课堂氛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上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且自发地接受音乐知识,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爱上音乐,爱上音乐课。演奏欣赏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各种乐器的真实演奏,也不可能将数千种乐器都带进课堂供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然而,强大的网络平台却能将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例如在课本中提到手风琴这一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乐器,教师就可以从网上
12、搜集关于它的所有资料,展示它的使用方法和音色特征,甚至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段手风琴演奏曲,或者通过音乐软件来设计真实的乐音,让学生通过模拟按键去感受手风琴演奏出的旋律。那些常见的大型乐器,虽然不便搬入课堂,但是一段演出视频的播放,学生就会迅速融入其中,感受其魅力。信息化资源和方式的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简单的文字,这种声像结合、色彩丰富、极具表现力的手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因此学生能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仿佛在音乐的世界内行走,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情绪、节奏、力度等,由学生的积极情感来准确完美实现。(三)以个性化的活动创编促进学生的实践
13、体验教师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创意性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创在其中。在日常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融入一些非常规的乐器的演奏,如劳动过程中人们有节奏地挥动劳动工具的场景,处于思考状态的人们有节奏地敲击桌面、转动手中的笔、伸屈各个手指、脚掌抬起放下等。这样的不断渗透,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的音乐创编灵感。例如在教学装扮蓝色地球一课时,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美丽的地球风景影像,在蝴蝶翻飞、鸟语花香、山峰秀丽、巍峨庄严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中启迪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感悟音乐传达地球之美的灵感通道。学生的情绪被感染,情感被调动,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歌唱活动的学习中,演唱也能更加合拍,并且不
14、自觉地合着乐曲进行律动创编活动,如围绕桌椅行走,有节奏地抬起、放下胳膊等。以学生喜闻乐见、声画结合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学生乐于且善于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音乐理解、感悟以及律动创编活动能力。信息化带来的生动影像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资源,学生在多媒体中感受音乐风格,把握音乐内涵,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自我的再度创作,学生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就是对自身审美和感悟的一种检阅,更是对自身音乐创造力的一种推动。学生在电脑软件的帮助下,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会比较容易地呈现出来。例如,教师要给一段乐曲编写歌词,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先仔细聆听乐曲,找到它的主题音乐,明确乐曲的节奏和篇幅,再依据自己的前期经
15、验和思维方式进行自由创编,最后通过电脑进行合成播放。在电脑播放过程中学生可以很直接看出歌词与曲调是否合拍,当学生发现自己竟然能进行填词时,成功的喜悦感扑面而来。如此生动的学习、有趣的创作,能让学生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音乐社团活动中,以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展示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断积累音乐表达经验,收获实践成功的喜悦,建立今后更远大的目标追求。综上所述,音乐实践和体验是新课标目标和策略中一大显著特色,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都要积极思考、探索“欣赏”“表现”“创造”“联系”四类艺术实践的开展形式,以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带入到音乐实践活动和审美欣赏体验之中,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