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75787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误吸机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误吸是指进食(或者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等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包括分泌物或者血液)进入到声门以下。误吸一吞咽吞咽不是一种随意活动,而是一种反射,必须有特定的刺激才能引起。吞咽是一系列连续的反射运动,是由于食物相继刺激了软腭、咽部和食道等吃的感受器,传入冲动,通过延髓感受中枢,再向咽、喉、食管等处发出传出冲动而引起的。当食团到达食管下端时,喷门舒张,食团便进入胃中。吞咽时食团刺激了咽部感受器,反射性的使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从而封闭了鼻炎通道,不便食物进入鼻腔;同时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紧贴会厌软骨,封闭咽喉通道,使呼吸暂停,可防止食物进

2、入气管。误吸危险因素1、年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粘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部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发生误吸,所以高龄是老年人误吸的重要因素之一。2、疾病主要有:颅脑病变,如颅内肿瘤、帕金森综合征、癫痫等;神经肌肉病变,如喉神经受损,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咽喉及其邻近部位病损,如声带麻痹、喉外伤等。3、体位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鼻饲体位在15。-30。,会增加反流物及分泌物逆流的机会导致误吸。进食老年患者由于治疗需要,通常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或通过胃管鼻饲给予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咽部受到管腔及长期反复吸痰的

3、刺激,环状括约肌不同程度损伤及功能障碍,极易引起误吸,且咽部受到刺激,影响食管下段括约肌关闭,增加了反流误吸的可能性的。鼻饲反流误吸(1)患者胃肠动力明显不足;(2)患者进食时体位不正确;(3)鼻饲速度掌握不当(4)胃管规格选择不当;(5)胃管清洗和更换不及时;(6)未及时帮助患者清洁口腔。5、精神药物副作用许多抗精神类药物,锥体外系副反应明显,如由精神药物所致帕金森氏征,由于肌强直,可引起一系列运动不协调,会引起吞咽困难,运动迟缓等。6、进食环境进食环境嘈杂,病房人员多,噪音大等。7、食物性状饮食分为普通饮食,半流质、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利于吞咽,流质饮食容易吸入气管。入院患者如何评估误吸风

4、险?:洼田饮水试验(KubotaWaterSWalIOWteSt)具体做法:嘱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1级(优):能顺利地将水咽下;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评定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误吸预防措施1、评估患者的病情,体力,吞咽,咳嗽反射、咀嚼功能、意识状态等,根据病情选择进食途径,选择经口或者鼻饲饮食。2、病人在鼻饲的时候应采取舒适的体位,最好给予半卧位,将床头抬高30到45度,并且鼻饲后保持上述体位30到60分

5、钟。如果病情不允许抬高床头时,可采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误吸与鼻饲的体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采取正确的体位能有效地预防误吸的发生。鼻饲液的温度一般为38到42度,可使用恒温器控制温度,以减少温度对胃的刺激引起的反流。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为了减少鼻饲液在胃内的潴留,建议采用鼻饲泵或输液装置均匀滴入,使营养物质与胃肠道充分的接触,延长消化吸收时间,滴速一般为每小时100毫升。3、如果发现患者有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加强生活护理,必要时喂食,但不能强迫进食,以免发生误吸。4、保持病室安静,控制噪音,避免打扰患者,选择合适的就餐用具,使患者集中注意力进餐,

6、同时指导患者细嚼慢咽。5、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降低发生误吸的风险。6、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及呼吸锻炼,以增强保护性的生理反射恢复,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误吸急救1、咳嗽:神志清楚者鼓励咳嗽、咳痰,并协助拍背尽快将异物出。A、咽喉壁异物应迅速撑开口腔用手掏出或用食物钳钳出最为有效;B、患者出现窒息或意识障碍,不能自行咳出异物,应立即使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患者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食物碎屑;C、必要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出异物。2、拍背、引流、抽吸拍背:在进行体位引流时,轻拍双侧肩胛间区内,自下而上促使气管内异物排出。引流:将病人置于头低45-90的体位,使吸入的食物、胃内容物顺体位流出来。抽吸:用粗导管插入咽喉部吸引气管内吸入物,同时刺激咽喉部引出咳嗽反射,有利于异物清除。3、冲击(海姆立克急救法)A、病人呈仰卧位,用双手在剑突下向上用力加压;B、若为坐位或立位,施救者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或其他硬物顶于剑突下,向上猛烈冲击,这种方法利用胸腔里的气流压力,把堵在咽喉气管的食团冲出来。抢救时应当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直至缺氧状态缓解,然后留置导管持续给氧。4、气管插管或切开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过行吸引使呼吸道堵塞物得到迅速彻底清除,建立起通畅有效的呼吸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