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舆情应对培训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舆情应对培训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舆情应对培训体会*年*月*日,我有幸参加了*年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务专题培训班,开始了重返校园、温故知新的学习和生活。*天的培训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却有幽默睿智的分享;没有照本宣科的理论,却有灵活运用的方法;没有纸上谈兵的空谈,却有互动共享的案例。*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留给了我无尽的回味和眷恋,在培训中,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更收获了说不尽的快乐和激青,实现了人生的二次飞跃。八位国内新闻界的一流专家教授分别从大企业媒体关系管理策划与实践,全媒体舆论引导*新平台、新战略、新标配,与主流媒体打交道的实务与技巧,在复杂舆论环境下召开新闻发布会,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的规律与要求等方面进
2、行了精彩解读和模拟指导,尤其是培训过程中采用的“专题讲座+模拟演练+专家点评”的“接地气”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国传媒大学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进行的模拟电视台“面对面”演播室访谈,到北京沪蒙农培训基地进行的模拟“新闻发布会”;从“记者”的犀利提问,到各位“市长”、银行工作人员的沉着回答,都使我对农信社的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了系统化、条理化、专业化的思考和认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近年来,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银行收费、高利润、信贷违规等问题时常形成舆情热点。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三微一端”的传播新态势
3、,具有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舆情危机如果处置不力,极小的负面消息就可能因“蝴蝶效应”而放大,使金融机构的声誉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应看到,农信社相对于大型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来说,从规模、抗风险能力及品牌接受度来说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农信社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应加倍重视声誉风险及舆情管理,要快讲事实、重讲态度、诚讲措施、慎讲结论。一、思想认识到位,加强舆情监控。一是树立舆情危机意识。农信社要进一步提高舆情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风险防范知识,在全社
4、上下形成以声誉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切实增强员工舆情意识。二是转变传统思维方式,适应新媒体时期的媒体监督环境。要以正面的方式面对媒体,以公开透明的姿态接受媒体采访,利用媒体向公众传达己方观点和态度,通过沟通达成意见共识。三是加强负面舆情监控。第一时间掌握涉及农信社的负面舆情是处理应对工作的基础,尤其是当下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舆情的传播加快了速度。所以,农信社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加强对负面舆情的监控。二、组织领导到位,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做好舆情应对处理领导工作。农信社应成立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小组成员,高度重视舆情工作,组织和部署各网点要
5、以开放、积极的态度,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导向正确的原则,做好舆情工作,把舆情工作视为为人民群众服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改善金融服务,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主动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舆情事件,避免负面舆情升级和损害单位声誉。二是逐步健全舆情应对工作组织体系。要成立舆情应对处理小组,负责各业务条线的舆情监测工作,要搜集调查传播源头和路径;要掌握传播范围,对舆论态度、评论、诉求有全方面充分认识,发现舆情第一时间及时上报。三是形成舆情处理应急预案。在重大舆情事件或可能引发重大舆情事件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升负面报道响应速度,降低负面影响程度,力争尽快将负面报道转化为有利报道
6、。三、舆情处置到位,及时科学化解。一是抢占及时回应先机。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的发展都将经历形成、扩散、高朝、平息这四个阶段。在第一时间监测到舆情的前提下,要抢占及时回应的黄金先机,不回避、不拖延、不包庇,在负面舆情形成阶段,要敢于向公众澄清事实。二是加大社务公开工作力度,畅通消费者申诉举报渠道,建立集录音、录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访接待室,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系统内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办”等现象,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农信社履职工作的满意度。三是建立专门的网评队伍。在发现负面舆情时,第一时间启动网评队伍力量,迅速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分析,与正面宣
7、传、新闻引导相结合,形成战斗合力,共同应对负面舆情。四、舆论引导到位,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对农信社业务特点、经营业绩、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等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三支银行”公共形象。二是强化新闻发言人制度,遇到突发事件时,确定一个熟悉本单位情况和拥有丰富媒体接待经验的人来接待记者,统一管理和发布重要信息。三是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媒介沟通平台,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发布正确信息,并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反馈公众对事件发展的各种问题和质疑,从而达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四是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公众金融素质,增进公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同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精准
8、扶贫、义务献血、爱心捐助等各类公益活动,为地方发展积极奉献力量,树立勇担当、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五、队伍建设到位,提高处置能力。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类舆情,部分人员在舆情应对时存在认识不够、方法不当、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四种错误思想:一是“封堵”思想。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坚守“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对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进行封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许多事情相反越封越散,越堵越大,最终见诸于网络,刊发于报端。二是“躲逃”思想。在出现大舆情的时候,特别是媒体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信奉“少说为佳,不说为妙”。虽然躲避了一时责任,但把事情拖大了,也拖坏了单位的形象。三是“敷衍”思想。态度上漫不经心,话语上模棱两可,偶有回应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闪烁其词。四是“欺瞒”思想。时常抱有侥幸心理,对媒体不敢讲真话、实话,求得所谓的“稳定”,殊不知,一旦事实真相曝光,反而会给工作造成更大被动。因此,农信社要对舆情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解决好“本领恐慌”,不断提高其对“大局、大事、大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有关政策的把握能力,真正培养一批能够从容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