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3971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为自己的光》教案+(初中+生涯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创声明:(请在投稿前补全签署以下投稿声明)本次投稿内容投稿课件的题目:XXX是本人独立创作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原创比例:XXX%,投稿中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归本人所有,如被侵权将保留法律起诉权。如果本人投稿内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相应侵权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和平台无关。除此之外,青年心师讯平台不得把本人原创内容用于参加比赛、评比、发表论文、期刊等其他用途。此次分享内容,我愿意授权给青年心师讯平台,允许青年心师讯在其平台上进行宣传介绍和传播(包含心理老师成长联盟公众号和知识星球),供平台上的用户和老师学习及参考,并允许青年心师讯

2、使用我的肖像和个人资料,为我进行个人品牌的宣传。作者姓名:谢佩丽日期:2021.10.13(以下部分请投稿心理课课件的作者填写)课程信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纸、信封、描述学生的词卡、学生讨论卡片【教学方法】游戏互动、知识讲授、小组合作探究【适用年级】初一年级设计理念生涯规划指的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安排。按照斯金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1177岁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尝试阶段,初中阶段正处于生涯探索期,这是生涯规划早期阶段,也是生涯规划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发展的顺利与否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对初中生开展生涯教育,并不需要大量的理论灌输,而是尽可能打开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大

3、门,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和掌握一定的规划技巧。席春玲老师说:“生涯规划并不是要求我们为人生设定一成不变的计划书,而是经过思考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再结合周围的环境资源,明确自己前进的大致方向。”那么,针对初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可行且有必要的。本次课程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展开,借助“光”的线索:去发现自己(发现光),挖掘自己(挖掘光),追寻自己的梦想(追寻光)进行铺开,层层递进,希望孩子们能大胆挖掘自己的潜能,敢于追梦,最后成为自己的光。课程核心部分借助“树”的形象走进古典老师的“生涯四度”理论,尤其在“双减”政策下

4、,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多元化,对学生的培养发展方向也会更加多元化,本次课程通过“生涯四度”理论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不止一个维度,而是可以从多个维度审视自己的过去,规划自己的未来。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对生涯规划有初步的了解;技能目标:通过认识“生涯树”学习生涯四度理论,能够规划自己阶段性的目标;情感目标:体验规划的成就感,勇敢面对未知世界,积极规划未来教学亚班点教学重点: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开启对生涯的启蒙教育教学难点:运用“生涯四度”理论有效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及未来教学设计一、导入一个来自未来的电话(叮铃铃,这是来自未来的一个电话:亲爱的同学,你好,我未来使

5、者,你的初中生活已经开启了,请问初中三年结束后你即将去往哪里呢?)未来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那我们该怎么样从当下的状态一步一步走向未来三年之后你将去往哪里?你对自己的初中有什么样的规划?(学生回答)(每个同学对于未来都有自己的回答,或明朗或迷茫。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三年之后那个未知的充满期待的自己,必是从当下这个真实的自我出发,一步一步去实现的。那么,当下的我是什么模样呢?)二s(一)发现我的“光”一看见我自己1.神秘的礼物教师提前准备好能反映学生生活状态或性格或兴趣的一些词语,提前装在信封里,引导学生打开信封,看自己收到的词语能否代表自己当下的状态?2 .交换礼物如果你手中的词不能代表你当前的状

6、态,现在有机会进行交换,和同组的同学进行石头剪刀布,赢者可以从对方手中选一张自己想要的或者将自己不想要的送给对方3 .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当前获得的礼物,如果觉得当下的词不足以描述自己,可以自行补充来更全面描述自己当前的状态。这些词汇不管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就像人生中的灯塔,让我们更清晰、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也为我们未来指明方向,让我们带着这盆指明灯,一起进入下一个旅程:遇见“生涯树”。(二)挖掘我的“光”一探索“生涯树”1 .如果把我们自己都比成一棵树,人和树都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形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借助“树”的形象来理解“生涯四度”理论,教师讲解生涯四度并和学生互动。2 .结合“生涯四度”

7、,对自己当前各维度进行评分3 .互动交流:你最想丰富充盈你这颗树的哪个部位?为什么?4 .小组合作(挖掘“光”):(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在这个维度上可以达到什么状态?(2)小组长将讨论的结果张贴在“生涯树”的相应位置上(要求积极向上,与初中生活贴近)(三)追寻我的“光”一向梦想出发1 .学生对自己在各维度上的理想状态进行赋值(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初中生活的模样)2 .完成梦想启程书要从“现在的我”转变为“理想中的我”,你需要付出哪些努力?(选择其中一个维度,写下你会用什么具体行动来缩小现在和理想的差距)三、作业:除自己刚刚选择的维度外,对余下的维度进行具体的规划四

8、、总结升华我们的人生并非只有一个角色,我们的生涯也并非只有一个维度,尤其在当前的双减政策下,对同学们的评价会多元化,启示我们也可以从四个维度去审视自己的过去,定制自己的未来。每种人生都有它的意义,遵循着我们的意志发展。我们的随意搭配,必然会发展出不同的人生。生涯有四度,愿你成为一个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和有温度的人;发现自己的光,挖掘自己的光,追寻自己的光,成为自己的光!最重要的是成为你自己想要的样子!课程亮点:本课程选择初中较少涉及的生涯规划方向,对初中同学来说很有必要,课程设计思路比较清晰,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自我潜能,也唤醒了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自我评价:课程的核心部

9、分进行几次尝试后通过“树”的形象来引导学生认识“生涯四度”,虽然结合学生例子进行分析,还是感觉理论部分稍微有些枯燥,自我反思如果能将例子再具体化可能会更好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的回应和引导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课程反思教师首先要从积极的的资源取向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价值取向,并通过提问等方式进一步觉察和反思。本节课并非要学生确定明确的方向,而是希望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思考离开课堂,能够对未来的选择多一种思考的视角,并感悟规划的重要性。教学后反馈: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下课后有两个学生问:老师,我可以带走开始赢得的卡片上的词吗?(意料之外的)我大方赠送并帮其拍照合影,并问及原因,孩子说觉得这些词太像自己了,想要珍藏保存,这也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了解自己的过程:课后也找听课的学生了解情况,有的学生说:“以前没有接触过生涯规划,对我们初中生来说是有启发和帮助的“;也有的学生说:“带给我的启发式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和规划未来成果展示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