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0035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范景仁墓志铭(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范景仁墓志铭苏轼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替槽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摧起居舍人。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匙之。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公独奋日:“天下事尚有大于

2、此者乎?”即上疏日:“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建公复移书执政日:“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速则沛,缓则不及,此圣贤用名贵机会也。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日:“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日:“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

3、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日:“虽日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日:“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元祐三年十二月藜,享年八十一。(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上之A不豫B大臣C尝建D此策矣E今间F言G已入H为之甚难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

4、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释褐,意思是脱下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喻始任官职。B.济,成功,与“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中的“济”意思相同。C.所以,的原因,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所以”意思不同。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为“薨”,大夫的死则称为“卒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庞籍说范景仁有特殊才能,生性恬淡不急于进取,破格给他加官为直秘阁,又提拔为起居舍人。B.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揭发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C.陈执中因其宠妾打死了婢女受到弹劾,范景仁认为不能用此来责备

5、宰相,有见识的人却不同意他的看法。D.朝廷内外都为继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惧时,范景仁前后上了十九次奏章,在家等待获罪一百多天。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4分)译文:(2)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4分)译文:14 .范景仁赞不赞同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0. BEH(原文标点)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11. B(两个“济”意思不同,前一个意为“成功”,后一个意为“渡河”)12. C(“有见识的人却不同意他的看法”理解错误,“题”是

6、“认为善”的意思,“识者融之”应解释为“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13. (1)希望陛下选择宗族中贤德的人,给他们不同于常人的礼仪待遇,让他们学习政事,以此来稳定人心。(关键点“异”“礼物”“系”每点1分,大意1分)(2)我获罪后,被关押到御史台狱中,朝廷特别紧急地查找范公和我往来的信件文字。(关键点“得罪”“索”及省略句每点1分,大意1分)14. 不赘同。(1分)范景仁认为常平法始于汉朝最强盛的时候,依据谷物价格的贵贱来收购和出售,便利百姓,常平法不能变更。(1分)而青苗法实行于唐代衰败动乱的年头,不值得效法。(1分)【参考译文】公姓范,名叫镇,字景仁。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薛

7、奎做益州知州,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范公参加进士考试,考中礼部试的第一名,初为官担任新安县的主簿。宰相庞籍说他有特殊才能,生性恬淡不急于进取,破格给他加官为直秘阁,又提拔为起居舍人。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揭发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唯独范公只看人的大节,从不计较行为琐事。当时陈执中担任宰相,范公曾经批评他学问不高,不具备做宰相的才能。后来陈执中的宠妾打死了一个婢女,御史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范公说:“如今天地阴阳不和,国家财政匮乏,人民贫困,盗贼嚣张,陈执中应当承担这些责任。但是家庭内部的私事

8、,不是用来责备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没有继承人。嘉祐初年,仁宗得了病,朝廷内外都为继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惧,不知怎么办才好。唯独范公激昂地说:“天下还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立即上书说:“太祖舍弃自己儿子而立太宗为皇帝,这是天下最大的公心。希望陛下选择宗族中贤德的人,给他们不同于常人的礼仪待遇,让他们学习政事,以此来稳定人心。”奏章多次呈上,没有回音。于是范公闭门请罪。执政大臣对范公说:“自从皇上身体不好,大臣们曾经提出过这个建议,如今有人先进行挑拨,再做这件事就很难了J范公又写信给执政大臣说:“做事应当看它对与不对,不应当看它好做还是难做。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晚

9、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你们说今天此事难于以前,怎么知道以后再做不比今天更难呢?”范公前后上了十九次奏章,在家等待获罪一百多天,胡须头发都因此变白了。王安石执政后,改过去的常平法为青苗法。范公上疏说:“常平法,始于汉朝最强盛的时候,依据谷物价格的贵贱来收购和出售,用来便利百姓,常平法不能变更。而青苗法实行于唐代衰败动乱的年头,不值得效法。”三次上书,都没有得到答复。范公上书对皇上说:“我所提出的建议都不能实行,我也没有脸面接着在朝廷任职,恳求陛下让我退休。”五次上书,最终指出王安石凭自己的喜怒而进行赏罚的行为,说:“陛下有接纳劝谏的胸怀,大臣却进献拒绝纳谏的计谋;陛下有喜爱人民的本性,大臣却制定残害人民的政策。”王安石大怒,亲自书写同意范公退休的诏书,并对范公竭力诋毁。免去了范公翰林学士之职,以原来的官阶退休。范公向皇上上表谢恩,其中写道:“虽然说是恳求退休离开朝廷,但怎敢轻抛忧国忧民之心?”范公退休居家后,专以读书赋诗自娱。有客人来到,就安排酒席尽欢而散。有人劝范公假称有病关门谢客,范公说:“人的死生祸福,都是天命。我能把上天怎么样!”我获罪后,被关押到御史台狱中,朝廷特别紧急地查找范公和我往来的信件文字。在这种状况下,范公照旧不断地上书救助我。范公卒于元祐三年十二月,终年八十一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