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代码:10128学号: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呼伦贝尔市某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学生姓名: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环境工程班级:指导教师:二。一二年六月摘要本文以“呼伦贝尔海北拉布达林根河22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对其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分析和研究了220KV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输变电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电磁环境、声环境和非污染生态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对工程周围的水、大气、固废、电磁等进行了现状调查和环境影响预测。对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的预测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计算说明。分析结果说明,本工程各项环境监测指标均在标准限值范围之内。对电磁环境监测的结果分析说明,增
2、加导线对地面距离或改变导线的布置方式,有利于减小电磁场的强度值。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影响AbstractAccordingtotheHulunBuirHaibeitheLabudalingenhe220kVprojectasanexample,theenvironmentalsituationofthemonitoring,analysisandstudyof220KVpowertransmissionprojectenvironmentalimpact,theenvironmentalimpactoftransmissioninclude
3、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soundenvironmentandnonpollutionoftheinfluenceofthreerespects.On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andacousticenvironmentpredictionanalysiswascarriedoutonthedetailedcalculation.Analysisresultsshowthat,theproject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dicatorsinthestandardlimits.Onelectromagnetic
4、environmentmonitoringresultsindicatethatthewiretotheground,increasingthedistanceorchangethewirearrangement,isbeneficialforreducingtheelectromagneticfieldstrengthvalues.Andatlast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Keywords:powerengineering;powerfrequencyelectricfield;magneticfield;environmen
5、talinfluence目录引言O第一章总那么01.1 环境影响评价01.2 输变电工程的概况01.3 评价目的11.4 评价依据11.5 主要污染因子及评价工作标准21.5.1 主要污染因子2评价工作标准21.6 评价范围21.7 评价工作等级31.8 环境保护目标4第二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52.1 工程构成及规模52.2 变电站工程概况52.2.1 新建22OkV拉布达林变电站52.2.2 新建220kV根河变电站52.2.3 扩建50OkV海北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62.3 输电线路概况6新建海北至拉布达林220kV线路6新建根河至拉布达林220kV线路72.4 工程占地9变电站92.
6、4.2输电线路92.5 工艺流程简述92.6 环境影响因子分析102.6.1 施工期环境因子影响分析102.6.2 运行期环境因子影响分析10第三章工程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调查123.1 区域概况123.2 自然环境123.2.1 地形、地貌123.2.2 气候、气象123.2.3 土壤类型133.2.4 水文和水质133.3 生态环境133.3.1 野生植被133.3.2 野生动物133.3.3 土地利用133.4 社会环境143.4.1 人口143.4.2 社会保障143.4.3 社会经济143.4.4 交通运输153.4.5 教育、卫生、文化事业15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64.1 电
7、磁环境现状评价164.2 声环境现状评价184.3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94.3.1 土壤类型调查194.3.2 土地利用现状19植被现状调查204.3.4 水土侵蚀现状调查204.3.5 景观生态现状调查21第五章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25.1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25.2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35.3 固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35.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45.5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4第六章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66.1 变电站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66.1.1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66.1.2 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76.1.3 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16.1.4 固体废弃物
8、影响预测评价316.2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16.2.1 工频电场的计算与分析316.2.2 工频磁场的计算与分析346.2.3 无线电干扰的计算与分析356.2.4 敏感点环境影响分析36结论36第七章环境污染防治措施377.1 变电站377.1.1 电磁污染防治措施377.1.2 噪声防治措施377.1.3 污水处理措施377.1.4 施工期环保措施387.2 输电线路387.2.1 规划设计、运行阶段387.2.2 施工期39第八章结论和建议408.1 结论408.1.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08.1.2 选址、选线的环境可行性408.1.3 环境质量现状408.1.4 环境影响
9、预测评价408.2 建议41总结42参考文献43谢辞45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的飞速开展,人们对电能的供应需求日益增长,电能已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必需。为此近年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所)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许多地区对供电电网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220kV输变电线路和变电站(所)逐步成为地区电网的主干。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开展,电网容量逐渐增大;电压等级逐渐提高,同时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流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电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和非污染生态影响等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海
10、北拉布达林根河220kV输变电工程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定量的预测出工程投产运营后对环境,尤其是周围居民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第一章总那么1.1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的说就是分析工程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1.2 输变电工程的概况输变电工程主要由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组成。输电功能由升压变电站、降压变电站及其相连的输电线构成,它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力输送到消费电能的地区,或进
11、行相邻电网之间的的电力互送,使其形成互联电网或统一电网,保持电网或两电网之间的供需平衡。在输送电时,同样的功率电压越高电流越小,电流越小在线路上的损耗越小。一般从电厂发出来的电压都比拟低,假设不经过升压,那么根据交流电Ul的比例,线路上的电流就会比拟大,因为线路的发热与电阻和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相对同一根导线产生的热量也相对会增大,那么电厂发出的电就会大局部损失在导线上。还有导线的热量越高对导线的危害也会越大。为了防止以上的不利影响,措施就是提高电压,减小电流,所以就需要升压站。一般从电厂出来的电经过的第一站就是升压变电站(低压进,高压出)。高压电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目标电器也不需要如此高压,
12、这就需要通过变电降低电压。输变电工程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压分为低压、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国际上,低压(LV)通常指35KV一下的电压;高压(HV)指35220KV的电压;超高压(EHV)Z指330IoOoKV的电压;特高压(UHv)指IOoOKV及以上的电压。高压直流(HVDC)通常指的是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600KV以上的电压称为特高压直流(UHVDC)l5jO输变电就像是一张布满全国的的大网。变电站就是网中的节点。连接各个节点的就是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又可分为:钢铁塔、钢管杆、碎杆、电力电缆等形式。铁塔形式的比拟普遍在高速公路两侧随处可见。变电站一般有升压站,降压站,电压等级
13、从小到大一般是:35kV.110kV220kV.500kV100OkVo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局部,其功能是变换电压等级、聚集配送电能,主要包括变压器、母线、线路开关设备、建筑物及电力系统平安和控制所需的设施。1.3 评价目的(1)对呼伦贝尔市某220KV输变电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保证输变电建设工程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并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也是为了防止输变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的开展造成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2)对工程施工期所产生的扬尘、施工噪声和运行期所产生的电磁污染等环境污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3)对工程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降低其污染
14、程度。1.4 评价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39号)3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输变电工程5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HJrr24/998)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声环境(HJ2.4-2009)7 .50O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HJ/T24-1998)1.5 主要污染因子及评价工作标准1.5.1 主要污染因子81根据输变电工程的性质极其所处环境的特征,经筛选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施工扬尘、施工噪声。营运期环境影响识别:噪声、工频
15、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及无线电干扰强度。152评价工作标准根据50O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HJ241998)的规定,本标准适用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也可参照本标准应用于IlokV、220kV及33OkV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推荐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换算成磁场强度的评价标准值为80A/m)91。1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
16、B12348-2008)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1.6 评价范围(1)变电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输变电工程中评价范围一节的内容,以及评价等级,可以确定本工程电磁环境评价范围为变电站围墙外4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生态影响(HJ192011)中评价范围一节的内容,以及评价等级,可以确定本工程生态评价范围为以线路两侧Ikm范围为评价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范围一节的内容,以及评价等级,可以确定本工程噪声评价范围为变电站围墙外200mo(2)输电线路根据评价等级可确定电磁环境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生态
17、评价范围:以线路两侧Ikm范围为评价区域。噪声评价范围: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1.7 评价工作等级(1)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输变电工程为依据,根据初步工程分析可知,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存在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故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按三级评价。(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属于大中型建设工程。根据初步工程分析可知,本工程输变电工程噪声源强较低,且工程四周无居民区,对区域内声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三级评价。(3)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线路不经过生态敏感区,影响范围小于20kA工程建设也不会使沿线的生物量和生物种类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根据环境影
18、响评价技术导那么非污染生态影响(HJ191997)的规定,评价工作等级可从简,不做分级评价,仅进行一般性分析即可。(4)地表水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小,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附近无地表水源。因此本工程生活污水对地表水不产生污染。地表水评价等级小于三级,仅做一般性的环境影响分析。(5)大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期扬尘,但其影响范围较小,并且随着工程建设施工的完成,污染也随之消失。因此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小于三级,仅做一般性的环境影响分析。1.8 环境保护目标通过现场调查及向有当地关部门收集资料了解,工程在原站址建设无新增用地,工程周边无通信电台、飞机场、导航台等
19、通讯设施,也无风景旅游区、文化遗迹和军事设施,地下无矿产资源,对城建规划亦无影响。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对象为评价区的西旗粮库养殖基地。第二章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 工程构成及规模呼伦贝尔海北一拉布达林一根河220KV输变电工程工程包括:新建220KV拉布达林变电站一座、新建220KV根河变电站一座;扩建500KV海北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新建海北至拉布达林220KV双回线路,线路亘长108km;新建根河至拉布达林220KV双回线路,线路亘长约134.0km。2.2 变电站工程概况2.2.1 新建22OkV拉布达林变电站220kV拉布达林变电站经1条同塔双回22OkV线路接入500kV海北变供
20、电,新建线路长约108km,导线型号为LGJ-400o220kV拉布达林变电站远景规划,主变容量2X150MVA,220kV出线6回,IlOkV出线10回,IOkV出线12回;新建变电站22OkV和IlOkV电气主接线均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IOkV电气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先上1台150MVA变压器,220kV出线4回(至海北变2回、根河变2回),IlOkV出线4回(至IlOkV拉布达林变2回、哈达图变1回、UOkV根河变1回),1OkV出线6回;新建变电站220kV建成双母线,UOkV先建成单母线,IOkV先建成I段母线。2.2.2 新建220kV根河变电站220kV根河变电站经1
21、条同塔双回220kV线路接入220kV拉布达林变电站供电,新建线路长约134km,导线型号为LGJ-400o220kV根河变电站远景规划,主变容量2X150MVA,220kV出线6回,IlOkV出线12回,IOkV出线12回;新建变电站22OkV和IlOkV电气主接线均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IOkV电气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本期先上1台150MVA变压器,22OkV出线2回(至拉布达林变2回),1IOkV出线7回(至IlOkV根河变2回、乌尔旗汗变1回、克里河变2回、满归变2回),IOkV出线6回;新建变电站220kV电气主接线先建成单母线,11OkV双母线本期一次建成,IOkV先建成I段
22、母线。2.2.3 扩建50OkV海北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目前500kV海北变电站正在施工中,已为本工程预留2个间隔出线,本工程只需要新增相应设备,其220kV主接线方式及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形式不变,设备选型与变电站现有设备选型相同。2.3 输电线路概况231新建海北至拉布达林22OkV线路(1)线路起止点及长度输电线路起于500kV海北变电站,止于拉布达林变电站,线路亘长108.0km,航空距离为101.5km,曲折系数为1.064o(2)电压及回路电压:线路额定电压220kV;回路:全线均为同塔双回路架设。(3)导线及地线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两根地线均采用OPG
23、W(24芯)。路径方案技术数据见表2-1o表2-1海北至拉布达林线路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序号路径方案工程推荐方案备注1线路长度(km)1082线路曲折系数1.064交叉跨越公路3河流2通讯线(架空)6380/220V低压线5通信线路6IOkV电力线335kV送电线路3HOkV送电线路2地形分类平地19.6丘陵72.6泥沼7.8湿地/拆迁改造砍伐树木(棵)/房屋(n)/院落(m2)/(4)杆塔与根底杆塔:根据本段线路路径的地形、地物等特点,按照平均档距346m和108.0km的线路长度估列了313基铁塔,平均每公里2.89基塔,其中直线塔288基、耐张转角塔25基,分别占铁塔总量的92.01%和7
24、.99%o根底: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推荐采用混凝土台阶式根底、钢筋混凝土板根底和灌注桩根底、岩石根底。混凝土台阶式根底用于转角塔和根底作用力较大的直线塔,一般地质条件下的直线塔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根底。在探明地基岩石特性的前提下可采用局部岩石根底。在地质条件较差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泥沼、河漫滩地段采用灌注桩根底。2.3.2新建根河至拉布达林220kV线路(1)线路起止点及长度输电线路起于220kV拉布达林变电站,止于220kV根河变电站,线路亘长约134.0km,航空距离为123.0km,曲折系数为LO89。(2)电压及回路电压:线路额定电压220kV;回路:全线均为同塔双回路架设。(3)导线及地线
25、导线:采用LGJ-400/3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两根地线均采用OPGW(24芯)。路径方案技术数据见表2-2。表2-2根河至拉布达林线路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序号路径方案工程推荐方案备注1线路长度(km)1342线路曲折系数1.089交叉跨越公路9铁路2河道5通讯线(架空)5380/220V低压线12IOkV电力线635kV送电线路3IlOkV送电线路2地形分类山地64.5平地8.7泥沼25.8湿地25.8拆迁改造砍伐树木(棵)/房屋(m?)/院落(m?)/(4)杆塔与根底杆塔:根据本段线路路径的地形、地物等特点,按照平均档距335m和134.0km的线路长度估列了400基铁塔,平均每公里2.98
26、基塔,其中直线塔360基,耐张转角塔40基,分别占铁塔总量的90%和10%。根底: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推荐采用混凝土台阶式根底、钢筋混凝土板根底和灌注桩根底、岩石根底。混凝土台阶式根底用于转角塔和根底作用力较大的直线塔,一般地质条件下的直线塔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根底。在探明地基岩石特性的前提下可采用局部岩石根底。在地质条件较差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泥沼、河漫滩地段采用灌注桩根底。2.4 工程占地2.4.1 变电站本工程变电站占地类型主要为农业用地。2.4.2 输电线路本工程全线共需建双回路杆塔713基,按每基杆塔平均占地200m2计算,共需占地14.26hm2这局部占地属于永久性占地,这些土地性质将由
27、农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输电线路走廊为临时性占地。2.5 工艺流程简述变电站是输送的重要环节,是将高电压电能经过变电站主变压器转为低电压电能的一个过程。拟建拉布达林、根河220kV变电站的根本工艺图2.1:图2.1工艺流程图拟建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220/110/1OkVo220KV的电能经220KV的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后,局部电能再经由220KV配电装置输送给负载用电;还有局部电能经降压器变为IlOKV的电能,再经过IlOKV的配电装置输送给负载用电。2.6 环境影响因子分析2.6.1 施工期环境因子影响分析(1)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的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场地平整、挖土填方、材料运输、土建、
28、钢结构、导线架设及设备安装调试等几个方面,主要噪声源有铲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自卸卡车等施工机械。(2)水环境影响分析水污染源主要为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运行人员产生的粪便污水和食堂洗涤废水,污染因子为CODcr.BoD5、SS、氨氮、大肠杆菌等,经过处理达标后做绿化用水或排放。油污水主要来自变压器检修和事故工况,污染因子为油类、SS等。这局部污水由移动式油处理装置,处理后浮油可回收使用。(3)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变电站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旧导、地线,产生的这些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妥善堆放,定期运至相关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处置。(4)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期的大
29、气污染物主要有扬尘、取暖时产生的废气。(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塔基占地属于永久性占地,这些土地性质将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输电线路走廊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以后仍可进行农业耕作或绿化,根本不影响其原来的土地用途;输电线路施工时会破坏自然植被和树木,或许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般在施工结束后就可恢复。另外,在线路及变电站的施工期,不可防止地要进行土石方的开挖,如防护措施不当,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充分利用路旁、建筑物旁以及其它空闲场地,分别种植生命力强、维护量小的绿色植物,并注意保护站区周围原有绿化环境。既可绿化环境,又能起到屏蔽电磁辐射和降低噪声的作用。2.6.2 运行期环境因
30、子影响分析(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的电磁场主要是由各种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因子是工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在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运行期时,在它的周围会产生工频电磁场,但其频率很低(只有50Hz),所以仅存在于输电线路的附近,且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会随着离线路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2)声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期,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电晕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塔基占地属于永久性占地,这些土地性质将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输电线路走廊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以后仍可进行农业耕作或绿化,根本不影响其原来的土地用途;输电线路施
31、工时会破坏自然植被和树木,或许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般在施工结束后就可恢复。第三章工程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调查3.1 区域概况呼伦贝尔市位于东经115。31126。0中、北纬47。05,53。201东西630km、南北700km,总面积26.3万kn占自治区面积的21.4%,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呼伦贝尔市现辖13个旗市区。其中有1个区:海拉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克一河市、额尔古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
32、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74个镇(含两个矿区)、23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25个苏木(其中一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3.2 自然环境3.2.1 地形、地貌呼伦贝尔市属于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局部。大兴安岭以东北一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海拔7001700米;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畜牧业经济区,海拔550l000米;草原与林地的过渡地带,多是黑钙土,适于开展种植业,形成以农牧企业为主要成分的农牧结合经济带;岭东地区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形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区,海拔200500米。地形总体特点为:
33、西高东低。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3.2.2 气候、气象其地理环境为高寒温带湿润气候,具有大陆季风气候的某些特点,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温差和日温差相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5.3,最高气温35.4,最低气温一52,年平均降水量45Omm左右,最大冻土深2.95m,年平均蒸发量910mm左右,年平均风速1.7ms,年盛行风方向为西风、南风,年平均相对湿度72%,日照率58%,历年最大积雪608.5mm。3.2.3 土壤类型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3.8亿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土地有8大类,二级分类共42种类型,耕地土壤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3.2.4
34、 水文和水质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3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能资源装机总量150万千瓦。境内有额尔古纳河及嫩江两个水系计3000多条河流,500个湖泊。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地下水资总量14.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万立方米,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66倍。3.3 生态环境3.3.1 野生植被呼伦贝尔市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野生植物有1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到达500种以上,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3.3.2 野生动
35、物呼伦贝尔市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野生动物种类点全国种类总数的12.3%,占自治区的70%以上,居第一位。在这些动物中,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其中有些是珍稀兽类和禽类。其中以鹿科动物最为有名。全市313种鸟类中,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如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灰鹤、大天鹅、小天鹅等。3.3.3 土地利用全市土地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1.26亿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3.2%,退耕还草面积100万亩,退牧还草面积480万亩;地方有林地面积453万公顷;水域面积48.32万公顷。3.4 社会环境3.4.1 人口呼
36、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32个少数民族。呼伦贝尔市总人口为2696998人。男性人口1378224人,女性人口1318774人,各占总人口的51.10%和48.90%。在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1008527人,非农业人口1688471人,各占总人口的37.40%和62.60%,其比为1:1.67o城填人口149.3万人,乡村人口122.1万人。3.4.2 社会保障全市出生人口24466人,人口出生率9.07%)。死亡人口15240人,人口死亡率5.65%o人口自然增长率3.42%0o城镇人口比重到达66.57%o年末全市常
37、住人口位269.75万人。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到达78.20亿元,增长了19.7%o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289元,增长了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98元,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771元,增长13.6%o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2%。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建筑面积到达27.39平方米,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06元,增长10.8%。其中,农民5395元,增长了10.6%o牧民7839元,增长了11.3%0农牧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4428元,增长16.6%。农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26%。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1.5平方米,增长2.8%。3.4.3 社
38、会经济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到达932亿元,年均增长16.1%。财政总收入完成124.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3.22亿元,年均增长24.7%;地方财政总支出到达207.9亿元,年均增长2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39.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农牧业根底地位进一步稳固,开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市粮食产量突破百亿斤,跨入全国20个百亿斤产粮大市行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到达1610万头只。第三产业快速开展,加快推进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白音哈达草原景区、蒙古之源蒙兀室韦和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等景区建设,旅游航线由4条增加到28条,年进出港旅客增长4.7倍,旅游总
39、收入到达143亿元,增长3.1倍;口岸根底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22亿美元,口岸进出境货运量到达2632万吨,正式开通了呼伦贝尔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保险、物流等现代效劳业实现了长足开展,银行存款总量年均增长26.8%,到达762.3亿元,贷款额度年均增长34.7%,到达430.5亿元。我市先后获得“CCTV2006-中国最正确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国际旅游名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3.4.4 交通运输2011年全年铁路、公路完成货运量11350.5万吨,增长12.4%o其中,铁路6727.5万吨,增长12.0%。公路4623万吨,增长12.8%。民航行货邮吞
40、吐量8841吨,增长26.5%;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3164.7万人,增长10.2%o其中,铁路813.2万人,增长2.9%。公路2273万人,增长12.9%。民航78.48万人,增长15.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不含民航)完成货物周转量500.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0%o其中,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302亿吨公里,增长10.8%;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98.2亿吨公里,增长24.9%;各种运输方式(不含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45亿人公里,增长6.1%,其中,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8.4亿人公里,增长2.5%。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6.6亿人公里,增长12.9%。全市公路里程已达19700公里
41、。3.4.5 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全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12043人,成人本科、专科在校生2930人,普通高中35所,初中156所,小学校20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小学毕业升学率为99.92%。2010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艺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15个,档案馆24个;全市拥有播送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58座,播送覆盖率95.8%;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转播台59座,电视覆盖率93.9%。全市现有卫生机构1114个,比上年增加29个,医疗卫生单位病床11584张,增1121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1 电磁环境现状评
42、价W(1)监测内容:本次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由内蒙古辐射监督管理处于2010年10月1516日进行,在拟建变电站站址四周,以及拟扩建的变电站四周各设1个监测点;在各变电站及输变电线路涉及的敏感点出设置相应监测点,检测工频电磁环境现状,包括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以及无线电干扰水平三项。(2)监测期间气象条件:晴天、无云,气温18,湿度50%。(3)监测方法:按照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案的要求,测量高度在1.5m处测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垂直分量、磁感应强度水平分量、以及无线电干扰水平。(4)测量仪器:采用EMR-300射频电磁感应强度分析仪和无线电干扰采用PMM9010,测量方法按HJT10
43、.2T99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见表4-1、表4-2o表41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VZm)工频磁感应强度(T)垂直分量水平分量1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东308.61.070.342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南956.21.670.273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西3212.01.451.594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北2040.01.572.345敏感点3.80.050.026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东602.20.280.687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南156.40.120.068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西7
44、9.40.421.149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北26.70.440.0410敏感点8.60.080.02Il海北50OkV变电站站址东405.41.620.3312海北50OkV变电站站址南201.63.050.7213海北500kV变电站站址西490.22.040.6014海北50OkV变电站站址北212.22.120.5415敏感点3.10.040.01标准值4000100从上表可以看出,变电站四周测点距离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范围值为3.13212.0Vm,小于4000Vm的标准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垂直分量范围值为0.043.05T之间,水平分量强度范围值为0.012.34
45、T之间,远小于100T的标准限值。综上所述,拟建变电站工频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较小,测量值均远小于标准限制,有较充裕的环境容量,工频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条件较好。表42无线电干扰水平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无线电干扰水平dB(Mvm)频率(MHz)监测结果1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东0.550.852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南0.549.753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西0.552.804拟建拉布达林220kV变电站站址北0.541.85敏感点0.538.16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东0.539.067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南0.540.18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西0.538.79拟建根河220kV变电站站址北0.541.4IO敏感点0.536.311海北500kV变电站站址东0.539.312海北50OkV变电站站址南0.538.713海北500kV变电站站址西0.533.814海北500kV变电站站址北0.535.515敏感点0.537.1标准值0.553.0从上表可知,在频率0.5MHZ时,工程站址附近无线电干扰场强监测结果在33.852.80范围内,均低于标准值。该站址无线电干扰现状质量良好,具有较充裕的环境容量。沿线通信线路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