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70272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篇 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是我校开设的系列校本选修课程,包括“论语选读”“孟子选读”“老子选读”“庄子选读”四门课程。先秦诸子散文是先哲们留给后世的丰厚遗产,也是中华民族馈赠给世界的大礼。尽管学生知道阅渎文化经典意义重大,但还是对内涵博奥语言艰深的诸子散文敬而远之,这正应了幽默家马克吐温那句话:“经典是人人希望读,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在当下这个读图读网泛滥喧嚣的浅阅读时代,研读诸子更被视为畏途。选修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胆量走近经典,进而有兴趣研读经典?我们认为,除正面引导外,还要靠经典本身焕发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而要想撬动诸子散文这座大山,“活”不失为一

2、个理想的支点。“活”,指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从不同力向、不同角度和不同层而进入经典胜境,接受文化的濡染与教化。关于“活”读、“活”教和“活”学诸子经典,相信广大语文同行都有诸多心得和妙招,笔者芹献数条,以为引玉之砖。诸子散文读书心得2老子一样,庄子也讲“无为”。但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无不为”。至少,也是“有所为”。只不过在老子看来,要想“有所为”,必先“无所为”,或者装着“无所为”。因为按照老子的辩证法,物极必反。矛盾对立的双方,总是相互转化的。谁笑在最后,谁就笑得最好。所以,你要收敛,就先张扬(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你要弱化,就先强化(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你要废除,就先兴起(

3、将欲废之,必固与之);你要夺取,就先给予(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总之要反着来(老子三十六章)。反正你越是想得,就越是没有;越是不想,就越能得到。“没有”到什么程度,就能“占有”到什么程度。“后退”到什么程度,就能“前进”到什么程度。如果什么都不想,那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得,什么都能有。可见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有为”,而且是“大有作为”。它甚至不过是重拳出击之前的收回胳膊。这正是历史上那些“有为者”反倒特别喜欢老子的原因。我之愚见是“无为”不是不做为。这个“无”就如同佛经里的“空”是一个道理,不是没有的意思,只能感悟道却看不见。“无为”是指“道”,是客观规律。“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只有

4、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有所作为。庄子的“无为”,却是“真不做”。庄子一生,不知把多少送上门来的功名利禄拒之门外。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故事记载在庄子的秋水篇。这故事说,有一天,楚国两位大夫千里迢迢来到濮水(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找到正在河边钓鱼的庄子,请他出山为楚国卿辅,说是我们大王想把国境之内的事麻烦先生了!庄子没有直接回答,一边继续钓鱼,一边头也不回地问:听说贵国有一种神龟,死了三千年了。贵国大王宝贝得不得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珍藏在庙堂之上,有这事吧?那么请问:作为一只乌龟,它是宁愿去死,留下骨头享受荣华富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呢?两位大夫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宁愿活着,拖

5、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了。庄子说,二位可以回去了,我会继续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的。这故事很多人讲过,一般都理解为庄子的清高。其实庄子不是清高,而是透彻。也就是说,作为哲学家,庄子想明白了两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可宝贵,什么最有价值。什么最可宝贵呢?生命。什么最有价值呢?自由。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就可以表述为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一生,也在实践着他的哲学。为了生命和自由,庄子把很多问题都想得很开,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比方说,在孔子那里极为重要的“名”,在庄子这里就无所谓。他甚至假借老子的话说,你管我叫牛,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牛;你管我叫马,

6、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马(庄子天道)。他也不在乎自己有没有用,甚至没有用更好。在人间世篇,庄子讲,有一棵树,奇大无比,许多人都去看它(观者如市),只有一位大木匠不屑一顾,说这是没有用的东西。晚上,树就来跟他说话,说我要是有用,岂不早就被你们砍掉了?正因为我什么用都没有,这才活到今天。这正是我的大用啊!显然,庄子看来,有名有用,都不如活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生命之外的东西去死,那就可悲了。为此,他连儒家极其推崇的“以身殉国”、“舍生取义”也予以否定。在骈拇篇,庄子说,历来就有人为了生命以外的事情去死。小人为了利益,士人为了名誉,大夫为了家国,圣人为了天下。这些人,事业不同,名声也不同,但

7、在违背天性伤害生命这一点上,是一样的,都不可取。由此可见,庄子把个体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它甚至高于道德追求、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社会理想。那么,个体的生命为什么最可宝贵呢?因为生命是天赋的,而自然的就是自由的。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所谓“道之真以治身”(庄子让王),肯定的都是那种天生、天然、天赋的自由。庄子的可贵正在这里,庄子的问题也在这里。在那样早的一个时代,庄子能够切身体会到人的“不自由”,并对这“不自由”进行批判和反抗,是可贵的。但将自由归于自然,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他不知道,自由从来就不是天赋,而是人权,它也从来不属于自然。只属于人类。唯人知自由,唯人能自由,这就是人

8、所独有的“自由意志”。正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他才能进行选择。比方说,为了民族、国家、他人,放弃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因此,见义勇为、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等等,并非如庄子所说,是对自由的否定。恰恰相反,如果这些行为乃是出自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是他心甘情愿的自由选择,那么,就正是对自由的肯定。在这里,“自由意志”这四个字,是极为重要的。当然,我们不能以这样一种现代观念来苛求古人。而且,由于庄子是那样地注重人的个体生命和自由精神,他的哲学便充满了聪慧和灵气,让人读后心驰神往,久久不能望怀。我同意李泽厚先生的观点,

9、庄子哲学,是可以看作美学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庄子的思想,也在后世变成了一种与老子不同的生存智慧艺术化生存。至于庄子方法论的问题,则早在战国末期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荀子。诸子散文读书心得3孔子还非常挑食。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得不好,不吃;不合时令,不吃;切割得不好,不吃;没有合适的酱,不吃。我想,现在最挑食的小孩,恐怕也只有他的三分之一罢了!读完论语,我不仅对孔子的敬佩更进一步,而且更多了一种亲近感。孔子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至圣”,他也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似乎从书上一跃而下,成为我的一个好朋友。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

10、,下文再谈。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99zuowen,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诸子散文读书心得4众所周知,孔孟乃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在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后,对孔孟之道的认识更为深刻。我们先

11、来对孔子做一解说,其思想体系核心是“仁”。对于“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是对人的理解和同情,它是人们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对于当今社会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却愈发落后,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反映。也_示我们现代人思想道德不可丢。诚然,我们仍需加强对“仁”的理解和践行。这将提升个人素质,推动社会主义_诸子散文读书心得5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

12、:“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_诸子散文读书心得6诵读诸子经典,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诵读法旨在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即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先秦诸子散文由于成书时

13、间距离当今已有相当的时间,在语言的使用习惯和词汇上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先秦诸子散文时一定会有相当的困难。1、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地做朗读示范,引导学生多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于网络或名家朗读,也不能只求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激发中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而让学生们在传统文化下得到熏陶。2、课前大声朗读,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文化经典在校园里飘扬。每节语文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大声朗读,形成习惯,渐渐地让学生们习惯于朗读文化经典。诸子散文读书心得7这几天,我读完了诸子百家故事这本书。诸子百家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时期的孟子、孔子、墨子、荀子、庄子、列子等

14、人优秀品德的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先善己身、民心最重要、恩怨分明的守门人、不同的态度等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乐正善听,故事讲的是:鲁王想让乐正子管理政事,孟子知道了,很高兴。公孙子听说这件事问孟子:“乐正子刚强吗?”孟子摇摇头说:“不。”公孙子又问:“他是个有智慧的人吗?”孟子又摇摇头。公孙子进一步问:“那他见多识广吗?”孟子依然摇了摇头。公孙子感到很奇怪,问孟子:“既然这样,先生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孟子说:“乐正子这个人,能够虚心听取好建议。”公孙子还是不明白。孟子解释说:“爱听好建议,治理天下都绰绰有余,何况治理一个鲁国呢?”公孙子听了孟子的话,信服

15、地点点头。后来乐正子果然把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从这个故事中我领会到:凡事在做决定前,一定要多听取别人的好建议,这样作出的决定才会正确,才能实现最终目的;聪明、勇敢、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就是最优秀的人,而优秀的人都具备优秀的品质,尤其是要善于倾听、认真学习,就会不断进步,成为栋梁之才。读完全书,我认为要学习诸子百家的优良品质,虚心接受别人的教导。只要拥有一个优秀的品德,大家都愿意跟你交朋友!。我很喜欢这本书,请大家也学习和阅读一下这本书吧!诸子散文读书心得8我们先来对孔子做一解说,其思想体系核心是“仁”。对于“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是对人的理解和同情,它是人们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对于当

16、今社会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却愈发落后,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反映。也_诸子散文读书心得9秋收起义途中被捕,急中生智虎口脱险; ? 长征路上九死一生,冲破多少艰难险阻; ? 转战陕北兵临城下,重围之中谈笑自若; ? 敌机城南突然袭击,吟诗作赋胸有成竹; ? 革命一生痛失亲人,胸怀人民福祉中华。 ? 这位胸才大略,高瞻远瞩,数风流人物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新中国,倾其一生,百般磨难,最终在他的英明领导下,_诸子散文读书心得10庄子名周,宋国人。(我个人最偏爱的古人之一) 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内篇七篇大体上是庄子的亲笔,外篇,杂篇系庄子的门人或或学所作。整部庄

17、子的思想和*的风格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庄子出生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时代,他自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亲身经受了暴君宋康王的统治。庄子愤世疾俗,对现实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备,奚可得邪”(山木)“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人间世)他还尖锐的指出:“窃钩者诛,而窃国者为诸侯。”(人间世)真是一语道破了社会的实质。而他对于世俗之徒,追逐富贵权势之辈,也加以无情的嘲骂。对于趋势应世的学问,庄子也加以讽刺,特别是对于“俗儒”、“贱儒”的揭露,更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我认为都该给予肯定。但他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他一方面对现实极为不满,另一方面却又极力寻求内心的调和和自

18、我麻醉。他以为以道观之,无所谓生死、存亡、荣辱、是非、善恶之分,幻想一种超原始的“混沌”,和最朴鄙的“同与禽兽居的生活。这些思想虽然为很多人以及世俗所批判,但我个人并不觉得有什么过激,毕竟他这些思想源出己身,回归己身,不会对他人造成什么伤害和影响。说白了,你可以就当他有点书呆子气,或是精神幻想症,但他绝对不值得人民大众对他批判。(呵呵,好象离题了) 庄子的论说文学真有“如长江大河,滚滚灌注“之威,其论辩罕以逻辑力量取胜,而是以高妙奇特、汪洋恣肆、变化多端的议论取胜。他的论说文字有巨大的力量,使人读了赞叹不已,就连对手也不得不自惭形秽,屈服在其天才之下。逍遥游、齐物论、秋水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庄子是有意用寓言故事来作*的。他善于把各种事物人格化,使一切东西都成了代他立言的乌有先生。庄子寓言的特色是想象的奇幻和无比的丰满。而庄子的寓言故事,幽默、辛辣、有巨大的讽刺力量。庄子中脍炙人口的寓言很多,如西施病心、庖丁解牛、井蛙海龟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庄子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和想象力的丰富。庄子之驾驭语言,逸笔妙致,姿态横生,可谓无往而不胜。庄子比喻总是十分大胆而富于创造性,如:“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逍遥游)庄子*流畅、有节奏感、骈句很多,又用的很极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