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42105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某南水北调供配水工程管道施工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 管 道 施 工 方 案某某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某某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第三施工标段项目部二管道安装施工方案一、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11月19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09月19日,工程历时304天。二、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2.1 管线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前准备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开挖进管排管测量抄平管沟基础处理、密实度检测土弧制作高程、中线复测下管安装校管、稳管管道连接管道试压土方回填、闸门井砌筑、密实度检测清理现场工程移交验收。2.2 施工准备1)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技术交底,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施工蓝图,仔细研究图纸,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进行

2、解答或出具设计变更图纸。2)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对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进行仔细调查,详细记录,在现场标注,以便在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误工以及事故的发生。3)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联系工程用电、用水及临建地点,对现场排水情况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4)落实设备、劳力计划:施工前统计、落实施工所需设备并对职工进行质量以及安全等教育,做好进场准备。5)提供材料计划单,落实管材、闸门及施工材料,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将管道沿管线放置,以便于管道的安放,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力。6)根据测量的管位线、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桩、引高工作,为工程施工管道沟槽开挖施工、放线做准备,保证管道安装位置准确无误。2.3 测量放线

3、2.3.1施工放线 1)沟槽开挖前用全站仪在原地面放出管道中轴线,根据管道的管径、埋深、土方开挖的坡度,中线及基坑开挖横断面图要求确定沟槽开挖的宽度尺寸,画出地面破除线。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测量控制点,如发现测量控制点被破坏,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补测,以保证测量精确度。2.4 沟槽开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开挖。2.4.1施工准备1)开挖槽沟前先清除地表渣土、腐植土。对地下管线进行物探或坑探。测量放线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写出书面开工报告,报驻地监理。开槽时施工员向挖机司机、测量员、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对地下障碍物细心核查,必要时人工挖探坑,探明各

4、种障碍物的走向、大小、结构尺寸、高程等项内容,开挖至距障碍物1.5m处,由人工开挖,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2)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机挖人清)。人工挖槽时,应认真控制高程和宽度,并保护槽底土壤结构不受破坏。3)在沟槽开挖过程完成后,约请设计人员到现场验槽,如土质不能满足要求,按设计人员确定的处理方案执行。2.4.2施工方法挖前进行现场调查摸清地下设施的情况,对有与其交叉处设置醒目标记,必要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刷坡的方法施工。根据施工图及规范对沟槽开挖要求的宽度进行开挖。沟槽开挖

5、尺寸确定:下底宽度:2.9m。 2.5 沟底整平、基础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在沟槽挖至设计标高后,由技术人员打腰桩、挂线进行沟底整平,做密实度检测,要求密实度90%以上。沟槽成型后先进行验槽,合格后用水准仪进行高程复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沟槽20cm粗砂垫层施工,在夯实土表层作成土弧,回填土表层与钢管轴心线呈120角,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并在安装施工前开挖操作工作坑。经纬仪确定管中线,由现场监理认可签字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2.6 管材运输、安装1)管材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吊车装卸,人工配合。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管材碰撞,在沟槽开挖完成验收合格后,进行管材的运输,顺管线方向排放,减少

6、二次转运工作。2)管材进场必须符合管材质量标准,有产品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进场前专人进行管材质量检查。3)下管前对管材、管件进行仔细检查,对发现有缺陷、砂眼、破损等,不合格时不得使用及时退出现场做标记;丈量每根钢管长度,对承插口进行检查,清理承口、插口处的毛刺及铸砂,达到合格后方能使用,否则不得使用。4)沟槽基础处理完后,复测高程无误、验收合格后进行沟槽下管工作。5)开挖操作坑,制作下管顺序图,用50吨履带吊车进行下管。下管时设专人指挥,要轻吊轻放,防止管子受损,避免发生事故。2.7 管道安装1)安装前,认真检查管材、橡胶圈,若发现管材有缺陷、砂眼、破损等,橡胶圈出现粗细不均匀错茬、裂缝、气孔

7、、老化等现象严禁使用,及时退出现场。2)管道安装采用吊车安装,人工配合,管道安装前进行试吊,吊离地面10厘米左右,检查捆绑情况和制动性能,安全后方可起吊。采用2台10吨倒链,由68名工人进行安装,顶进时检查顶进线是否到位,并记录,由工人依据测出的轴线进行管位校正,及时对管道两侧进行土方回填稳管测试并报请监理认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安装管道时,采用轴线法控制管道安装中心位置,高程法控制管底高程,管道安装方向为逆水流方向安装、连接。2.8 管道混凝土基础浇筑水泥混凝土施工采用现场搅拌的方式进行。施工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水泥、碎石、砂、水等原材料的检验,由实验室根据原材料检验的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提供符

8、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2.9橡胶圈连接1)连接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应插入承口的深度。2)接口作业时,应先将承口(或插口)的内(或外)工作面用棉纱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等杂物,并在承口内工作面涂上润滑剂,然后立即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3)插口滑入承口时,可用缆绳系住管材用倒链等提力工具安装。严禁采用施工机械强行推顶管子插入承口。4)涂润滑剂时向管子插口工作面和胶圈内表面刷水,擦上肥皂。5)将安装的管子插口端锥面插入胶圈内,稍微顶紧后找正,再将管子垫稳。6)管子经调整对正后用两侧倒链同时缓慢拉进,使管子插口顺着承口均匀地进入并随时检查胶圈不得被卷

9、入,直至安装线与承口端齐平为止。7)检查接口。检查插入深度、胶圈位置(不得离位或扭曲)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必须拔出校正。8)管道安装后,采用预制水泥混凝土垫块进行稳管,避免位移,注意检查管口,进行清洁处理,然后进行连接。3吊车安装注意事项:1)吊车沿沟槽方向开行,吊车支撑距边沟至少间隔3米的安全距离,以避免沟槽坍塌。2)下管必须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机械吊装有关操作规程和指挥信号,驾驶员必须听从信号进行操作。3)绑套管子要找好重心,平吊轻放,不能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4)在起吊作业区内,任何人不得在吊钩和吊起的重物下站立或通过。三、冬季保温防冻措施:在管道安装完毕以后用水泥对连接处进行密封

10、,保温措施采用外部铺盖防护层,内部采取两端封口,内部烧火保温的方法来进行保温。生火时应有专人照看以免发生火灾,各项保温措施分摊到人,专人专项,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四、回填施工管道回填土分为4个层次进行回填,分别为:I区、II区、III区、IV区。I区回填施工与钢管轴心线呈120角进行施工。回填土IIV区按顺序对称进行施工,采用轻型机械从沟壁两侧同时向管道方向回填夯实、严禁单侧夯实,管道两侧的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20cm,严禁将草根、木块、砖石等建筑垃圾和膨胀土填入沟槽内,根据土质选取最优含水量,分层夯实,每层回填土铺设度为20cm,防止因回填土含水量过大,产生橡皮土。五、管道以及回填土检验工作

11、5.1管道水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验管段端部盖堵的上部及管段中间的高点,应设排气孔,宜在管段最低点,设灌水口,灌水应缓缓进行,并应随时排气,检查排气效果。2)应对加压泵进行检查,加压泵应符合加压分级、升压速度要求,并能计量注水量;不得用离心式水泵进行水压试验。3)试压前应进行灌水,灌水后应对管段进行浸泡,浸泡时的水压不得超过管道工作压力,浸泡时间48小时。4)水压试验前,应在管身两侧及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回填土,管道接口部位不回填,保持裸露,满足检查接口要求。5)水压试验前,应通知管理部门、验收单位,建立指挥系统,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对后背、支墩、接口、排气阀等应设专人检查、管理、记录。6

12、)预试压阶段,应逐步升压,每次升压宜为预试压力的20%;每升一级应检查后背、支墩、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时再继续升压,直至压力达到试验压力70%,升压过程发现弹簧压力计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缓慢时,应检查接口等,重新排气后再行升压;当打开放气阀溢出不含空气的水柱,预试压完成。5.2 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1)管道强度试验应在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持恒压1Omin,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及漏水现象时,管道强度试验确认为合格。2)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开始记时,每当压力下降时,应及时向管道内补水,但管道最大降压不得大于0.3Mpa,保持管道试验压力恒定,恒压延续时间不得少于2h,并计量恒压时间内补入试验管段内的水量。5.3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标准8.3.1PCCP管道检验:1)基础管底铺设20cm厚粗砂垫层,相对密度不小于0.7。2)回填I区、II区压实度不小于90%,按轻型击实标准控制。3)回填III区压实度不小于90%,按轻型击实标准控制。4)回填IV区内的耕植土应简易夯填并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