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油气地泊泵站消防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缅油气地泊泵站消防工程施工方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油气管道工程地泊泵站消防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某某一、 编制依据1. 火灾自动报警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166-2007)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4. 烟雾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_1692004)5. 罐外式烟雾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用(10090029(2010)02012903)6. 灭火器箱GA 139-200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8. 某某油气管道工程地泊泵站设计图纸9. 某某油气管道工程相关规范及标准文件二、 工程
2、概况1. 工程名称:某某油气地泊泵站消防工程2. 工程地点:缅甸掸邦南渡邦弄镇Panthabye村东北3.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南亚管道公司4. 承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川庆钻探工程公司5. 工程环境:站场分为生活办公区和工艺区,由框架结构建筑和钢结构建筑组成,工艺区是为某某原油管道输送进行清管和加压的各种设备、厂房。三、 施工范围1. 手提式磷酸胺铵盐灭火器MF/ABC5、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MT7、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MFT/ABC50、推车式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MTT50。2. 罐式烟雾灭火装置。3. 可燃气体及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四、 管理组织1
3、. 施工管理结构组织2. 职责1) 严格履行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主动接受工程监理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确保完成项目各项指标。2) 自觉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业务指导及监督、检查、按管理要求定期报告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文明及各项管理工作情况,遇到大问题、紧急情况等特殊事项要随时报告。3) 制定项目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文明等各项管理目标、措施及保证体系。4) 切实做好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全员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严格执行奖罚制度,防止和纠正违纪、违法行为。5)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整个弱电安装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工作。6) 组织参加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编制施
4、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7) 负责监督检查 “施工组织计划”的贯彻执行。8) 负责组织重要材料质量检验和实验工作。负责对工程的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实验的组织工作。9) 主持有关工程技术质量问题的会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10) 负责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置、组织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工作。11) 组织竣工验收资料搜集,整理和编制工作及工程的档案资料管理。12)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3) 积极吸收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并对质量管理工作及时进行调整,认真接受各级质量执行机关、部门的质量监督。14) 执行项目部关于质量的管理制度、负责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控制
5、,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质量体系在本项目有效运行。15) 认真填写工程质量检查记录,把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映个弱电工程师限期整改,且负责整改后的复查工作。16) 核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按时对质量记录进行标识,确保竣工资料准确、齐全、及时。17) 定期召开质量总结会,指出隐患、问题,分析质量形势,明确质量要求,确定整改措施,并验证整改情况。18) 执行项目经理部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消防安全保卫的管理制度。19) 负责本工程安全教育及安全防护工作,对施工过程、安全操作。设施围护20) 及个人防护实施监督,努力防止设备及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21) 负责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消防安全保卫
6、工作。22) 负责组织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的管理工作。23) 负责项目部与上级部门、项目部与各级施工人员承包合同的签订及组织工作。24) 负责业主委托乙方供应材料的采购。五、 资源投入计划1.劳动力工种数量穿线工2人电工2人管工2人机械工4辅助工10人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数量1水压试压泵12空压机13电锤34台钻15电焊机16切割机17套丝机28手持弯管器29手持钢锯210管子台虎钳111扳手(套)112接地电阻测试仪113绝缘电阻表114数字万用表115管子钳416锉刀217水平尺118冲击钻219铁锹5六、 质量技术及施工措施1. 烟雾灭火装置1) 本装置位于泄压罐区
7、,拱顶泄压罐采用ZWW12型烟雾灭火自动装置一台。2) 导线管和导烟管均采用无缝镀锌钢管,并涂刷红色面漆。3) 该套装置均由厂家提供,安装时在厂家指导下进行。4) 装置剖面图如下。5) 装置安装 系统各组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管道和管件应有材质检验报告。 系统安装前应对各组件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系统组件、管件、材料和施工设备应能保证正常安装;组件无碰撞变形和机械性损伤,外露的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烟雾灭火剂的贮存容器外观完好,防潮密封膜无破损;导火索无破损、折断等影响性能的缺陷;喷头喷孔处的密封膜无破损;烟雾灭火剂重量准确。 安装时候现场做好易燃易爆相关的安全措施。 安装时做好防潮
8、,放损伤措施。 烟雾产生器的组装应符合生产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导火索保护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穿入引火头座中的导火索,应在引火头处探出0.2m剥尽外皮的导火索药芯,并将其固定;紧固螺母时,应防止感温元件转动。导火索保护管各连接处应做密封处理。 喷头喷孔处密封膜的保护层应在组装完成后拆除,且不得损坏密封膜。 平台、导烟管和导火索保护管的固定支架、导烟管的拉杆或支撑杆应焊接在储罐上,其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平台的平面应垂直于储罐轴线,其允许误差不宜大于O.5。 法兰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法兰连接面的平行偏差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1.5;法兰螺栓孔中心同轴度偏差不应超过孔径的5%;法兰密封面宜采用
9、石棉橡胶密封,其上应涂黄油等涂剂。 导烟管的垂直度或水平度偏差不宜大于2。 烟雾产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高度调节装置应放入平台中心孔内,并应将升降螺杆旋至最低位置;将烟雾产生器放置在高度调节装置托板上,按下图的要求调正位置后定位;在连接烟雾产生器与竖向导烟管法兰时,应拧紧高度调节装置的升降螺杆,并安装烟雾产生器的保护箱。1导火索盖接头;2烟雾产生器;3储罐 引燃装置保护管上的两感温元件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2. 可燃气体及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作业内容:在综合值班室站控室内设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壁挂);在综合设备间内的机柜间设置点式感烟探测器和感温电缆,在空压机房、UPS
10、间设置点式感烟探测器,对上述房间进行火灾自动检测;、在综合值班室内的站控室设置点式感温探测器、点式感烟探测器和感温电缆,在办公室、通信机房和会议室等设置点式感烟探测器;公寓楼建筑单体内的宿舍、餐厅和活动室等设置点式感烟探测器,在厨房设置点式感温探测器;在综合值班室和公寓楼各层的门厅设置声光报警器,安装手动报警按钮;2) 施工材料主要设备选型:点式感温探测器选用:智能感温探测器;点式感烟探测器选用:智能感烟探测器;感温电缆选用:模拟式线型感温电缆。电缆选型:根据设计图纸所选用的电缆在类型、规格相近时,尽量将其合并为同一种电缆,以减少电缆和电缆保护管的种类。所选用的电缆必须具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
11、志(CCC);所有室外敷设的电缆均选用钢带铠装电缆。所选用的控制电缆的线芯截面积一般为 1.5mm;所有直埋电缆采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丝编织屏蔽分屏总屏钢带铠装控制软电缆;所有建筑物内电缆采用阻燃铜。3) 管线施工 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缆保护管在吊顶内的直线段每隔0.51.0m 设置吊点或支点。点式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的接线盒/预埋盒两端约200mm 处的电缆保护管应进行固定。 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求可靠接地,将接地电缆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控制软电缆(黄绿接地线)16 mm接至机柜间的接地母板上。 电缆在室外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埋深为自然地坪以下800 mm。直埋电缆沟沟底应平
12、整夯实,铺上100mm 厚经筛过的细砂(简称“细砂”,下同),电缆敷设后上面再铺100mm 厚的细砂,在细砂上面盖一层砖,然后复土。砖的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mm 。 所有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敷设后应排列整齐;每根电缆的终端应设电缆标志;电缆敷设时,应以每根电缆实测的长度为准,并应留有一定余量。 所有从室外进入站控制室内的电缆均应在控制室防静电活动地板下敷设,电缆在活动地板下敷设时应适当捆扎并且应排列整齐,施工时应与站场过程检测及控制仪表电缆的敷设密切配合,统筹考虑。 铠装电缆进入机柜间在机柜/仪表盘的底座上固定后,按规范要求将钢铠除锈处理后连接到保护接地端子排上。电缆备用芯线应在机柜
13、/盘内捆扎好后连接到工作接地端子排上。 电缆保护管进行弯制时,一般采用冷弯,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2 倍。电缆保护管口处应光滑无毛刺,以免划伤电缆。 直埋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工艺管线、热力管线、水管线交叉时,应穿保护套管敷设,所有交叉处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500mm。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及以上管线平行敷设时,最小间距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施工队做好前提预埋及工序交替工作。 电缆穿过柏油路时需全程穿管。 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从
14、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用500V 兆欧表测量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且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O。 同一工程中的导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加以区分,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电源线正极应为红色,负极应为蓝色或黑色。4) 设备安装报警控制器: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
15、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 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在宽度小于3m 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l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
16、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确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手动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 (楼)面高度宜为1315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 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报警装置:扬声器和警报装置安装应牢固可靠,表面不应有破损;光警报装置应安装在安全出口附近明显处,距地面18m 以上。光警报器与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宜在同一面墙上,安装在同一面墙上时,距离应大于1m;扬声器和火灾声警报装置宜在报警区域内均匀安装;5) 系统调试 调试
17、前应编制调试程序,并应按照调试程序工作。 系统线路中对于错线、开路、虚焊、短路、绝缘电阻小于20M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系统中的报警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应分别进行单机通电检查。 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方法,逐个检查每只火灾探测翠的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对于不可恢复的火灾探测器应采取模拟报警方法逐个检查其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当有备品时,可抽样检查其报警功能。 对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施加适当的推力使报警按钮动作,报警按钮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对不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采用模拟动作的方法使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
18、号(当有备用启动零件时,可抽样进行动作试验),报警按钮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七、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 质量目标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强综合管理,以质量求效益,坚持“严细管理、创造优良工程、勤奋守信、满足顾客需要、持续改进、增强竞争优势”的质量方针,实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本工程质量目标为:按照某某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图纸及质量文件和会议要求,以及国际国内相关质量标准及规范。2. 保证体系以某某油气管道工程程序文件为日常工作准则,以作业指导书及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具体指导,使得施工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有章可循、责任分明。3.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4、有力执行各项制度1)正确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技
19、术要求,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2)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职,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本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开工前,将我公司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我施工单位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并呈报监理主管
20、工程师审批。4)建立健全技术复合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合。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5)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核交接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字认可。5、质量保证措施1)人员培训我方历来重视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已经造就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为使本工程建成样板工程,我方除
21、安排有资质和岗位证书的人员上岗外,还将立即分批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各类针对性的岗位培训。2)施工物资及器具本工程我方保证使用的施工机械和机具、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等处于受控状态,均在规定的检验或检验周期内,并由具有资格的检验机构出具符合使用要求的检定合格证书。阶段性修理(如电焊机、运输机械)及技术坚定,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完成计量鉴定,工器具完成保养和计量鉴定,以完好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来保证施工质量。采购物资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其质量和各类参数与设计技术文件的一致性是确保机组施工设计要求、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环境要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我方对设备、材料等物资的质量控制都有
22、经第三方认证的管理程序,具有设备、材料等物资的质量严格受控能力。我方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管理模式,完善和建立适合本工程施工要求的设备、材料等物资的质量管理程序。材料进场按程序及时向监理部进行报验。八、 HSE1、 要求1)所有参建人员必须遵守缅甸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风民俗。2)严格执行某某油气管道工程相关规定及四标EPC项目部HSE管理。2、组织管理结构1)项目经理为泵站施工HSE管理负责人、小组组长,专职HSE管理员为HSE监督和执行人,各部门及班组长具体负责各岗位及工作区域内的HSE管理工作。2)HSE管理结构组长:王伟专职HSE管理员:李德猛3、作业人员要求1)本工程人员统一着装,发放统一
23、的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及其他相关劳动保护用品。2)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先体检后上岗,厨师应有健康证,统一购买有相关保险。3)宿舍房间应干净整洁,通道畅通。4)电工、机手、驾驶员、爆破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4、风险识别,风险消除、消减与控制措施1)风险识别序号作业活动或工艺过程关键设备HSE危害因素(原因事件)可能发生的事故涉及岗位1生活区住房火灾、触电、地下水污染、地表污染、大气污染环保事故、火灾、触电事故全体员工2生活区食堂食堂食物中毒、疾病转播、火灾人员疾病伤害、火灾事故厨师、就餐人员3施工现场挖掘机、运输车辆、推土机、压路机、木工机械、钢筋机械、
24、相关高空作业设备机械伤害、交通事故、破坏植被、燃油污染、高空坠落机械伤害事故、交通事故、土壤污染事故、植被破坏事故、坠落事故。操作手、司机、其他施工人员4施工用电发电机、线路触电、火灾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电工及使用人员5不可抗拒灾害地震,山洪、战争人员伤害,物资损失全体人员2)风险消除、削减与控制措施(对应上表)序号1:严格执行电器操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用电设备、电路、电线符合用电安全规定;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用设备、用电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根据防火要求配备足够、适合的消防工具。责任人: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物资部。序号2:消毒处理,人员定期体检,配备灭火器材;注意关闭阀门,购
25、置防蚊蝇器具,消灭蚊蝇,配专人监督。责任人: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物资部。序号3:严格落实设备检修制度,严禁带病作业,严格按照要求作业施工,严禁酒后驾车,按照要求施工,加强管理,设置交通标识。责任人:物资部、技术质量部、施工管理部。序号4:设立警示标牌,专人监督管理、定时检修。责任人:综合办公室、施工管理部、物资部。序号5: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及当地新闻,做好事前教育和提醒。责任人:综合办公室、物资部。5、应急预案1.编制原则1) 根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一切事故隐患,确保人员设备安全。2) 启动原则:在发生事故及灾害时,预案有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3) 响应原则: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各应急
26、救援小组成员在接到事故及灾害报告后,无论何时,主要在项目或地区,必须马上以最快的方式赶赴事故现场,按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正确有效地开展事故处理和救援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4) 请假原则: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离开本项目或地区时,必须向应急指挥长请假,同时将自己的职责向指定人员交代清楚。5) 指挥原则: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未到达现场前,事故处理由当班班长负责指挥;在应急救援指挥长未达到之前,事故处理由应急指挥部成员指挥;应急救援指挥张到达现场后,事故处理由指挥长统一指挥。6) 处理原则:事故应急处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切
27、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2. 组织机构、职责1) 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长:王伟 副指挥长:李德猛救护行动组:文健 通讯联络组: 徐波抢救行动组:王磊、刘斌 后勤保障组:徐平 2) 职责分工:(1)应急救援指挥长:在遇到重大突发危害事件发生时,接到报警报告后,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 指挥各方面的资源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往现场,向其下达各种应急处理指令,进行排险抢险、应急救援,并根据险情程度与应急小组的应急能力决定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2)应急救援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救援应急,在指挥长不在的情况下,行使指挥长的权利展开救援。(3)成员
28、: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排险抢险、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指挥长报告本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情况。当指挥长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指挥长的一切职责。(4)通讯联络组: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立即与事发现场保持畅通的联系,根据险情程度和需要与电厂、地方政府、医院、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如指挥长决定需要外部资源援助,接到指令后迅速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报告有关情况并派人到指定地点接车、接人、接物,引导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到事发现场。(5)救护行动组: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救受伤者脱离事故危险区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医疗机构前来救护,在专业医疗人
29、员没有到达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或者根据伤者人数及伤情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通知医院做好救护准备,务必使人身伤害降至最低程度。(5)抢险救灾组: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抓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进行人员搜救、疏散受灾人员、现场侦察和组织救灾抢险工作。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排险抢险、抢救物质财产,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把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6)后勤保障组: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必须的物资材料、工器具、设备等,以确保抢救现场的需要。3.通讯电话:序号姓名应急职务电话备注1王伟应急救援指挥长2李德猛应急救援副指挥长3徐波通讯联络组4.上报
30、程序、内容1)上报程序:现场发现人员班组长HSE专职管理员当地政府及消防人员应急指挥长(副指挥长)2)上报内容: 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事故类型,有无人员伤亡,事故严重程度,现场抢险救援情况。5.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操作步骤: 1)现场发生人员受伤害时,首先应将受害者轻抬至安全平坦地点,去除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先检查受害者的伤势情况,受伤部位,如是飞滚石砸伤要确定伤者有无断骨,对断骨情况在头颈或腰部等重要部位者,施救人员如没受过专业救护培训,现场不应对伤者进行搬动或翻身,只能进行必要的止血及看护,以免造成伤害的扩大,立即拨打紧急医疗救助电话,由专业人员进行救治;对只是四肢等非重要部位的伤害可
31、现场打绑腿进行必要的固定后立即送附近医院。对受伤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止血和用绷带简单包扎以免造成失血过多及伤害扩大,立即送上急救车或送附近医院。2)发现受伤者呼吸和心脏刚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脏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原则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挤压正确进行抢救。(1)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额法,用一只手放在受伤者前额,另一只手指将其下合骨向上抬,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在保持受伤者气道畅通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受伤者额上的手指捏住受伤者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受伤者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
32、,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2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3)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挤压效果的基本保证使受伤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受伤者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受伤者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人胸骨压陷3-5cm,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离开胸壁。操作频率为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时间和放松时间相等。(4)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5次后由另一人
33、吹气1次,反复进行。同时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将详细情况通知应急指挥长,指挥长通知各应急小组赶往事发现场进行急救,指挥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3)通讯联络组负责人在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立即与现场保持畅通的联系,根据受伤人员的情况与地方政府、医院、公安等部门联系,并根据指挥长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的决定与相关部门联系。4)救护应急组在接到指挥长的应急通知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准备好担架、急救药品赶往预警地点,并通知医院做好接受伤者的准备。5)抢险救灾组在接到指挥长的应急通知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准备好受伤人数的担架及其它必需品和绳索、铁锹等工器具赶往事发地点。6)后勤保障组在接到指挥长的应急通知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准备好备用担架及必需品和所需抢险救援物资赶往事发地点。7)事故后的恢复:当事故受伤人员得到救护后,指挥长应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并做好确保不会发生未经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如悬挂安全警示牌、专人安全哨等),继续安排人员在事故区域进行安全巡查。同时,针对事故受伤人员得到救护的实际情况,通报相关部门,以及做好对本次应急的调查、记录,并评估本次应急反应中需改进的问题,重新进入应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