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6207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 土壤的成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2.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土壤的成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9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2 .教材分析土壤的成分是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土壤与岩石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进一步掌握记录、观察、实验的方法。本课主要从土壤问题开始,让学生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推测及研究,再通过实践证实,认识到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本课只有一个活动。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观察土壤,交流发现。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土壤,它体现了两层意思:一是直接观察带来的土壤,教科书图示了学生直接用手捻土壤,感觉土壤的湿度。

2、二是可以利用工具观察土壤,第二个环节: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教科书呈现了两幅实验探究土壤成分的特写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教科书中的实验只是起到提示作用,实际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学生利用不同方法、从不同方面、多个角度去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进行实验的探究能力。在第二个环节,酒精灯的使用是一个难点,要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3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身边常见的土壤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土壤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的关系这些问题是不清楚的。

3、土壤的成分就是进行“真实”问题学习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在尝试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课前,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在田野里观察、采集土壤,了解当地土壤的基本特征,为课堂上探究作了充分的准备。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用眼睛观察、用手摸等观察物体的方法,对于本节课的探究积累的探究方法。本节课用到的加热工具一一酒精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大的一个难点,学生不会擦火柴是最大的难题。【学习目标】1 .用感官感知土壤,说出自己的发现。2 .通过观察、实验,说出现象并分析得出土壤的主要成分。【重点难点】说对土壤的发现说出土壤的主要成分【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通过观察,

4、说一说土壤里有什么?评价任务二:1.小组共同设计研究土壤的成分的方法。2.根据研究计划,小组共同完成观察土壤的实验,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3.解答生活链接的题目。评价任务三:90%完成闯关习题。【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土壤教师准备:烧杯、玻璃棒、放大镜、酒精灯、铁架台或三脚架、火柴、小铁盒等,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设计】谈话导入(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大自然赋予我们一望无垠的肥沃土壤,造化处林林总总的奇峰异石。土壤鱼岩石为我们奉献了多少宝藏?我们该如何珍惜它们呢?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本单元共包括五个课题。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土壤。老师想问

5、一下:这些土壤你们是从哪里取来的?挖土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想?对于土壤,你们想研究、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与解决一个问题同样有价值。今天,我们选择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一一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土壤的成分)过渡语:学习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呢?(二)出示学习目标1.用感官感知土壤,说出自己的发现。3 .通过观察、实验,说出现象并分析得出土壤的主要成分。一、观察土壤,找发现1 .谈话:猜一猜,土壤的成分有哪些?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谈话:刚才许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

6、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们,你们都很棒。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一一验证,才能最后得出真正的结论。要想知道土壤的成分有哪些,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2 .观察土壤,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方式观察土壤,说说你的方法及发现。观察方式我的发现用感官观察借助仪器观察二、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一)呈现学习任务:设计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二)执行并汇报学习任务:1.交流方案,小组内达成共识。实验探究:(1)把干燥的土壤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有什么现象。(2)在用玻璃棒搅拌一下,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3)过一会儿再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思考:沉入杯底的泥沙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

7、?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1)把土块放进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2)用玻璃棒搅拌一下,静置后你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追问:沉底的泥沙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把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用玻璃棒搅拌一下,水流动,同时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水变浑浊了。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变清了,泥沙沉入了水底,枯叶等漂浮在水面上。沉入水底的泥沙有分层现象: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较细的黏土。3 .土壤的加热实验(1)问题:土壤里还有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吗?(2)学生猜测:(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4)交流实验方案,小组内达成共识(5)介绍实验注意事项:介绍

8、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6)小组做实验,验证猜想。(7)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注意:实验过程中,及时将观察到的现场,填写在活动手册上。4 .总结土壤的成分。说一说:土壤里有哪些成分?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刚才,我们在探究土壤的成分的实验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学生说一说)对,学习后思考成功与改进就是在反思。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探究技能。巩固提升过渡语:下面我们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节课的达标情况。(一)知识回顾1 .用手摸一下土壤,感觉有点湿,是因为土壤里有2 .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

9、有3 .在加热土壤的过程中,思考哪些方法是成功的、哪些方法是需要改进的,这就是O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花瓣最终变成了土壤中的O5 .你所在的地区土壤是否肥沃?让土壤更肥沃的方法是o(二)辨别真伪1 .干燥的土壤中没有水分。2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3 .我们可以用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三)最优选择1.加热土壤的时候,能闻到一股气味,这是因为土壤里有()oA.空气B.水分C腐殖质4 .把土壤放入水中静置一会,会发现土壤分层了,最底下一层是()oA.沙B.黏土C.枯枝烂叶5 .下列物体不能变成土壤中的腐殖质的是()。A.白菜叶B,石块C.动物遗体6 .蚯蚓在土壤中

10、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错误的是()oA.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中C.能够促进根吸收水分D.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水分7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o养分空气水分二氧化碳A.B.C.D.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通过观察、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了土壤的成分: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在研究土壤成分时,我们借助了几种工具,如放大镜、酒精灯等。拓展活动: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你有哪些收获和想法呢?先想一想,再说一说。用思维导图呈现在学案上。附:板书设计9.土壤的成分沙土壤的成分:黏土借助工具:放大镜空气酒精灯水腐殖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