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519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企业价值链理念的逐步深入,以企业价值链为主线,改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流程已成为现今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借助先进发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辅助完成财务管理的变革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在财务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存储功能、快速数据传递功能而开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也使财务信息处理经历了从单项会计事务处理、财务部门级的财务会计的应用,直至融合在企业整体的信息平台中,特别是自我国引入ERP概念以来,企业业务流程与财务信息系统集成,并消除企业信息“孤岛”,实现与业务的一体化正成为所

2、有企业努力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针对财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逐步从单个企业应用走向多元集团应用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和ERP系统等方式提升企业面对瞬息万变市场的竞争能力。多元集团化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多层次的差异化的,数据流的传递是反复的频繁的,这就需要大量的数据流向外或者向内对接,此种对接需要把财务信息有机地集成在一个涵盖整个企业经营流程的价值链系统上。因此如何设计并实现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财务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为企业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E即模式及企业价值链的的财务计算机信息系统。本系统的实现,首先能够解决一般企业财务管理困难、业务流程复杂的问题,对提升企业财务

3、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该系统的实现,为基于ERP模式与企业价值链思想的财务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设计与开发的模板,有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开发。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国外ERP发展与财务信息系统研究ERP(Enterprises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外真正发展起来,在其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由MRP到MRPIl再到ERP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汽车制造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物料的准确把握与需求分析,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首次提出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物

4、料需求计划的概念,借助计算机将制造计划与原料信息结合起来,解决了汽车行业中制定汽车产量的人不知道库存的原料能够生产多少汽车的问题。奥利佛认为,制造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应有详细的生产计划和必须掌握的库存清单,并整理出生产中对各种物料的实际需求数量和时间,采购部门按照需求采购,保证在生产需要的时间和范围内提供足够的物料。根据MRP理论,当时的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信息的传送,解决生产计划与原料库存之间的矛盾,甚至能够实现装配工在工作时能适时得到传送带传递过来的原料C因此MRP是一种以计划人员或库存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是一种保证能够满足生产,也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但它的涵盖范围仅仅为制造业

5、的物料管理。1977年9月,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Wight在MRP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t简称为MRPI1.MRPIl在原有MRP的前提下,扩展了对制造企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它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包括经营目标、销售策划、财务策划、需求计划、采购管理、绩效管理等多个方面,考虑融合了各部门所需要求,对企业的一整套运作有了有效的规划。MRPIl采用的是管理会计的概念,实现了物料信息和资金信息的全面集成,它从企业的采购成本开始,逐层向上累计材料费、制造费、人工费,最终得到产品的成本,再进一步分析和综合

6、产品的利润情况,促使企业达到有效的经营。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GroUPlnC.)首先提出了ERP的概念,这是一整套完整的关于企业管理的体系标准,它的本质是在MRPII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面向供应链(SUPPIyChain)为主要思想的管理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ERP的管理思想进一步被扩展。2000年,美国调查咨询公司GartnerGrOUP在原有ERP的基础上扩展其主要思想,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新概念ERPII(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II),它强调了企业内部的协同工作能力和企业价值链的升华,通过支持和优化

7、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和财务过程,达到让企业员工之间、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共赢,在价值链上各节点的交互过程中,时刻以创造价值为目标。ERPH价值链和协同性的管理思想,让国外ERP系统厂商积极响应,先后开发出具有先进管理思想的ERPII系统。ERPH系统拥有了超越传统ERP的先进特征,它首先从传统ERP的业务流程优化扩展到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协同合作的资源计划,并且超越了传统ERP的制造、供销和财务部分,将电子商务模式融入系统中;其次,它从只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发展到与外部共同筑起价值链,体现了企业价值链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ERPH系统这个基于新的价值链模式的扩展,以及支持

8、公司对内对外的协同运作,使得企业能够在协同运作的基础上,对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信息,这是一个商业化的、网络化的运作模式,这个模式意味着今后的企业大环境将发生质的改变。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国企业在竞相增加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开始关注企业进入市场的时间、产品的质量、企业的运营成本等,并且为了更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国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投资方式也日趋扁平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意识到,企业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和运用自身的各项资源,还需要企业内外的经营环境的协调,如客户、供应商以及内部人员等,同时,如何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也成了越来越凸显的问题。为此,很多国外企业

9、为了形成企业内部统一的资金管理,并准确及时地反映各方的动态信息,监控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和资金的状态,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工作的效率,纷纷引入了财务信息系统,而一些大型的企业,更是率先引入了ERP的财务信息系统,与此相对应地,国外很多企业开始针对自身管理流程的种种不足和局限,进行了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重组(BPR);以求能够更有效地支持新的财务信息系统和财务战略决策。1.2.2 国内ERP理论实践和财务信息系统发展ERP理论进入中国只有区区几十年,基本是在改革开发时期开始被人们关注。自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第一套MRPII软件以来,MRPII/ERP在中国的应

10、用与推广已经历了近30年。从起步、探索到现在,尤其是到21世纪初期,ERP在各行各业开始变得耳熟能详。但是究竟何为ERPtERP的未来将是怎样的,和国内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引入ERP,收到良好的效果,仍旧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国内ERP的发展与国外ERP发展相比有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国内的ERP在技术上和国外的ERP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如目前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ERP正在和电子商务紧密联系起来;二是国内ERP在语言上与国内用户具有一致性。这也是国内E即的一些系统能够跑赢国外一些大型ERP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国内基于ERP的一些综合性系统在价格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国外的ERP软件往往很

11、贵,只有一些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承受;而国内的ERP软件则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对中国的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能够承受的,这也是国内ERP厂商的希望之所在。ERP的理念在国内企业中的发展已经如火如荼,很多企业都在着手实施基于ERP的财务信息系统,这也使得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成果如下:我国学者陈启申(2005)认为,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应该朝着覆盖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在财务业务核算与管理层面,财务信息系统应与业务管理系统紧密连接在一起,进行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核算的及时化、精细化、日常管理科学规范化。在财务管理控制层,财务系

12、统要能够通过资金管理系统的运行,实现资金统一计划、统一筹措、统一结算、统一考核,提高集团企业对资金的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益;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预算目标下达、预算编制、预算汇总与审批、预算执行与调整、预算考核与业绩评价,实现企业预想达到的事前编制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全过程管理,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工具和组织手段,通过绩效管理,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学者郑春香(2008)指出,在当今企业中,信息已经成为在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企业的竞争也从规模竞争过渡到信息的竞争,对信息的把握程度、信息的获取程度、信息的分析水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

13、,特别是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的准确无误,实时畅通更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先进、高效、实时、集成的财务信息系统,才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把企业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整合起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最终达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我国学者杨琦(2009)认为,价值创造流程的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是财务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财务信息系统不仅要注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时、准确输出财务会计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业务系统的信息集

14、成,在业务、管理控制、决策层面,实时进行财务数据处理、动态反馈企业价值链的财务信息,及时纠正经营过程出现的偏差,并能结合商业智能技术提供财务辅助决策功能,提高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科学性,减低决策风险。1.2.3 研究评述综上所述,ERP思想起源于国外,如今在国内企业已经耳熟能详,针对如何应用ERP及相关财务信息系统的问题,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深入地研究,我们也能够看到,传统的财务作业模式正发生变化,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财务与业务协同工作,工作方式向数字化、在线式和远程化发展,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必然发生改变,财务的作业创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从上面也能

15、够看到,尽管很多学者对财务信息系统的研究涉及方面较多,但针对企业如何设计并开发财务信息系统的研究却很少,特别是针对企业在价值链思想下的这种系统开发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课题重点企业实际出发,为其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ERP及企业价值链的财务信息系统。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并就国内外有关ERP理念的发展及财务信息系统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开发理论。全面介绍了设计并实现基于ERP模式和企业价值链思想的财务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

16、有NET技术、WEB数据库技术、B/S结构介绍、MSSQ1.数据库技术及特点等。第三章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从财务信息系统的基本需求出发,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之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开发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第四章财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在系统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实现,包括数据库的实现、主要模块实现以及所使用的关键技术。第五章财务信息系统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分析。从ERP项目实施的角度,对所设计的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实施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1.3.2 研究方法本文创

17、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文献研究法:在创作论文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国内外大量文献,深化了对ERP思想及财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并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作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二是理论研究法:本文以集团企业为蓝本,通过对集团进行ERP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有关计算机开发语言、财务信息技术平台、业务流程整合和各个模块信息传递衔接等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法:在对财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从ERP及企业价值链的理论出发,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分析了集团财务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适应性。第二章相关开发理论本系统基础架构采取B/S架构,目的是为了方便操作者随时随地使用,开

18、发主要基于ASP.NET的环境开发,同时综合运用了WEB技术、SQ1.Server数据库技术以及其它多种脚本语言,下面分别就本系统开发所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以明确各自的特点。21.NET概述2.1.1 .NET结构.NET全称为Microsoft.NET,它是美国微软公司借助服务的方式来对软件进行递交的一种措施,Microsoft.NET的计划是实现未来人机交互层面上的变革。使用.NET平台能够让人们与计算机进行更好地交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NET改变了互联网的行为方式,它把软件变为了服务。一般地说,NET平台包括以下四个独立的产品,分别为虚拟对象系统(VOS)、元数据(MetaData

19、)、公用语言规范(C1.S)以及虚拟执行系统(VES)o虚拟对象系统是用来支持NET跨语言集成特性的,众所周知,计算机在不相同的开发语言之间进行源代码的应用和集成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各开发语言系统之间不能很好的兼容,这些不同的开发语言虽然在语法结构可能有很多相同,但各种开发语言的数据类型与语言环境紧密相连,如解释性的语言环境肯定不会与编译性的语言环境相同,即便是相同的数据类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示的意义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虚拟对象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状况而设立,它不但能够支持过程性的语言,而且能够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同时还为各种语言特性的支持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系统,最终实现在开发层面上屏

20、蔽了不同开发语言之间的转换,使得开发者能够自由开发,保证语言之间的集成。元数据则是对虚拟对象系统中类型描述代码的一种简称,当编译程序将源代码转换成中间代码时,元数据会自动生成,并与编译后的代码一起共同包含在二进制代码文件中,在此过程中,元数据主要是对源代码中类型信息的描述进行携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版本问题。在C1.R定位与装载类型时,系统通过解析元数据来得到程序中的类型信息,JIT编译器在得到加载的类型信息后,把中间代码翻译成本地代码,然户根据程序以及用户的具体要求建立类型的实例。这种根据元数据建立和管理的方式保证了类型的安全性,元数据的一切都由.NET在后台进行完成。公用语言规范,即C

21、1.S,它是C1.R定义的语言特性的集合,其作用是用来解决互相操作的问题,如果一个类库遵守公用语言规范,那么一些同样遵守公用语言规范的编程语言就能够使用这个类库的外部可见项,因此,要想让不同编译器编译出的对象实现共享,就需要使所有在互操作过程中涉及的数据类型和语言特性对所有的语言来说都是公共的。为了这个目的,公用运行环境定义了一组语言特性的集合,就是公用语言规范。如果程序的组件在应用程序接口(APl)中只使用公用语言规范的特性语言,包括其子类,那么该组件就能够被任何支持公用语言规范的语言所编译的组件访问。虚拟执行系统,简称VES,它是VoS的具体实现,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驱动运行环境.NET的元

22、数据的生成及与使用、公用语言规范的满足性检查以及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内存管理都是由它来完成。具体地说,VES主要完成以下功能:装入中间代码,使用JlT将中间代码转换为本地码,装入元数据,代码管理服务(包括垃圾收集器和异常处理),定制与调式服务和线程与环境管理。2.1.2 .NET框架前文说过,NET拥有公用语言规范,那么,它就具有一个公共语言运行的环境,即C1.R。这个公共语言运行环境包含在.NET框架中,此外,.NET框架还同时包含有类函数库和程序语言两大部分,.NET公共语言运行环境主要实现了只要由符合公共语言规范的程序设计语言所开发完成的代码或程序,就将可以在任何含有C1.R的操作系统下

23、执行,包括Windows系统的各个版本。公共语言运行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开发者不再需要使用ID1.进行描述组件及接口,也不再需要因为忘记调用组件的ReIeaSe函数而造成内存漏洞,此外,基于公共语言运行环境开发完成的组件也不再需要进行注册操作。由于公共语言运行环境是以面向对象为核心的,所以它所提供的服务也是一致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让程序开发语言来进行存取。任何的.NET的组件都能够被当作COM组件来使用,COM组件同时也可以被加入.NET环境,当作一般的.NET组件进行使用。.NET框架的另一个主要组件是类库函数,它是一套能够支持Web标准和应用为首要考虑目的的函数库。它

24、使用简单,并且具有高度的扩展性,NET框架的函数库支持HnP,XPATH1XM1.1XS1.以及WebForm,WebSerViCe等,.NET类库函数的存在能够大幅度简化互联网分散式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NET类函数库使用统一应用程序开发模式,如以往开发者可能使用VB工具开发应用程序的用户接口,而使用C+程序来开发高效能的组件,而现在的.NET框架类库函数以标准的方式提供所有的功能,任何的程序语言与开发模式都使用相同的APIo.NET程序语言是.NET框架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实际上.NET是一个与程序语言无关的平台,所有的.NET程序语言都可以交互运行,并存取.NET提供的所有服务,所谓NET

25、程序语言是指符合通用语言规范的程序语言,目前微软提供的通用程序语言有VisualBasic.NETxC#、ASP.NET及C+WithManagedExtension等,此外,很多著名厂商也已经对NET提供了支持,支持语言包括AP1.1COBO1.,Pascal,M1.,Oberon,Perl等。2. 2基于ASP.NET的编程技术3. 2.1ASP.NET的语言特点ASP.NET是Microsoft公司在ASP之后推出的新一代ActiveServerPages语言,是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上的编程框架,使用它开发出的WEB具有强大的应用功能和可扩展性,与过去的ASP相比,ASP.NET具有以下

26、特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高效性:ASP.NET可利用实时编译、本机优化等技术,使得编译好的代码在服务器上运行,显著提高了代码执行性能,大大提高页面访问速度。2、可扩展性:ASP.NET是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的,因此它可以跨多种语言进行分割应用,而且公共语言运行库的交互性保证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整个平台的可扩展性。3、易用性:ASP.NET是基于控件驱动的。它使用的大部分控件都不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这此控件都预先被封装,我们只需要简单的点击和少量的代码就可以使用控件了。4、安全性:借助内置的Windows身份验证和不同的应用配置,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相对安全性。2. 2.2ASP.NET的关键技术1、

27、事件驱动技术:ASP.NET充分支持事件驱动机制,服务器端程序能够直接读取浏览器端的信息,开发人员不必再将浏览器发送给服务端信息作为开发的重点了。2、数据绑定(DataBinding)技术:在ASP中就有数据绑定技术的存在,不过在ASP.NET中这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许多新的数据绑定性语法允许开发人员既可以绑定数据源,也可以绑定属性、集合等。3、隐藏代码(CodeBehind)技术:COdeBehind技术,是ASP.NET新的技术,通过自定义控件和组件等方法,能够将执行代码和逻辑代码分离,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并实现了结构化的WEB设计。4、ADO.NE访问技术:在ASP.NET的服务框架中包

28、括了ActiveDataObject+(ADO.NET)类库,能够轻松实现对各类数据库的访问。2.3WEB数据库技术2.3.1WEB数据库技术简介WEB技术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相互融合技术,称之为WEB数据库技术,这种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开发行业的热门技术之一,较早将数据库结合使用的语言有CGI、ISAPI/NSAPI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有ASP、JSPsPHP、以及Microsoft新推出的ASP.NET等。实际上,WEB数据库技术是在服务器端或客户端扩展功能,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2.3.2WEB数据库的运行方式以ASP.NET为例,WEB数据库运行方式如图2-1所示。Interne

29、tInternetInternet图2-1WEB数据库示意图从上图2-1可以看出,组成一个WEB数据库的必要元素主要包含有WEB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客户端(即浏览器)及互联的Intemet网络,它们之间协调运行。以ASBNET为基础的多种开发工具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环境中集成之后,按照以下的方式运行:浏览者通过浏览器来访问本系统,则浏览器首先发出请求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根据ASP.NET所编译的页面提供的请求信息,向后台的MSSQ1.SerVer数据库发出相关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之后将结果返回到WEB服务器,服务器端的ASP.NET运行程序根据从后台数据库返回的数据

30、,生成相应的HTM1.文件,并通过Intemet返回到浏览器中,那么浏览者将看到相应的信息。在整个运行的过程中,ASP.NET和各类脚本语言充当了功能性的角色,WEB服务器完成的则是解释执行的工作,MSSQ1.Server是进行了后台数据的管理与服务,WEB服务器成了连接浏览器与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2. 4B/S三层体系结构技术2.1 .1B/S三层体系结构介绍本系统的设计模式采取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这种结构是对C/S(客户端/服务端)体系结构的一种改进结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客户端的工作,无需复杂的安装过程,只要求客户端安装、配置少量的必

31、备文件即可,主要的工作如对服务器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都由服务器来负担。本系统的B/S结构属于三层体系结构技术,即表示层(Ul层)、中间层(逻辑层)和数据层分离的技术,其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B/S三层体系结构B/S三层体系结构的各层功能如下:表示层,即Ul层,主要负责系统与用户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请求并将服务器端获取的数据展现给用户。业务逻辑层,即中间层,负责接收浏览器的请求并将此传送给数据层,同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它由WEB表单、XM1.WEBServices和组件服务组成,它是向用户展现数据的基础,也是响应和处理客户交互信息的基础。数据层是通过ADO.NET操纵数据为逻辑层

32、提供数据服务并存储数据的。2.4 .2B/S三层体系结构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B/S三层结构体系的事务处理交给了WEB服务器,客户端只负责信息显示,这种层与层的相互独立,使得任何一层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它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C/S结构的缺陷,是体系结构中的一次重要改革。与C/S结构相比,B/S三层结构具有以下明显地优势:一是B/S三层体系结构的三部分主要模块相对独立,其中任何一个模块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到其它两个模块,这使得采用这种体系结构的系统修改变得特别容易。由于B/S三层体系结构的有关合法性校验、业务规则及逻辑处理等都是放置于中间层的,当这些业务发生改变时,只需要针对中间层的对应组件进行改动

33、即可,而对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不需要做任何处理或改变,对一些设计结构良好的程序,有的甚至连中间层的组件都不需要修改,只需要通过修改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存储过程就完全可以实现了,很显然B/S三层体系结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缩短了系统开发的周期。二是B/S三层体系结构的数据访问主要是通过中间层来完成,程序的客户端已经不与数据库发生直接联系,自然也不需要和数据库建立连接,这使得真正建立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连接数量会大幅度减少,从而使得客户端数量将不再受到连接限制。此外,由于中间层组件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连接是通过连接池进行一些连接控制的,包括对连接数量的控制,动态分配与释放数据连接等,

34、因此数据连接的数量将远远小于客户端的数量。三是B/S三层体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客户端的压力,由于这种体系结构将一些事务处理部分完全转移到了体系结构的中间层中,使得客户端不再负责数据库的存取和复杂数据的计算等具体认为,而只负责显示请求结果这部分工作,从而让客户端的代码进一步减少,变为瘦客户端,而在更大程度上利用并发挥了服务器的强悍功能。四是使用B/S三层体系结构开发的应用程序所有的操作界面,都是统一在浏览器上进行,结合浏览器易于操作、界面友好,方便快捷的特点,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2. 5ADO.NET技术ADO.NET的最大特性之一便是为开发人员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模式和公用的类,以此来进

35、行对任何类型的数据访问,而不需要区别是用哪种语言来开发的。ADO.NET主要包括两个核心组件:一是DataSet数据集和.NET数据提供程序,DataSet对象可以一次处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NET数据提供程序包含四个对象,即:ConnectionsCommandxDataReader和DataAdapter,其中Connection对象提供与数据源的连接Command对象能够实现对数据源的操作,DataReader对象从数据源中获取高性能的数据流;DataAdapter是DataSet对象和数据源连接的纽带。ADO.NET的两大组件结构如图2-3所示。图2-3ADO.NET的组件结构图2.6

36、MSSQ1.Server数据库引擎技术2.6.1MSSQ1.Server数据库引擎技术特点MSSQ1.Server是Microsoft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引擎,无论对B/S结构的系统还是C/S结构的系统,它都是非常稳定的数据存储系统。MSSQ1.Server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性:MSSQ1.SerVer作为一种关系数据库引擎,管理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关系型表中,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利用自身的锁功能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2、灵活性:MSSQ1.SerVer支持分布式数据库结构,在同一个网络中可以存在多个MSSQ1.SerVer服务,用户也可以将逻辑上是一个整体的数据库分别存放在不同的MSSQ1.Se

37、rver服务器上。3、集成性:MSSQ1.SerVer作为MiCrOSOfl旗下的一款产品,自然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完全集成,并且能与Windows系统集成安全策略,使用同一个用户名和口令登录,使得数据运行非常稳定。4、线程性:MSSQ1.SerVer支持多线程工作,它所拥有的线程池允许有1024个线程同时工作,可实现连接速度和访问速度的大幅度提升。2.6.2MSSQ1.Server数据库安全技术相对来说,MSSQ1.SerVer是一种安全级别较高的数据库弓I擎系统,它的安全级别可以划分四个等级,如图2-4所示。r她W=T-1.数据库对象数据库对象卜访问权1.数据库数据库访问权限里作系

38、结,Q1.server,用户客户机服务器1安全1.1验证-图2-4MSSQ1.Server的安全体系结构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SQ1.Server集成了同属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NT网络安全性的机制,使得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地位得到提高;其次是数据库的登录安全性,SQ1.Server的服务器级安全性是建立在控制服务器登录账号和密码的基础上;用户只有登录成功,才能获得SQ1.Server的访问权;再次是数据库的使用安全性,用户通过了SQ1.Server服务器的安全性检验后,权限不同会使得数据库入口不同;最后是数据库对象的使用安全性,在创建数据库对象时,SQ1.Server可对权限进

39、行管理,用户必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第三章系统设计在本系统开发之前,首先要进行的便是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包含有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规划、功能设计、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安全性设计等方面,,其中可行性分析从技术角度、操作角度、经济角度、安全角度出发,进行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最后从客户需求出发,对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3.1系统需求分析在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建立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电脑系统时描写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分析员和软件工程师确定顾客的需要,即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在本系统的需求分析中,分别针对性能与功能方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