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1179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2017)六年级科学小升初考前提分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 .南娟同学准备进行“研究热水是否加快方糖的溶解的实验,请你帮她补充完成以下实验计划:研究问题:研究热水是否加快方糖的溶解?研究假设:O材料准备:200亳升的热水、温水,3个相同大小的烧杯(500亳升),重量的方糖(50克)。研究步骤:将相同体积的不同温度的水3个500亳升的烧杯中,编号为1、2、3。15分钟以后各烧杯中剩余方糖的多少。【答案】热水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冷水;相同;分别倒入;观察比较【解析】本实验是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改变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本实验研究热水是否加快物质的影响,只有热水冷水这一个条件不同,其

2、它保持一样。2 .实验:光的传播特点(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2)-(3)-(4)A.尝试移动纸板,让纸板下的地面出现光斑。B.观察两块纸板上的孔和地面上光斑的位置之间的关系。C.描述光是怎样传播的。D.在阳光下,将两块带孔的纸板上下摆放。(2)实验结论是()A.光线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B.光线不是沿着一条直线传播的。【答案】(I)D;A;B:C(2)A【解析】小孔成像实验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 .在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中:甲乙(1)甲图,地球是绕着地轴(填方向)旋转;太阳光与地轴乙图,地球是绕着地轴(填方向)旋转:太阳光与地轴。(2)甲图会出现现象;乙图会出现现象。(3)实验

3、得出的结论是【答案】(I)自北向南;平行;自西向东;垂直(2)全是白昼或全是黑夜;昼夜交替(3)光线与地轴基本垂直时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解析】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球自转特点的探究。4 .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瓶子中的沙河石头代表,清水代表、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往上面喷水代表O(2)慢慢地往上面喷水后,瓶子里底部的水,这个现象说明了【答案】(1)填埋垃圾;土壤;地下水;垃圾;下雨(2)颜色变深;垃圾经过雨水的渗透作用会污染地下水【解析】(1)实验模拟的是填埋垃圾,

4、沙河石头代表的是土壤,清水代表的是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垃圾,往上边喷水代表下雨;(2)慢慢喷水后,瓶子底部的水颜色会加深,这个现象说明垃圾经过雨水的渗透会污染地下水。【分析】经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垃圾填埋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从而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5 .怎样把物体放得更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华决定做个简易显微镜,如下图所示。(1)凸透镜;图像(2)纸筒(3)(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2)用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3)在下面方框中用图画记录制作的简易显微镜。【答案】【解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构造。(1)显微镜是由两个

5、凸透镜构成的,目镜和物镜。当调整焦距也就可以看到最清楚的图像。(2)纸筒相当于连接目镜和物镜的镜筒。6 .完成加热白糖实验的相关内容。所需实验材料:长柄金属汤匙、白糖、蜡烛、火柴、盘子。实验过程: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小心地移到火焰上方,慢慢加热。当加热结束后,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冷却。(千万不要用手去拿)由实验可知,白糖在加热前是体,呈色;加热后,先变成体,颜色,同时产生味;冷却后,白糖变成色。【答案】白糖;蜡烛;固;白;液;逐渐加深(逐渐变深);焦;黑【解析】白糖加热前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加热后变成液体,颜色逐渐加深,产生焦味。冷却后会变成黑色。7 .实验题。(1)给你2个钩码,挂在

6、图1中的处,可以使杠杆平衡。(2)给你2个钩码,挂在图2中的处,可以使杠杆平衡;给你6个钩码,挂在图2中的处,也可以使杠杆平衡。(3)给你3个钩码,挂在图3中的处,可以使杠杆平衡;给你6个钩码,挂在图3中的处,也可以使杠杆平衡。【答案】(I)A(2)C;A(3)B;A【解析】主要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1)、给你2个钩码,挂在图1中A处,可以使杠杆平衡,(2)、给你2个钩码,挂在图2中的C处,可以使杠杆平衡;给你6个钩码,挂在图2中的A处,也可以使杠杆平衡。(3)、给你3个钩码,挂在图3中的B处,可以使杠杆平衡;给你6个钩码,挂在图3中的A,也可以使杠杆平衡。8

7、.阅读实验内容,回答问题。实验问题:;研究方法:往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大烧杯里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和一小勺肥皂粉,分别放入并搅拌3分钟。每组选择一种污物,并把2块带有同样污物的布条分别浸泡在2种溶液中。观察布条上的污物的变化,填写实验记录。(1)在“”上写出实验研究的问题。2)以上实验不需要改变条件是什么?(3)小明认为:“布条干净了是因为洗涤用品使污物发生了变化。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说明理由。【答案】(1)例如,研究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2)不改变条件,水量、污物、洗涤用品的量、搅拌等等(3)同意,有时清水洗不掉污物,利用洗涤用品就可以把污物融于水中,从而洗干净布条了。【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验

8、设计探究题。(1)、本题可以探究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2)、本题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不改变条件,水量、污物、洗涤用品的量、搅拌等等。(3)、布条干净了是因为洗涤用品使污物发生了变化。有时清水洗不掉污物,利用洗涤用品就可以把污物融于水中,从而洗干净布条了。9 .小明家厨房里有食盐、味精、淀粉、小苏打,请根据本学期做过的实验,完成下列实验题。(1)形状为柱状的晶体是()。A.食盐B.味精C.淀粉D.小苏打(2)食盐溶液中的水蒸发后,食盐结晶出来了,这种变化是()。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状态变化D.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3)淀粉遇到碘酒后会出现色,米饭遇到碘酒也会出现这类现象,是因为米饭中含

9、有(4)下列食物中遇到碘酒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A.青菜B.洋葱C.马铃薯D.萝卜(5)有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遇到白醋能产生使火焰熄灭的气体,这种物质是()A.食盐B.味精C.淀粉D.小苏打【答案】(1)B(2)B(3)蓝紫;淀粉(4)C(5)D【解析】此题通过观察厨房的调味品来探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食盐的晶体呈规则的正方体或长方体,白糖的晶体呈六棱两端尖顶,味精柱状,小苏打晶体呈花瓣状。(2)物质变化可以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当食

10、盐溶液中的水蒸发后,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依旧是水和食盐,所以是物理变化。(3)我们经常用到滴碘酒的方式来辨别有无淀粉,当物体变为蓝色,说明此物体中含有淀粉,米饭中是含有大量的淀粉的。(4)遇到碘酒发生颜色变化的,是证明此食物中含有淀粉,马铃薯中含有淀粉,而青菜、洋葱、胡萝卜几乎是不含有淀粉含有的维生素较多。(5)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醋和小苏打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10.如图所示,在用自制装置研究小电动机时,当磁铁逐渐靠近或远离小电动机中这一装置时,它转动的速度会变化。(1) 1号部件由铁芯、线圈和组成。(2) 2号部件相当于小电动机中的()。A.换向器B.电刷C.线

11、圈(3)如果拿走放在A、B处两块磁铁中的一块,1号部件()。A.转动速度减慢B.转动停止C.转动速度加快(4)小电机的作用是()oA.将动能转化为电能B.将动能转化为磁能C.将电能转化为动能(5)下列方法,能改变1号部件转动方向的是()。A.交换两块磁铁的位置B.交换电池的正负极【答案】(1)换向器(2)B(3)A(4)C(5)B【解析】1号部件是转子,是由铁芯、线圈和转换器组成。2号部件相当于小电动机中的电刷。如果拿走放在A、B处两块磁铁中的一块,1号部件转动速度减慢。根据电动机的原理可知:电动机是用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械。根据电动机的原理,改变转子转动方向的方法是交换电池的正负极。【分析

12、】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械,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方向,可以使电动机中转子的旋转方向。11.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预测地震?【答案】可以根据地震前兆:动物的异常行为、异常的气象、植物会大面积死亡【解析占时候,人们没有精密的仪器,因此人们根据动物的异常行为、气象的变化以及等判断地震的来临。12.课堂上小明知道了我们身边的物质会发生变化。一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回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开始了物质变化的探究。(1)小明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了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发现O(2)小明取了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发现等现象,于是

13、他立即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3)小明找来了一些食物:米饭、馒头、土豆、玉米、苹果等,各取它们的一小部分,分别滴上一滴稀释的碘酒,发现碘酒滴在等食物上变蓝了。(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小明判断这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把序号填在对应的位置)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把碘酒滴在一些食物上产生了;用始烛火焰加热白糖后产生了OA.一种淀粉和碘的包合物B.黑色的炭C.二氧化碳气体【答案】(1)固体白糖变为液态白糖,然后颜色逐渐加深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2)产生大量气体,玻璃杯变凉;木条熄灭(3)米饭、馒头、土豆、玉米(4)C;A;B【解析】蜡烛加热蔗糖首先会发生物理变化,再发生化学变化;

14、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碘酒遇到淀粉会产生新的蓝色的物质。【分析】在物质发生的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13.小明拆开小电动机,观察内部结构,如右图。他将电池、导线、小灯泡、小电动机组装成电路,观察灯泡和电动机的工作情况。Jr线同电明(1)小电动机的内部有一个电磁铁,电磁铁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A.磁铁和铁芯B.磁铁和线圈C.铁芯和线圈D.铁芯和电刷(2)如图是小明组装的电路,灯泡和电动机能正常工作。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电流在导线中的流动方向。(3)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电能3磁能B.电能T动能C.电

15、能T磁能3动能D.电能动能磁能(4)如图所示电路,若将电池组反向接入电路,则()。A.灯泡不亮,电动机不转B.灯泡不亮,电动机转动C.灯泡发光,电动机不转D.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答案】(1)C(2)逆时针(3)C(4)D【解析】(1)电池铁是由铁芯和线圈组成;(2)电流是从正极移向负极的;(3)电动机在工作时能量的转换形式是:电能3磁能1动能;(4)若果将电池组反向接入电路,灯泡会发光,电动机会转动。【分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14.一天,小明路过一个仓库,发现仓库的一道铁门生锈了,其

16、中上部生锈不严重,下部生锈非常严重,这引起了小明的注意。他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于是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与研究。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观察与研究。(1)下图是小明观察比较铁片与铁锈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它们在、等方面都不同。这些现象表明,铁片和铁锈是的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变化。(2)为了弄清楚为什么这道铁门的下部比上部更容易生锈,小明设计了对比实验:将枚铁钉放置在空气中,另一枚铁钉放置在潮湿的餐巾纸上,如下图所示。这个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观察到的现象,空气中;潮湿处和.等。,是铁生锈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我知道铁在中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答案】(1)颜色;敲击声;导电性;不同;化学(2)铁钉

17、有无接触水(铁钉放置的位置);生锈慢;生锈快;潮湿;水;空气;放在干燥处;刷油漆、擦油;隔绝氧气等(合理即可)。【解析】此题探究实验,探究铁生锈引起的因素有哪些。(1)铁生锈颜色发生了变化,敲击声导电性也都不一样,说明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是属于化学变化的。(2)观察实验发现铁钉放置的位置不同图一是一半放入水中,图二是裸露在空气中,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空气共同的作用。防止铁生锈的话就要隔绝空气或者水分。比如放在干燥处,刷漆。镀膜、等等15.如图是大型废品回收站中使用的电磁铁,小明同学看完之后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后就寻找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小明也想自己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和0

18、(2)下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时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示,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图中的括号内标上南北极。III9Owm三dAOtoSmc一(令(事(3)通过这个研究,他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和有关。(4)他还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缠绕50圈线圈缠绕100圈线圈实验顺序1节串联电池节数1节2节3节1节2节3节吸起大头针的数量IO枚25枚40枚20枚50枚70枚实验中,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的。小明在做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线圈圈数相同时,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从和、和、和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时,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答

19、案】(1)铁芯;线圈1 rf,CII(N,S)0U三ww三whAOcCTXttmcocl一(否(3)电流方向(4)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串联电池节数;串联电池节数;串联电池节数;线圈缠绕圈数【解析】(1)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2)电磁铁的磁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3)通过研究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电流方向有关;(4)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分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16.小明连续观察和拍摄了一个月的月相,其中4张如图。ABCD(1)月相变化是在

20、围绕公转中形成的。(2)在一个农历月中,按时间排列,月相变化的顺序为(用字母表示)。(3)通过持续观测,小明知道一个农历月中月相变化的规律是A.由圆到缺B.由缺到圆C.由缺到圆再到缺(4) D表示月,发生在农历左右。(5)上面几个月相中,晚上7点观测,不可能看到的月相是。【答案】(1)月球;地球(2)C;D;B:A(3)C(4)上弦;初七(5)A【解析】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中形成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

21、个月球,称为“上弦月。17 .科学探究题。学习了本课之后,自己在家制作“星座”模型。找一张边长约为50Cm的正方形纸板,按图甲打上7个小孔。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如图乙)。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得出的信息是:我们看到了“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离我们有近有远;从不同的侧面照射,七个橡皮泥小球影子构成的图形(填“相同或不同,);它们是一些距离各不相同、彼此没有联系的在天穹上的排列图像。【答案】北斗七星;不同;恒星【解析】(1)据图平面看,我们看到了北斗七星。(2)

22、不同的侧面,各个小球构成的图形都不一样。(3)北斗七星都是恒星。【分析】北斗七星与地球的距离,区间在78光年至124光年之间,虽然我们经常可以在夜空中发现它,但它其实离我们是相当的遥远。可以模拟不同距离,制作星座模型。18 .爸爸给朵朵买了-一个地球仪,朵朵爱不释手,认真观察,并做关于地球运动的模拟实验。由于朵朵还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请你帮助她解答下列问题。(1)朵朵观察地球仪,发现北京在乌鲁木齐的(选填东或西)边。2)由于太阳每天都是(选填东升西落或西升东落)的,根据相对运动的特点,可以推理得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选填“北京或“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3)朵朵在一个漆

23、黑的房间里,点亮一根蜡烛,探究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绘制地球运动的示意图。(如下图)请根据地球运动的特点,选择一个示意图补充在号位。(4)当地球运行到号位时,北半球是夏天,太阳直射在半球。再过三个月,地球将运行到位置,中国将进入秋季。A.南B.北C.D.(5)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北京天安门前国旗杆正午时刻影子最长。此时北半球处于季,南半球处于季。A.夏季B.冬季C.春季【答案】(1)东(2)东升西落;北京(3)A(4)B;C(5)B;A【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与太阳的视运动方向相反(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被太阳照射到的就是白天,反之黑夜。地球公转一圈是一年,出现四个季节。

24、19 .某地的山坡比较陡,为方便运送肥料以及成熟的蜜桔,需要铺设山地单轨运输机。村民说:“桔园坡度最陡的有近40度,如果动力不足,就没办法拉肥料上山。”为了帮助村民,小李决定实地考察(见图)。A7B(1)由于动力有限,从斜面角度考虑,建设运输机的地点应选择在面(填字母)。(2)在选择支架时,从抵抗弯曲和制作成本考虑,小李把“一UW”工字等形状的钢材作为备选。钢材的材质和用量都样,只是形状不同。哪种钢材的抵抗弯曲能力最强?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帮助小李挑选钢材。1.IM研究的问题:抗弯曲能力强弱与钢材的形状有关吗?我的假设:o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等。(3)实验数据分析:右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

25、。根据设计要求,每根钢材的载重量要超过2000牛。根据表中的数据,符合要求的钢材形状有、。钢材形状最小承载重量1500牛U3500牛W5000牛工2800牛(4)运输机的动力最大输出1400牛的力,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为了确定从山脚到山顶的轨道坡度,小李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11H11Y实验的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忸接提升重物的力(牛)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牛)斜面坡度30斜面坡度35斜面坡度40。斜面坡度45第一次211131518第二次212151613第三次213141618取值21.41.6上表的实验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请你把它圈出来。(5)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该数据可能是o(

26、6)请在表格最后一行填上合适的数值,把表格补充完整。(7)将“沿斜面30。、35。、40。、45。坡度提升重物的力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答案】(I)A(2)钢材的形状不同,抗驾曲能力不同;钢材的形状;跨度;厚度(3)U形;W形;工形(4)第二次斜面坡度45。:1.3(5)1.8(6)表略(7)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解析】斜面是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加大物体的承重能力。【分析】影响物体承重能力的因素有形状、宽度和厚度等。20.学习完物质的变化后,小明同学决定制作一杯“柠檬汽水”。他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作:在30Oml水中加入5克柠檬酸,搅拌至完

27、全溶解。再往溶液中加入3克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1)步骤中柠檬酸溶解在水里属于变化,步骤中再加入小苏打产生气泡属于变化。(2)为了研究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小明将两根点燃的火柴一上一下放置(如下图3),然后将制作柠檬汽水时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支持燃烧和的性质。(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瓶中还剩下一些无色溶液,里面还有柠檬酸吗?你的检验方法和判断方法分别是:。(4)我们在空矿泉水瓶上套上一个气球,将瓶子放入热水中也能让气球鼓起来(如下图),以下能正确表示图乙中气体微粒分布的是()。(5)上

28、题中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说明瓶内气体具有的性质。【答案】(1)物理;化学(2)比空气重(3)可以用PH试纸检验酸性程度,观察PH试纸颜色的变化。(4)A(5)热胀冷缩【解析】物质变化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可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柠檬酸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将小苏打放入,有气泡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性质。(3)不是柠檬酸,可以用PH试纸检验酸性程度,观察PH试纸颜色的变化。(4)气体受热膨胀,空气微粒运动加快,空隙增大,而本身微粒大小是不变的。(5)说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