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软文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的软文2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酒的软文2篇一杯浊酒敬华夏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白酒又名烧酒,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元代传入印度白酒。明代白酒成体系。清代白酒发扬光大。工艺原料:凡含有淀粉的物质都可以用酿酒。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
2、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在中国基本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有饮用白酒的习惯,乃世间五谷杂粮之精华,也是中华饮食场上之催化。酒是中华民族礼仪与文明的
3、载体。婚嫁、祝寿、酬谢、生丧、应时节、乔新居、宴宾客、洗尘接风、饯行送别,处处皆有杯中物。按香型分类,白酒又可分出十余种,包括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药香型、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老白干型、馥郁香型等。会喝酒,更要懂酒!古人饮酒过后,往往会诗兴大发,如历代诗人词人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和李清照等莫不为酒痴狂,更是创造了无数绝世诗词。先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后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再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姑且不论他们喝的是不是白酒,不可否认的是,酒在一定
4、程度上催生了中国诗歌文化的出现和发展。现代人眼中,喝白酒是这样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究健康饮酒,回归理性与自然才是正宗的白酒文化。在古时官场,酒杯是一大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盛酒器皿不同,而平民百姓就只有拿碗喝了。到了现在,虽然个别爱好者家里也备有专门喝白酒的杯子,但是多数时候,喝白酒都是不讲究的,甚至还直接用碗喝,这大概与中国人豪爽和不拘一格的性格有关,白酒早就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享受那股烈劲,这感觉才叫爽。而一口一口慢慢小酌,怡情更舒心。中国历史传承数千年,酒文化伴随也有数千年,
5、千年的渗透融合,使得白酒文化成为了我国千年文化,社会文化的缩影。劝君更尽一杯酒从古至今,酒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酒是待物接人的必需品。俗话说:山珍海味离不开盐,朋友聚会离不开酒。酒是人与人之间联络沟通的桥梁,不认识的人喝一次酒能立即成为朋友,有矛盾的人喝一次酒能冰释前嫌和好如初。酒能降低人们的心理防御意识,打开彼此的心墙,促进沟通密切感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和家庭邻里和睦。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之余味无穷,醇香迷人。酒既是一种佳酿,还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增加文学创作的灵感,成为美好愿望的寄托。“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几首诗与酒关系密切,历代诗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借酒抒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意境之美“无酒不成席”。中国人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大到国宴、小到家宴必备酒,人们常常互相敬酒以表尊重。民俗文化中自然也少不了酒,宝宝生下来的“满月酒”、“百日酒”;结婚时饮“交杯酒”;出战迎敌的“壮行酒”和凯旋而归的“庆功酒”;当官升职的“升迁酒”等。各种欢聚、相逢、离别、伤感之时都少不了酒的陪伴,把人的诉求、希望、祝福、愿望等传统包含在酒里,寄托在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