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6621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规范【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尤其是卧床病人、有血液高凝状态或患肢有静脉穿刺或输刺激性药物者更应怀疑此病。(2)周围型:又称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可小明显,仪有患肢轻度肿胀,小腿轻度疼痛,HOmanS征可呈阳性。(3)中央型:也称骼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胀明显,也可有患肢轻度疼痛。(4)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如为周围型发展所致,则前期表现较轻,而后突然肿胀。如为中央型扩展所致,则临床表现与中央型不易鉴别。(5)股青肿:如广泛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动脉强烈痉挛,临床上表现为在肢体肿胀的基础上出现患

2、肢剧烈疼痛,皮温下降,皮肤呈暗紫色,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2.辅助检查(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2)放射性核素检查:对于彩超不易发现的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怀疑有肺栓塞者有较大帮助。(3)静脉造影:多不主张采用,因此检查可能加重深静脉血栓形成,现多己彩超所替代。【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1)患肢抬高3045。(2)溶栓治疗:尿激酶25万30万u,溶于低分子右旋糖醉或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最好从患肢输入,12次/日,1014日为一疗程。(3)抗凝治疗:溶栓与抗凝治疗联合应用可能增加出血发生率,但对有血液高凝状态者,以加用低分子肝素更为安全。(4)祛聚治疗:溶栓时将尿激酶溶于低分子右旋糖酊中已起到祛聚作用,完成溶栓治疗后可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等。2.手术治疗:是否积极行静脉切开取栓尚存在争议。但一旦发生股青肿则必须积极手术取栓。如在取栓前能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则能减少发生肺栓塞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