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7808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设计说明一、概述1项目背景该项目为合川区大石街道-玻仑村-陈太路-通畅工程,公路起止点位置太大路-陈家湾等户,设计里程全长1854m,各段线路分布详路线平面图。路基宽度5.5m,行车道宽度4.5m。在原有土路基上进行公路设计,公路改建后达到通畅公路标准。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开发利用该区域内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完善该区域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城乡间的物质、文化、信息交流,提高沿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沿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合同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

2、15)4、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5、公路桥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1)60-201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8、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IU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3主要技术标准根据设计合同,并结合本公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公路四级公路标准设计,在特别困难路段采用重庆市农村公路

3、设计指南低限指标,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困难路段采用15公里/小时),路基宽度5.5米,行车道宽度4.5米,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车辆荷载为公路Tl级。本次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规范规定采用值说明1设计速度公里/小时2020、15困难路段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3030采用农村公路技术标准3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15151最大纵坡%12125最小坡长米6060、406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值米200200极限最小值米1002007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值米200200极限最小值米1002008竖曲线最小长度米20209路基

4、宽度米.5.510路面宽度米1X3.51X4.511标准轴载KX10010012路肩宽度米2X0.52X0.513桥涵荷载级公路一H级公路一H级M中桥洪水频率1/501/5015路基、小桥及涵洞洪水频率1/251/25二、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一)路基横断面设计1.1 路基横断面布置本线等级为公路四级,设计车速15kmh,单车道,路基全宽5.5m、行车道宽度4.5m、两侧各宽0.5m土路肩;双向路拱采用直线型,行车道坡度为1.5%,土路肩坡度为2.5%。路基横断面布置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困O1.2 超商设计本线位于既有公路上,属于改建性质,结合旧路宽度及沿线的地形地物情况,横断面设计在原则上采用两

5、侧拓宽的方式,以旧路为中线为超高旋转轴。路基超高方式详见超高方式图。1.3加宽设计改建路段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加宽。(二)Jfr基设计路基已形成,本次设计只做清表及纵坡处理。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足整平层厚度和碾压沉降高度。1.3 .2结构物回填涵洞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的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或石灰土,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殖物或冻土块的土。路基结合部应分层仔细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路床顶以下2.5m以内应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压实度不得低于填土规定的数值。回填时,强度的具

6、体要求及回填时间,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o41-89)有关规定执行。(四)路基路面排水系统4.1 设计原则(1)本线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布设排水构造时统合考虑自然水系、农田水利濯溉及现有桥梁的位置,及时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确保路基、路面稳定与行车安全。(2)公路排水不应与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发生冲突,公路排水沟外应设置挡水堰,防止外部水进入路基排水沟,同时注意减少公路排水对原有水系统环境的破坏。4. 2路基排水需充分考虑路线所经区域的实际地形、地貌与地物情况,结合沿线的农业水利设施分布状况,合理地设置防护与排水设施,以提高公路使用的安全性能与景观效果,

7、尽量避免过多的占用农田农舍,消除公路与沿线水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枸,力争在本工程体现出“安全、环保、自然、协调”的路基设计理念。路基边沟为土质边沟。4.3路面排水4.3.1 行车道路面排水一般路段的双向路拱横坡为1.5%,路面雨水可经过坡面漫流直接散排或汇入填方排水沟及挖方边沟。超高路段的弯道采用超高横坡直接捋水排出路面。4.3.2 3.2路肩排水路肩的排水方式同于车行道。为2.5双4.3.3 涵洞工程.涵洞为预制圆管涵,孔径为50cm,详情见相关涵洞设计图(五)路面设计5.1设计原则本线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由于路线基本沿巳有的公路布设,因此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对旧路面的改造与利用、6

8、.2结构组合设计2. 3软弱地基处治对路基位于地下水丰富的支沟、水田及鱼塘等软弱地基位置,为避免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或泛水等因素造成的路基与路面破坏,本设计对软弱地基采用片石局部补强处理。(=)路基压实标准3.1压实标准本线等级为公路四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相关要求,路基压实度应采用四级公路标准执行。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可按表4-1执行:表4T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填挖类别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294下路床3080294上路堤80150N93下路堤150以下90零填及路堑路床上路床O30N9

9、4下路床3080N94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的压实度也应满足上表的规定。3. 2埃筑与压实方法3. 2.1坡挖珞基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IOem的土块应打碎。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因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径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沙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合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旁实,或掺5%(

10、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厚再碾压。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成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域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层数宜少。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破浪、积水等现象。在路堡开挖前做好临时土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表4-2砂的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颗粒级配筛孔尺寸(mm)方孔圆孔0.160.3150.

11、631.252.55.0累计筛余量(%)I区100-9095808571653535510-0H区100909270704150-1025-010-0泥土杂物含量(冲洗法)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C3)(蛤Wl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与标准溶液颜色其他杂物不得混有石灰、煤造、草根等其他杂物表4-3细集料标准级配范围级配分区筛孔尺寸圆孔方孔1052.51.250.60.30.15通过百分4K(以质量计,%)I区100901006595356515295200-10H区100901007510050903059830。10粗集料采用质地坚硬、强度高、耐磨耗,洁净的石灰岩轧制碎石作为路面

12、混凝土粗集料。被扎制岩石的杭压强度不应小于40MPa。随时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n,风化及软弱集料的含量应控制在1族以内。初级聊级配及其他技术指标评见表4-4:表4-4粗集料的技术要求级配粒径(mm)筛孔尺寸(Inm)302520151052.5缔过百分率(%)2.5309510067774459254011253110-5石料强度等级,三级考虑本线的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旧路面平整度及材料供给情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为:面层:C25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m调平层:级配碎石调平层,厚度4cm底基层:局部片石补强,厚度20cm5. 3胳肩铺装路肩采用0.5m(宽)X020m(犀)

13、士路肩。5.4板块构造设计5.4.1 面板尺寸本线行车道混凝土面板的尺寸为:4.5m(宽)X5m(长)。5.4.2 接缝布Jt与构造本线混凝土面板的接缝共分三大类,各接缝设置原则及其布置与构造分别为:(1)胀缝:设置在于构造物衔接处,小平曲线处,凹形竖曲线边坡点以及平面交叉口处。胀堤的缝宽较大,为22.5cm,上设嵌缝料,下为嵌建板,其间的传力杆为中28光面钢筋,设置在板屋中央,并能自由地水平活动。(2)横向施工缝:应尽量做在胀缝或缩缝上,其结构与其设置接缝相同,但如设置在缩缝上,与之不同的是施工缝为平缝,且必须在其中部设有传力杆,该处传力杆亦为中28光面钢筋。(3)缩缝:缩缝可分为不带传力杆

14、(I型)与带传力杆(H型)两类。I型为常规缩缝,设置间隔为一个板长,为假姿形式,缝宽4mm,深5cm,用嵌缝料填充。H型用于与胀缝相邻以及构造物附近的缩处,传力杆设置同横向施工绫,与之不同的是II型缩缝为假形式。各类接缝的具体布置、构造及接缝钢筋数量表详见路面结构图。5.4.3 特殊部位钢筋布置与构造错缝与锐角加强筋错缝钢筋设置在平交口由于不规则板块长度或宽度出现的纵缝或横缝错建的情况,主要用于加强板块边部的受力与防裂作用,钢筋长度1m,垂直于错缝上下双层布设。对于80度以下的锐角应采用双层布置、构造及钢筋数量表详见相关配筋图。5.5混合料组成设计5.5.1面层混凝土(1)材料要求细集料原则上

15、本工程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的河沙作为面板混凝土的细集料,因河砂材料紧缺,可适当搭配机砂,河砂比例不应小于0.3。其级配组成参见表4-2,其他有关细集料的各项指标应满足表4-3中的要求。2 .路堑边坡、填方基底和防护工程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地址不符或岩土力学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3 .严格把好质量关,健全质量监理组织,完善质量检验方法,儆到各道工序的试验指标均达到规范、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以后影响质量,造成返Xo4 .对清淤回填及软土换填路基,应捋淤泥彻底,回填土应采用粒料土或其他透水性材料,并按要求压实,以确保路基稳定。对路基填筑前清楚的腐

16、殖土、耕作土、过湿土和淤泥等应集中堆放,以用于弃土场表面复耕时的料源。5 .对半天半挖填方侧和全填方路段,地表位斜度超过1:5时(纵向、横向),填前应结合地形在清楚表土后于基岩上做成内倾25%的台阶,以防路基侧滑。6 .对含石较多的填方段,应按规范要求做压实曲线,以保证路基的整体压实度和强度。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分层检测基压实度。为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用濯沙法或水袋法测定干容更时应同时测试试坑挖出料的含石量(5mm粒径的含量),用室内不同含石量的压实曲线所对应的最大干容重作为标准,计算出该试坑的压实度。7 .挡土墙、护肩等在砌筑完成后路面施工前,需做好临时排水措施,设置出水孔,以不是路床积水。

17、出水孔孔底标商不得高于路床,其尺寸建议为宽24cm,高位路床底至挡土墙顶或护肩顶,间距一般为5.0m、8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做到按设计取弃土、文明施工、不睡衣倾倒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爱惜每一种有生命的动植物,以造福人类。9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检测方法,在考虑季节影响系数与Za=1.5的保证率系数后,要求实测的到的计算弯沉值lcW310(0.01mm)。注:路基土石方部分巳由村民自发实麓,本次路基花工只看在既有路基上清表压实整平.6.2施工路面6.2.1 水泥混凝土面层(1)水泥硅面层施工可采用常规的人工立模施

18、工。2)摊铺前应对基层的平整、洁净、润湿情况,拉线准确与否,钢筋定位与固定情况等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3)接缝钢筋:胀缝、横向缩缝及横向施工缝的钢筋应按设计图要求设置。(4)路面养护宜采用方便经济的喷洒养护剂或塑料薄膜干养护方式,也可用麻袋,草袋等洒水养护方式,不宜采用围水养护和湿砂养护。混凝土养生至设计弯拉强度的80机(5)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40%时即可按构造深度要求在其表面进行刻槽或拉毛处理。(6)混凝土养生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接缝,保持其干燥洁净,填埋采用聚氨酯材料,应保证填料充满并挤压密实,濯封填料的养生期间不得开放交通。压碎值10%针片状颗粒含量15%泥土杂质含量1%硫化物含量1%水

19、泥应采用抗折强度高、收缩小、耐磨性强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性能稳定的水泥。其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能均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GB175-92,GBI3693-92的规定。水泥进场时应附有检验证明,使用前应对应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抗折强度、细度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夏季水泥进机温度不宜高于50r,混凝土拌和出机温度宜在1035PZ之间.新拌混凝土高温季节初凝时间不得小于Ih,否则必须对原材料采取降温或混凝土凝凝剂措施。外掺剂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适量加入其它外掺剂;A.为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时

20、;B.在夏季施工需要延长作业时间时。施工时应的外掺剂在试验后确定,以避免出现微裂或其它不利影响。水混凝土搅拌与养护用水均应清洁,最好采用饮用水,在使用非饮用水时,应进过化险,其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A.硫酸盐含量(按SO。计)不得超过27OOmg1.;B.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1.;C.PH值24.(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设计抗折强度为4.OMPa(28d龄期),其塌落度13cm,或维勃时间1030s;混凝土的适配强度宜按设计强度提高10%-15%;如果原材料不满足以上要求,必须重新试验调整该参考配合比;水灰比一个控制在0.46以内;(六)意工方法及注怠事项6.1路基施工路基施工需严格

21、按照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并需注意一下事项:1.根据现场自然环境,材料供应,施工进度,加强现场试验工作,选定最佳配合比方案及施工方法,知道现场施工,以确保质量。6、本图中工程数量仅为概算数量,结算时应为实际收方为准。(7)铜筋选材与加工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钢筋之间采用焊接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IOd,钢筋网安装前应根据平面尺寸与布置要求进行准确放样。(8)钢筋网应采用预先假设安装的方式,每平方米配置46根焊接支架或三脚架立钢筋支座,保证混凝土摧铺时钢筋网不下陷、移动。(9)混凝土拌合料应卸在料斗内,不得直接倾倒在钢筋网上,通过机械运送到摊铺位置后,采用振捣棒振捣,注意不得阻碍、碰撞

22、和扰动钢筋,振捣时间比索混凝土延长510秒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1 交通标志k交通标志的布设原则为:(1)在路线经过或穿越村落地段及经过他书地形路段,设置各类警告标志,以警示驾驶人员谨慎行驶,注意安全。(2)路线起终点、平交路口及主要村落,应设置地名标志和相应的指示标志。(3)全路段按规范要求设置公路界碑等指路标志。2、交通标志板的制作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的有关规定。标志板底采用铝合金或合成树脂类板材制作;反光材料采用三级或四级反光膜。各类标志的支撑结构均采用单柱式。3.公示牌按相关部门注明信息内容。1.2安全护柱本项目安全设施按设计规范要求在危陵地段及

23、路堤高度大于4m等处设置波形护栏。护栏中心距内侧露肩边缘为32.5cm。据外侧路基边缘我17.5cm,埋置深度为60cm,其设置间距为4m,具体详护栏设计图。四、篇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本线路基路面的施工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加以控制。本线路基路面的质量验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关条文执行。五、施工中注京事项1、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2、因路面较窄,应根据现场情况设置错车道,间隔200-300米。3、对陡坡路段路面应作刻纹防滑处理,刻纹深度应大于5mm。4、必须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各类进场材料必须有试验检测说明,经质检部门同意后方能使用。5、本项目仅作简易施工图设计,未作详细勘查,其他未尽事宜参见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