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读后感---副本.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204850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目的》读后感---副本.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心体悟教化的真谛一一读教化的目的有感最近阅读了怀特海所著的教化的目的,几乎每个段落都有精辟、深刻的论述,初读时,就被怀特海的一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再次阅读时,我结合自己的教化教学工作,对这本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在思索中,我不断地追问着教化的真谛。怀特海先生是英国数学家、教化家。他提出“两条教化的戒律”:其一,“不行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市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学问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学问概念,认为一切教化的中心应当使学问保持活力和防止学问僵化。这些论述

2、,仍是今口的学校实践中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怀特海先生反对灌输式教学,他呼吁老师不要认为“只要学生纪律好,总能把肯定重量的无活力的学问灌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他举例说,教儿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驾驭,但目的何在呢?传统回答是:熬炼心智。他指出:“这个回答虽有部分真理,但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很可能窒息现代世界的才华。”把儿童的心智比做死的工具,不管其创始人的权威和影响有多大,怀特海指责这是“教化理论中的最致命、最借误、最危急的概念之一”,并且极富意义地指出:“心智决不是被动的:它是一种永不休止的活动,灵敏、富于接受性、对刺激反应快。”这或许是后现代课程家们最感爱好的思想之一。只有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

3、地位,才能削减教学过程中的奢侈和厌倦现象。怀特海先生除了广泛接触和评析教化中的突出问题外,还深刻揭示了儿童成长的阶段和学习道路。他提出“教化韵律”一一渲染、精确和概括化,认为这三者不断统合而小序列地排列。他提倡在小学和初中以观点的渲染和嬉戏为主,精确和驾驭的发展始于中学,而抽象和概括则为高校时期的焦点,学校若脱离这一大致的安排,将违反学习的IiI然韵律。它有益于老师相识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从而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值得我们深深体悟。通过阅读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我想,在我们的教化生涯中,的确应当多一些思索,多一些追问,多一些展望。在思索中,在追问中,在展望中,我们定能看到属于我们的教化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