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探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探究摘 要:“双减”政策自2021年7月提出,在9月份便全面贯彻到中小学学校教育改革活动中,一线教师要紧跟“双减”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与教学策略,在“减负”改革中追求高效高质的教育方式,为小学生的终身成长做准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转变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突出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文章客观反思了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总结限制小学生学习行为发展的各类因素,从问题反思中探索出转变小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策略与方法,为落实“双减”政策开辟新的道路。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学习行为自实施“双减”政策之后,一线教师便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开展
2、家校合作活动等去减轻小学生的课业压力,然而“减负”的关键在于提效,如果一味地追求“减负”改革,却不看重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家长也不会信任学校,反而会助长家长要求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活动的风气。因此,要想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行为,使小学生能在主动探究中总结出学好语文的一般规律,从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认知状态,使其能在有效状态下内化语文知识。这样一来,小学生在课外也无须耗费过多的时间,自然能实现“减负”改革。具体而言,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学习行为有哪些特征呢?一、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分析(一)缺少主动性,存在惰性思维小学生受到心智发育特点的影响,普遍
3、存在爱玩、好动的心性特点,在游戏、学习之间,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游戏。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这就导致小学生如果对语文知识缺少兴趣,就很难主动学语文。然而,语文课堂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字词积累、阅读分析、语段背诵、写作练习等活动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课堂听讲为辅的形式开展。因为形式单一,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期待心理,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主动性,不少学生都养成了被动等待的惰性思维习惯,难以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在此状态下,小学生在学语文时常常会变得消极被动,死记硬背学科知识,记忆效果低下,也将由此产生心理压力。(二)学习能力低下,难以自主学习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主张各学科教
4、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十分看重小学生的认知状态。在课程改革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会在课堂上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但因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无法抓住自主学习机会,难以主动建构语文知识。在此状态下,小学语文教师也不得不重新以讲解指导的方式传递语文知识,难以真正解放学生,这也就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三)学习态度消极,难以产生学习欲望小学生处于对世界、知识充满好奇与探究欲望的阶段,但是在学语文时,有不少学生都丧失了学习自信、学习动机。原因有二:第一,小学生难以经历语文知识的生成过程,学习效能感不强。因为缺少自主学习能力,且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学习方式,无意义行为居多,导致小学生时常感
5、到疲惫、乏味,认为自己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却依然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业成就,挫伤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衍生出应付、畏学等负面心理,渐渐也就丧失了学习动机,不利于促使小学生主动学语文。第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使得小学生难以树立学习自信。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社会、家长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便是依靠考试评价进行的,而成绩虽然客观,但是却难以检测小学生的素质成长过程,而且评价内容片面、单一。在这种状态下,无法考取优异成绩的学生也就难以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综上,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策略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是小学生尚未掌握学好语
6、文的有效方法与一般规律。为此,师生双方都应做出调整与改进,切实转变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能实现“减负提效”。本文结合“双减”政策探索转变小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策略与做法,以便促使小学生实现真正自主发展。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一)以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在常规的“师本”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会利用教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而小学生因为不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衍生出惰性学习行为,师生互动也因此变得单一、单向。在这种状态下,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并不算是学习的主人。导学
7、案则可改变这一现象,虽然教师依然是编订导学案的主体,但是使用者却是学生。小学生能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规范学习步骤,选择学习策略,在学案中标注学习计划、实施步骤,这也就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编写导学案,据此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本课的字词积累任务、内容解释与结构分析、作者感情与中心思想等内容编写导学案,在导学案中书写探究步骤、本节课所要解答的阅读理解题,对应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内容,以便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使其能主动阅读、总结文本内容。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既能保持独立自主的思考状态,也能在小组
8、合作学习中主动分享、交流,最终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完成导学案中的各项探究任务。如此,则能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观潮一课,为了检验小学生利用导学案学语文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围绕课文的修辞手法、写景顺序设计课堂检测题,检测小学生主动迁移阅读所得进行解题应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课堂检测任务,这也就可促使小学生自主总结有效的学习经验。如此,学生就能在語文学习活动中实现自主发展,且能初步树立学习自信。(二)以情境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李吉林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探索了情境教学理论的价值与实现方式,指出有效的课堂情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状态,便于保护学生
9、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心理层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能在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下主动学语文,达到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学中,为了促使小学生在语文课上产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与叙事结构,可播放战狼2这部爱国电影的结尾,以影像的方式呈现我国友人在国外被国旗保护的真实经历。这些影像资源能够鼓舞人心,让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其能为自己身为中国人的身份感到骄傲、自豪。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向学生展现我国诸多革命烈士为了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
10、保护民族的独立而付出生命的真实事迹,情感真挚,鼓舞人心,在学生产生了爱国情怀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敬畏之情,使得学生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这时,导入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阅读探究活动,让学生以朗诵的方式通读课文,使其能在朗诵活动中体会五壮士为国家、为民族甘愿付出自己生命的革命情怀。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也能由此主动探究课文的叙事方式与核心内涵,将切实优化学生的阅读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准备。在创设课堂情境时,通过播放电教媒体与语言描述的方式进行,这种情境创设方式有这样几个优点:第一,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使得小学生能在和平年代下感知各位英雄为了捍卫祖国领土
11、与民族独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血的代价,能切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便于学生形成直接认知。第二,能够让小学生换位思考,使其能积极想象,根据课文内容去想象五壮士所面临的绝境,更易于激发出学生对五壮士的敬畏、尊重之情。(三)以趣味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转变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行为的基本前提便是要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探究活动,让小学生成为建构语文知识、解答语文问题的主人公。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可组织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布置探究任务,根据语文知识的内容特性创新探究形式,以便让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在穷人一课教学中,学生在精读、细读活动中能感知桑娜、渔夫二人的善良与朴实,初步生成语文
12、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分角色表演活动。小学生要在小组内设计表演动作,控制好神态,可在原文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关于桑娜的心理、神态与语言的描写内容,进行艺术设计。这就有利于促使小学生换位思考,使其进一步分析桑娜的人物形象,便于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在组内积极发表观点,讨论并分析桑娜的形象特点,在这一趣味活动中加深组内讨论,实现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各小组便可轮流表演,相互点评其他小组的表演方式,结合原文分析桑娜、渔夫的形象品质,在点评、总结中实现深度阅读。在上述案例中,角色表演任务可切实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生能对本节课的阅读探究目标产生好奇心
13、,直接营造宽松、自在的教学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在阅读分享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四)以微课辅导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由于小学生的个体认知能力不同,所以他们在语文课上会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语文辅导,那么将有可能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能,不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但是,在班级授课制下,小学语文教师很难真正面向个体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需考虑大局,所以更应在课外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面向学生个人进行个性化指导,使得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巩固知识记忆,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可利用微课构建线上教学辅导模式,围绕语文新知、重
14、难点知识一类问题的解题技巧制作微课,鼓励学生自主利用微课复习、预习,使得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实现学习进步,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认知模式。微课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工具,且因其时长较短、内容集中等特点,有利于促使小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将有效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不仅可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总结关键知识、查漏补缺,也可在课外督促学生利用微课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阅读方面存在认知问题的学生,可在课后自主选择各单元课文的微课资源反复观看,根据微课分析、解构文本内容,补充课堂上忽略的重要笔记,由此总结阅读技巧,分析各类体裁文本的阅
15、读方式,以便真正促使小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再如,写作能力较弱的小学生则可专门在课外使用写作类的微课自主学习写作技巧,从关于篇章布局、意境创设、各类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自主学习。如此,本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微课资源的支持下实现自主学习,查漏补缺,这将有利于促使小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使其能主动学语文。三、结语“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可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可促使一线教师、社会、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使得我国学校教育能回归育人本质。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支持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使得小学生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分享自身的认知经验,为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