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唱歌教学课堂中的难点与策略之我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唱歌教学课堂中的难点与策略之我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唱歌教学课堂中的难点与策略之我见一、借助身体乐器,突破难点节奏在歌曲教学过程中,一些貌似简单的节奏,尤其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哪怕是简单的四分音符和二八节奏型,如果采用模仿教师读节奏的方法,学生依然不会掌握。一节课学习之后,难点节奏没有好好得到解决的情况比比皆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还没有真正懂得其音符时值或者其节奏型的时值,教师很难用专业术语说清楚,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来教,反复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节奏时,往往把一些好玩的歌曲、节奏变得无趣乏味。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身体乐器”来教学节奏。案例2:学习土风舞时,学习难点节奏X X X,我示范两种节奏,让学生来辨别哪一种才是正确
2、的。并让学生说出与之不同,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够找出正确的节奏。X用右手捏指,X用击掌,X用左手捏指;X为重拍,无论怎样变化速度,学生都能够准确地拍打出节奏,掌握了这个切分节奏型的演唱。并且加入旋律后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来。二、分解难度,突破旋律难点教科书中一些教师唱起来很容易的旋律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却是充满着层层关卡,学习过程中常常因为某些难点无法解决和突破而失去了学习的耐心和乐趣。对于孩子们来说,分句模仿学唱时貌似顺利学成的旋律,待失去老师帮助独立唱谱就容易出现无法演唱的现象。(一)生歌变熟歌、熟歌学本领按着传统的教法,我们的教学循序就是先唱旋律,唱好旋律再来唱歌词。可是这样
3、的教法教下来学生并没有掌握任何的音乐能力,旋律唱不好,歌词背不下来。近几年来,柯达伊音乐教学法逐渐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从柯达伊教学法中我受到的启发是要想唱好一首歌的旋律,首先应是生歌变熟歌,其次再到熟歌学本领。那么我们就得打破我们的教学常规,先让学生从聆听教师的范唱中初步感受音乐,再到学唱歌曲,把歌曲唱会了,生歌变熟歌了之后才能进入到熟歌学本领,要把旋律变成学生内在的音乐能力,从不断地演唱熟悉歌曲旋律中走向内化听觉能力,从而对歌曲旋律做出反应。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歌曲的旋律,从而对歌曲做到准确地歌唱。案例:在上我们大家跳起来一课时,我先通过多次的亲身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在通过逐句的
4、回声教学让学生学唱歌曲,多次歌曲教唱之后通过全班的演唱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待确定学生已将生歌变成了熟歌之后,我再进入乐句结构的教学,此步骤已进入到熟歌学本领的教学环节。我先唱出前第一小节的旋律唱名后用哼鸣哼出第二小节的旋律音高,让学生运用听觉反应唱出第二小节旋律的唱名,第二乐句教学如上。当学生能唱出第一乐句的旋律时,后面遇到相同乐句旋律则不需要教师用哼鸣带唱,学生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唱出该乐句的旋律。学生之所以能对旋律做出反应就是因为前期教师在大量地范唱以及教唱环节中让学生熟悉了歌曲,才能让学生把内在听觉转化为外在的旋律反应,从而能更加准确地演唱歌曲。(二)慢速演唱旋律教师先解决难点节奏,
5、学生再慢速唱谱,慢速唱谱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唱好每一个音符,随之循序渐进的加快速度后,按照歌曲的速度要求演唱。学生掌握得也就越多案例:在上金孔雀轻轻飘一课时,我的教学过程,强调“听唱创”的教学顺序。无论是节奏还是音准练习,都由教师示范演唱,这时候强调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聆听,听完后学生回答问题。这就是听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听准确的音响,因此,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准确,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准确的音响、持久又稳定的印象和记忆。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并模仿老师的声音、情感、表情,这就是“唱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加入了慢速演唱旋律环节,学生在前面已经听
6、过两遍了,对歌曲有了一定的认知度,把难点的节奏和一字多音的地方提炼出来进行讲解,然后再分成4组,每一组慢速演唱自己的部分,然后再加入歌词演唱,每组进行竞赛,既能够锻炼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又能够提升兴趣。“创”这一环节是在老师规定的条件下,把学生分成小组,对歌词、或者表演进行创编,然后再按照组别进行展示。这个过程是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实践当中去,也有利于我们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三)找出难点旋律要让学生从单纯模仿音乐旋律到逐步真正掌握旋律,从而提高识谱能力,仅靠老师带唱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在唱谱时容易出现错误的难点进行分解,逐个突破,学生才能够真正学会。在解决难点时,教师应加以引导
7、,而不是把答案告诉学生。三、有趣体验,突破情绪难点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仅凭教师的口头传授,没有学生亲身的体验,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对于歌曲中的情绪,大部分学生还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唱会容易,唱好就难。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的情绪,这时就需要老师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开展体验,在一次次活动中感受不同音乐的形象。(一)音乐记号的体验音乐记号对歌曲的情感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在歌唱教学课堂中,往往忽略了音乐记号。而这不仅仅是学生认识音乐记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体验音乐记号给我们带来的演唱效果。案例:如:我在上西风的话一课时,出现了很多mp(中弱)、f
8、(强)、(渐弱)、(渐强)等音乐记号。比如,中弱我让学生模仿下小雨的声音;强模仿下大雨的声音;渐弱模仿风吹过来,然后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声音;渐强模仿风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声音。通过模仿,加入歌词,学生基本能够按照歌曲的情绪来完成。(二)教师的范唱体验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是低学段。因此,教师范唱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因此,我们在给学生示范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音准、节奏、情绪、表演、咬字吐字,声音的美感等因素。尤其是出现音乐记号的歌谱时,教师可以稍微夸张一点来演绎音乐记号。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形象的体验聆听到音响效果。(三)歌词朗诵的体验歌曲的情绪往往是通过歌词来展现它所要表达的
9、情感,因此,朗读歌词,怎么读才能够正确表达音乐的情绪呢?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歌曲的理解是事关重要的。教师带领学生朗诵时,可以通过画简易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旋律的走向,教师带领朗诵通过自身的情绪来感染学生,用同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老师加以旋律线手势的引导来推动学生的情绪。加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四)塑造形象表演的体验每一首歌曲就是一个童话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歌词创编一个故事情节,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表情让学生来塑造歌曲中的形象,感受歌曲的情绪。比如:在上采菱一课时,我把学生围成一个圈,想象中间就是一个美丽的湖,用肢体表现自己仿佛在湖中划船,湖边有柳树、有鲜花、我们一路欣赏着美景,用肢体表演一
10、路在湖边采菱角的情景,我也参与其中,边表演边演唱。最后让学生自己来讲解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儿歌篇幅比较简短,让孩子们尝试去把不同的音乐情绪唱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自身示范演唱,注意在教唱中是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情绪变化,进而学生通过模仿感受、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比如接力唱、表演唱、小合唱、男生女生分组唱等形式,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有效解决准确表演歌曲情绪变化的这个教学难点。总之,唱歌教学重点在于“唱”,怎样唱?唱得怎样?关键在于老师对于唱歌教学的正确认知。如:唱出和谐、自然、美丽的声音;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歌词咬字、吐字的准确性;歌曲表达情感的准确性等等都是在唱歌教学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注意的地方。歌唱是孩子的天性,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未必所教学生人人都成为歌唱家,只希望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歌唱,在歌唱中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