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329630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乐理》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乐表演专业基本乐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本乐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班谡学时/学分:64/4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基本乐理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于第一学年,分两学期授课,这门课程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珈知识的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是后续学习其他音乐类诸如声乐、钢琴基础、即兴配奏与和声等课程的莫基石,也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基础。本课程坚持系统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并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思路,结合而职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让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

2、知结构相统一。(一)课程设计思路基本乐理B在课程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全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以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以“基于行动导向”为指引,以“如何进行歌曲演唱”为逻辑版序,共分为识读乐谱、分析作品、演唱歌曲三个版块。通过“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化、实践化,将乐理概念化内容实例化,与视唱、声乐、钢琴基础等课程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

3、标。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跖,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2 .掌握音乐理论中正确书写、记谱等知识。3 .了解并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熟记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4,掌握并熟记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二)能力目标1 .能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F.达到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2 .能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较强的音乐逻辑思维能力。3 .能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后续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4 能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养成严谦认乱的学习

4、习惯。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的意识。3 .培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具备发展音乐才能,陶冶音乐情操的素养。(四)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品例,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4 .弘扬和传承优秀音乐文化。四、课程内容和设计(一)课程内容设置与学时安排本潺程参号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4学时,实践20学时。1)音的性质及音律(2学时)(2)音名及变音记号(2学时)V(3)五线谱中的音符及休止符(2学时)V(4)乐谱中的记号(2学时)(5)节奏与节拍(2学时)寸(6)各种拍子(2学时)V(7)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2学时)(二)教学设计版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识读期R

5、目标(1)了解乐音体系中的相关概念;乐谱(2)了解乐谱中常用记号的概念;C3)熟记五线谱中音的位置和时值:(4)掌握节奏节拍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1)能按照要求正确将音在五线谱和键盘中的位置进行对应:(2)能按照要求正确15月乐谱:(8)节奏节拍和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3)能运用相关知识准确快速视唱乐作用和意义(2学时)分析作品谱。索质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的.雀识。思政目标(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增强民族自豪感。知识目标(1)掌握音程与和弦的写法、读法、名称及标记;(2)掌握如何构成音程、和弦的方法;(3)理解调、

6、调号、调式、调性的概念:(4)热记各种升号调与降号调的名称与概念;(5)掌握大、小调式音阶的三种结构形式:(3)掌握民族调式、同宫调、同主音调的概念.能力目标(I)能正确书写音程、和弦及其转位:(2)能正确运用音程及和弦的相关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和声层次:(3)能正确判断音乐作品的调号:(4)能正确分析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5)能找到分析音乐作品的一般方法。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1)音程(1学时)V(2)音程的转位(1学时)(3)音程的识别和构成(2学时(4)和弦(2学时)V(5)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2学时)(6)和弦的识别与构成(4学时)

7、V(7)调号及调关系(4学时)(9)调式调性(4学时)V(10)大调式和小调式(4学时)V(三)民族调式(2学时)(12)关系大小调(2学时)(13)同宫系统调(1学时)(14)同主音系统调(1学时)(15)调式的确定(6学时)V(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的意识:(4)培养学生具齐正确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发展音乐潜能,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6)培养学生具备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I思政目标(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增强民族自豪感:(3)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I演唱期R目标(1)转调的概念及方法(4学时).(1)J解转调移调及译谱的概念及应(2)移调的概念

8、及方法(4学时).歌曲用:(3)译谱的方法(4学时)(2)掌握转调移调及译谱的方法2能力目标(1)能将各类音乐作品根据需要进行转调移调及洋谱:(2)能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正确演唱音乐作品:(3)能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正确创编音乐作品上索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对音乐作品进行正确创编和演唱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番较高的音乐素养,发展音乐潜能,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3)培养学生具备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思政目标(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增强民族自豪感:(3)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备注:加5的内容为教学重难点五、课程教学实施(一)课程教材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9、3,补充配套使用的辅助习题教材为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书而作业习题集。配套使用蓝墨云、超星学习通及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央音在线等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二)教学保障条件1.师资要求:音乐专业的专职教师。2.教师能力要求:具备音乐专业相关知识和学历,能熟练讲授她本乐理相关知识点,以及该课程的后续拓展延伸科目.(三)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立足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写、唱、抑“一体化教学,最终达到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素质教目为根本的融会贯通式教学。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拓展和迁移。学生全程为

10、主体,自主启发式的学习,通过团队配合、实践探索,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四)教学方法根据高职音乐表演类学生的特点,除常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通过分组讨论、启发引导、团队协作、舞台实践、以“赛”促“教”等教学方法,力求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原则是“精讲多练、理论紧任联系实践”,注重: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启发式思想问题,拓展式解决问题,迁移式总结问题,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职业能力的提升审美情操的升华。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一)课程教学

11、环境I序号校内实训(实验)室名称实训项目1学生琴房演唱、演奏应用能力训练2音乐多媒体教室教师教学和学生体验练习3音乐表演综合实训厅舞台实眩(一)校外实训条件序号校外实训基地名称实训项目1I遂宁市文化馆舞台实践2遂宁市音乐家协会舞台实践3天修艺术学校实践教学4遂宁市文化艺术演艺公司舞台实践6宁市卓同国际学校顶岗实习(三)相关建议1.教学中应多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线上各类平台,让教学更为多元化,补充教学材料及相关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场地,锻炼和提升学生舞台表演实践综合能力.七、教学考核与评价(一)教学评价本课程教学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化、结果多维度,综合评价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评价、教舞评价及实践导师评价:评价手段线上平台自主学习、线上答题,线下考核、经脸分享、表演实践等。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并理解基本乐理相关知识,并为后续学科以及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较强的音乐审美和音乐逻辑思维能力。(二)考核标准课程破终考核采用试卷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的总体评价方法,试卷考核占60%,在期末时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评价。综合能力考核占40%,其中表演实践能力测评占20%,学习态度20%,试卷考核中各版块按下表权重计分版块课程名称考核权重1识读乐谱26%2分析作品54%3演唱歌曲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