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878972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又浪漫又现实的爱情故事。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爱情没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说中,种.种关于门当户对,以及财富对婚姻的考虑却充斥在文字中。伊丽莎白为自己家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万分懊恼,达西也因此劝宾利先生离开简,后来自己也是在理智与情感较量之后万分矛盾的向伊丽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说什么是爱情?那种纯粹的感情,爱的不顾

2、一切,单纯的洁白如雪的爱情是不是真如镜中花水中月,是不是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罢了,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寻找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嫁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在伊丽莎白知道威克姆的真实面目前对其充满好感,她的姨妈却说这样的青年托付终身不会幸福,因为他没有财产没有稳定收入,伊丽莎白接受这样的看法,并且主动克制了自己的感情,这样并没有给伊丽莎白抹黑,只会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理智的伊丽莎白,聪明理智的姑娘。达西继承祖业,生活无忧无

3、虑,在上流社会里也是受人尊敬,在那样的地位,一切的美德都不为过,慷慨大方,助人为善,这些东西无助与对他形象的丰富,对他倒是没什么评价。从这个发生在英国的爱情故事,男主角和女主角,两人经历了很多的悲欢离合,终于排除了以前的误解,走到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什么呢?-人性,尊严,爱情.在追求爱情的路上,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为金钱、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草草决定,要坚持寻找真爱。如果对方的某些缺点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是自己所无法改变的话,就应该果断选择放弃;当然也应该要珍视彼此,不要由于别人的一些话就改变自己的决定,幸福要自己去经营。不要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为了幸福

4、而勇往直前。#385852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2早就听说这是本极好的书,一日,偶得此书,即迫不及待地翻下去了。如果说开始是抱着猎奇的态度来看此书的话,那么到了后来,便是迫不及待地想翻下去了。这本书主要是通过贝内特一家几个女儿的婚姻描写,反映了几种不同的婚姻观念。在爱情中,究竟是应该把美貌、金钱、地位还是爱情本身放在第一位呢?作者并没有死板地采用说理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几桩不同的婚姻描写,让读者自己去琢磨在这本书中,描写的人物尽管很多,但作者安排得很巧妙,显得有主有次。虽然这里面的人除了简贝内特和伊丽沙白贝内特以及宾利先生和达西先生外,其它的人几乎都存在很多缺点。但正因为对这些小人物

5、的描写,更让我们觉得它的真实,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其实或多或少地也在扮演着这些并不光彩的角色,不是吗?扪心自问,无论是贝内特太太的自私、势利、放荡;威克姆的恩将仇报;柯林斯的虚伪愚蠢、奴颜婢膝还是凯瑟琳夫人的独断专行、自私自利;以及其它人的,我们是不是都能从自己或周围人的身上找出些原型来?当然,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并不是都那么猥琐。简是贝内特家的大小姐,她美貌而又性格温和,甚至有些天真,从来都不会把别人往坏处想哪怕她明知别人在欺骗她!其实这样的人虽然看似完美,但我觉得,她似乎缺少应有的是非鉴别能力,倘若她生存当今的中国,只怕被人骗得连东南西北都不知道了!其实做人不仅仅要有宽容之心,还要有起码的判断能

6、力,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退!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3上流社会所谓的潜规则,及*细节为读者提供自由想象空间。读名著使我学习和明白一些事理。我喜欢从中品味,并学会改变自己。从故事情节里我饶有兴趣地分析主要人物的心理。有的朋友说的没错,这部小说启蒙了许多女孩子的爱情故事。我不会改变我对它的喜爱。它就是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丽萃和达西都会处理事情,每次对话都栩栩如生。引用书里其中一段话:“在每一个人性格里都伏有某种消极的东西,一种天生的缺陷,就是接受了最好的教育也未必能将其克服。”丽萃很会说话,这是她对人性格的研究。当我想的已经没有话题可想可说的了,因喜爱都开始对作者评头论足了。有个疑问我一直

7、找不出说服自己的理由。达西没有怀疑的爱好,而丽萃在某些事上最初对达西的不信任并没被达西看作是怀疑,看来爱真的能纵容一个人,是达西的品位使他俩有了爱的基础。尤其是在上流社会的贵族,是不允许自己名誉和地位,财富受损的。如果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或事物上出了问题,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利用珍贵的时间用更好的方式去结束或圆满。我总有一种感觉,换作现在,越是生活在乡下的姑娘都保持有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尊严;而生活在城里的豪门子弟低调的不受媒体控制。大多男士风度翩翩。只有这样,一个公正的普通人才会把这样表现的人理解为正常。著作的表达很是尊重热爱理想热爱追求的人们,让更多人能共同体会并一起分享这茶余饭后可以侃侃而谈的

8、故事。但这本书里,我没有觉得故事表达或发生的事那里有不公平。似乎都很合情合理。关于上流社会社交潜规则表现最多的是圈子,舞会、虚荣心、讽刺、举止、谈吐、品位等。有的真实有的虚假,人、物、事、真实存在。真实产生正面历史变迁,虚假推动真实产生负面和阴影。就像地球习惯了太阳与月亮的陪伴。所以宇宙允许存在拥有价值。简奥斯丁的表达一丝丝透露出甚至无意地已给予人物角色评论了。作者表达出的想法也体现出自己拥有上流社会的一些特征和本质。使读者有很大范围按自己的意愿去评论。著作大结局就像我看到了中国一代女皇的无字碑,或是像手中萍果被咬了一口的效果。谁又晓得人物主角如何想呢?因为豪门深似海所以才有说不完的话题;真像

9、个未解之谜风靡全球。琥珀里说到,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如果不被了解没关系,很多伟大的事物都是从面对质疑开始。而时间为我们的人生安排的刚刚好。#385851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4“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头,让人不由想到这会是一部清喜剧,来讲一个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可是如若只为了消遣而读,那么这部傲慢与偏见就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往往,伟大出自于平凡,奥斯丁就是将她的哲理通过爱情这一人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来表达的。乍一看,她讲的是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的爱情,但寻遍全书,确丝毫不见热情澎湃的

10、只言词组。难怪简?爱的作者夏绿蒂。勃朗特说奥斯丁不知激情为何物,的确,奥斯丁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最多的是理智二字。她以理智诠释爱情,虽然没有呼啸山庄的生离死别,没有巴黎圣母院的生死相随,没有红与黑的浪漫热烈,但其所反应的社会现实确是如此一针见血,她讲的是婚姻,却与爱情无关。在奥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纪末期大英帝国正处于颠峰时期,而奥斯丁却把视线关注在英国乡间。当时英国乡间的生活在作者看来是惬意悠闲的,纯朴中包含平凡自然,但是整个英国社会的影响力始终波及着乡村,如势利、炫耀、虚荣和对婚姻的看法。当时的婚姻缔结的充要条件是男方有可观的家产,女方有丰厚的嫁妆。于是他们的结合便是幸福,便会为世人所承认接收。诚然

11、,这样的婚姻类似于一种资产合并,以钱作为婚姻的基础,这明智吗?在当时的达官贵人看来这无可非议。于是一切的婚姻要门当户对,此处的门当户对确切地说应是资产相当。于是,一个已婚绅士有一两个情妇,或是贵妇人们有几个消遣的情人也被当时社会所默认。可婚姻仍被冠以“神圣”这一词来修饰。注重实际的人们始终以金钱作为信条,金钱至上方为他们的圣经,为之不惜赌上一生的幸福。这样的做法才算理智、清醒。可悲的是钱成了地位的标志、有钱=有教养=有地位=有高尚品格=具备做丈夫的一切条件。当贵妇人或是待嫁的小姐标榜自己的地位、修养、才华、娴静、优雅等等的诸多美德时,她们决不会想到这一切的美德得以形成的资本是钱,她们谈及金钱时

12、,显现出蔑视和鄙夷,却不知自己的婚姻得以缔结不是因为美德,美德只是一件附属品,作为她们丰厚嫁妆的最让人信服的掩饰物。人们以敷衍、奉承、阿谀来祝贺新人,祝他们有钱人终成眷属。在本书中有两个人物是此种婚姻的忠实奴隶。一个是夏绿蒂,一个是韦翰。夏绿蒂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注重门第、讲究地位。她的父亲威廉。卢卡斯爵士自称与詹姆士宫有莫大联系,这样的吹嘘在乡间邻居间引起的轰动与崇敬已使他的虚荣心十分满足。在这样的熏陶下她与班纳特家的财产继承人柯林斯结了婚。柯林斯不仅为人做作、举止粗俗,唯一可取的便是溜须拍马之功。但他可以继承班纳特家的财产,且自己有一份田地和一份牧师的俸禄。仅仅为了这些,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

13、求婚失败后的三天中,夏绿蒂一直借看望好友伊丽莎白为由,与柯林斯朝夕相对,终于在第三天使柯林斯向她求婚。她成了柯太太,却不惜失掉伊丽莎白多年的友情。其实她也有不得已的地方,没有丰厚的嫁妆意味着没有幸福的婚姻,年龄颇大的夏绿蒂只有把握住这次对她而言难得的机会。起码,她将来的生活有了着落,可以成为班家大宅未来的女主人。于是,她与认识不到三天的柯林斯结了婚。婚后,她不断忍受着丈夫令人生厌的怪异行为,她唯一的安慰是使她的新家有条不紊,并在世人面前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残酷的,拥有金钱的代价是失去跟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青春、爱情、幸福、快乐韦翰是个十足的流氓,他自恃外表轶丽,一心想通过婚姻来发家致富

14、,可是,他忘了婚姻是相互的,金钱的交易也是相互的。他是个一穷二白的人,自是富家小姐不会光顾。但最终他还是通过不与丽迪亚结婚为要挟,向达西敲诈到了一笔可观的收益。于是又一个婚姻,又一个为了金钱的婚姻铸就了,这次不单出卖了幸福,还有灵魂,韦翰的灵魂被他自己彻底出卖了!婚姻既已变成手段,那幸福也是奢望了。在本书中伊丽莎白一直是以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她理智、活泼、爱打趣,善于对人冷眼旁观并直看穿其心思。书中常有她发表的见解和看法,作者通过她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但表面上看来她是爱情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真爱。但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伊丽莎白或许说作者本身都难以逃出金钱性婚姻的怪圈。首先,作者在安排角

15、色上让达西拥有俊朗的外表、高尚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无论他与伊丽莎白的情节发展多么跌宕起伏,有一点是事实,他是一位年薪一万英镑的绅士,与皇家有密切联系,有自己的庄园、家产、田地,总而言之,达西非常非常富有。所以,伊丽莎白当初拒绝柯林斯求婚的原因很简单有更好更富有的在后面。同时,伊丽莎白之所以对达西改变态度的转折点是在她看见了达西硕大的庄园之后,彭伯里女主人的称号无可避免的是一种诱惑。正如伊丽莎白所说,她是绅士的女儿,达西是绅士,他们是处在同一阶层的。地位相差并非非常悬殊,更何况,她出自乡绅之家,也算是半个富家小姐,小型的资产合并在所难免。她和达西的婚姻不被达西亲友所接受,只因为达西原可以找一个比

16、她富有得多的妻子罢了。这样的婚姻是一种悲剧,婚后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免不了的。夏绿蒂在尽力扮演好一位主妇的同时却一直怀念着深爱的昔日情人,她后悔当初因为那人的贫穷而未与之步入教堂,正如她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不管因为受到尊重或者拥有殷实的家产而显得多么荣耀,都比不幸强不了多少。”韦翰与丽迪亚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伊丽莎白与达西相处和睦,但不断来自邻居、亲友和珈苔琳。德。包尔夫人的冷言冷语,让她心烦意乱。如此的婚姻悲剧在那一时代是很普遍的。究其根本原因,很简单妇女地位低下。妇女没有工作、没有得以维持生计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这条路来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这是解决将来生计的最普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

17、法。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如班纳特家中有6个小姐,可是没有男嗣,因而,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因而难怪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

18、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来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是自己出身贫寒。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

19、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现实、生存、理智”这些词汇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如电影般不断地重复放映,每时每刻提醒你:钱、钱、钱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但唯一没有的便是真爱,弥足的真爱#410173名著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等什么时候,每一个女人都完全不用考虑掩示自己的优秀了,再跟我提男女平等。这么多年过去,人们择偶的标准还

20、是一点没变。焦大喜欢上林妹妹,是个冷笑话。换林妹妹喜欢上焦大?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就是不可能。从古至今由中而外人们在择偶机能上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个隐性渴望:男强女弱,包括精神肉体财产智力各个方面。这是造成优秀女性(起码是自认优秀)晚婚甚至无婚状态的原因之一。男人要有钱有闲有情有义,古今只一西门庆。女人要江浙人北京话新思想旧道德,也就独个林妹妹。要相爱要对味还要灵肉相合,哪有这么完美,你当丘比特店小二呢!老罗说这叫WONDER,伊丽莎白也是赌了一把才找到意中人。结婚和相爱哪个更难一些,看你在意内容还是形式。古人很聪明地把它分了,墙里开花墙外香,也算权宜之计。现在没有人相信爱情,婚姻变得分外容易

21、,但也脆弱得不堪一击。不好意思我跑了题。说真的,除了颀长秀颈和俏皮的答语,当然还有特别能撒丫子跑,我实在看不出伊丽莎白特别突出的地方。可一旦考虑到她所处的时代对女性的标准,这位天生就插了草标在头上的女人,竟还能以“傲慢”作为性格(并且是显性的),在已不便透露年龄的年纪连接拒绝了适婚男子,更是信任理智把初见不欢的坏印象清空,义无反顾爱上达西。“是的,我很爱他”,泪水盈睫的肯定,连最理解她的父亲都大跌眼镜。我不佩服她的理智,却佩服她对自己理智的信任,她至少是一个清楚自己转变的人。要是换成很多人,比如珍,大概都要为自己四月刚出口的“就算世上男人死光我也不会嫁你”纠结不已吧。当然她的小妹妹们在移情别恋

22、转变立场方面会更为爽快些,但伊丽莎白还是不同,因为她有过彷徨无助痛苦失落,她的爱与不爱都缘自内心。正如“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加缪这话实在精辟,也不存在不通过挣扎而自我肯定的爱情。对自我的认同感,加缪会说“自我的意识”,很大程度就是生命强度的代名词,很不幸这种感受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自恋。现代人很少自我认同,太多自以为是的水仙,或称芙蓉姐姐。优秀是能力,敢于优秀是勇气,遇到能欣赏你的人是运气,对于古今中外的女人来说都是一样。伊丽莎白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在于,她从未委屈过自己的优秀。她使自己的优秀超脱了家世,超越了时代。简傲斯丁以同样的原因不俗。但也大可不必因此替张爱玲抱恨,遇人不淑也是种运气,固然不能和林妹妹比。爱玲必是懂得的,俗世人自有民间的清嘉运道,切不可妄拟仙境。我极喜欢伊丽莎白伫立湖畔的身影伶俐,有所思而又无所待。“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她父亲的话真是对,我担心世上没有人能配上你。他的话又不太对,别担心世上没有人能配上你。#3858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