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4987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扫描电镜的使用演示一、试验目的1)了解扫描电镜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通过对表面形貌村度和原子序数衬度的观看,了解扫描电镜图像衬底原理及其应用。二、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采用细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逐点扫描,与样品相互作用产行各种物理信号,这些信号经检测器接收、放大并转换成调制信号,最终在荧光屏上显示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图像。扫描电镜具有景深大、图像立体感强、放大倍数范围大、连续可调、辨别率高、样品室空间大且样品制备简洁等特点,是进行样品表面讨论的有效分析工具。扫描电镜所需的加速电压一般在130kV,常用的加速电压20kV左右。图像放大倍数在肯定范围内(几十倍到几十万倍)可

2、以实现连续调整,放大倍数等于荧光屏上显示的图像横向长度与电子束在样品上横向扫描的实际长度之比。扫描电镜最常使用的是二次电子信号和背散射电子信号,前者用于显示表面形貌衬度,后者用于显示原子序数衬度。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电子光学系统、扫描系统、信号检测放大系统、图像显示和纪录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源及掌握系统六大部分。三、扫描电镜图像衬度观看1 .样品制备扫描电镜的优点之一是样品制备简洁,对于新奇的金属断口样品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可以直接进行观看。但在有些状况下需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1)样品表面附着有灰尘和油污,可用有机溶剂(乙醇或丙酮)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2)样品表面锈蚀或严峻氧化,采纳化学清

3、洗或电解的方法处理。清洗时可能会失去一些表面形貌特征的细节,操作过程中应当留意。3)对于不导电的样品,观看前需在表面喷镀一层导电金属或碳,镀膜厚度掌握在5-IOnm为宜。2 .表面形貌衬度观看二次电子信号来自于样品表面层5IOnm,信号的强度对样品微区表面相对于入射束的取向特别敏感,随着样品表面相对于入射束的倾角增大,二次电子的产额增多。因此,二次电子像适合于显示表面形貌衬度。二次电子像的辨别率较高,一般约在36nm0其辨别率的凹凸主要取决于束斑直径,而实际上真正达到的辨别率与样品本身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电镜的操作条件如高匝、扫描速度、光强度、工作距离、样品的倾斜角等因素有关,在最抱负的状态

4、下,目前可达的最佳分辩率为Inrno扫描电镜图像表面形貌衬度几乎可以用于显示任何样品表面的超微信息,其应用已渗透到很多科学讨论领域,在失效分析、刑事案件侦破、病理诊断等技术部门也得到广泛应用。在材料科学讨论领域,表面形貌衬度在断口分析等方面显示有突出的优越性。3 .原子序数衬度观看原子序数衬度是采用对样品表层微区原子序数或化学成分变化敏感的物理信号,如背散射电子、汲取电子等作为调制信号而形成的一种能反映微区化学成分差别的像衬度。试验证明,在试验条件相同的状况下,背散射电子信号的强度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在样品表层平均原子序数较大的区域,产生的背散射信号强度较高,背散射电子像中相应的区域显示较亮

5、的衬度;而样品表层平均原子序数较小的区域则显示较暗的衬度。由此可见,背散射电子像中不同区域衬度的差别,实际上反映了样品相应不同区域平均原子序数的差异,据此可定性分析样品微区的化学成分分布。汲取电子像显示的原子序数衬度与背散射电子像相反,平均原子序数较大的区域图像衬度较暗,平均原子序数较小的区域显示较亮的图像衬度。原子序数衬度适合于讨论钢与合金的共晶组织,以及各种界面四周的元素集中。由于背散射电子是被样品原子反射回来的入射电子,其能量较高,离开样品表面后沿直线轨迹运动,因此信号探测器只能检测到直接射向探头的背散射电子,有效收集立体角小,信号强度较低。尤其是样品中背向探测器的那些区域产生的背散射电

6、子,因无法到达探测器而不能被接收。所以采用闪耀体计数器接收背散射电子信号时,只适合于表面平整的样品,试验前样品表面必需抛光而不需腐蚀。四、试验报告要求1)简述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及特点。2)举例说明扫描电镜表面形貌衬度和原子序数衬度的应用。试验七DTA/TG使用演示与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差热-热重分析仪的构造。2 .把握差热和热重分析原理,了解定性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二、原理:1 .差热分析:很多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表现为该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产生温度差。差热分析(简称DTA)就是通过测定温度差来鉴别物质,确定其结构、组成或测定其转化温度、热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地应用于

7、很多科研领域及生产部门。谱图说明:图1中有两条曲线,曲线T为温度曲线,它表明参比物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曲线D为差热曲线,它反映样品与参比物间的温度差AT同时间的关系。与时间轴t平行的线段ab、de表明4T=O或常数,称为基线;be、Cd段组成差热峰,一般规定放热峰为正峰,此时样品的焙变小于零,温度高于参比物;吸热峰消失在基线的另一侧,称为负峰或吸热峰。在实际测定中,由于样品与参比物间往往存在着比热、导热系数、粒度、装填疏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样品在测定过程中可能发生收缩或膨胀,差热曲线会产生漂移,其基线不再平行于时间轴,峰的前后基线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差热峰可能比较平坦,使b、c、d三个转折

8、点不明显,这时可以通过作切线的方法来确定转折点,进而确定峰的面积。定性分析*不同物质产生热效应的温度范围不同,差热曲线的外形不同。把试样的DTA曲线与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已知物质的DTA曲线作比较,可定性地确定试样的矿物组成。定量分析:DTA曲线的峰(谷)面积的大小与热效应的大小相对应,依据热效应的大小,可对试样作定量估算。图2差热分析仪简洁装置图差热分析仪简洁装置原理:样品和参比物分别填在电炉内,将两只热电偶的热端分别插入样品和参比物中。热电偶上两相同极接在一起,组成差热电偶,将另两个相同的极接于检流仪器上。由于这两对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大小一样而相互抵销,没有电流通过检流仪器,反映在曲线上为始

9、终线;一旦样品发生变化,产生热效应,使两热电偶所处的温度不同,产生温差电流,使检流仪器指针偏离基线。测定时,通过调压变压器,调整加热功率,使体系按所规定的速度匀速升温,以后每隔肯定时间纪录mV数的热电流一次(试验中系统自动纪录),这样就可以绘制如图1那样的差热曲线图。2 .热重分析热重法(简称TG)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热天平,测量的原理可分为变位法和零位法。在矿物方面的应用:自然界大多数矿物如粘土类矿物、石灰石、白云石等,在加热过程中会放出气体(Co2IH2Ot),造成重量损失,用热天平测出物质的失重量与相对应的温度作图,即

10、可获得失重曲线。依据曲线斜率的变化可确定该矿物的失重温度区间及失重温度。对常见的矿物材料来说失重曲线又称为脱水曲线,由于矿物在加热过程中造成失重的缘由主要是脱水,脱去吸附水(又称自由水)和结构水(又称结晶水)。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失重曲线。将一未知矿物的失重曲线与一套已知矿物的标准曲线相比较,可初步鉴定矿物的类型及组成。在陶瓷方面的应用,陶瓷矿物原料的组分定性、定量;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热分解;蒸发、升华速度的测量;活化能和反应级数测定;催化剂和添加剂评定;吸水和脱水测定。采用失重分析法还可以对在加热过程中有重量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讨论研讨。热重分析仪工作原理:图中左边部分的试样在程序控温下工作,

11、它是把程序发生器发生的控温信号与加热炉中控温热电偶产生的信号相比较,所得偏差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再经过PID(比例、积分、微分)调整后,作用于可控硅触发线路,从而转变加热电流,使偏差信号趋于零,以达到闭环自动掌握的目的,使试验的温度严格地按给定速率线性升温或降温。图中右边为天平检测部分,试样质量变化,通过零位平衡原理的称重变换器,把与质量变化成正比的输出电流信号,经称重放大器放大,再由纪录仪或微处理机加以纪录。图中其它部分为热重天平帮助调整不行缺少的部分,温度补偿器用来校温;称量校正器是用来校正天平称量精确度;电调零为自动清零装置;电减码为如需要可人为扣除试样重量时用;微分器可对试样质量变化作微

12、分处理,得到质量变化速率曲线。目前,国内外都生产出同时可以进行差热分析和失重分析的仪器,称为“差示热天平”,这类仪器可以精确地测出材料差热和失重,升温降温可以程序掌握,并可作长时间保温。可以对材料进行综合热分析,为确定材料的热效应讨论带来极大的便利。三、试验仪器设施DTA-TG分析仪,型号:(自己纪录),试验样品若干四、试验数据五、试验报告编写试验包括,内容应包括:简洁叙述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的原理,数据分析。六、思索题:1 .仪器装置有哪几个模块?操作步骤有哪几步?DTA-TG联用的原理与DTA和TG单独使用时的原理是否全都?2 .各操作参数,如升温速度和样品粒度等,对试验曲线外形有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