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印发的xx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进一步规范管理求质量,整体优化育新人,特修订本规定。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督查指导等环节,这六个环节是一个整体,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落实到教育教学行为中。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做到统观全册,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在学段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做到立足一章(组),备好一课。按校历安排教学进度。2、个人
2、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学法指导,备学生作业。要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特长和创造性,切忌照抄、生搬硬套、千篇一律。3、编写教案要有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协调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和课堂、课外作业。青年教师一般要写详案。教案可用手写,也可用电脑打印。手写的教案,字迹要清晰,文字要工整。要有教学随笔、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4、发掘课程资源。教材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之一,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同时应合理计划并充分利用图书、网络、仪器设备
3、、实践基地、共建单位、自然景观、社区人文等资源,发掘师生的潜能,开发校本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发挥课程资源的综合效益。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1、认真实施课程计划。按照省教育厅印发的xx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的要求,分设学科类课程(含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技教育等)和地方与学校课程。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要注意课程的选择,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不得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2、严格执行“三表”(课程表、作
4、息时间表、教学进度表)。保证开齐上好各门类课程。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实现各科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3、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思路要清晰,突出重点,抓准疑点,突破难点;课堂结构合理,条理分明,疏密适度,衔接自然,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正确熟练使用教学仪器设备,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4、规范教学行为。必须做到语言健康,行为文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强化“师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微笑、激励、竞争带进课堂,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
5、创造学生课堂学习的最佳心态,消除学生厌学的心理,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上师生一律讲普通话。特别要把握综合课程的教学在内容上“综合”的特点,在方式上以活动为主,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和创造性。5、教风要严谨。不迟到,预备铃响到位,准时上课,上第二节课的老师在学生做眼保健操时必须到位,维持秩序。上课时间,必须关闭手机、传呼机等通讯设备,严禁接听电话,不得接待客人。三、作业与辅导(一)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和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反馈教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按照“减负”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1、作业
6、的布置(1)有趣:作业形式力求多样,除了有书面作业,还要有口头作业以及观察、操作、实验、实践等方面的作业。(2)适度:作业难易程度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要体现差异性,提倡因人而异,有必做题,有选做题。同时要注意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3)适量:根据教学要求布置作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书面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惩罚学生。2、作业的批改(1)认真:批改作业要认真,批语要工整,能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2)全面: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作业要全部批改,不得指定学生代改。(3)及时:要及时批改学生作
7、业,教师要签写批改日期。(4)规范:批改作业的符号要规范统一,打“要上下对齐。3、作业的讲评作业批改后,要及时进行讲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督促学生订正,订正后要及时批阅。(二)学生学习辅导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1、辅导学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后进生跟上队,优等生能提高创造性而出类拔萃。2、学习辅导,要侧重于学习信心不足或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3、严禁集体补课和有偿补课。4、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学校已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工作委员会”,要定期召开各
8、种形式的讲座、报告、座谈会,举办教学开放日(周)活动;要建立家访制度,班科任教师除日常联系外,每学年对每位学生至少上门家访一次,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教学评价学生发展评价是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反馈教育教学效果,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1、改革考试方法和评价方法。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口试
9、、笔试、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试。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技能的高低,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情感、态度,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作为评价的内容,加强过程评价,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2、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得利用考试为手段压制学生,影响学生全面发展。3、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律按优、良、及格、待及格四个等级评定。4、坚持期末质量检评,命题试卷都要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不得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坚持质量检评制度与实施素质教
10、育是没有矛盾的,关键是怎样检评,怎样考试,怎样看待检评和考试的结果。要认真实行“等级+特长+鼓励性评语”的学生发展评价办法。五、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科研兴校的关键。1、完善教研组织,建立校本、教研网络。建立教科室,下设语文、数学、综合科教研组及各年段语文、数学和常识技能各学科备课组,形成校长室一一教导处、教科室一一学科教研组、年段备课组三级管理网络,建立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和教学研究的导向、激励、保障机制,整合各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个人、集体和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对话机制,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
11、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2、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听课、听讲座并要做好记录。3、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4、开展案例研究和专题研究。各教研、备课组要定期开展案例研究,坚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重点研讨课程实验中教师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把学习、设计、行动、反思贯穿始终。教师应在案例研究中研究学生,反思自己,既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又要借鉴、分享他人的经验,互相切磋,共同提高。5、青年教师每学期完成“四个一”(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个教学课件、一
12、篇精品教案、一份试卷),大于三十五岁的教师每学年完成“四个一”o学校要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课题组长等,组织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组织课题研究阶段汇报活动,督查课题计划的实施情况,落实阶段目标;合理配置人员、经费、信息等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保障。六、督查指导督查指导是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保证,一定要形成制度。1、 建立质量监控制度。学校要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考试评价改革和教研活动等情况,并做好记录,进行评估指导,作为年度工作考核、评先奖优、评职晋级的主要依据。学年终,要组织教师全面总结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对备课、说课、听评课、上公开课、案例研究、专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后记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进行表彰鼓励。每学期至少要对全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分析、研讨、研究、制定出改革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2、 接受教学质量检测。学校欢迎教育行政、督导、教研等部门莅校检查指导、检测教育教学质量,扬长避短,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基础教育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