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530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待观察策略疗效分析对于分期T3-T4或N+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advancedrectalcancer,LARC),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nCRT)可使约15%20%的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IOgiCalcompleteresponse,pCR),PCR者远处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低,总生存率高基于器官保留、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IiniCalcompleteresponse,CCR)的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的等待观察策略,可取得与手术相媲美的疗效。虽然缺乏大型前瞻性随机研究证据,但随

2、着全新辅助治疗模式的开展,cCR率的提高可能使患者更易获得直肠及功能保留的机会研究目的本研究比较了新辅助治疗后达到cCR患者的等待观察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后达到PCR患者的疗效,并对新辅助治疗后CR率及cCR的评价时间进行分析病例选择收集2014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经高分辨率MRI确认的T3-T4期或N+期初治非转移性直肠癌患者888例。纳入标准为完成新辅助治疗后规律随访时间1年,且达到cCR者;新辅助治疗后行标准TME手术,且术后病理pCR者。排除标准为治疗后6个月内出现远处转移,或合并其他癌种。最终118例患者入组

3、,CCR患者49例,pCR患者69例新辅助治疗模式(1)标准长程同步放化疗:处方剂量45-50Gy,1.8-2Gy/次,5次/周,放疗日同步口服卡培他滨825mgm2,2次/日(2)短程放疗续贯化疗:处方剂量25Gy,5Gy/次,5次/周,放疗结束后续贯CAPOX方案化疗短程放疗后局部加量:处方剂量29Gy,5Gy/次,共5次,续贯原发病灶局部加量4Gy,放疗结束后续贯CAPOX方案化疗CCR评价标准采用Maas等及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评价标准,所有cCR患者均需符合(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无异常升高;(2)直肠指诊未触及肿物;(3)内镜可

4、见白色瘢痕、毛细血管扩张,无溃疡、结节,直肠无狭窄及黏膜不规则;(4)MRIT2W序列呈低信号,无中等信号,无肿大淋巴结,弥散加权序列在B800-B1000无肿瘤信号,伴或不伴表观弥散系数图上低信号、肿瘤区域肠壁线性信号随访cCR等待观察者放疗结束后前2年每23个月随访1次术后pCR者前2年每3个月随访1次,两组第35年均每半年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直肠指诊、血常规、血生化、CEAs直肠镜、直肠MRI及胸腹盆CT观察终点总生存(OVerallsurvivalzOS)时间为新辅助治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无结肠造瘦生存(colostomy-freesurvivalzCFS

5、)时间为新辅助治疗开始至发生永久性结肠造瘦或死亡的时间。无瘤生存(diseasefreesurvivalzDFS)时间为新辅助治疗开始至疾病复发或死亡的时间CCR等待观察者局部再生定义为在原肠腔病灶处再次生长,或直肠系膜区新见淋巴结。局部再生率从达cCR时开始计算非局部再生DFS(non-regrowthDFS,NR-DFS)为新辅助治疗开始至盆腔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的时间pCR患者的NR-DFS即DFSo达cCR时间从新辅助治疗结束时开始计算。器官保留率为cCR等待观察者未接受挽救性TME手术的比例临床基线特征:共118例患者入组,其中49例疗效评价为cCR,称为等待观察组(W&W组),69

6、例在新辅助治疗后行TME手术,称为术后pCR组。两组肿瘤距肛缘中位距离分别为3cm及4cm,W&W组肿瘤位置更低(P=0.024);新辅助治疗模式采用短程放疗续贯化疗者,W&W组更多(57.1%:21.7%,Pcm(69例)项目WSW组(49例)crm(69例)PffI性别0.096N1和NjWj36(73.5)52(75.4)男性37(75.5)42(60.9)肿斓占断腔环周比例0.575女性12(24.5)27(39.1)l226(53.1)33(47.8)ECOG评分0.0891/223(46.9)36(52.2)032(65.3)34(49.3)分化程度0.057116(32.7)33

7、(47.8)高分化K2.0)2(2.9)2K2.0)2(2.9)中分化21(42.9)38(55.1)MRF状态0.123低分化8(16.3)2(2.9)RHt19(38.8)36(52.2)不详19(38.8)27(39.1)阴性29(59.2)28(40.6)新制助治疗模式5(1-10)5(2-8.2)0.553cT,期K2.0)7(10.1)肿纲距肛缘距腐(cm.他阳尸3(0-8)4(0-12)0.024N分期0.816疗IWCEA(rI.)3.87(2.507.73)3.85(2.16-10.16)0.839NO期13(26.5)17(24.6)注:ECoG为美国东部肿檎种作组:MHF

8、为M后系服筋膜;CEA为癌胚抗原J为非正态分布,采用泮参数检验生存情况:W&W组与pCR组的3年OS率分别为97.1%、96.7%,5年OS率分别为93.8%、90.9%,(P=0.696);3、5年CFS率均为89.1%和43.5%(P1/216(47.1)17(50)021(61.8)12(35.3)分化鞭度0.146112(35.3)20(58.8)M分化01(2.9)2K2.9)2(5.9)中分化15(44.1)22(64.7)MRF状态0.069低分化6(17.6)2(5.9)阳性11(32.4)19(55.9)不详13(38.2)9(26.5)阴性22(64.7)13(38.2)新

9、辅助治疗模式0.8(M不详或不适用K2.9)2(5.9)长程同步放化疗21(61.8)20(58.8)T分期0.587黜砰放疗+续贯化疗13(38.2)14(41.2)CTh2期K2.9)K29)年龄(岁.他切58.5(27-83)58.0(33-75)0.704cT3期32(94.1)30(88.2)肿科最大径(Cm.位用)5(1-10)5(3-8.2)0.815cT4期K2.9)3(8.8)肿痛即肛缘距离(cm,他隔)3(0-8)3(0-8)0.927N分期0.787疗前CEA(L)4.42(2.817.65)5.20(2.6616.94)0.397NO期9(26.5)10(29.4)注:

10、ECOG为美同东部肿懒协作组;VRF为直购系腹筋腹;CEA为癌胚抗晚CR率及CCR评价时间:888例患者中699例完成了标准长程同步放化疗,CR率为10.7%(75699);189例完成了短程放疗续贯化疗,CR率为22.8%(43189)全组49例CCR等待观察患者中3例因未在我院规律复查不能判断达到cCR时间,余46例患者在放疗结束后中位17.5周(5.635周)达CCR。在放疗结束后512周初次复查评效时仅11例患者(23.9%)达CCR,中位时间6.6周(5.612周),余35例患者(76.1%)在放疗结束后中位19周。335周)达cCR。与标准长程CRT相比短程放疗续贯化疗者达cCR间

11、隔时间更长(9.8周:19.0周,P0.001)讨论2004年Habr-Gama等团队首次比较了接受nCRT治疗后达cCR等待观察的LARC患者与标准术后pCR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等待观察组患者疗效不劣于达PCR患者,由此提出了器官保留观点。本研究结果显示W&W组与pCR组5年OS率相似,且W&W组CFS率明显优于pCR组(P0.05),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Renehan等的对照组仅限定为TME手术后患者,对是否达pCR并无要求,而本研究对比的是预后更好的PCR患者,发现远期预后仍是可比的对于等待观察人群,最常见的失败模式为肿瘤局部再生,主要为原肠腔病灶处再次生长或直肠系膜区

12、新见淋巴结,发生率在2.8%34%,且约90%以上发生在等待观察前2年。IWWD后续研究也提示对nCRT后持续cCR达3年者此后再出现局部再生的概率5%0本研究的1年累积局部再生率及发生时间,与国际研究报道的结果相似。对于发生局部再生的患者,88%97%仍可得到TME手术挽救治疗的机会;82%92%患者可保留直肠及肛门;增加器官保留率的同时不降低OS率。本研究也显示匹配后两组OS相近,但W&W组5年CFS明显高于pCR组,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标准nCRT后约15%20%的患者可以达pCR;为了促进肿瘤退缩、提高CR率、增加器官保留可能性,目前强化术前治疗的全新辅助治疗(totalneoadj

13、uvanttherapy,TNT)模式应运而生。法国PRODIGE23研究在标准长程放化疗前加入三药方案诱导化疗,PCR率较标准治疗明显提高(27.8%12.1%,P0.001)o荷兰RAPIDo研究比较短程放疗后巩固69周期化疗与标准长程同步放化疗,pCR率分别为27.7%.13.8%(P=0.001);同样说明术前巩固化疗可能进一步提高PCR率,与本研究短程放疗后续贯化疗结果相似。TNT模式提高了新辅助化疗强度,同时也延长了新辅助治疗至疗效评价或手术的时间间隔,这可能是提高CR率原因之一CCR评价时间尚存争议,国际上对于新辅助治疗结束后至手术之前的最佳评效间隔时间不一,ESMO指南推荐68

14、周,NCCN指南推荐5-12周进行疗效评价,延长评价时间可能会提高临床肿瘤反应率及病理降期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既往研究也提示标准长程新辅助治疗后间隔9周以上手术患者PCR率明显提高(27.2%:10.8%zP=0.001),且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Habr-Gama等纳入了49例标准长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达cCR等待观察的患者,发现新辅助治疗后需要18.7周的中位时间才能达到CCR在1016周内仅38%的患者能达到cCRoSmith等也发现在新辅助治疗后17周仍有患者达到cCRoHupkens等对170例cCR或近cCR患者进行事后分析,发现在长程nCRT后810周初次评效时有102例患者达cCR,继续等待612周又有44例患者可达cCR;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早达或者晚达cCR,2年LRFS及OS均相近,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病例数较少,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再者,W&W组与术后pCR组在基线特征上并不平衡,虽然采用了倾向评分匹配以缩小组间差异,但病例数较少,结论有待商榷;另外,本研究缺乏生活质量的问卷评估,缺乏对不同新辅助治疗方法的更全面的评价综上所述,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是安全有效的,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CCR评价时间并采用TNT模式可提高直肠器官保留率。局部再生是最常见的失败模式,但经挽救治疗成功率高,不影响远期预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