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299052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20课,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农学家,时代:,职业:,简历: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经营过农牧业生产。,籍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主要成就:,北朝,1.贾思勰简况,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农学家齐民要术时代:职业:简历:,2.齐民要术,(1)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3)内容:,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2)齐民的含义:,指平民百姓,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3)内容: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提倡改进生产技术,

2、以民为本;注重实践;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和前人成果,贾思勰主张济世救民,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业。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许多地方。他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虚心向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农请教, 从而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他不但吸收书本中的精华,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积极向群众学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获得了大量确切的第一手资料。他非常重视吸收前人的经验。在齐民要术中, 他引用的古书有一百五六十种。历经从534544年约10年的努力完成齐民要术。,相关链接,名人片段,以民为本;注重实践;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和前人成果贾思勰主张济,

3、1、祖冲之简况,时代:,数学: 圆 周 率 缀 术天文:大明历机械: 指南车、水 碓 磨 千里船,职业:,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 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籍贯: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南朝(公元429-500年),主要成就:,数学家、天文学家,二.科学家祖冲之,1、祖冲之简况 时代:,2、圆周率的影响,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2、圆周率的影响,2)、挑战:,看谁背得多,3.14159 26535 897 932 384 626,1)、理解: 圆周率=,3、圆周率,山巅一寺一壶酒,2)、挑战:看谁背得多3.14159 265,祖冲之小时候背论语两个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气得父亲直打骂。但父亲也发

4、现当小冲之和他一起在书房推测星象时,思维十分活跃,还翻遍家里所有天文历书。当时研究天文很有成就的官员何承天问:“ 小兄弟,天文这东西研究起来很辛苦,又 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你为什么要钻研它?”祖冲之大声回答道:“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楚天地的奥密。” 为了求圆周率,他学习并创新前人的 “割圆术”,运用的是古老又繁琐的算筹(那时还没有算盘)。推算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时,圆周率的值才3.1416,一直算到正24576边形面积时,才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值,而这是从把正六边形的边长计算到小数后28672位开始做起的。,相关链接,名人片段,兴趣;创新;淡泊名利;追求真理;吸收前人成果;刻苦钻研;坚

5、韧不拔,祖冲之小时候背论语两个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气得父亲直打骂,除了圆周率,祖冲之还取得了哪些成就?,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制定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他还很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除了圆周率,祖冲之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祖冲之还对历法进,三.书法、绘画与雕塑,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小篆,观察和思考三.书法、绘画与雕塑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书法,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

6、。,书法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钟繇(曹魏书法名家)楷书宣示表,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并济,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钟繇、胡昭书法作为标准书体,钟繇(曹魏书法名家)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并济,点画之间,多,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完美课件,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摹本,“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摹本“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朝书法艺术 魏碑体,龙门二十品,北朝书法艺术 魏碑体 龙门二十品,南北朝张黑女墓志铭,南北朝张黑女墓志铭,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

7、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绘画,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绘画,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含情脉脉,仪态万千。,洛神赋图 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石窟雕刻,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 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

8、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石窟雕刻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 在一些,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著名农学家,齐民要术,总结介绍强调提倡,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小结,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人物朝代称谓著作 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祖冲之和圆周率,祖冲之,南 朝,数学家 天文学家,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此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测算一年时间,制造千

9、里船、水碓磨,著有缀术,成 就 及 地 位,数学,天文机械,祖冲之和圆周率人物朝称谓 祖冲之南 朝数学家 世界上第一,人物朝代称领代表作特点王羲之 东晋书圣书法“天下第一行书”,1.“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湿耕泽锄,不如归去。”阅读后,请回答:(1)上述这段话出自齐民要术,它是何人所写?作者生活在什么时期?(2)结合上述材料回答,这部书反映了哪方面的技术水平?(3)它有何历史地位?,课堂练习,1.“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湿耕泽锄,不如,1.(1)是贾思勰所写。他生活在北朝时期。(2)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3)

10、齐民要求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1.(1)是贾思勰所写。他生活在北朝时期。,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1)上图为与敦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的另外两个石窟。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名称和所在地点。(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开凿的原因是什么?(3)现在这些石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已面临着威胁,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该怎么做?,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1)上图为与敦煌莫高窟并

11、列为“中国三大石窟”的另外两个石窟,2.(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2)北朝时期,佛教盛行。(3)组织志愿者,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亲自到现场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等等。,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2.(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1.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我想,这是每个文化工作者都应该时刻牢记的。2.“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

12、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方向,主动弃置精神属性。一些写作者为迎合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各种刺激感官的垃圾文字作品。 3.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之根本。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化繁为简以求统一的过程。4. 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 5.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

13、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不过,“德”既有跨越时空的通达一面,往往又是与时俱进、随地而异的。能历久不衰而长传的道德典范不多,因“立德”而青史留名的例子也很少。加以中国历代皇帝都想要作之君作之师,所以士人自然也多朝立功立言的方向努力。大体上,真能两者兼具的读书人,重立功仍胜于立言。6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

14、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7.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8.从人的实践活动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则涉及不同的个体、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处、交往问题,它以承认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为前提。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是一种历史演化过程中无法否认的事实,如何使分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个体、存在形态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便成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实质问题.,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完美课件,1.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