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0097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5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个案社会工作(实务)-PPT课件,个案社会工作(实务)-PPT课件,社会个案工作,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和历史发展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第四节 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社会个案工作,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涵义和历史发展,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涵义和历史发展,一、 社会个案工作的要素,方法要素,是一种助人的方法 工作对象要素,个人和家庭 过程要素,是一个面对面的工作过程 科学和艺术要素,立足于对科学知识技术的艺 术化运用 双向性要素,调动资源为个人和家庭服务,以协助个人和家庭对其所处社会环境进行调适,一、 社会个案工作的要素 方法要素,是一种助

2、人的方法,个案工作一词早在1909年已提出,但被指称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则归功于玛丽芮奇蒙德。可以说芮奇蒙德是社会个案工作的开山鼻祖,她指出,个案工作包含着一连串的“工作过程,它以个人和家庭为着手点,透过对个人和家庭及其所处环境做出有效的调适,以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的调适。”鲍尔斯也对个案工作做了重要的阐释,他指出:“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它使用有关人类关系的科学知识与改善人际关系的专业技术,来启发和运用个人的潜能和社区的资源,促使案主与其所处环境之间有较佳的调适关系。”,个案工作一词早在1909年已提出,但被指称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方,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一书在总结了包括高登汉米尔顿、弗

3、洛伦斯霍里斯、鲁斯斯梅丽和海伦波尔曼等学者对个案工作的定义后,对个案工作作了如下界定:“个案工作是有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与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朱眉华、文军主编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定义:个案工作是个人和家庭为工作对象,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交流,运用专业的知识、技巧,帮助案主提升潜能,并整合自身和外部资源,来解决案主的问题,以努力实现其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二、个案工作的涵义,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一书在总结了包括,(一)19世纪到20世纪初个案工作的起源1.产业

4、革命与贫民问题2.宗教的源头3.查默斯的贡献4.慈善组织会社(COS)对个案工作的贡献,三、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一)19世纪到20世纪初个案工作的起源,(二)20世纪初到20年代个案工作的专业化与 科学化 玛丽芮奇蒙德于1917年出版了社会诊断一书,标志着个案工作向专业化、科学化迈进。开启了社会工作作为“科学的慈善“专业的新时代。(三)20世纪30年代从精神医学的洪流到功能 学派个案工作的发展(四)20世纪40年代以后社会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时期(五)20世纪80年代以后综融取向和后现代主义的个案工作视角,(二)20世纪初到20年代个案工作的专业化与,申请和接案 收集资料与预估 制定服务

5、计划 落实和执行计划 结案与评估,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与原则一、个案工作的过程,申请和接案 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与原,二、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一)技巧的定义 按照西奥多森的说话,技巧是通过学习发展出来的、复杂而有组织的行为系统,它指向一个特殊的目标,或以一个特殊的活动为中心。(二)社会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 1.沟通技巧 2.关系技巧 3.过程技巧 (1)接案和约定技巧 (2)评估技巧,二、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3)签订契约技巧(4)介入技巧(5)检讨及终结技巧(三)增进社会工作技巧的方法 莫拉尔斯和西弗:(1)做工作全程记录(2)督导(3)顾问与咨询,(3)签订契约技巧,第三节

6、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一、危机介入模式,(一)危机的涵义1.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2.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状态3.危机是一个过程4.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一、危机介入模式(一)危机的涵义,综上所述,危机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或是由于积累了太多的压力时,就会发生危机。,综上所述,危机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生,,(二)危机与压力的异同,1.危机与压力的比较 危机可以是一剂催化剂,通过改变原有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出新的应付方法而提高人的能力及精神健康水平。危机是一种短期现象,个人会力图尽快重建以前的和谐。 压力的概念含有一种长

7、期压迫的感觉,这种持续一定时期的压力可能来自外部事件并与内部心理相冲突。,(二)危机与压力的异同 1.危机与压力的比较,2.危机的征兆“我应付不了了”“我觉得完了”,2.危机的征兆,(三)危机介入的技术,1.开始阶段 第一步,搜集案主的基本资料,聚焦危机事件。 第二步,找出最大问题,确定目标,找出真正的问题并达成口头协议。2.中间阶段 进一步搜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 让案主倾诉可以减低焦虑。 作案主的榜样,让案主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布置作业,促使案主改变思考方式。,(三)危机介入的技术1.开始阶段,3.结束阶段 回顾协议执行的程度 提醒案主工作关系的结束 回顾取得的进步,征询案主对今后生

8、活的想法。,3.结束阶段,(四)有关理论, 人格理论 自我心理学 观察学习理论,(四)有关理论,二、任务中心模式,(一)发展历史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社会个案工作应该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效率和效果,既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案主,同时又要节省时间和金钱。 1969年美国发表了一个对比短期与长期个案工作效果的四年研究结果报告,报告表明,短期服务工作集中在由案主选定的目标上,比没有时间限制的服务更有效。 第一步论述任务中心模式的书出现于1972年,它提出了系统化的、目标引导的工作框架。,二、任务中心模式,(二)问题解决的过程,1.问题探索。运用行为治疗的方法探讨案主关

9、心的问题、确定问题、清楚地定义问题并排出问题的优先次序。 2.协议。确定问题属于哪一种后与案主协商出一个改变的目标。 3.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出具体的目标。 4.迈向目标,完成任务。 5.结束。这时要回顾已取得的成就。,(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问题探索。运用行为治疗的方,(三)工作过程,任务中心介入模式实施的阶段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工作者与案主找到目标问题;2.工作者与案主就目标问题、服务时间用服务安排达成协议;3.根据案主对各问题的焦虑程度,确定处理的先后次序;4.双方就有关问题选择及确定任务,同时分配这些任务给案主及工作者;5.案主与工作者完成有关任务;6.检验成绩并计划案主在辅导结束后

10、应该继续履行的任务。,(三)工作过程,(四)任务中心的优点,1.不仅针对案主,也针对和案主有关的系统。重视内外部因素的结合2.工作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3.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优势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4.将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等地位,而不是单向地由案主向工作者倾诉。,(四)任务中心的优点1.不仅针对案主,也针对和案主有关的系,三、“社会心理”模式,(一)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 “社会心理”模式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 “社会心理”模式更多的是一种认识方法,而不是系统的治疗,它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

11、,以对症下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三、“社会心理”模式(一)一种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法,(二)心理防卫机制人格结构自我强度,1. 心理防卫机制2. 人格结构3. 自我的强度,(二)心理防卫机制人格结构自我强度,(三)“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埃里克森的“生命循环论”及在生命各阶段的“生命任务”2.针对问题 既有内部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有外部环境问题3.目标 理解和改变人及其所处的环境,或者二者同时进行,即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并举。 最小目标:帮专注享有正常的生活 最终目标:增加案主的自我认识,(三)“社会心理”模式的框架1.理论基础,4.案主的角

12、色 案主如同一个病人,处于被动位置,需要社会工作者带领。5.工作者角色 研究者、诊断者、治疗者,4.案主的角色,四、行为治疗模式,代表人物:斯金纳 20世纪506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一)四种学习形态1.反应学习:条件反射 “条件”“反应”2.操作学习: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3.观察学习:学习是可以传递的4.认知学习:改变认知改变态度改变 行为,四、行为治疗模式代表人物:斯金纳 20世纪5,(二)主要技巧和过程,1.技巧正强化负强化角色扮演榜样,(二)主要技巧和过程1.技巧,2.过程与步骤(1)建立关系。(2)评估问题。让案主用具体的例子描述问题,注意其背后的假设及案主对这件事的感受、想法和行为

13、。(3)找出要学习的正确行为并示范这种行为,然后让案主进行角色扮演。(4)布置作业。反复练习期望行为并对之进行奖赏。(5)评估。,2.过程与步骤,(三)行为主义个案工作的框架,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 2.适应问题:恐惧症、焦虑、抑郁症、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 3.案主角色:测量行为基础、频率、强度、周期及发生于其中的环境,写日记记录行为 4.工作者角色:直接的、积极主动的教育者 5.目标:目标要小而且具体,可以进行测量以便进行评估,(三)行为主义个案工作的框架 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五、叙事治疗模式,(一)理论假设 1.后现代主义思想 真理是生活于特定情境中的人们建构出的,而语言正

14、是这种建构的工具和结果 2.社会建构主义 “现实”并不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世界,而是观察着的精神产品,是一种社会建构,这种建构深受所处的语言系统影响。,五、叙事治疗模式,(二)特点,与传统个案工作的模式相比,叙事治疗不仅是一套治疗“工具”或“技术”,更重要的是能令工作者和案主反思、调整对生命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抉择,重写生命故事,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特点,(三)叙事治疗过程,1.根据carr,叙事治疗的整个过程应该包括:(1)采取一个合作性的、共同书写故事的立场(2)经由故事的外在化而实现个人与问题的分离(3)经由发现独特结果而帮助案主辨识生活中没有遭受压制的时期(4)以行动图景和意识图景

15、技术浓化案主对独特结果的叙事(5)将独特结果与过去和现在的其他事件联系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关于自我的新的叙事(6)邀请重要他人的进入而见证新的自我叙事(7)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那些支持新的叙事的知识和实(8)以回响的方式与他人分享,促使他人摆脱同样的压制性叙事,(三)叙事治疗过程1.根据carr,叙事治疗的整个过程应该,2.Freemancouchonnal认为叙事治疗的整个过程可以包括(1)倾听和了解案主的故事(2)以叙事的方式协助案主定义他们的挑战(3)共同致力于寻求意义(4)提升案主对权力和宰制关系的认知度(5)帮助案主外在化他们的挑战和议题(6)帮助案主重构具有能力和优势的个人故事(7)确

16、认案主具有重构其生活故事和建构替代性叙事的特权(8)分享社工的故事,2.Freemancouchonnal认为叙事治疗的整个过,3.欧汉伦认为叙事治疗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7步(P114),3.欧汉伦认为叙事治疗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7步(P114),(四)叙事治疗的技巧,1.问话2.解构式问话 3.开启空间的问话 4.发展故事的问话 5.意义性的问话6.故事的建构7.回响与强化,(四)叙事治疗的技巧,第四节 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实践,第四节 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实践,一、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经验,(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个案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1对人性及人生的认识 (1)“人为贵” (2)“性本善”

17、(3)“性本恶”,一、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经验(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个案,(4)“性”是后天养成的(5) “内王外圣”的理想人格标准(6)“人皆可以为尧舜”(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乐而忘忧”的乐观主义态度 (9)“克己复礼” (10)“重义轻利”,(4)“性”是后天养成的,2对家庭伦理关系的认识(1)等级森严的家庭伦理系统。(2)推崇忠诚专一的婚姻道德。(3)强调父母对子女的责任。(4)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2对家庭伦理关系的认识,3对人际关系的认识(1)人生不能无群(2)“万事和为贵”(3)中庸、消极的为人处世之道,3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二)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

18、方法及其特点,1强调家庭系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 2体现专业个案社会工作的某种性质 3政府以行政性手段和组织推行个案社会工作 4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大多着重于问题的解决,(二)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及其特点 1强调家庭系统,二、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一)建国以来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 1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2明确机构内工作者的工作原则3发展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二、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一)建国以来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二)传统个案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1.传统的机构和组织的个案社会工作职能有所弱化2.社会问题日趋复杂3.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非专业化,(二)传统个案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1.传统的机构和组织的个案社,(三)中国个案社会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1政府与群众团体的社会行政人员观念的转变 2现有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术的提高 3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三)中国个案社会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 1政府与群众团体的,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