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972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007,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熟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原则与目标。熟悉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熟悉建筑保护 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更新及其目标,内容与方式。,第一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的意义与原则,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年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城市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泛指城市地域之内的地上地下所有的有形遗存和无形文化积累。在此狭义指只包括有形的不可动的历史遗存。,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

2、发展历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的保护。(19世纪末)自19世纪末起,世界各国开始通过立法保护文物建筑。196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威尼斯宪章。这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协雅典宪章,第 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其中 有一小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 出了保护的意义与基本原则。自20世纪60年代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 实践开始从文物建筑的扩大到历史地段。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出古 语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 称内罗毕建

3、议。重点提出了历史地区在立 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保护措 施,并将研究,教育和信息工作作为历史地区 保护工作之一。,1987年10月,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它是继威尼斯宪章之后又一个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国际性法规文件。明确提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的规划之中。,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代意义上)1、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科学研究和文物 保护1930.6 国民政府古物保护法1931.7古物保护法细则1932 成立“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并制定 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2. 1961.3 国务院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公布

4、180个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11.19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 公布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1986 公布第二批38 个历史文化名城 1994 公布第三批37个历史文化名城 2001 增补山海关(区),凤凰县 增补后共101座历史文化名城 在1986年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地方政府审定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此前共22处,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包括能够表现城市个性与特征,体现城市丰富性的建筑及其类型,城市空间,界面以及其中的社会生活,建筑及城市的人工和自然环境。,城市历史文

5、化遗产保护的意义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资源,是 一种文化财富,使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现在化是于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的目标。城 市文化发展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城市是一种文化的现象,城市现代化离不开文化。 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每 个年代都在城市中创建与留下自己的痕迹。,3.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 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的必 要要求,是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城市品位的重 要途径。 4.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5.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营造城市特色

6、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构建现代特色城市的 重要基础。,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 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的城市的个性特 征。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 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独特的城 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 造性的个性特征,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 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独特的, 普遍的吸引力。,保护原则1.原真性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原封不动的保存。 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 整治坚持“整旧如故 ,以存其真” 维修要使其“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 修补要用原材料,员工已,原式原

7、样,以求达到还其本来历史面目。(谨慎修复),2.整体性 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性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环境。保持历史的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 保护历史环境因素。,3.可读性 历史遗物均要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即使在历史的遗存上应该读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痕迹,不能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4.可持续性保护历史遗存是长期的事业。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

8、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可持续性还表现在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首先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继续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为博物馆等,作为景点要慎重,防止破坏。,目标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及保护规划,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层次的保护体系。,

9、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 名城(镇),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珍贵文物,一般文物,一级珍贵文物,二级珍贵文物,三级珍贵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建筑保护,保护方式,建筑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利用方式,维护性的修缮、加固,恢复性的修复(不更改原物),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继续原有用途(如宗教建筑),改变原有用途 (博物馆、学校等),留作城市的空间标志,建筑作为文化保护单位,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除了必须对文保单

10、位按国家文物法的规定进行保护外,对城市中其他需要保护的建筑的分析,以是否对保持城市空间景观的连续性和逻辑性,是否具有潜在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艺术方面的价值为目标。,二.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地段的保护),1.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源自国际上通用的历史性地区(historicarea)的概念。,在我国,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完整的保存着城市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历史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要根据它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由是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是传统风貌完整的历史地域是历史文化保护

11、区中的一类。,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 古迹与共环境不可分离1987年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 加强历史地段保护历史地段城市中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的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1998,2.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与划定原则基本特征风貌完整性历史文化街区是有一定的规模,并具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在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真实性有一定比例的真实(有形)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及无形文化资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 生活延续性依然具有活力的社

12、区。历史街区不但记载了过去城市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而是还不断并继续记载着当今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划定应符合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及风貌完整性原则。范围划定要考虑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实施环境整治,实施特别经济政策的便捷,规模不宜过小。考虑保护管理条例的可操作性,保护层次设置不宜过多。,3.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内容(1)现状调查的内容历史沿革功能特点,历史风貌反映的时代居住人口反映建筑建造的时代、历史价值、保存现状及用途、产权历史风貌的环境状况、历史价值保存完好程度、环境风貌、保护整治方式。城市市政设施现状,(2)保护规划的内容保护范围:保护区及外围

13、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界限。保护原则和目标建筑物的保护、维修、整治方式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用地功能和建筑物使用的调整分期实施计划,近期实施项目的设计和概算,城市中历史地段是城市整体机能的有机构成部分,其保护要求与文物保护不完全相同,其目的要保护历史地段的风貌特征和生活方式,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历史地段中的建筑保护在历史地段中有两类建筑需要保护:一类是必须保护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遵照文保单位的保护及利用要求)另一类是具有潜在价值和对构成历史地段整体风貌特征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建筑。在数量上在历史地段保护建筑中占绝大多数,它们的保护应结合居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进行,以保证地段始终因生活活动存在而充满

14、内在的活力。对后一类保护建筑的保护方式可概括为概括为整体保存、局部保存两种。,历史地段的街道格局保护历史地段的街道格局是构成城市纹理并体现该 地段乃至整个城市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历史地段的保护过程中,街巷格局的保持和 街巷系统的整理十分重要。街道格局:a.布局与形态 (平面布局特征,连接关系,分级体系,空间 层次关系)b.功能(传统功能及其扩展)c.空间与景观(空间尺度、界面、空间标志物予以保留),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 是体现一个城市风貌特征的重要部分,也是组成城市纹理的重要要素。空间系统由城市各个层次的空间关系与形态 的总和景观界面开放空间周围的界面、景观视线所及的建筑自然界面及接到界

15、面它不仅集中表现了一个城市的精华和特点,同时也展示着城市的文化。 在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中,重点在于空间功能和形态,空间联系的结构关系和界面的景观特征的保持。,青岛远眺,4.历史地段的整治与更新 历史地段的整治与更新是达到历史地段保护目标 的必要手段。建筑物内部的改造 (以不破坏建筑外观的历史风貌特征和内部的结构特征为原则)建筑景观环境的整合(对历史地段现有的建筑环境进行整治,使历史地段的新建,改建建筑与现有建筑的景观整体协调,是历史地段建筑环境整合的主要工作)基础设施的改造,上海城隍庙,居住环境的改造(保持适当的居住人口是历史地段维持的基本条件)地段功能的定位与土地使用的调整如何在城市中的发展

16、中保持并发挥历史地段的用,对历史地段能否合理有效地予以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城市中历史地段应该作重新定位,并通过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方法来逐步实现,宋都一条街,对历史地段功能的定估研究,可以从城市的发展历史和今后城市性质的发展方向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堤段历史文化价值为基点,结合地段的振兴与地区活力的保持,合理把握历史地段的发展方向。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保留原用途,恢复原用途,纳入部分其他用途改为新用途。,历史地段交通重组 在一些人口密集、集通拥挤的历史地段,交通工具的改变常使原来的街巷无法适应。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是疏导交通,在满足居民对现代化交通需求和保持历史地段的好历

17、史文化环境特征之间寻求平衡。,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我国公布99座后增补辽宁的山海关,湖北的凤凰城、河南的濮阳和安徽的安庆,共103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分三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城市整体环境保护侧重于景观环境的保护,它包含城市特别是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三方面的内容。,1.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是城市整体景观环境保护的重点。城市空间格局一方面受自然环境制约的结果,另一方面反映出城市社会文化与历史发展进程方面的差异和特点。构成城市空间格局的要素:城市的地理环境;城市的空间轮廓;城市轴线,城市的

18、街道骨架,街巷尺度;河网水系,山体林地;起标志作用的建筑;构成城市特色有机组成部分的成片的居住建筑。,2.城市布局的调整在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层面,研究历史城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合理落实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上,是保护城区文化环境,保持包括文物、历史地段和历史城区活力的重要环节。在城市空间布局层面处理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方式:开辟新区 新旧相隔并存,开辟新区或在历史城区以外进行新的建设,以减轻历史城区的压力,是目前协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一种发式,是一种希望保护与保护相冲突的战略性规划。有利于合理定位历史城区的主体功能与性质,将不适宜在历史名城内继续发展

19、的用地调整出去。减少因此而造成的对历史城区环境的影响,发挥历史名城在居住,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缓解历史城区的交通压力,避免仅以拓宽道路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利于保持历史城区的空间尺度。有利于疏散历史城区人口,避免过于饱和的人口和建筑容量,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环境的直接破坏,提高历史城区的居住环境质量。,新旧共生将新的建筑形态和城市空间融入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中,以求整个城市在形态和功能的不断交替中得到发展,则是一种新旧并存的方式处理城市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做法,应该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即在保持城市纹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考虑介入现代城市要素的协调性。新旧并存是一种有利于保持城市发展整体

20、性和历史城区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空间景观方面,也在于城市内部技能的协调发展。,3.城市外围环境的控制城市外围环境,是城市特征和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基础,改变或脱离原有的生存环境,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大大丧失,其特征也会趋于磨灭。因此,保护城市外围环境,特别是自然风景,保持自然与城市间相容的协调关系,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在发展中继续存留具有重要的意义。,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护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即历史文化保护区,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

21、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还要保和延伸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文化名城审定工作的原则,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还要着重看当前是否保存有较为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意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现状的格局和风貌应该保持着历史的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城市市区或郊区,保护和使用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的性质,布局和建设方针又主要的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保护规划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

22、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城市历史的演变及性质,规模,相关特点,并根据历史文化遗存的性质 ,形态,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编制保护规划应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编制保护规划应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风景、风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他

23、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纪念建筑集中连山的地区,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特别是注意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保护规划的基础资料城市历史演变、建筑沿革、城址兴废变迁城市现存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古树名木、革命纪念地,近代代表性建筑遗迹

24、有历史价值的水系、地貌遗迹等。城市特有的传统文化、手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精华等。现存历史文化遗产汲取环境遭受破坏威胁的状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成果,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平遥古城墙,规划文本:表达规划意图、目标和对规划有关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概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和保护工作重点。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措施:包括古城功能的改善,用地布局的调整,古城空间形态和视廊的保护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线(紫线),提出保护和整治的措施要求。对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修整、利用和展示的规划意见规划实施管理措施等。,规划图纸遗存分布图规划图

25、重点保护区域界线图重点保护及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第三节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它包括两个发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为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一.城市更新的目标(本质内涵)城市更新的目标是针对解决城市影响甚至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的产生既有环境方面的原因,也包括经济社会的原因。从深层次意义上,城市更新不仅局限于解决无执行环境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6、从总体上面向提高城市活力、推动社会进步这一更长远的全面性目标。总的指导思想是提高城市功能,调整优化城市结构,改善城市环境,更新物质设施,促进城市文明。,二.城市更新的调查分析旧城区的社会物质条件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这就决定了城市更新的调查内容的繁荣。一般包括建筑物,土地使用,人口,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关系和空间场所等。另外也包括历史沿革,自然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物调查调查项目:结构形式、层数、面积、产权、建造年代、设施位置、历史文化价值、历次修建情况、目前使用维护情况。 土地使用调查按“国标”对城市用地的分类(分至小类)明确各类用地界线(对重要的设施应标准名称)如遇混杂用地,酌

27、情定义不同的综合用地的方法 人口调查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历年人口变化、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等。(在调查上述数据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交通调查 交通点茶的项目包括地区内及邻近地区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路网密度,道路等级与宽度、道路交叉口、行车长的分布规模及使用情况,公交线路及站点、车祸及易堵地段的情况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设施调查基本项目:幼托、中小学及各类文化设施的数量、规模、用地设施和服务范围;设服务设施的服务状况;公园及各类公共绿地、广场以及休憩设施分布大小、设施及服务范围。,市政设施和环境卫生调查供水、排水、供电、供暖、供气、电信和垃圾收集等方面

28、的状况,包括服务的范围、普及率、供应的标准以及设施的维护情况,设施满足需要和标准的情况。社区关系和空间场所调查邻里关系、社区服务、社区治安、公共活动场所的位置、类型、空间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调查。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区,城市更新所需的调查内容是不同的,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和选择。,三.城市更新的方式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重建(rehabitation)及保留维护(conservation )三种。,重建或再开发重建或再开发是指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城市空间等有关城市生活要素的质量全面恶化的地区, 这些要素无法

29、通过其他方式使其重新适应当前城市生活的要求。作为一种最为完全的更新方式,在城市空间环境、景观方面,在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动方面均能产生重大的影响(有利与不利两方面),整建整建是建筑物和市政设施尚可使用,但由于缺乏维护而产生设备老化,建筑破损,环境不佳的地区。整建的目的不只局限于防止其继续衰败,而是为了进而改善地区的生活环境。,对于整建地区必须作详细的调查分析对建筑物整修后可在相当长的时期继续使用,则应对建筑物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建由于各种原因(整修后仍旧无法使用,建筑密度过大,建筑使用不当,交通混乱,行车场地不足等)可拆除部分建筑物,更换建筑或土地的用途。若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公共设施缺乏或配置组合不当,则应增加或调整公共设施的配置与布局。,维护维护适用于建筑物仍可以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整体进行情况较好的地区。,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成是历史文化遗产?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3.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5.什么是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划定原则?6.什么是城市紫线?7.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审定工作的原则?8.了解文物保护、历史街区、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编制原则,基础资料,成果要求)9.什么叫城市更新?城市更新的目标?城市更新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