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929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X 页数:284 大小:1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4页
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4页
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4页
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4页
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pptx(2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认知过程,主讲:张艳萍,1,第二讲 认知过程 主讲:张艳萍1,01,02,03,感知觉,记忆,思维过程与问题解决,04,注意与想象,2,010203感知觉记忆思维过程与问题解决04注意与想象2,01,PART ONE,感觉,3,01PART ONE感觉3,“感觉”是什么吗?“跟着感觉走”“我对你没感觉”“感觉真没意思”,感 觉 sensation,“感觉”是什么吗?感 觉 sensation,?,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如何获得知识?,始于感知觉!,感 觉 sensation,?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始于感知觉!感 觉 sensation,一、感 觉 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2、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要点: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物基础;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彩。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一、感 觉 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二、感 觉 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80%-90%,95%,二、感 觉 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感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

3、限的定义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

4、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剌激量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而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剌激量就叫做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区别出同类剌激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刚刚能使我们产生差异感觉的最小剌激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的关系,三、感 觉 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例

5、:印染工人可以分辨出3040种黑色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辩出34种 盲人:以耳代目、以鼻代目,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三、感 觉 一般规律,韦伯定律(布格尔韦伯定律),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公式:I/ I=K举例:对于100克重的物体,要增加2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要增加4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改变。K=?,三、感 觉 一般规律,韦伯定律(布格尔韦伯定律)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三、,视觉(亮度)1/60动觉(重量)1/60痛觉(皮肤灼痛)1/30听觉(音调)1/10触觉(皮肤压力)1/7嗅觉(天然橡胶气味)1/4味觉(盐咸味)1/3,不同感觉的韦

6、伯系数,三、感 觉 一般规律,制作雪糕或饮料该增加多少糖才能改善口感又能节约成本?,视觉(亮度)1/60不同感觉的韦伯系数三、感 觉 一,三、感 觉 一般规律,闪光融合 应用:电影电视片感觉适应 应用:警匪大战的闪光弹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弊:使人丧失警觉性,温水煮青蛙,三、感 觉 一般规律闪光融合 应用:电影电视片,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对比课件制作:颜色?背景?,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对比,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后象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保留一个短暂时间,随后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就叫后

7、像。,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后象,你看见上帝了么?,你看见上帝了么?,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偿联觉,三、感 觉 一般规律感觉间的相互作用,三、感 觉 一般规律,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通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例如:红、橙、黄色使人觉得温暖“暖色”; 蓝、青、紫色使人觉得冷“冷色”,三、感 觉 一般规律联觉,文献阅读-联觉,文献阅读-联觉,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中正在播放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的胶片被处理过,加入了“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的广告语,只是这两条广告信息播放的时间是3/1000秒,非常快以至于人们根本就没有觉察到,但

8、是比较试验前后电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销量,人们惊奇地发现:爆米花销售上升了58%,可口可乐销量上升了18%。,资料,195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电影院中正在播,思考,1.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音量越大效果越好?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放大音量讲课,这样效果会很好?3. 由于婴幼儿很脆弱,所以要尽可能减少声音、颜色、陌生的人和环境等对他(她)的剌激?,思考1.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音量越大效果越好?,02,PART TWO,知觉,26,02PART TWO知觉26,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它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A 事物的整体(知道它“是什么”)B

9、 直接作用C 不完全依赖感官,一、什么是 知觉,知觉的定义一、什么是 知觉,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区别: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 借助的器官不同 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一、什么是 知觉,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一、什么是 知觉,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感官,眼,舌,鼻,皮肤,脑,视觉,味觉,嗅觉,肤觉,知觉,整体属性,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形状滋味气味质地感官眼舌鼻 皮肤脑视觉味觉,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

10、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一、什么是 知觉,素锦和素素,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红色、红花、声音、歌声、火车、柔软、上面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四大特征: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四大特征:,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并不是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映,而是把其中的一些当作知觉对象,把另一些作为知觉背景。,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两可图形(对象和背景的变化),二、知觉的基本特

11、征1、选择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客观因素对象背景差异强度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对象组合空间和时间接近的比较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对象的运动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区分出来。主观因素: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以及是否明确目的任务有关。,例:黑板上的白粉笔;书中的黑体字;用有色笔改作业、书中标重点、讲课声音大小有变化,二、知觉的基本特征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例:黑板上的白粉笔;书中,视觉大师艾舍尔作品,视觉大师艾舍尔作品,不可能图形,不可能图形,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组成;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格式

12、塔学派的贡献,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整体性格式塔学派的贡献,2、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组成;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整体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二、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整体性的基本规律二、知觉的基本特征,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二、知觉的基本特征,(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3、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3)连续性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连续性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4)封闭性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二、知觉的基本特征,(4)封闭性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语词来标志它。,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3、理解

14、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4、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二、知觉的基本特征4、恒常性,大小恒常,大小恒常,形 状 恒 常 性,形 状 恒 常 性,颜 色 恒 常 性,魔术师的声东击西,颜 色 恒 常 性魔术师的声东击西,练习,1. 辨别物体大小方向远近的知觉属于 A运动知觉 B空间知觉 C时间知觉 2.一个人衣着胖瘦变化,熟悉的人仍能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练习 1. 辨别物体大小方向远近的知觉属于,3.影响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是A对象的活动性 B

15、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C刺激物的新颖程度 D 以上都是 4.声东击西是利用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错觉,3.影响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是,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一)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形式:,1、对时间的分辨;,2、对时间的确认;,3、对持续时间的估计;,4、对时间的预测。,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一)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顺序,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的类型差异:听觉估计准确性最高、视觉最低活动内容的意义:内容丰富容易低估,枯燥容易高估时间的持续性长短:长时间容易估计短,短时间容易估计长本人的态度和情绪:漂亮姑娘 vs. 火炉,三

16、、知觉的种类,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三、知觉的种类,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距离知觉4、方位知觉,一、物质知觉,(二)空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三、知觉的种类,1、形状知觉一、物质知觉(二)空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大小知觉,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动觉和触觉也起着作用。,大小知觉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形状知觉,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 由于生活经验,一个信息都能引起物体形状的反映。,形状知觉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方位知觉,对空间方

17、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 1、视觉定位 人靠视觉从环境中捕捉各种参照信息,确定客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 2、听觉定位 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定位能力源于两耳听觉的差别。,方位知觉对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距离知觉,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也称深度知觉。,距离知觉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也称深度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三)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移动或位移速度的反映。,三、知觉的种类一、物质知觉(三)运动知觉:人,运动知觉的相对性:,1、似动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静止的物体感知为运动的现象。,

18、2、诱动现象:,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三、知觉的种类,运动知觉的相对性:1、似动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静止2、,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火车开动(错觉),三、知觉的种类,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一)概念 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即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 错觉的特点:1. 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2. 只要条件具备,就会产生错觉 3.是带有固定的倾向性 总之,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认知环境下都产生同样的错觉。 从某种意

19、义上说,错觉是正常的。,错觉(一)概念,(二)错觉类型 1.线条 (长短、方向)错觉 2.面积大小错觉 3.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造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4.倒飞错觉 5.运动错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三)意义 尽管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但许多错觉对我们是有益处的。 有些错觉严重歪曲事实,有消极作用,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二)错觉类型,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编索错觉,编索错觉,二、社会知觉,(一)他人知觉,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

20、的外在特征,(穿戴、表情、语言、姿势、行为等)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的过程。,三、知觉的种类,二、社会知觉(一)他人知觉 个体通过人际交往,与他人第一次接触所形成的对他人的最初印象。,主要依据:,外部特征,间接信息的影响,(1)第一印象:,二、社会知觉,(一)他人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他人知觉偏差,与他人第一次接触所形成的对他人的最初印象。 主要依据:,(2)光环效应:对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形成某 种印象之后,倾向于据此推 论这个人的其它方面特征。,(3)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 印象较为深刻。,(4)刻板印象:对社会上某一类人所持有的 固定看法。,(5)

21、投射效应:认知者将自己的特性投射 到其他人身上。,(2)光环效应:对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形成某 (3)近因效应:最,有研究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有研究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二)自我知觉,1、定义: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活动的知觉。,2、正确自我知觉形成的主要条件:,(1)以人为镜,(2)自我反思,(3)对应比较,二、社会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二)自我知觉1、定义: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活动的知觉。,(三)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

22、。1.对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知觉;2.对他人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知觉。,二、社会知觉,三、知觉的种类,(三)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二、社会,二、知觉的应用,讲话:喋喋不休与言简意赅课件:有很多炫酷的图片或花哨的背景板书需要强调的内容应该怎么突出?,二、知觉的应用讲话:喋喋不休与言简意赅,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03,PART THREE,记忆,87,03PART THREE记忆87,神奇的记忆,加利福尼亚有一位41岁的女行政助理AJ,从11岁起生命中的每一天她几乎全都记得。AJ说:“我的记忆就像放电影从不停止,无法控制。”她记得1986年

23、8月3日是个星期天,那天中午12点34分,她暗恋的一个青年给她打过电话。她记得1988年12月12日的电视剧风云女郎讲的是什么事。她还记得1992年3月28日,她和父亲在贝弗利山饭店吃午餐。AJ所表现出的无穷无尽的自传性细节记忆是那样史无前例、难以索解,以至于以她为研究对象的三位神经科学家不得不新造一个医学术语来描述她的情况:超常记忆综合症。,神奇的记忆加利福尼亚有一位41岁的女行政助理AJ,从11岁起,最健忘男子 记忆只有20秒,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记忆研究历史上著名的H.M.手术后过目就忘每一天都是新的2008年12月2日逝世,享年82岁大脑留下做研究,最健忘男子 记忆只有20秒亨利古斯塔夫

24、莫莱森,思 考 ?,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记忆从何时开始的?是否有一些往事感觉仍然清晰地在眼前浮现?对于同一件事情,你和别人的记忆是否完全相同?,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失去了过去所有的记忆,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再假设:如果你失去了记忆任何新事物的能力,这又将出现什么情况?,思 考 ?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记忆从何时开始的,一、什么是记忆,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并不是把所有的经验都记住,只记住了其中一部分,一、什么是记忆一、什么是记忆,92,记: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

25、的印象, 这个就是 记 的过程;忆: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记忆是在个体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一、什么是记忆,92记: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二、记忆内容的储存形式,(一)记忆表象1、直观形象性2、概括性(二)词语1、词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2、词语可以起信号作用,二、记忆内容的储存形式(一)记忆表象,三、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语词逻辑记忆,三、

26、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为:,(一)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对感知结果的记忆,(一)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二)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指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记忆各种运动的动作形象。运动记忆通常形成较难,但一经保持就不容易遗忘。比如学会骑自行车之后,即便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正是运动记忆在起作用。,(二)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指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

27、容的记忆。,(三) 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却保留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又会被重新体验到,这就是情绪记忆。积极愉快的情绪记忆对人的活动有激励作用。消极不愉快的情绪记忆有降低人的活动的作用。,(三) 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四)语词逻辑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是以词语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包括字词、概念、定理、公式、推理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形成的。语言逻辑记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记忆形式。,(四)语词逻辑记

28、忆语言逻辑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三、记忆的分类,根据储存信息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记忆的分类根据储存信息时间的长短,分为:,(一)瞬时记忆( sensory memory)1、定义: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它是记忆系统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存储时间为0.25秒2秒。,(一)瞬时记忆:前台接待,(一)瞬时记忆( sensory memory)(一)瞬时记,2、特点:形象性时间很短,视觉记忆为1秒,听觉为4秒记忆容量很大:9-20比特,(一)瞬时记忆:前台接待,2、特点:(一)瞬时记忆:前台接待,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中信息

29、不经任何加工,处于原始状态,将其原封不动地以物理特征进行编码,有明显的形象性特征,如符号“13”只是一种视觉刺激模式,而不是数字或字母记忆痕迹易衰退,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瞬时记忆的特点,(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中信息不经任何加工,处于原始状态,,(二)短时记忆1、定义: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它是瞬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二)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二)短时记忆(二)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2、特点:保持时间相对较长:30秒-1分钟容量有限:7 2个组块,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发表了一篇神秘的七,加减二的论文,文中明确

30、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二)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2、特点: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发表了一篇神秘,106,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之后,再问该号码,忘了。一叠钞票,当你数到一半的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话,干扰了你数数,你可能记不清数到多少张了。,(二)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106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之后,再问该号,斑马 菊花 土豆 野猪 狐狸 玫瑰 书架 骆驼 铅笔 白菜冬瓜 老虎 香菜 墨水 日历 山羊 丁香 茶花 海豚 牡丹橡皮 书包 洋葱 大象 腊梅 番茄 水牛 老鼠 茉莉 豌豆,斑马 菊花 土豆 野猪 狐狸,8 6

31、3 9 4 5 2 8 4 9 1 8 5 1 1 9 2 1 1 8 3 9 1 9 3 7 1,8 6 3 9 4 5 2 8 4 9 1,18 63 94 52 8 4951 19 21 39 37 35,18 63 94 52 8 49,思考:为什么短时记忆是一个“漏水的提桶”?,思考:,思考: 为什么“临时抱佛脚”式的复习不利于将知识保持在长时记忆里?,思考:,(三)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1、定义: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之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式的储存。,(三)长时记忆,(三)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三

32、),2、特点保持时间:超过1分钟几乎没有容量限制加工形式:短时记忆信息的精致性复述提取过程:应用各种策略对信息进行有效存储,(三)长时记忆,2、特点(三)长时记忆,三种保持系统的比较,三种保持系统的比较种 类时 间容量瞬时保持系统0.252秒,识记保持再现编码储存提取,四、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四、记忆的过程,一、识记(一)识记是什么识记是记得某些事物,指人将反复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痕迹”的过程。,四、记忆的过程,一、识记四、记忆的过程,(二)识记分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是否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是否理解,四、记忆的过程,(二)识记分类四、记忆的过程

33、,拾元:中间的花是什么花?毛主席的脸向左还是右?,拾元:中间的花是什么花?毛主席的脸向左还是右?,左下角数字的后三位,左下角数字的后三位,(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1.目的任务 目的越明确具体,效果越好,四、记忆的过程,(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四、记忆的过程,2.活动的任务、性质凡是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的效果就更好。,(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2.活动的任务、性质(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3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数量越多,识记的效果越差材料性质: 直观的、形象比抽象的材料 视觉识记比听觉识记 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3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三)影响识记效果的

34、条件,4.识记方法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4.识记方法(三)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二、保持 保持是经验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保持以识记为前提,其效果又在回忆和再认中得到证明和表现。,四、记忆的过程,二、保持四、记忆的过程,保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对它进行加工和改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1)使原识记内容变简略,概括、合理,(2)输入新内容,增添了新经验,使知识更完整、合理,促使更好的再认和回忆。(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更为夸张或突出。,(一)保持的意义,四、记忆的过程,保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对它进行加工和改造,是,(二)遗忘 1.含义 对识记的材

35、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就是遗忘。遗忘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永久性遗忘; 第二是暂时性遗忘。,四、记忆的过程,(二)遗忘四、记忆的过程,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遗忘是人们生活中的正常现象 我们既需要遗忘, 又要防止遗忘,遗忘是人们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2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进行了系统的首创性研究,其结果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此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趋势。,四、记忆的过程,(二)遗忘,2遗忘的规律四、记忆的过程(二)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再认再认

36、指重新感知已感知过的事物时能够辨认出来。2.重现重现又称再现、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又一次在头脑中浮现或在行动上再做的过程。,三、再认和重现,四、记忆的过程,1.再认三、再认和重现四、记忆的过程,看图说话,看图说话,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3.重现方式(1)利用中介联想(2)利用再认来追忆(3)暂时中断追忆,使头脑放松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追忆,三、再认和重现,四、记忆的过程,3.重现方式三、再认和重现四、记忆的过程,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再认和回忆是从头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四、记忆的过程,识记是

37、记忆的开端,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四、记忆的过程,较高官职的人的亲戚和朋友从他那里得到袒护与重用,想到的词语,较高官职的人的亲戚和朋友从他那里得到袒护与重用想到的词语,讨论:如何理解“记忆既是准确的,又是建构的”这句话?如何理解“我们不仅是人生这场戏剧的演员,同时还是这个脚本的编剧。”这句话?,讨论:,一、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1.头脑清醒,无疲劳感2.有能够“记住”的自信心,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3.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4.有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百灵鸟型猫头鹰型上午型下午型,五、记

38、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二、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教学过程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2.要注意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3.重视复述训练4.注意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二、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金,金,三、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或练习(一)复习要适量(二)适度的超额复习(三)进行多样化的复习指导,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三、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或练习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022/11/9,克鲁格的实验表明,过度学习超过150%之后,记忆效果不再显著增长。把握

39、好学习的度。,五、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022/10/10克鲁格的实验表明,过度学习超过150%之,过度学习:学习一种材料,达到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过度学习量:学习某种材料,4遍后就能正确背诵。为巩固记忆又多学2遍,过度量为50%。但不是过度学习的程度越深越好。一般过度学习量在50%左右效果最佳,超过这个量的过度学习,效果就会渐次降低。实验证实50%的过度学习在14天后可多产生20%的保护效果;100%的过度学习在14天后,只能多产生28%的保持效果。,过度学习:学习一种材料,达到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研究结果已证实,早老性痴呆和与年龄相关的记忆力减退是神经连接障碍的后果,而不是真

40、正的神经细胞死亡。大量的脑萎缩病人,他们的脑细胞数量相对保持不变,而起决定性作用的神经递质短缺,导致神经末梢出现障碍。,用脑才是爱脑,研究结果已证实,早老性痴呆和与年龄相关的记忆力减退是,记忆力的培养,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一)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1.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2.多通道协同记忆读书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眼(看)+耳(听)+口(念)+手(写),(一)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3.记忆术(1)定位法,3.记忆术,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1、第一行第一个物品是什么?2、第二行第二个是什么?3、第三行第二个是什么?4、第四行第四个是什

41、么?,回忆,1、第一行第一个物品是什么?回忆,(2)形象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是对抽象的材料赋予一定形象而进行记忆的方法 (3)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通过对当前的事物回忆另一事物,建立事物间的联系而进行的记忆的方法。,(2)形象记忆法,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椰树8个词火车、足球、天空、闪电、东方明珠、电视台、小狗、书店8个词。,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椰树8个词,如: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椰树8个词我被气球吊上了天空,骑在一棵飞来的导弹上,导弹射出一个苹果,掉在小狗头上,小狗受惊后像一道闪电似地奔跑,窜过街道,冲在椰树上,死了。,如:气球

42、、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椰树8个词,火车、足球、天空、闪电、东方明珠、电视台、小狗、书店。 火车把足球撞向天空,它(足球)象闪电一样到了东方明珠电视塔,小狗看见了受惊逃进了书店。,火车、足球、天空、闪电、东方明珠、电视台、小狗、书店。,鲁迅文章:孔乙己 一件小事社戏狂人日记故乡狂人日记写的是孔乙己 做了一件小事,他回到故乡看了一场社戏,鲁迅文章:孔乙己 一件小事社戏狂人日记故乡,(4)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根据记忆的内容的读音,编成另一句读音相同的话,利用二者音调相谐产生的联想来帮助记忆。比如:枯燥乏味的数字怎样变成有意义的语言。 997909891.41421 7791188

43、马克思诞辰日是1818年5月5日,,(4)谐音记忆法,99790989谐音为“舅舅吃酒,拎酒拜舅”1.41421 谐音为“意思意思而已” 7791188 谐音为“吃吃酒摇摇摆摆”“马克思诞辰日是1818年5月5日”谐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直哭”,99790989谐音为“舅舅吃酒,拎酒拜舅”,(二)根据遗忘规律,防止遗忘 1.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复习要及时。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开始时较快,要及时复习。我们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是等待去“修补已经崩溃了的建筑物”。,(二)根据遗忘规律,防止遗忘,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 连续进行地复习称为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段时间称为

44、分散复习。很多实验证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好。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性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三)正确地再认和回忆1.阅读与试图回忆在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前就积极地试图回忆,回忆不起来再阅读,比较有针对性。2.有效地进行追忆,(三)正确地再认和回忆,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如果再次出现在眼前,我们能够把它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那么这就叫再认。 过去经历过的事情不在面前,但是能够在头脑中对重新呈现出来,那么这就叫回忆;,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如果再次出现在眼前,我,大脑要对信息进行精细的加工,首先使不同感官通道输入的信息,成为人脑可以接

45、受的形式,这种加工方式就是编码。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而且以不同形式存在。如视觉的编码,听觉的编码,语义编码等。把初步的编码项目有机组合,就是组织,经过编码和组织的信息就可以存储,也就是相当于保持的功能。最后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回忆或再认过程。,大脑要对信息进行精细的加工,首先使不同感官通道输入的信息,,所以,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所以,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短时保持系统和感觉保持系统的区别,(1)感觉保持系统的内容是处于前注意状态,或无意识状态下的保持;短时保持系统是有意识的保持。(2)感觉保持系统中的信

46、息是未经加工的感觉痕迹;短时保持系统中的信息是来自感觉保持系统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的保持。,短时保持系统和感觉保持系统的区别(1)感觉保持系统的内容是处,04,PART FOUR,思维,172,04PART FOUR思维172,01,02,03,思维de概述,思维的分类,思维和语言,04,05,思维的过程,问题的解决,173,010203思维de概述思维的分类思维和语言0405思维的过,一般概念,概念回顾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人脑对所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感觉,知觉,记忆,一般概念概念回顾感觉知觉记忆,一个不想思

47、考的人是顽固者,一个不能思考的人是傻瓜, 一个不敢思考的人是奴隶。 -杜伦孟德,基础心理学-认知过程课件,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类是万物之灵;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的自尊心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人是群居动物?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类的不足:跑不快,感官不灵敏,力气不大,身体不够灵活?人的头脑-理性、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是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类是万物之灵;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的自尊心,精明的小猩猩,美国威斯康辛州灵长类研究中心作过一个实验:他们故意让一只小猩猩独自看到工作人员在园中某处埋下葡萄,接着又把它的几十个同伴放到园中。与同伴在一起时,知情的小猩猩装作若无其事。 3小时后,等

48、同伴睡着了,它才悄悄起来,摸黑起来,摸黑来到埋葡萄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出葡萄,吃个精光。,精明的小猩猩 美国威斯康辛州灵长类研究中心作过一个实验,母狮联手出击,美国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家葛利芬在肯尼亚发现狮群觅食的一个高招:4只母狮联手出击,两只母狮站在高高的土岗上,有意让猎物知道这儿有狮子。第三只狮子钻进草丛,悄悄接近猎物,第四只狮子则从另一个方向咆哮着冲向猎物。受惊的猎物看到三面被包围,条件反射地向草丛奔去,第三只狮子毫不费力地咬住了猎物。,母狮联手出击 美国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家葛利芬在肯尼,人为什么需要思维?,人类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局限性眼睛:可见光390760nm(毫微米)耳朵:

49、声波2020000Hz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过去(恐龙、兵马俑)现在将来(气象、经济、职业)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本质和规律带有蕴涵和内隐的特点想知道桃子的滋味,怎么办?雷与闪电是怎么回事?太阳黑子、黑洞?,人为什么需要思维?人类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局限性,1元钱哪里去了呢?,3个学生租老百姓的房子住。一天,3个人各把10元钱交给女佣。当女佣向房东转交时,房东说,学生们经济不富裕,少要5元钱吧。便把1元1张的5张票子给女佣。女佣想,3个人分5元分不出整数,于是偷偷地留下2元,给3个学生每人退还1元。可是,仔细想来钱数似乎不对。因为每个学生最终每人交了9元,合在一起27元,再加上女佣偷留的2元,总

50、共29元。那么最初30元中的那1元钱哪里去了呢?,1元钱哪里去了呢?3个学生租老百姓的房子住。一天,3个人各把,九点连线,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九点连线要求:,复杂中带着简单的思考,是人和动物的分别。皮雅只要你想象得到,你就能做到;只要你能梦见,你就能实现。 威廉雅瑟渥德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 兰斯顿休斯,复杂中带着简单的思考,是人和动物的分别。皮雅,一、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如填数字:2,9,16,23,30,( )4,5,7,11,19,( ),一、思维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