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465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史料及分类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史料研习,主讲人:王涛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史料与考试,史识为什么要学历史,人是有历史的动物。 (德)文德尔班 历史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个体生命,只有汇入这条长河才能获得永恒,“名垂青史”几乎是人生的最大成功,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贤人们宁肯舍生取义 历史学在本质上是关怀人, 即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习得人性,学会做人”),简言之即“服务人生”这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所在. 任鹏杰,一、历史学与历史科学,(一)历史学 1、什么是历史学? 又称“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已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具体讲,历史学是按照一定的历史观点,

2、利用历史资料,研究已往的客观历史过程,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象把它表示出来的一门学问。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历史学科的基本范围,对实际存在的解释(说明,阐释, 分析,评论) 对实际存在,保存和记录下的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历 史,历 史 学,2、历史学的结构,反映不同历史范围和过程的各种史学, 如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研究史学一般原理和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历史科学概论。研究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及其律的史学史。规研究史料及

3、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研究史学成果表现形态的历史编纂学 。,(二)历史学学科特征和学科精神,1、学科特征(学科个性)从研究对象看: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动态的、整体性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看:研究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去:1)总结历史文化。2)用现实的眼光来研究历史。资料性和基础理论性学科(“实证学科”)从学科发展看:是一门源远流长,十分成熟、完备的学科。,(1)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 。(2)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 。(3)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4)品评历史人物的惩恶扬善精神。(5)记录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精神。(6)培植民族凝聚力的聚合精神。 帮助人们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 培

4、植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培植满足认同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2、历史学的学科精神的主要体现:,二、为什么要学历史,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 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一)促进个人成长,特别是人格完善。1、完善人格。历史教育,首先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公民意识至为关键。,2、进行历史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思维最基本的品质是“求真”,立论要以史实为证据,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为了求得证据,分析证据

5、是否可靠,就需要具备一系列特殊的思维方式训练。,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简言之,就是依据历史事实,分析历史逻辑,挖掘历史智慧的能力。这既包括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归纳、谁等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历史的眼光、观念和方法。,一、按表现形式分,1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1)种类: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QQ聊天记录等。(2)价值: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3)局限性:文字资料无法反映前文字阶段的人类历史。往往受

6、到个人因素(个人立场、个人修养、感情好恶)、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篡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的影响,致使文献记载中出现错误,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史料,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发现、探索历史真实。文学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2实物史料(史迹遗存):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1)种类: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图片,照片等。(2)价值:实物资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因而比文字资料更直观、可靠。它在断代上具有数据的精确性,是重现前文字阶段人类历史的最重要依据。丰富了对文字产生以后的人类历史的认识,与文史

7、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能够印证、充实、纠正文字资料。(3)局限:实物史料多为片断性,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非能够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需要历史实物与文献资料,遗迹其它各种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印证,相互补充。比如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曹操高陵出玉、玛瑙饰品,曹操高陵出土“魏武王”石碑,曹操高陵前室,3口碑史料:口碑史料或口述史料,是指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录音、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2)价值:口述史料可以与文字、实物、图像等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弥补

8、史料的不足。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通过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3)局限: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受到当事人的记忆能力、情感、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影响)。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4. 民俗史料: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且至今仍旧保存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风俗、民间习惯、文化传统等。民俗史料具有鲜活性、直观性、信息丰富性,是一种活的史料;但要注意其继承性、变异性。,二、按学术相对价值分类(史料价值),1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直接史料是指第一手史料,即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省略或转写的史

9、料(也叫原始资料,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间接史料是指第二手史料,即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转写的史料。周书是间接的材料,毛公鼎则是直接的;世本是间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辞则是直接的;明史是间接的材料,明档案则是直接的。以此类推。直接的材料是比较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直接的材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的材料反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材料而得的,这个都不能一概而论,要随时随地地分别看待。两者与文献、实物、口述三类史料的关系: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2官家记载和民间记

10、载。,用官家的记载参照比较民间的记载,这是史料选择中的另一个原则。 官家记载和私家记载都互有长短,官书在关于年月、官职、地理等方面,有簿可查有籍可录者往往比私家记载为准确; 而私家记载关于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内幕”方面,有些是官书中不能说或者不敢说的,毕竟官修正史都是隐恶扬善的,例如“禅代之际,一切欺人孤儿寡母的逆迹;剪伐之朝,一切凶残淫虐的暴举”。总之,无论官家记载还是私家记载在某些事情的真实性上都有一定问题,而要互相对照,进行考证。当然也不尽然,私家对内幕也有胡说一气的。,3本国的记载和外国的记载。 一方面,外国或外国人的记载是靠不住的多。传闻极易失真,而外国人了解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也

11、是要差一些。但是另一方面,外国的记载也有他的好处,他更无所用其讳。况且本国每每忽略最习见同时却是最要紧的事,而外国人则可以少此错误。,4近人的记载和远人的记载。 这两种记载的相对时比较容易判别优劣的。除去有特别缘故者以外,远人的记载比不上近人的记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古史层累说”: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人物愈放愈大。,5不经意的记载和经意的记载 记载时特别经意,一方面使记载信实,但也可以使记载格外不真实,经意便难免于作用,有作用便失史料的信实。不经意的记载,固然有时因不经意而乱七八糟,轻重不衬,但是,也有时候因此保存了一些原始史料,不曾受人为的“修改”。6本事和旁涉 本事对于旁涉,看来是本事像是最重要,旁涉则相关联的很少,但是有时候事实恰恰相反。因为本事经意,旁涉不经意,于是旁涉有时候露马脚,而使我们觉得实在另是一回事,本事记载反而不相干。7直说和隐喻 可以说,这是本事和旁涉得一种,不过隐喻虽然最近旁涉,但终究不是完全等同于旁涉。凡事不便直说,而作者偏又不能忘情不说,那么就用隐喻暗示后人。有时后人神经过敏,多想了许多,这是常见的事。或者古人有意设一迷魂阵,以欺瞒后人,或者是恶作剧,这也是可能的事。这是史学研究需要最谨慎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