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2673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韦学翠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历史材料解析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题型,其特点是材料来源广泛、信息容量大、灵活性强、考察层次高等,在中考试题中占据半壁江山的位置。但是从学生试卷的卷面来看,历史材料解析题失分非常严重,同学们的材料解析能力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对材料解析题不知道从何入手,更有甚者弃题不答。即便通过平时的讲解练习,大多数学生每当做材料解析题时还是要么不知所措,要么答非所问。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呢?基于此,特提出此

2、课题。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探索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分析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失分原因,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时做到“有的放矢”。 核心概念的界定 1.材料题:是一种最富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该题要求学生能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而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见解。整体上说,就是考察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题型。 2.解析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很基础很重要的能力。因此历史科的中考考试说明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明确列出了三条具体要求:一是“阅读理解材料

3、”;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整理,获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上述的三条能力要求成为了指导我们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依据。 这三个层次实际上正体现了历史学科能力由低到高、由认知到应用的必然发展过程,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做好这种题型决不是仅仅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所能实现的,而是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学科能力,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培养。 二、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思路,探索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认识、分析

4、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分析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失分原因,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时做到“有的放矢”。 研究的内容 研究初中生材料解析题解题失误的现状及其归因。 调查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材料解析能力培养的现状。 分析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和规律。 探究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学法指导。 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初中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现状,以便分析成因。通过教师访谈,了解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材料解析能力培养的现状。 2.课堂案例分析法。通过课例分析,初步分析教师课堂行为存在的问题,然后和本年级

5、组教师交流,探讨材料解析题解题的方法与策略。 3.文献资料研讨法。搜集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以及本地的中考试卷,阅读相关的史料教学期刊与文献,搜集整理其中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研究的主要过程 1. 理论学习准备阶段。 为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在研究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阅读有关史料教学的理论书籍,这样就研究就有了理论支撑。阅读时把相关的知识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并及时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到课题博客上。阅读的书目有: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朱煜著;初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朱汉国等著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等著。阅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沈为慧著。中学历史教学、中学

6、历史教学参考等教学期刊杂志。同时也在网上浏览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最前沿的研究资讯。通过前期的阅读,我对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有了初步认识,便于下一步研究过程的开始,同时在潜心阅读历史专著、网上阅读的过程中,也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 2方案实施阶段 调查了解目前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学、教现状,分析其原因: 为了解目前初中生历史材料题解析能力的现状,我在所任教的三个班级随机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4份。调查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如下: 超过半数的学生做历史材料解析题存在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时做题少。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48%的学生对历史材料题很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在

7、兴趣的引领下愿意去做材料解析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52%的学生在做历史材料题方面存在困难,超过半数同学,这是一个令人堪忧的现状,说明我们对学生进行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分析存在困难的原因:56%的学生认为平时做历史材料解析题少,10%的学生认为老师缺少指导,34%的学生认为理解能力欠缺。很显然学生之所以在做历史材料解析题存在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时历史材料解析题做的少。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还是相当重视的。 从学生对材料学习的心态而言,调查中,选择愿意所占的比例较大,达 81%数据超过八成,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材料材料解析题还是相当重视的。愿意接受历史材料解析题

8、的各种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非常迫切需要老师的指导。 学生解析熟悉史料的能力高于处理生疏史料的能力;文字叙述性史料的解析能力高于对数字图表材料的解析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从史料的来源看,43%的学生对来自教材中使用过的材料把握较好,学生解析熟悉史料的能力强于处理生疏史料的能力;51%的学生擅长做文字叙述性史料题。学生对文字叙述性史料的解析能力强于对数字图表材料的解析能力。 这显然是由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字叙述性史料题是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 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 通过问答,发现学生们课外阅读

9、的历史书籍少的可怜。书目就是几本通史。读的少,文字功底弱。对文字的理解把握就不准确或不透彻,特别是遇到文言文材料时则问题更突出。学生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这直接影响对材料的解析。 答题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欠缺。 从问答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尚未真正掌握解析史料的基本方法。分析、归纳、比较、概括、论从史出等历史思维能力弱。审题不清或读不懂史料不会捕捉史料提供的已知信息来加以分析综合。 在调查分析学生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的现状之后,我又对本校教研组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访谈,我发现初中历史教师基本还没有认识到史料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学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史料教学的相关常识性知

10、识仍比较缺乏。就连“什么是史料?史料的类型有哪些?史料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些基本概念都很模糊。这也难怪,我们校历史教研组一共14人,历史科班出身的仅有5人。大多数老师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史料教学的意识不强。 第二,历史课周课时数太少,一周只有两节课。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为了保证教学的进度往往重史实而忽略史料。课堂上很少呈现史料,没有对学生进行材料解析的指导。 第三,当前我们历史课所利用的史实材料基本上局限于课本上的文字或图片史料。老师们对课外各种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利用相对来说较少,而现在的考试试卷上大量呈现的都是课外的文字、图片史料以及各种数据表格,容量大综合性强。题的难度、广度之

11、大,是我们历史老师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分析存在问题,努力找到解决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发现了当前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的问题,针对在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历史材料的解析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第一:从历史课堂入手,设计史料练习。 何为史料?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史料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历史;增加历史教学的容量与信息;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重、难点选用那些有针对性的史料,结合史料设计问题,通过精

12、心设计史料练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的能力。 案例1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1.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废丞相、权分六部。 出示史料: 材料一:自秦始至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朱元璋皇明祖训 设问: 从材料来看,朱元璋为何废丞相? 朱元璋是如何来弥补废除宰相制后的权利真空?这种做法对朱元璋的好处是什么? 材料二:“劳模”朱元璋:“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

13、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设问:废丞相会给他造成什么麻烦?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找出朱元璋废丞相的原因:朱元璋因担忧丞相“专权乱政”而废丞相。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第二问,总结废丞相,权分六部的做法使朱元璋直接控制了军政大权。最后再谈此举的弊端: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全国大事都有其来决断,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来帮助处理政事。 设内阁,协助决策。 出示明朝内阁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明确是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3)厂卫制度,特务统治。 出示历史材料: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稗史汇编 思考:京官们为何惶惶不可终日? 通过思考,学生了解厂卫制度是如何实

14、行恐怖专政,从而加强君主专制的。 2.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出示史料: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设问: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利用材料中反映信息,如“承旨、出政”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军机处的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深入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作用是强化专制皇权。强调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本案例呈现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史实材料,让学生先阅读史料,然后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有梯度

15、的问题来分析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深入思考,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加强的措施。在课堂上对史料精讲精练,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第二、分析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规律。 川教社历史课程资源网上有大量的历史课件、文字资料。其中有由蒋国化老师编写的2012、XX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涵盖了近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真的是集大成者,非常有借鉴价值! 我从网上下载了这两套试卷汇编,认真研究,再结合XX年徐州市历史中考试题,认真分析材料解析题命题原则及特点: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历史中考的基本题型之一,大都通过文字或图表等材料,创设生动、活泼、直观的情境,在问题的设计上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灵

16、活切入,同时还根据具体材料设计适量的开放性问题。比如热点性、生活性的切入。 在命题意图上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通过认真分析,我了解材料解析题命题特点和规律,为有效指导学生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做准备。 第三、开展课外阅读历史书籍的活动,提高同学们材料阅读理解的能力。 1.向学生推荐优秀历史读物的书目,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3.布置学生搜集文献资料。认真阅读历史材料,查阅参考书,有目的的阅读。进而提高材料

17、阅读理解的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可以分为四大类型。文字型;数据型;图片型混合型。各类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三是分析材料;四是规范答题。可以概括为“一读二找三析四答”。 1.“读”:解题的基础 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找出关键词句。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有时也会成为关键提示。 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找”:解题的关键。 根据设问要求找信息。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表述一般有三类: “根据材料”:答案在材料中,考察学生

18、的概括、提炼信息能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部分在材料中,考察学生理解、 提炼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只为引出问题,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句。 3.“析”:解答的核心。 阅读完全部的材料之后,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 分析题干问题之间的联系。 根据分析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围绕材料的中心,并和课本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挂靠,找出符合题干问题答案的知识点。 4.“答”:解题的落脚点。 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注意语言简明

19、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使用书面语言答题,少说大白话。 通过在课堂中设计史料练习,习题课时例题讲解,我指导学生掌握材料解析题的解题基本思路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所做过的材料解析题进行分析归类,寻找命题规律,并分析归纳所对应的有效解题方法。再通过布置作业、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巩固对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运用。一年来,参加调查研究的学生养成了做题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历史材料解析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3.课题总结阶段: 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步骤,分门别类进行课题各个阶段的资料整理汇总,梳理整个研究过程。申请课题结题,填写课题结题报告。 四、研究的成果: 隐形的精神层面成果 通

20、过对史料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生历史材料题解析能力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我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的转变,我深深的意识到只有理念的提升,才能去指导教学实践。在课题研究中,我不断的与本教研组的成员交流与思维碰撞,听取同事的建议,从而进一步的思考与完善我的研究计划。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的和学生沟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调整研究步骤。从课堂教学和专项指导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学习的有效性。提升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和历史素养。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研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显性的物质层面成果 在进行此课题研究之前,我就喜欢阅读,并且有做摘抄笔记的习惯,美文、哲理

21、小品文、诗歌、书评都是我摘抄的内容,乐此不疲。在学校对老师读书笔记的检查中,我几乎每次都是一等奖获得者。获得学校教科室奖励的百元书卡,这对我来说是激励,鞭策我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小课题立项以后,我的阅读更有目标性了:阅读有关史料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书籍,便于小课题的开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及时阅读历史专著并撰写了四篇读书笔记;在教学实践中,观摩本教研组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并深入研究自己的课堂,写下了五篇教学案例;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小课题培训会,聆听专家讲座,每次培训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认识的提升。会后总会有感而发,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共写了三篇故事随笔。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不断地积累材料,在规定的时

22、间内及时上传研究成果。共写了一篇调查报告、两篇研究论文。最后是结题报告的总结。这个过程中既有令人抓狂的痛苦:上传资料的时间就要截止了,而自己仍然没有整理好过程性材料;这个过程又有不断进步的喜悦:逼着自己看书、思考、写作、研究,最终换来的是自我能力的提升。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案例历史课,我们交给孩子什么?XX年12月获区论文评比一等奖。我的一篇随笔最美的读书瞬间在2014我为书狂读书峰会的XX年庆典专刊上发表了。个人的教学能力提升了,在XX年12月获区优质课二等奖;教学成绩也提高了:我所在的备课组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我本人也被评为教学先进个人!这是与这一年来不懈的努力分不

23、开的! 五、结论与思考 1学生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亟待提高。通过前期的调查,学生们历史材料解析能力普遍较低,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是平时做题少,阅读能力差、绝大部分学生尚未真正掌握解析史料的基本方法。分析、归纳、比较、概括、论从史出等历史思维能力弱。审题不清或读不懂史料,不会捕捉史料提供的已知信息来加以分析综合。在分析学生做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后,在课题实践阶段,我从课堂专题指导两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初有见效,学生们还需要通过大量做题巩固。 2. 教师的史料教学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史料教学的意义。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加强史料理论的学习,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善于开发包括史料在内的教学资源。教

24、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收集和整理史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收集:网络、期刊、试题。在课堂上适当补充应用。善于读懂史料,对史料设问,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形成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史料的解析能力。 六、附录、 1.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研究培养 2.细节决定历史的成败历史的细节读后感 3.听特级教师符永平讲课有感 4.用心去做,就有收获 5.史料教学的价值 6读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有感 7.历史课,我们教给孩子什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的教学案例 8.历史文化课怎样才能上出彩 9.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读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10.中期检查表 11.例说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策略 12.最

25、美的读书瞬间 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读后感 13.英国的新生教学案例 14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案例分析 15.关于“初中生历史材料题解析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16.历史背景在世界史教学中的应用 17.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读书心得 18.校级检查表 19.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20.我的教育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21.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七、参考文献: 1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XX年 3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