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7645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7.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ppt课件.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16,1,ICU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山东省立医院解 晨,2022/11/16,2,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ICU感染控制的实践 手消毒与洗手 职业防护,2022/11/16,3,SARS,还会再来吗?,2022/11/16,4,医院感染知识,医疗的因素病人在医院内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较多。病原菌侵入的机会较多,如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可损伤皮肤粘膜,而让正常菌群进入体内。各种手术治疗的影响 免疫抑制治疗抗菌药物的影响,2022/11/16,5,真菌感染增加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病房1980年至2000年真菌感染发生数量的变化,2022/11/16,6,按照科室的不同:

2、 综合ICU的感染率较高,为27.7%,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内科中,血液科和神经内科较高,为 10.58%和7.00%; 外科中,烧伤科和神经外科较高,为 9.77%和8.53% 儿科中,新生儿科较高,为5.00%,主 要是呼吸道感染。,2022/11/16,7,医院感染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增加医疗费用影响医院效率影响医院声誉,2022/11/16,8,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延长病人住院时间 外科伤口感染的病人住院日延长8.2天,产科手术延长3天,普通外科手术延长9.9天,整形外科手术延长19.8天(WHO,2002) 据美国Jarvis于2000的报道,泌尿系统感染延长1

3、-4天,外科手术感染延长7-8天,每例伤口的治疗费用为4002600美元;医源性肺炎延长7-30天(Jarvis,2000);,2022/11/16,9,武汉同济大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 每例病人延长住院时间10.37天; 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及 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延长 住院时间1518天;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对1999年12月2001年2 月外科S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表明: 延长住院时间31天。,2022/11/16,10,增加了医疗费用 美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67亿美元医疗费用(Jarvis,2004); 联邦德国每年医院感染的花费51

4、0亿马克; 英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17亿英镑医疗费用。,2022/11/16,11,武汉同济大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病人人均多支出5058.28元; 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及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人增加医疗费用24003200元;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对1999年12月2001年2月S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表明,每例病人增加医疗费用18368.1元。,2022/11/16,12,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SENIC) 全国病床994,000张 投入医院费用4000亿美元/ 年 感染控制成本8亿美元/年 (占全国医院总投入0.2)

5、 医院感染控制节约资金24亿美元/年,2022/11/16,13,一、ICU感染的原因,1、易感人群密集。2、医疗仪器消毒与灭菌不彻底。3、介入性检查与治疗多。4、内环境的污染与无菌技术操作不严。5、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6、完全胃肠外营养引起肝功能下降及肠道内菌群失调。,2022/11/16,14,影响ICU医院感染的因素,病人因素:传染性、传染期医疗因素: 吸痰、插管、呼吸机应用、支纤镜操作、常规诊疗操作防护因素:防护设备与质量、防护意识、防护技术与技巧环境因素:病区结构与设置、通风与风向管理因素:暴露时间:医护人员身体状态,2022/11/16,15,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救

6、治一线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病人生活护理人员病人运送人员病区清洁工人等进入ICU的家属、亲友,2022/11/16,16,ICU病人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美国大型医院感染率为46,我国三级医院感染率为9.1,据文献报道:有2530的院内感染发生在ICU,ICU的院内感染率为15%18%,明显高于普通病区据美国报道,有些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率竟高达42%.大多数院内感染发生在已有严重基础疾病的病人.病原体是具有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往往由两种以上复合感染.感染途径多为侵入性操作进入,机体全身免疫力下降时正常菌群移位定植.ICU院内感染处理棘手有时病人因院内感染而致命,治疗院内感染往往较处

7、理原发疾病更困难,2022/11/16,17,危重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一、病人的易感性二、有创监测操作多,侵入性导管放置成为感染的重要原因三、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四、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应用五、其他药物的副作用六、胃肠外营养的应用七、ICU病室环境因素影响八、设备的再污染九、人为因素,2022/11/16,18,二、ICU内感染途径,1、空气传播。2、接触传播。(1)由污染的敷料、器械、食品及药剂等直接传播。(2)由医护人员手、鼻等处的细菌间接传播。3、自身感染。,2022/11/16,19,三、ICU内感染部位,1、呼吸道;2、泌尿道;3、血管内、血液内;4、创口及创内引流;5、腹腔内、胸

8、腔内;6、其它(眼、耳、口腔、皮肤、会阴部等)。,2022/11/16,20,发展中国家主动监测研究的医院感染率(),2022/11/16,21,按感染部位不同,前5位的医院感染分别是:,2022/11/16,22,2003年现患率调查NI的部位分布,2022/11/16,23,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源,2022/11/16,24,国外:美国每年5-10万人发生静脉插管 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3%。国内:有报道ICU中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占30%。 其中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占静脉导管感染的90%。静脉导管尖端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为25%,其中有37%的血培养为阳性,血培养阳性者病死率达66.6%,静脉插管感染的现

9、状,2022/11/16,25,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率高达7-70%;有人报道81例机械通气病人有56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高达69%。感染源: 自身皮肤、咽喉部、呼吸装置感染途径:口咽部定植菌下移 呼吸装置污染 自身菌群移位 医护人员手传播 污染的器械为媒介 周围环境传播(床边、洗手池、听诊器。),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2022/11/16,26,四、ICU感染的预防1,1、布局合理; 2、室内空气的净化与消毒及效果监测;3、污染用物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4、医疗设备与器具的清洁与消毒;5、ICU的工作人员要求;6、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

10、院感染监测;,2022/11/16,27,感染控制的管理,ICU的感染控制ICU设备- 減少人流- 卫生设施:缓沖间,洗手及更衣设备- 病床空间:20 m2- 病床距离:2 m- 空气消毒及淨化 (e.g. 紫外线)- 隔离病房 室內之基本清洁及消毒- 门、窗、柜、床及地面之清洁及消毒- 空调滤网的定期更换,2022/11/16,28,四、ICU感染的预防2,7、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8、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9、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10、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2022

11、/11/16,29,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ICU感染控制的实践 手消毒与洗手 职业防护,2022/11/16,30,搞好ICU感染管理工作三个关键环节,组织落实监测得当措施有效,2022/11/16,31,ICU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目标预防医务人员因接触而感染预防病人感染预防病人间交叉感染:感染病人与其他病人预防危重病人的继发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预防其他进入人员的感染(家属及探视人员等),2022/11/16,32,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

12、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的传播链,2022/11/16,33,ICU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传染源病人管理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保护易感者,2022/11/16,34,ICU 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原则(1),切断传播途径(针对相应病毒和细菌、真菌)病人排出物消毒空气消毒手消毒污染物品消毒环境消毒,2022/11/16,35,ICU预防的基本原则(2),保护易感人群(针对未受感染的人)没有疫苗没有特异性预防措施严格的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避免感冒等有发热症状的常见病。,2022/11/16,36,ICU的消毒方法,1、净化ICU的环境;2、进出ICU病房的方法;

13、3、ICU内手指消毒与患者诊治顺序;4、喷雾器与加湿器的消毒;5、空气过滤器的消毒;6、人工呼吸机床与麻醉机的消毒;7、内窥镜的消毒;8、其它ICU内预防感染对策。,2022/11/16,37,管理病人传染源的原则,尽早隔离收治的感染病人限制病人/医务人员活动范围,减少院内感染减少病原体排放污染,2022/11/16,38,传染源病人管理隔离,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隔离的目的:减少病人交叉传染;减少病人传给其他病人。隔离的方式: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隔离的措施:隔离病人传染源;保护性隔离。,2022/11/16,39,隔离的实施方法:严格分区,1、区域隔离:清洁区、半污染区、

14、 污染区2、房间隔离:清洁区、污染区,2022/11/16,40,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不清。分区不明确、各区之间有交叉。缺乏实际的隔离屏障。,2022/11/16,41,隔 离 室,设置:经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必须要有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在同一隔离室。隔离室的条件:负压系统,气流应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每小时换气6-12次;有病人时隔离室的门应关闭。,2022/11/16,42,目的,1 A系统2 B系统3 普遍预防4 体内物质隔离系统5 标准预防,隔离的种类,2022/11/16,43,隔离的种类 :A系统,严格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病)隔离(抗酸杆菌AFB隔离

15、)、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2022/11/16,44,B系统的隔离措施,采用的隔离措施是根据每种疾病的需要单独考虑。对每种疾病是否采取单间病房、戴口罩、穿工作服或戴手套,用是、否或者有条件的是列在各栏目中, 并列出感染材料和要求隔离的期限。,2022/11/16,45,标准预防隔离,把所有病人(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非被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一律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凡接触这些物质时均须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病人、病人和病人间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2022/11/16,46,标准预防隔离

16、,第一部分:“标准预防”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所有病人的预防措施第二部分:针对有传染性的病人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按其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是必须阻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包括传播途径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2022/11/16,47,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必须通过中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 包括有三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他们可以联合为有多重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标准预防隔离,2022/11/16,48,标准预防:基本特点,即要防

17、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 目的:既达到减少病人间相互传播病原体的危险,也达到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蒙受感染风险的目的。标准预防已被广泛使用,并付诸实施,确见成效,2022/11/16,49,标准预防:主要具体措施,洗手和手套的应用 隔离衣的应用 口罩、眼罩和面罩的应用 医院环境、病室的通风和消毒保洁 反复使用的设备、器材的消毒 病人生活用品、床单位的保洁与消毒 药物与食品的安全处置 相关规范、制度等的制定和执行,2022/11/16,50,空气隔离,目的: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

18、物,由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传播(微粒直径小于5m)。如麻疹、SARS、水痘与肺结核等。 措施: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换气至少6次;进入此类环境应使用专门的口罩(N95口罩)等高效型口罩;病人只能呆在隔离室;室内空气排除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2022/11/16,51,飞沫预防,目的:经飞沫传播的病原体,直径多大于5m。 措施:患者入住隔离室,限制活动,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床间距离不应少于1米;工作人员带口罩;房间空气不必专门处理。如是中央空调,每小时新风量应在30M3/人。 适用病种:B型流感杆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脑炎、会厌炎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会厌

19、炎与脓毒血症),咽白喉、支原体肺炎、百日咳、肺鼠疫、链球菌咽炎与肺炎,猩红热。还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与风疹病毒所致感染。,2022/11/16,52,接触预防,目的:减少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微生物。措施:如条件病人住单间或同病种住一间;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接触时穿隔离衣、接触前后或离开病房时洗手;限制病人户外活动;适当的环境和器械清洁、消毒和灭菌。 适用于:胃肠、皮肤及创伤感染。皮肤感染包括皮肤白喉、疱疹病毒感染、脓肿、蜂窝织炎、褥疮、虱病、疥疮、婴幼儿的葡萄球菌感染、带状疱疹、以及病毒性出血性结膜炎等。,2022/11/16,53,戴口(面)罩及护目镜

20、可以减少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面罩、护目镜和口罩,2022/11/16,54,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 :防水和颗粒滤过性、 细菌滤过率N95 口罩是 NIOSH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认证的 9 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现代概念的医用口罩的主要用途,2022/11/16,55,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污染,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隔 离 衣,2022/11/16,56,消毒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定期的监测与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护士长负责有关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及管理。制度的执

21、行在于执行制度的人.院感管理人员对消毒进行指导和监督,2022/11/16,57,物体表面的消毒,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桌、椅、凳子、水池、水龙头、门把手、各种台面和物体表面等,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用2000mg/L的过氧乙酸擦拭,每天2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消毒剂的浓度视污染的情况适当增加。注意:不同病人及不同区域的抹布应分开使用。,2022/11/16,58,地面的消毒,坚持湿式清扫,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用2000mg/L的过氧乙酸拖地,每天拖地23次。注意事项:不能将消毒剂原液直接洒在拖布上。,2022/11/16,59,病人排泄物、呕吐物等的处理,1、漂白粉:

22、1份4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2、优氯净:1份12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3、将消毒后的污物倒入厕所,便器、便盆、痰杯等每天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4、对于有总化粪池的医院或病房,可直接入池进行消毒。,2022/11/16,60,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1),1、 病人使用的床单等定期更换,用后压力蒸汽灭菌或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送洗衣房; 病人的口罩定期更换,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半小时,清洗干燥备用。,2022/11/16,61,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2),2、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扎送焚烧。

23、3、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若复用,用后立即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消毒。,2022/11/16,62,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3),4、 体温计使用后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5、 氧气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表面擦拭消毒。,2022/11/16,63,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4),6、污染的病历与各种报表用甲醛薰蒸(氧化法)12小时以上后方可带出病房。注意病历应散开。注意:无污染的病历不需消毒。7、病人的餐具使用一次性

24、物品,或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或压力蒸汽灭菌,清洗消毒后备用。,2022/11/16,64,运送病人工具的消毒,运送工具表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擦拭;护送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2022/11/16,65,终末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方法为,2022/11/16,66,消毒时的注意事项(1),1、正确选择消毒方法。如有人时选用臭氧和过氧乙酸喷雾消毒空气等。2、选择合格的消毒剂(如漂白液、过氧乙酸的化学试剂、乳酸消毒等)。3、配制方法正确(过氧乙酸的A、B液,量具)。,2022/11/16,67,消毒时的注意

25、事项(2),4、有效期内使用,不稳定的消毒剂应现配现用。5、消毒剂的浓度过高或过低。6、浸泡法消毒双手。,2022/11/16,68,消毒时的注意事项(3),7、消毒过度:口腔常规用消毒剂消毒;空调常规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8、做好日常监测与记录,加强监督。如消毒剂浓度的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等。,2022/11/16,69,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后,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物,或将微生物在患者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患者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丢弃,可重复使用的设备,2022/11/16,70,保证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

26、生处理程序,在彻底地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侧设备、轮椅、水池、门把手)等 床侧设备,环境控制,2022/11/16,71,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清点扰动操作,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患者和环境(自容口污物袋),被 服,2022/11/16,72,关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专项监测”,监测要求本项工作要持续做下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前瞻性而不是到病案室进行回顾性调查所有ICU(包括CCU,只要门口有类似“重症监护”的字样)均必须报告每周至少去ICU实地3次,登记项目要全每月定期将上月监测数据

27、统计分析督查力度应大大加强,2022/11/16,73,2022/11/16,74,2022/11/16,75,任何感染控制方法应有科学证据,感染控制方法应有科学依据,减少经验主义错误资源“浪费”大,但没有证据的措施不做各种“感控指南”得到很广泛宣传和推广,美国,2022/11/16,76,ICU感染监测科研,目标性监测(要求)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每年开展12项,期限不少于1年目标的选定根据本院的特点、重点、难点病原体的分布与药敏(病床300张的医院)半年评估,1年结束应有结题报告,2022/11/16,77,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和耐药菌诱导方面,我们采取过哪些行动?,降低医院内肺炎,特

28、别是呼吸机相关肺炎降低医院内血流感染,特别是导管感染降低泌尿道感染,特别是导尿管相关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诱导降低手术部位感染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运动,2022/11/16,78,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ICU感染控制的实践 手消毒与洗手 职业防护,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发展趋势,2022/11/16,80,患者的预后与恰当的手部卫生有关,漂白粉洗手消毒,英:例斯特,2022/11/16,81,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正确地执行医院洗手的规定,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因为医院感染病例相当一部分为接触性传染,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2022/11/16,82,关于

29、 “重点部门洗手设施和医务 人员手卫生督查”,继续做好设备等硬件建设,硬件包括水龙头开关、皂液和快速干式手消毒液等对医务人员进行洗手率的调查。请关注工勤人员的手卫生宣讲与督促,2022/11/16,83,近年来发现:国内外的医护人员在需要洗手的情况下往往不洗手或不会洗手!美国的多项研究表明,在开展正确的洗手运动前,仅有20-40%的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医生、护士的手不但可能在病人间传播病菌,也可能在威胁自己的健康。,一个发现太迟了的大问题,2022/11/16,84,2022/11/16,85,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消毒卫生标准委员会对上海、北京、广州等3城市的8家医院562名医护人

30、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现状,2022/11/16,86,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近50%的人不洗手,我国各大医院医务人员只有1/3达到必要的洗手次数 “,有资料显示护士平均洗手率仅为16.3612.95。每天进行手部消毒超过3次的护士只有41%,而在医生中只有16%。,2022/11/16,87,在洗手的人中,洗手合格率也不高,医师洗手的合格率为47.83%,护士洗手合格率为66.28%,双手全部合格率为52.79%。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手部带菌情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重症监护护士手的合格率较高。,2022/11/16,88,文献资料显示,护士手的合格率普遍高于医生,医生手污

31、染的细菌数高于护士30倍,原因可能与是否正确洗手有关。尽管大多数医院都提供了共用毛巾,但医护人员很少使用,自然晾干或在白大褂上擦干竟是医护人员最普遍的做法,其中34%的医生和70%的护士在洗手后,会习惯地往自大褂上擦。,2022/11/16,89,医务人员更注重自我保护,通过对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发现去厕所前后、下班前、喝水和就餐前的洗手率最高,为65.24%,表明大家有较高的自身保护意识。而其他各项明显较低,无菌技术和侵人性操作前的洗手率也相当低,为11.10%。,2022/11/16,90,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注意自我保护无可厚非,但作为医护人员服务对象的患者,却无法从医院提供的服务中得到

32、这种保护,甚至由于服务者的过错,受到了侵害。实施侵人性操作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是每个医护人员所熟知的工作准则,接触患者前后洗手也代表着对患者人身权利的尊重。我们一定不要只注重保护自己,而漠视患者的权益。,2022/11/16,91,戴手套能否代替洗手,有人认为洗手不方便,而采用戴手套代替洗手的方式。事实上,如不及时更换手套,戴同一副手套检查多个患者,可增加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机会。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根据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 (APIC)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的可变性报道,乙烯手套有4%一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

33、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所以取下手套后应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2022/11/16,92,影响医务人员洗手的因素,通过一些调查发现,医护人员不愿洗手的原因主要有:工作量太大,太忙(调查显示,工作越忙,洗手率越低);医院工作区域的洗手池太少;担心频繁洗手产生对皮肤的过度刺激;手看起来不脏;洗手太费时间。,现实情况,为什么我们需要改进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习惯? 严重的医院感染 每年九万病人因此死亡 治疗的花费: 美国每年45亿美元 有洗手习惯的医护人员比例低得令人无法接受 (平均仅达40%),你可能还没意识到你手上的细菌!,护士、医生及其他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可能因为以下的简单

34、工作污染他们的双手: 测病人血压或脉搏; 帮助病人移动身体; 接触病服或床单 接触设备,包括床栏、病人床用案台、静脉泵等; 此照片表明的是一个ICU(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将手置于血液琼脂平板后24小时的状况。,最新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处理方法是频繁使用含酒精洗手液,由疾控中心(CDC)、感染控制组织所提出的新指导方针(技术规范)推荐医疗人员在接触不同病人的间隔中,使用含酒精洗手液(胶状、洗剂状或泡沫状)清洁双手,即使在双手没有明显被污染的情况下也应如此(若脏污应先用肥皂洗手)。这已经被用作规范的卫生措施。,医护人员何时用肥皂和水洗手?,使用普通肥皂和水; 或在以下情况: 你的手明显地被污染(很脏)

35、; 双手明显地被血液或体液污染; 用餐之前; 以及,如厕过后. 使用抗菌皂。,中华人民共和国手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产品测试条件及标准:37C 温度测试有机物含量 107/ml: Escherichia Coli埃希氏大肠杆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时间:1分钟通过检测的要求:最小对数为杀灭3个对数的微生物(杀灭率 99.9%),快速手部消毒(例),卫速ISOGEL快速消毒液10 %异丙醇 50% 乙醇 (v/v)0.5% 葡萄糖酸洗必太(氯己定)(m/v)快速消毒测试结果杀灭对数值 8 (99.999999%),医院手部卫生有效管理关键点,PTP 原则

36、Procedure 正确的方法Time 正确的时间Product 正确的产品,用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产品,四种正确的手部处理方式,用水和肥皂的日常洗手外科手术手部擦洗免洗手部快速消毒手部长效杀菌(消毒)防护处理,洗手窍门,记住:洗手至少1520秒 确保正确洗到了每一部分 彻底烘干你的手,用水和肥皂的日常洗手,a) 打开水龙头b) 使用洗手液或肥皂,c) 1分钟手部完全的揉洗d)冲洗手部,e) 用纸巾擦干手f) 用纸巾关水龙头,2022/11/16,105,六步洗手法,第一步:淋湿手及手腕用肥皂或酒精掌心掌心摩擦第二步:右手掌盖住左手背来回摩擦掌心手背双手交替第三步:手掌对手掌双手交

37、替;第四步:手指相扣、摩擦第五步:左手抓紧右拇指旋转摩擦,清洁皱折处双手交替;第六步:以右手指尖和拇指在左手掌内前后旋转摩擦注意清洁皱折处双手交替,2022/11/16,106,2.外科手术手部擦洗(传统方式),打开水龙头将手部杀菌(消毒)洗液及清水施于双手将溶液在手上抹匀,尤其注意手指之间的部位,向上均匀覆盖至手腕部,并搓揉冲洗双手再施用一定量的手部杀菌(消毒)洗液,重复从b)至d)的操作使用消过毒的毛巾擦干双手,3.免洗手部快速消毒,仅在手部干净的情况下使用施用足够量于双手将胶状液均匀揉擦于手部,尤其是指尖和手指之间。保持30秒的接触时间(干燥时间),4)手部长效杀菌(消毒)防护处理(膜士

38、Morsafe医疗系统专用型),施用于干净、干燥后的双手及前臂按一泵(一次按压量)的产品凝液于一手之掌心,施于另一手之前臂;双手前臂同样操作。,施用于双手的指甲上,将凝液在手上抹匀,尤其注意指间部位,向上均匀覆盖至手腕部,并搓揉,勿擦拭,自然干燥。,正确的时间(Time),在开始工作时手部长效杀菌(消毒)防护处理防止病原体从环境中侵入在处置不同病人期间免洗快速消毒防止病人间交叉感染在如厕前使用水和肥皂进行合乎卫生要求的洗手防止自身受到医院病原体的污染在如厕后手部清洗后,长效杀菌(消毒)防护处理防止排泄物病原体感染病人,在戴乳胶手套操作前长效杀菌(消毒)防护处理确保手部更加无菌,保护手部免受乳胶

39、刺激在戴乳胶手套操作以后使用水和肥皂进行合乎卫生要求的洗手使双手恢复正常状态在工作完成后长效杀菌(消毒)防护处理保护同事及家人免受医院病原体的侵害注意:如果采用了长效杀菌(消毒)防护处理,不需再进行传统外科手部擦洗。,正确的产品(Product),理想的手部卫生产品必须是:有效的 (遵照消毒技术规范)经济的 (其使用必须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本,并且价格必须是有竞争力的).护肤角度可接受的 (要使卫生人员没有不适感).便利的包装,2022/11/16,114,使用肥皂(洗手剂)和水洗手,使用肥皂、洗手剂(杀菌或非杀菌)和水洗手情况如下:手部明显有赃物时,或有明显沾染了血液、蛋白质或其它体液

40、的痕迹时饭前和便后怀疑或者接触了炭疽杆菌或其它芽孢杆菌时,2022/11/16,115,使用酒精类手消毒类消毒液,其他情况使用酒精类手部类消毒液,例如:直接接触病人之前和之后:如查体,测量血压,护理,扶持插入血管导管带无菌手套之前和之后插导尿管、气管插管之前和之后接触病人碰过的物体或医疗器械之前接触或了血液、蛋白质或其它体液,但没有明显沾染痕迹时摘下手套之前或之后,2022/11/16,116,选择手卫生产品:参考因素,效果可接受性特性刺激和干燥易于采购分配系统,2022/11/16,117,洗手剂降低手上细菌的能力,较好,好,更好,普通肥皂,抗菌肥皂,醇基擦手剂,醇基洗必泰擦手剂,2022/

41、11/16,118,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护士好于医生,护士好于护工一般科室好于ICU工作越忙,依从性越差怀疑洗手的价值缺乏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手部受刺激,手部干燥缺乏洗手技术指南,或督导管理,阿根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为期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洗手率使医院感染率从20.0降至12.40(P0.003)。美国一项研究也证实,1/3的医院感染完全能够通过手部卫生预防。因此,有人提出将感染控制在手中”。,2022/11/16,120,2022/11/16,121,2022/11/16,122,2022/11/16,123,2022/11/16,124,2022/11/16,125,2

42、022/11/16,126,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ICU感染控制的实践 手消毒与洗手 职业防护,2022/11/16,127,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目标,免受感染侵袭,包括病人陪护与参观人员医务人员SARS的故事告诉我们:医务人员不保何以保病人!,2022/11/16,128,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第二章预 防 第四条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第五条 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

43、眼镜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2022/11/16,129,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个环节,2022/11/16,130,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源性传播血液及血制品输液制品药品及药液诊疗器械及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2022/11/16,131,医护人员可能暴露于哪些种类的致病污染物中?,病人皮肤上通常携带抗药性病菌。携带诸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抗万古霉

44、素肠球菌的病人的很多部位的皮肤上都有病原体,甚至在他们身上无伤口或皮肤破损时亦如此。 携带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病人的腋下、手部、手腕部及腹股沟部通常都有病菌。,2022/11/16,132,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六大特点 1、以健康人的面貌出现 ,缺乏特异性免疫 2、暴露时间最长,机会最多,频率最高,防范不充分,甚至无防范的可能性 3、很少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 4、主要是感染传染性疾病 5、工作中不慎易发生意外暴露 6、极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2022/11/16,133,医务人员容易感染的主要原因,1、在抢救与治疗、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近距离接触较多,时间较长,受到感染的机

45、会也相应增加;2、长时间工作在第一线,体力、精力消耗很大,身体抵抗力下降;3、在流行初期,部分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也未完善。4、出现传染性特强的“超级传播者”,致使医务人员感染病例突然增多。,2022/11/16,134,我们的两个极端:过严与过松,过松SARS走了,个人防护松了AIDS/HIV来了,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过严往往缺乏科学依据(比发达国家还严厉),2022/11/16,135,AIDS真的向我们走来了!要用标准预防方法替代基于诊断的预防,2022/11/16,136,AIDS/HIV让美国感控改变很多,AIDS/HIV发病率高不能对每个病人常规检测(人权,费时)对每个所接待的病人均要假

46、设为AIDS/HIV血液、分泌物和体液接触戴手套高度重视防止利器损伤,美国,2022/11/16,137,1、对接受注射者无害2、不使卫生保健人员因接触产生任何危险3、注射器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险,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2022/11/16,138,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己手上的细菌转移给患者的可能性,并可以预防医务人员的手变成传染病菌的媒介但需注意: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渗漏始终未解决,有报道:乙烯手套4-63%的渗漏, 乳胶手套3-52%,戴双层手套并不能弥补此缺陷。,手 套,2022/11/1

47、6,139,防止液体喷溅眼结膜,2022/11/16,140,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l 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 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 紧贴面部。 如口罩的包装有佩戴指示,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2022/11/16,141,保护性隔离设施 PPE(保护服),手套隔离衣口罩防护镜,2022/11/16,142,通风系统,乙肝、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一.预防 1.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

48、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3.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

49、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 受伤部位的伤口处理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发生乙肝职业暴露时的预防用药方案,24h内肌肉注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1支(100g)。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功能。,安全注射,1、对接受注射者无害。2、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3、注射的废弃物不

50、对他人造成危害。,不(非)安全注射,1、使用未经消毒或不合格消毒的注射或穿刺器具;2、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3、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规定;4、连续注射时共享针头或换针头不换针管;5、操作技术不正确;6、注射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2022/11/16,149,卫生部门发文停止一些与指导原则相违背的做法和要求!如:使用后的注射器和针头毁形?,2022/11/16,150,医疗废物的处理(1),1、制定医疗废物处理制度。2、所有使用的医疗垃圾与病人的生活垃圾,均为医疗废物,严格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3、医疗废物应分类进行管理,装双层黄色塑料袋;锐器应先置耐穿刺的容器内(锐器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