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909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宋明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宋明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宋明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宋明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PPT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春秋:创立,战国:发展,秦朝:打击,西汉:正统,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孔 子,孟 子,秦始皇,董仲舒,第3课宋 明 理 学,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创立过程,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创立背景:,知识梳理,历史影响,江 南 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依据材料概括宋明理学兴起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困境,表现:,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原因,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传播,儒学本身日益沦为笺注之学,受到质疑

2、,发展,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影响,儒学本身的缺陷: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且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缺乏治心的手段。 汉唐儒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

3、力。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佛教盛行,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中国第一古刹”。,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 中国人史纲 同心出版社,洛阳奉先寺

4、,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独立的寺院经济; 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佛教盛行,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道教在民间传播,佛教盛行,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

5、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三教合一,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三教图清丁云鹏,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

6、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一、背景:三教合一,处处留痕三教合一,孙悟空,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一、理学兴起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盛行,儒、道、佛相互融合,2、隋朝,儒、道、佛三教合一,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4、儒家学者试图复兴儒学。,北宋,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

7、道的活动,同时又吸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的形成,三、表现:,三、表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程颐,朱熹,程颢,理学:,是一种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佛、道,根本,目的,实质:是以儒学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课题解读:何谓宋明理学?,特点: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学体系,人伦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卷七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8、友岂不是天理?”,程朱理学,天理本质上是社会人伦之理(社会伦理属性),四书章句集注,(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思想来源:2基本特征:3北宋五子的主张:,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 太极图说,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

9、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理论上,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张载正蒙太和,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颢像,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

10、、上帝的意志。,程颐像,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二程的思想,哲学思想:,“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政治思想:,发挥“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认识论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朱熹的地位: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三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1理论来源:,2主张和成就:,(1)理气关系论:,(2)理学的修养论:,(3)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5)为四书注解,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理学的

11、经典著作,3影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二程+张载,理先于气,格物致知;强调:仁,(4)心性论:,存天理,灭人欲,(2)理气关系论(世界本原):,(3)理学修养论:,材料一:“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1)“理”指什么:,儒家仁义道德,理先于气,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学习、实践);小学、大学;强调仁;,材料二: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 (气:铸成万物的质料),材料三:所

12、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格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材料四: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4)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 “三纲五常”“正君心”,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5)心性论(道德): “存天理、灭人欲”,(4)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 “三纲五常”“正君心”,(5)心性论(道德): “存天理、灭人欲”,材料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

13、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像,理学的社会政治观和道德观:“三纲五常”,“正君心”;“存天理,灭人欲”,思考: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打成“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打成“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

14、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程朱理学,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学还涵盖了哪些领域?,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陆 王 心 学,四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陆王心学的特征,(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陆九渊,王守仁,时期,南宋开创

15、者,明集大成者,主张,1.“心即理也”(核心),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3.“发明本心”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1,“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2.“致良知”,3,知行合一,2,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陆九渊,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材料二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陆九渊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心即理也,阅读下列材料,归纳陆王心学主要内容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16、。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学的宇宙观: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其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陆九渊,陆王心学,材料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守仁答顾东桥书,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

17、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陆王心学,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思想核心:“致良知”,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去人欲,恢复良知本性。(为善去恶),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材料二

18、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守仁,材料一 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学的方法论 如何把握 “理”?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陆王心学的方法论 内心的反省,“致良知”,材料三:王阳明认为:“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知行合一”,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陆王心学,材料三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

19、离。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知行合一,二、宋明理学的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南宋陆九渊明代王守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程颢 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理学的开创者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严密的理学体系心学的创立者心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理学代表人物的地位,思想交锋:鹅湖之会 朱陆之辩(1175年),朱熹,陆九渊,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求精微。,为学应格物致知,循序渐进,广泛阅读古圣先贤的经典。,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赏花,朱熹、王守仁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朱熹说:“天生的

20、。”王守仁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活学活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都承认理的存在(理学)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都是唯心主义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通过外物求”理”),(通过内心的反省),相同点:,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判断以下材料各自的归属?,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21、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5.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焉有一理。 6.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7.“善念存时,即是天理。”,心学,理学,心学,理学,理学,心学,牛刀小试,心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22、趋之。清林则徐,名校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日近有功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扇枕温衾 恣蚊饱血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二十四孝”郭巨埋儿,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郭巨,晋代人

23、,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贞节牌坊”,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美丽”的三寸金莲,重男轻女,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

24、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责任和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 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小结: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知识梳理,拓展训练一、单项选择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 B、

25、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练习巩固,4、在唐代的皇室公主中,有22位再婚,4位结了3次婚。而贞洁守寡的教条成了官方的一项制度却开始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相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6、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 B、宇宙之间,一

26、理而已 C、气者,理之所依也,无其器则无其道 D、良知既是天理,A,练习巩固,c,B,7、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宋五子开创立了理学 B、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C、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新发展D、王守仁是理学的集大成者8、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练习巩固,D,C,9、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A理学大儒的传播 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10、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 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

27、强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的 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练习巩固,B,A,、(2007山东昌乐11月高二期中考)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C注重气节、品德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20085梅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测试)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练习,、(08烟台高二历史(文科)期末考试)“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8、”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致良知 D发明本心,4、“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5、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宋五子开创立了理学 B、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C、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新发展D、王守仁是理学的集大成者6、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D,C,1.朱

29、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C,2.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的主要方法是A.接受经验B.学习理论C.实践感悟D.内心反省,C,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使父子之亲隔,使君臣之义乖,夫妇之义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应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理论相抵触,D,4.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为天地立心,说

30、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D,5.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 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本原 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D,6.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

31、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D,7.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C,8.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9.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

32、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 A B C D,B,10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A,11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

33、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D,12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C,13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34、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A,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15、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D,C,17. (12 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论

35、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

36、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 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 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3 分),答案要点:(12分)(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含义:,目 的:,明道德之善,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格物”即考察、研究具体事物,“致知”就是获取事物之理,并尽量加以扩充积累。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穷究事物之理,而具体事物的理是理解宇宙根本法则的媒介。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