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038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幽州台歌》ppt课件(上课).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杜甫: “千古立忠义, 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初授拾遗: “杜甫陈子昂, 才名括天地。” 韩愈荐士: “国朝盛文章, 子昂始高蹈。”,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陈子昂简介,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

2、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陈子昂生平,陈子昂生平,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

3、茫的落寞情怀。 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陈子昂。,此诗是在一种悲痛心情激发下的志士失意之歌,它在封建时代无数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关于幽州台,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朗读诗歌,读懂诗歌大意,登幽州台(古体诗) 陈子昂 唐前

4、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往前看不到往古的人,往后看不见来世的人。 想到天空、大地辽阔苍茫,独自悲伤地流下眼泪。,诗歌大意,如何理解诗的前两句?,诗的前两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前两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从时间的绵长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和怀才不遇。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如何理解诗的后两句?,诗歌的后两句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化用楚辞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吾不闻。”但意境却更苍茫遒劲。后两句从空间的辽阔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悲伤。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

5、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人生的孤独。,诗人越是想到宇宙的无穷、无限,便越是渴望建功立业,但是越渴望建功立业,就越发感到孤独寂寞。天地如此之大,抱负却无从施展,于是强烈的希望与同样强烈的失望,形成了无法排解的巨大忧愤、郁闷。他在这尖锐矛盾之中,不由得孤独地流下了眼泪。这就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的联想。,如何理解诗的后两句?,“独”的作用,“独”是全诗诗眼,写出诗人登上幽州台,茕茕孑立,悲从中来,潸然泪下的情态。流露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独苦闷的情绪。,小结,诗人从时间的绵长与空间的辽阔苍茫给我们营造了苍凉悲壮的气氛,又展现了苍茫广

6、阔的图景,目的是借此向我们传递一种圣贤之士的孤独与悲伤。既而形成一种慷慨悲凉的风格。,关于圣贤之士的“孤独”,1、把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2、古来圣贤皆寂寞 李白将进酒 3、独立苍茫自咏诗 杜甫乐游园歌 4、这无限空间的永恒寂寞使我恐惧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诗人展示如此的孤独与悲凉,目的是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通过登临幽州台所见与所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寂寞苦闷的情绪。,主题思想:,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诗歌艺术特点:,1、诗风慷慨悲凉2、韵律独特 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 变化,互相配合,增强艺术感 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