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194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人人手边有论语”“人人心中有孔子”,赴韩整容,孔子:好学、深思与力行,1.好学使他精通五经、娴熟六艺,掌握了传统所集结的智慧与能力。2.“承礼启仁”。他的深思构建了儒家的哲理。3.他的力行不仅体现于个人的修德与讲学上,也促使他在中年之后从政做官。,赴韩整容,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国学,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国学,概述:本篇以论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内容为主,其中专论君子的就达章。所以本篇中名言名句非常之多。,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2、明日遂行。,卫灵公第十五,国学,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 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卫灵公第十五,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

3、十二贤之一。,所谓“安贫乐道”就是在生活清贫、壮志不酬的情况下,亦能思想安稳、不忧不惧,恪守道义。 “安贫乐道”所反映的是一种精神境界,需要修炼才能做到。它所强调的并非贫穷就好,而是在不得志、生活艰难、事事不如意的环境中应该抱有的人生态度。,“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12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君子 安贫乐道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4、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国学,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鲁迅孔乙己,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门十哲之一,

5、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卫灵公第十五,国学,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由”并不是上面三人和通常所认为的是指孔子学生“子路”,而是“蹈行、践履”的意思。,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儒家的“无为而治”是入世,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出世。,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

6、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第十五,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国学,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引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引申:不成功,便成仁,卫灵公第十五,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过零丁洋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国学,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颜回,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3 子曰:“已矣乎!

8、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柳下惠: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坐怀不乱”。孔子评价他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称其为“和圣”。,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2)末:这里指没有办法。“熟思审处”反复思考,审慎谋划。,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群居:多人聚在一起。(2)小慧:小聪明。,卫灵公

9、第十五,国学,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质:根本。(2)孙,通假字,通“逊”。“义、礼、逊、信”,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忧虑,担心。学而第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里仁第四: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宪问第十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疾:痛恨,怨恨。(2)没世:死亡之后。(3)不称:不相称,即名实不符。名留青史欺世盗名,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

10、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矜:谨守,慎重。群:合群,指能团结人。党:拉帮结伙,搞小宗派。北宋时期“朋党之争”特点:一是发生在文臣之间。二是浓厚的地域色彩。后果:一是阻碍了北宋社会的发展。二是导致北宋亡国的重要原因。,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废言:不采纳。例如:纸上谈兵赵括,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 推己及人,卫灵公第十五,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张英,国学,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

11、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毁:诋毁,毁谤,相对于誉而言,批评的意思。誉:赞美,称赞。斯民:指这些人,孔子赞美过的人物。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6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先给别人使用。(3)亡,通假字,通“无”,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第十五,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苏轼留侯论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

12、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国学,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察:考察,观察。,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弘扬,发扬光大。,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卫灵公第十五,木偶奇遇记,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 当仁慈木匠皮帕诺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位蓝色的天使赋予他最心爱的木偶皮诺曹生命,于是小木偶开始了他的冒险。如果他要成为真正的男孩,他必须通过

13、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在历险中,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驴子。最后,他掉进一只大鲸鱼的腹中,意外与皮帕诺相逢。 经过这次历险,皮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国学,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馁:饥饿。(2)禄:做官的俸禄。,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4、。”(1)知及之:知,同“智”。之,指禄位和国家天下。(2)涖:临,到的意思。,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德才兼备”“德本才末”,卫灵公第十五,德才歌无德无才是蠢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 “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11日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时启用的笔名,取自于他家乡的两条大河:“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郭沫若(1892年1978年)的生平,1

15、、地主家庭的少爷,绝顶聪明的天才;2、创造社“干将”,创造社:郁达夫与成仿吾、郭沫若、王独清的合照,3、多领域的通才郭沫若是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巨人、国学大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学家、史学家、剧作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诗人。郭沫若一生的著作量多达2400万字。4、与国共两党关系暧昧;,郭沫若甲骨文研究,1949年,毛泽东同周扬、茅盾、郭沫若在一起,郭沫若,郭沫若在50、0年代大量政务活动之余,出版有诗集新华颂、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百花集、百花齐故、潮汐集、长春集、骆驼集。其中百花齐放以100种花为题写成的101首诗,展现了为政治

16、服务的极大热忱。,高举起满杯美酒, 颂毛主席万寿无疆, 颂祖国繁荣富强, 颂总路线光芒万丈, 颂大跃进金龙飞翔, 颂人民公社红旗飘扬, 颂亲爱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六亿人民的红太阳!,毛主席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与郭沫若握手,1967年月日,在亚非作家常设局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周年讨论会上,郭沫若致了题为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的闭幕词。在向毛泽东表了忠心之后,感觉到意犹未尽,郭沫若竟即席朗诵了一首诗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亲爱的江青同志, 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这一时期成为郭沫若

17、诗歌水平下滑最快的时期,已远离20年代诗歌天才之水准。,1976年5月12日,他跟风“批邓”:“四海通知遍,文革卷风云。阶级斗争纲举,打倒刘和林。走资派,奋螳臂,邓小平,妄图倒退。奈翻案不得人心、三项为纲批透,复辟罪行怒讨,动地走雷霆。”风云突变,四人帮就逮,郭老立马转向:“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两首词相差不足半年,用的还都是同一词牌水调歌头。,为人诟病的婚姻生活张琼华佐藤富子于立群,于立群,郭沫若,郭沫若的文学史地位: 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卓越的无

18、产阶级战士。是继鲁讯之后,我国革命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在新诗、历史剧、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著作十分丰富。尤以新诗和历史剧的创作,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重大贡献。“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中国第一座白话诗歌的高峰,不仅确定了郭沫若作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形象,而且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国学,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小知:知,作为的意思,做小事情。(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卫灵公第十五,当孙权见到庞统的时候,看到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

19、”,就很不高兴。,国学,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水火:在此代指生活中的必需品。,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面对成语:“当仁不让”,卫灵公第十五,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1)贞:一说是“正”的意思,一说是“大信”的意思。这里选用“正”的说法。(2)谅:信,守信用。,国学,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食:食禄,俸禄。,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39 子曰:“有教无类。”类:指类别、等类。,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卫灵公第十五,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欲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史记伯夷长齐列传,国学,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辞不达意,卫灵公第十五,国学,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2)相:帮助。,卫灵公第十五,谢谢观赏!Thanks!,韩国整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