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604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中古时代的伊斯兰世界,课堂讨论相关问题第一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起源第二节 哈里发国家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第四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第五节 中古后期的伊斯兰世界,课堂讨论(4学时)题目:“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性质”。相关提示:存在与意识。 必然与偶然。 矛盾与运动。 时代与人物。,相关问题 地理范围:亚非欧大陆的中央地带。 人口构成: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 意识形态:伊斯兰教。 三大文明区域的意识形态 基督教、伊斯兰教、官方儒学与王权主义。 上帝至上与皇帝至上。 神治色彩与人治倾向。 宗教社会与世俗社会。, 两大文明发源地的所在 并延伸至第三个文明发源地。 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地

2、区: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阿以战争与巴以冲突、车臣战争、 阿富汗战争、波黑与科索沃战争、 中亚恐怖主义泛滥、 印巴矛盾与克什米尔争端。,第一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起源,一、古代中东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传统二、查希里叶时代的阿拉伯社会三、穆罕默德在麦加四、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一、古代中东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传统1、 地理环境 “三洲五海”的世界。 位置 交往的通道。 开放性与多元性。 区别于华夏世界。, 地貌 高原、山脉、大河流域的错综相间。 经济活动与生活方式。 游牧与定居的差异性与对抗性。 长城: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2、历史传统 人口构成 闪含语系与印欧语系的诸多分支。 政治变迁 统治

3、民族政治格局政治倾向政治疆域。 苏美尔人。 闪含语系时代: 古埃及人科普特人。 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 印欧语系时代: 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中东地区的历史即闪含语系的民族与印欧语系的民族 长期以来矛盾对抗的过程。, 周而复始的政治循环与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 一神崇拜的宗教传统: 埃及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 区别于东亚的世俗社会与南亚的多神世界。,二、查希里叶时代的阿拉伯社会 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 位置 古代文明发源地的环绕与闭塞状态。 地貌的差异 两大区域:绿色与干旱色。 经济活动与生活方式 游牧群体:骆驼。 农业群体:枣椰树。,2、 查希里叶时代的社

4、会状况(静态) 血缘组织 血缘群体是野蛮时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 部落(同一祖先的后裔)与氏族(宿营地) 及结构松散的家庭(同一帐篷)。 部落内婚制与氏族外婚制的理论 与阿拉伯社会现实的差异。 母系制度与父系制度的并存。, 婚姻形态 松散的婚姻关系与群婚倾向 构成氏族部落制度的外在形式。 婚姻关系缺乏明确的限制。 族内婚传统与娶继母为妻的习俗。, 财产关系 公有制财产关系是原始社会的基础。 血缘群体的财产占有倾向: 血缘群体对于牧场和耕地的排他性独占。 个人对于土地即牧场和耕地的支配权力 尚未形成。 政治生活 原始民主制与权力的非强制性 是原始社会的重要标志。 舍赫的地位。 “逊奈”及其外在形

5、式“麦吉里斯”。,3、 “阿拉伯人的日子”与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矛盾(动态) 现象: 劫掠与仇杀。 白苏斯战争、达希斯与加卜拉战争、罪恶的战争。 陋习?生性好战?, 偶然与必然。 起因与性质:人口的淘汰与生存空间的争夺。 研究方法: 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 静态与动态的综合分析。 矛盾与运动的因果关系; 社会矛盾的诸种形式; 社会矛盾与历史运动。,4、 前伊斯兰时代阿拉伯人的宗教生活 原始宗教与多神崇拜:“敬事许多神灵”。 别季尔即神灵住所的崇拜。 安拉的信仰:最高的神灵。 犹太教。 基督教。 哈尼夫:一神崇拜的朦胧性。,三、穆罕默德在麦加1、麦加与古莱西部落 麦加的位置与环境:“不长庄稼的

6、山谷”。 克尔白:天房。 麦加:宗教圣地! 城市? 监护者:朱尔胡姆部落胡扎尔部落。 古莱西人的移入 5世纪中叶。 游牧和朝圣贸易。, 麦加贸易的兴起 6世纪中叶。 环境、条件、范围、内容。 商路的转移与麦加贸易的衰落? 古莱西人的氏族部落制度。 经济活动的变化 财富的增长 社会分化的两种形式 传统秩序的危机。,2、 穆罕默德其人 伊斯兰教的两大特点: 一是野蛮的背景。 二是穆罕默德的身份。 穆罕默德其人: 真实性、平凡性、领袖性。 穆罕默德的家世: 部落与氏族; 曾祖父祖父父/母; 约570年;早年;境遇的变化。,3、 麦加时期的启示 610年“高贵的夜晚”。 古兰经114章之80余章。 安

7、拉。 末日。 天使。 先知。 经典。 信仰的诞生。,4、 皈依与抵制 皈依: 最初的秘密传教。 612年的公开。 615年的人数。 来源的广泛。, 抵制:最初的反应。抵制的起因(偶像与末日及卑微身世)。抵制者。抵制的方式(指责、收买、暴力、联盟)。两次迁徙。出走塔伊夫。,5 麦加时期伊斯兰教的社会性质 氏族之间的对抗? 损害古莱西部落的利益? 古代宗教的翻版? 复古的倾向与启示内容的雷同。 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信仰的差异;崭新的伦理原则;国家的政治理论。 阻止私有观念的滋生? 麦加贵族的代言人?,四、穆罕默德在麦地那 1、 叶斯里卜 位置。 环境:绿洲。 人口构成:复合结构。 尖锐的矛盾对抗与

8、国家秩序的客观需要。,2、 徙志 620年的邂逅。 621年的皈依誓言。 622年的保证誓言。 先期的出走。 穆罕默德的出走。 麦加库巴叶斯里卜。, 意义 空间的移动。 身份的改变。 时代的转折。 伊斯兰教纪元的起点。,3、 温麦 麦地那宪章与秩序的规范。 温麦 传统的延续与血缘群体的保留。 地域关系与绝对权威。 伊斯兰国家的原型。 教俗合一的特点。,4、 圣战 起因 开辟财源的经济需要。 降服麦加的宗教需要。 攻击古莱西人。 攻击犹太人。 攻击贝都因人。, 征服麦加 627年的启示。 628年的侯德比耶合约。 629年的初次朝觐。 630年的占领。 631年朝觐期间的启示 与全面圣战的宣言。

9、 辞朝。 圣战的评价 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战争。 血缘战争与地域战争。 古兰经关于圣战的原则 及其所反映的客观现实。 不同历史条件下 圣战的不同性质。,第二节 哈里发国家,一、哈里发国家的扩张二、哈里发国家的变迁,一、哈里发国家的扩张 1、背景 天堂说? 面包说? 生态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 外部条件: 两败俱伤;种族差异;宗教分歧。,2、 进程 麦地那时代: 叙利亚、埃及、伊拉克、伊朗。 倭马亚时代: 西南欧、印度、中亚。3、 历史遗产 伊斯兰教的世界化。 哈里发国家的疆域基础。 兼容并蓄的崭新文化。 中古时代文明格局的改变。,二、哈里发国家的变迁1、 相关问题 时间。 阶段。 共性: 哈里发

10、的称谓与封建性质的国家。,2、 麦地那时代 哈里发的词义和权限。 哈里发与教皇、 皇帝的比较。 共和政体。 宗教矛盾与神权统治。 原始民主制的传统与共和的倾向。 哈里发的非世袭性。, 欧默尔的统治原则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合而为一。 民族统治。 宗教统治。 封建统治。,3、 倭马亚时代 政治重心的北移。 君主制的建立: 标志与评价。 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 阿拉伯穆斯林。 非阿拉伯穆斯林。 异教徒。 奴隶。 理论与现实的差异 以及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阿拔斯派运动: 教派运动的形式。 “归权先知家族”的纲领 与回归传统的色彩。 广泛的社会基础。 暴力的手段。,4、 阿拔斯时代 政治中心的东移。

11、政治基础的多元化: 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 哈里发国家的解体 原因: 距离的遥远。 自然区域的差异。 伊斯兰化与伊斯兰世界的多元结构。,进程:自边缘地带至核心区域的延伸。诸多政权的教派差异与民族对立。,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相关问题一、哈瓦立及派的兴衰二、什叶派的演变三、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四、苏非主义,相关问题 穆罕默德的绝对权威。 单一的社会构成。 朴素的文化背景。 伊斯兰教的传播。 客观环境的改变。 多元的社会构成。 宗教权威的非绝对性。 政治观点的分歧。 文化背景的差异。 古代东方的禁欲传统。 佛教的转世轮回学说。 基督教的救世主概念。 希腊哲学的思辨倾向。,一、哈瓦立及派的兴

12、衰1、 由来 657年的出走。2、 词义及出处 “出走者”。3、 演变 658年的失败。 661年阿里的暗杀。 倭马亚时代的反抗。 阿拔斯时代的衰微。,4、 政治倾向 朴素的民主思想。5、 宗教倾向 恪守功修。6、 分布 遍布各地,游牧地区尤甚。,7、 分支 阿扎里加派的极端色彩。 伊拉克与伊朗南部。 7世纪末败绩。 伊巴迪叶派的温和色彩。 阿拉伯半岛南部、北非。 776年鲁斯塔姆王朝。 现存阿曼及阿特拉斯山区。,二、什叶派的演变1、 词义: “党徒” 。 2、 误见的纠正: 波斯人与阿拉伯人之间 的民族差异与宗教对立?,3、 由来与演变: 麦地那时代关于哈里发人选的异议。 阿里时代的伊拉克。

13、 穆阿威叶时代的排斥。 680年的卡尔巴拉事件。 复仇的纲领:“为侯赛因复仇”。 阿拔斯时代的发展:神学体系的完善。,4、 伊玛目学说 继承权与遗嘱思想。 隐遁说与转世思想。 古兰经隐义说。 伊玛目的神圣地位:不谬性与免罪权。,5、 仪式 圣徒与圣墓的祭奠: 伊拉克的纳贾夫、卡尔巴拉。 伊朗的马什哈德、库姆。 忏悔与捶胸顿足。,6、分支 十二伊玛目派: 主流派别。 七伊玛目派: 激进派别。 五伊玛目派: 温和派别。 诸极端派别: 卡尔马特派。 德鲁兹派。 阿萨辛派。 阿拉维派。,三、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1、 由来 “逊奈与大众派”。 “逊奈”即行为, 特指“先知的道路” 抑或“先知的传统”。,

14、2、 基本政治原则 承认历代哈里发的合法地位。 区别于哈瓦立及派 和什叶派的穆斯林群体。,3、 穆尔吉叶派 延缓中庸; 万事留待安拉裁决。4、 穆尔太齐勒派 唯理主义思潮。,5、 艾什尔里派 教义学的集大成。 比较经院哲学: 环境的相似与思想的相近。,四、苏非主义1、 词义2、 禁欲主义 哈桑巴士里与阿布哈希姆: 崇尚朴素的生活方式, 蔑视荣华富贵。 社会分化与下层民众的消极反抗。,3、 神秘主义 8世纪后期的神爱论 拉比尔阿德维叶: 视安拉为爱的对象而非畏惧的对象。 9世纪前期的神智论 祖农: 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与安拉的合一。, 9世纪后期的泛神论 比斯塔米与哈拉智: 安拉是唯一的真实且存在

15、于一切之中。,4、 宗教实践:个体聚合。 教团:伊拉克系/呼罗珊系/非洲系。, 修炼:德尔维什。 言而无语。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食而无味。 无动无静。无喜无忧。 (与佛教的修炼相似)。 中心: 道堂与活动区域。 创始人的尊崇 与首领的绝对权威。,5、相关问题 非官方地位。 民间传教。 非暴力的劝信方式与宽容倾向。,第四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相关问题一、社会氛围二、主要成就三、历史地位,相关问题 文化繁荣的外部环境? 富庶的经济环境与稳定的政治环境 是否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定义: 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意识形态的文化。, 特点 宗教性。 多元性。 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性与单一性。 源流

16、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与伊斯兰教。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波斯印度的古代文化。,一、社会氛围1、 麦地那时代 蒙昧状态:识文断字者如凤毛麟角。 文化中心:两座圣城。 宗教学者:圣门弟子。 宗教学术: 教法学/圣训学/经注学/诵经学。 阿拉伯风格。,2、 倭马亚时代 中心的转移:库法与巴士拉。 学者的构成:异族血统与异教背景。 风格的改变:初步的多元色彩。3、 阿拔斯时代 宗教宽容/翻译运动/创新。 比较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迫害 与中国清代的文字狱。4、 深层背景 征服/统治/交往/融合。,二、主要成就1、 文学 传统诗歌与新诗。 散文与故事: 古兰经。 天方夜谭。,2、 艺术 音乐: 伊斯兰教之鄙视音

17、乐/歌手/音乐理论。 书法:伊斯兰教之反对绘像/书法艺术。 建筑:宗教建筑/风格的演变。,3、 历史学 阿拉伯人的历史 阿拉伯人的族谱。 阿拉伯半岛的古代传说。 先知生平。 圣战始末。 伊本伊斯哈格 与伊本希沙姆的先知传、 白拉祖里的各地的征服。 世界的历史 泰伯里的历代先知与君王史。 麦斯欧迪的黄金草原。 伊本阿西尔的历史大全。 始于人类的起点,终于当代。,4、 哲学 经院哲学: 安拉的本体与属性/前定与自由。 苏非哲学: 人与安拉的关系以及沟通的方式。 世俗哲学: 宇宙观/认识论。 希腊哲学、东方神秘主义 与伊斯兰教神学的结合。,5、 自然科学 天文学 白塔尼: 天体运行理论。 阿布瓦法:

18、 地球形状研究及日心说假设。 比鲁尼: 地球自转及日心说论证。 欧默尔赫亚姆: 太阳历 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128年设31个闰年。, 数学 印度数字符号与10进位法。 花拉子密的代数学; 代数一词的英译。 阿布瓦法的三角学。, 医学 拉齐的医学集成、 天花与麻疹。 伊本西那的医典。 基督教欧洲的医学经典。,三、历史地位 承上启下(时间)。 上承欧洲古典文明,下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当西方在“黑暗的中世纪”徘徊时, 穆斯林掀起了翻译欧洲古典文明成果的高潮。 12世纪后重新被翻译成欧洲文字的古典文明成果在欧洲社会的广为流传, 对14世纪以后兴起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 东西交融

19、(空间)。 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为“黑暗”的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启蒙作出了巨大贡献。 阿拉伯人对欧洲传播的不仅是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 印度的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0”的符号, 也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这些文化对于促进欧洲文艺复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第五节 中古后期的伊斯兰世界,一、德里苏丹国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一、德里苏丹国1、 中古前期的南亚 古代历史传统的延续。 法显与玄奘的记载, 长期的分裂与短暂的统一 笈多王朝(320-540)。 戒日王帝国(606-647)。 拉其普特王公的统治。,

20、印度教的兴起 社会基础。 思想来源。 基本教义。,2、 德里苏丹国的建立 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伊斯兰教强调严格的一神信仰, 印度教则是典型的多神崇拜。 其次,伊斯兰教强调穆斯林内部的平等原则, 印度教则与严格的种姓制度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教义明确而强调正统, 印度教则缺乏明确的教义 而对诸多思想表现出宽容的倾向。, 阿拉伯人的入侵: 8世纪初。 加兹尼王朝的征服: 10世纪。, 古尔王朝的统治: 12世纪。 奴隶王朝的建立: 1206年。,3、 德里苏丹国的王朝更替与统治范围 奴隶王朝(12061290) 卡尔基王朝(12901320) 卡尔基王朝苏丹阿拉乌丁 征服文迪亚山

21、以南的诸多印度教土著政权, 德干高原被纳入德里苏丹国的版图。 卡尔基王朝统治时期,正值蒙古人扩张之际。 12791285年, 蒙古军队多次入侵印度西北部地区, 均被德里苏丹国军队击败。 其中一部分蒙古人皈依伊斯兰教, 定居于德里, 是为印度最早的蒙古血统的穆斯林。 继德里苏丹国之后统治印度的莫卧尔帝国, 便是蒙古血统的政权。, 图格拉王朝 (13201414) 图格拉王朝苏丹 穆罕默德图格拉 在位期间, 德里苏丹国的疆域 达到顶峰: 西起印度河流域, 东至恒河下游, 北抵克什米尔, 南达科佛里河。 赛义德王朝 (14141451) 罗第王朝 (14511526),4、 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制度 教

22、俗合一的政治制度 德里苏丹国改变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 采用教俗合一的伊斯兰神权政体, 苏丹集君权与教权于一身, 接受阿拔斯哈里发的册封。 突厥血统、阿富汗血统和波斯血统的穆斯林 作为军事贵族构成德里苏丹国的统治基础。 印度土著的王公贵族除少数皈依伊斯兰教者外, 大都被排斥于国家要职之外, 只能充任乡镇小吏。 德里苏丹国废除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 中央机构与核心省份的重要官职由苏丹任命。 在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土著王公统治的土邦; 土邦在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和缴纳贡税的条件下, 享有自治的权利。, 国家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制度 德里苏丹国时期, 国家土地所有制广泛发展。 国有土地的主要来源,

23、是征服的过程中没收印度教王公贵族的私人土地。 苏丹在名义上拥有全国的土地, 土地的占有和支配则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哈斯”是苏丹直接支配的土地,相当于王室领地; “伊克塔”是穆斯林战士领有的军事封邑, 构成国有土地的基本形式; “瓦克夫”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地产,享有免税的权利。 除国有土地之外,亦有许多土地沿袭印度传统的所有权, 是为私人拥有的地产。, 伊斯兰教的意识形态 德里苏丹国统治时期, 伊斯兰教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在印度诸地广泛传播, 穆斯林人数剧增, 印度的伊斯兰教化程度明显加深。 印度的穆斯林包括三个来源: 一是早期进入印度的阿拉伯穆斯林; 二是自中亚和阿富汗进入印度的突厥穆斯林、波斯

24、穆斯林和阿富汗穆斯林; 三是改宗伊斯兰教的印度土著居民。 德里苏丹国时期,穆斯林分布于印度北部及德干高原。 在旁遮普、信德、克什米尔和孟加拉,穆斯林在人数上超过印度教徒。, 异族异教的政权与文明的交往 德里苏丹国统治时期,种族的差异和信仰的对立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的逻辑结果是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广泛交往。 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是明显不同的两种信仰。伊斯兰教强调严格的一神信仰,印度教则是典型的多神信仰。伊斯兰教明确反对偶像崇拜,印度教的突出特征则是诸多神灵的偶像崇拜。伊斯兰教倡导穆斯林皆为兄弟的平等原则,印度教则极力神化种姓制度。 尽管如此,自德里苏丹国统治时期开始,伊斯兰

25、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社会长期处于并存的状态,并且产生深远的影响。巴克提教派运动旨在调和与折衷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可谓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广泛交往的历史产物。,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早期历史 13世纪的迁徙: 呼罗珊两河流域上游小亚细亚西北部。,2、奥斯曼土耳其人国家的建立 奥斯曼(12901326): 建国与艾米尔。,3、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扩张 乌尔罕(13261359): 小亚细亚的征服。, 穆拉德一世(13591389): 东南欧的战争。 1389年科索沃战役。, 穆罕默德(14131421): 统一政权的恢复。, 巴叶济德(13891403): 苏丹。 巴尔干与小亚细亚的进一步征服。 安卡拉战役。, 穆拉德二世(14211451): 东南欧统治地位的巩固。, 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