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2855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文献质量评价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文献质量评价,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 彬2014年10月,第一节 概 述,一、文献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是进行系统评价的必要步骤,对不真实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必然产生错误结果。 须对纳入的每项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以降低偏倚,确保系统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一、文献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2.为临床护理人员节省宝贵时间,去伪存真,从海量文献中找出真正有实用价值、科学性和可靠性的证据,以改进临床护理决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一、文献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3.为卫生政策制定者提供可靠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避免错误证据误导决策者,人民卫生出版社硕士

2、研究生用循证护理学,二、文献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一) 内部真实性 (二) 重要性 (三) 适用性,(一)内部真实性,指某个研究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受各种偏倚的影响程度。 偏倚的来源: -选择偏倚 -实施偏倚 -失访偏倚 -测量偏倚,1. 选择偏倚,(一)内部真实性,发生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随机分组不完善各组基线不可比 随机序列公开能预计到下一个研究对象将分到哪组,掺杂主观因素带来偏倚,应对方法 随机分组 (randomized allocation) 分配隐藏 (allocation concealment),2. 实施偏倚,(一)内部真实性,在干预实施过程中,除了要验证的措施

3、不同外,各组其他措施也不同而致偏倚,应对方法 将干预方案标准化 盲法 :盲干预者和研究对象,3. 失访偏倚,(一)内部真实性,随访过程中,各组因退出、失访、违背干预方案的人数或失访者特征不同而造成的系统差异,应对方法 尽量减少失访:尽量将20% 尽量获取失访者信息,进行意向性分析,4. 测量偏倚,(一)内部真实性,测评结局指标时,因测评方法不可信或各组测评方法不一致造成的系统差异,应对方法 用统一、标化、可信度高的测评方法 盲法:结果判断标准,并对测评者实行盲 法。,(二)重要性,指研究是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通常使用量化指标来评价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不同的研究问题评价指标不同。,1. 用于病

4、因或危险因素研究的指标,(二)重要性,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 相对危险度 (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时),病例对照研究 比值比 (oR),2. 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研究的指标,(二)重要性,临床结局: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绝对危险降低率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ARR) ARR=CER-EER相对危险降低率 (relative risk reduction, RRR) RRR=(CER-EER)CER获得一例最佳效果需治疗的病例数 (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NNT=1ARR,3. 用于诊断性试验的指标,(二)重要性,敏感度 (sensiti

5、vity, SEN)特异度 (specificity, SPE)准确度 (accuracy, ACC)患病率 (prevalence, PREV)阳性预测值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V)阳性似然比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LR),(三)适用性,又称外部真实性 指研究结果能否推广应用到研究对象以外的人群。,1.是否与自己所护理的患者情况相符,(三)适用性,人口社会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经济状况临床特征:疾病严重度、病程、合并症,证据中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否与自己所护理的患者相符,2.该证据在服务对象所处的医疗环境

6、 下是否可行,(三)适用性,人力技术力量设施和设备社会经济因素,3.该证据对服务对象可能产生的利弊 权衡,(三)适用性,4.服务对象自身对使用该措施的意愿,利-对临床结局的改善弊-副反应、不良反应,第二节 文献真实性评价方法,评价者:2人或多人同时进行独立评价, 意见分歧时,共同讨论或请第三人解决。,评价标准:各循证医学中心、不同设计类型 -Cochrane协作网(2011, 5.1.0版) -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2008)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文献质量评价项目(CASP, 2005),一、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RCT

7、: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比较效果的不同评价要点:随机、盲法、基线可比性,(一) Cochrane循证医学中心的标准(2011) (RCT),(二)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2008) (RCT),(三)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RCT),-为提高RCT的报告质量,加拿大CONSORT小组1995年出台CONSORT声明,提出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和描述受试者流动的流程图。-2010年进行了更新,(四) CONSORT声明对RCT的报告要求,Schulz KF, Altman DG, Moher D, for the CONSORT Group. CONSORT

8、2010 Statement: updated 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parallel group randomised trials J. BMJ 2010, 340: 698-702,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 续),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 续),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局部解剖学,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

9、),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RCT应报告的信息清单(CONSORT, 2010),二、类实验性研究,亦称准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区别在于,类实验性研究未按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或未设立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但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干预措施(操纵),(一)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的标准(2004),三、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亚组,追踪各组结局,比较组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led study):以现在确诊的患者为病例

10、组,以不患该病但有可比性的个体为对照组,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以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一)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的标准(2008)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二)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标准 (队列研究),(二)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标准 (病例对照研究),四、描述性研究,也称非实验性研究不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在自然状态下描述研究对象某问题的现状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的标准(2008) (描述性研究),五、案例报告和专家意见,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的标准(2008),六、质性研究论文,又称为

11、定性研究是研究者根据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查询档案或记录获得的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通过分析、归类、提炼,找出某些共同特性和内涵,用文字阐述研究结果,六、质性研究论文,评价要点 哲学观、方法学、具体研究方法及结果阐释之间的一致性 研究者所致偏倚的程度 研究对象所报告的原话与资料分析所得结论之间的关系,(一)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的标准(2008) (质性研究),(二)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标准 (质性研究),七、系统评价论文的评价方法,又称为系统综述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相关证据,用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综合结果,以得到可靠的结论,系统评价论文的质量原则 是否根据RCT进行的系统评价 在系统评价的“方法学”部分,是 否描述了检索策略以及评价临床研究质 量的方法 不同研究结果的相似性,七、系统评价论文的评价方法,(一)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中心的标准(2008) (系统评价),(二)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标准 (系统评价),思考题:,两人一组,选择下列类型的论文各一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类论文现象学研究论文系统评价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