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4294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善若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善若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上善若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上善若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上善若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善若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善若水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诸子百家老子,一、作者生平,老子: (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春秋时期。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文化名人。他与后世庄子并称为“老庄”。今存世有道德经,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二、作品 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德经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共81章。全文5000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2、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道是“无”,人的肉眼虽无法企及,但却真实的存在,是对世界的抽象认知。 道是“始”,是万事万物本源;是自然、自在的存在,是那种无法描述,却可推动世界万物运转的混沌力量。 道是“常”,是万物变化多端背后的“不变”。是规律,是所有的存在都必须依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道” 是什么?,2,1,3,四、价值影响,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

3、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五、历史评价,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唐玄宗: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帛书版道德经图片 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

4、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欧阳修:“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苏辙:“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苏辙双溪集遗言)鲁迅:“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毛泽东:“道德经是一部兵书”。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手可得。黑格尔:“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另类老子,常 人 思 维,老 子 思维,有为、教化、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理想、奋斗、拼搏、努力、向上、积极、奋进、

5、价值、进步、发展、争先、楷模,无为、纳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虚静、节欲、不争、不恃、不为,正面 阳面,反面阴面,商容,子知之乎?,老子,商容,吾齿存乎?,老子,非谓刚亡而弱存乎?,商容,吾舌存乎?,老子,存,亡,商容,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老子受教,六、道德经的智慧,1、人生智慧:弱者生存 天底下最弱的是水,最战无不胜的也是水2、处世智慧:学会减法生活 “为学”和“为道”的对立概念,上 善 若 水,“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上善若水”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

6、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老子曰:“上善若水。”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水之特性:谦卑、宽容、无争,“居善地”:一个人的行为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善渊”: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

7、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正善治”: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事善能”: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有关水的“七善”,我在这里引用苏辙的注解。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其父苏洵,三人合称三苏。 第一,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第二,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 第三,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第四,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 第五,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8、 第六,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第七,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苏辙的解说很有趣,从七个角度说明水的七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用水来对照人生很贴切,学会这七种善,就是天下第一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居善地,心善渊,一步一步来;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任何一动、一静、一言、一谈,都合乎平常的生活道理,这是老子高明的地方。,人生智慧,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 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 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 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 决不打扰你的安宁;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 决不漠视你的寒冷;做人如

9、水,你热,我便沸腾, 决不妨碍你的热情。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如水人生,随缘而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学日益”,什么叫学问?学问是靠知识、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就是做学问。“为道日损”,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所以学问是加法,修道是减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一切都空,空到了最后连空也把它丢掉,空到一无所有;然后无所不有,一切皆知,一切皆有,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10、老子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能够学问成就,或修道成就,就要有两种能力:“提得起”是做学问要“为学日益”;“放得下”是修道要“为道日损”,一切放下。如此才能轻装简从不断前行。,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六、道德经的智慧,3、懂得迂回的智慧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4、看破福祸相倚5、功成身退是一种舍得6、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名言,上善若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多

11、言数穷,不如守中。天长地久。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不出户,知天下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元赵孟頫,道德经,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