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68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1/27,.,1,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小乔,2022/11/27,.,2,2022/11/27,.,3,眼的屈光,眼球光学,2022/11/27,.,4,从侧面看:中央1/3区域近似为一个凹球面透镜前表面曲率半径:+7.7mm后表面曲率半径:+6.8mm中心厚度: 0.50.6mm折射率: 1.376屈光力:+43.05D(占总屈光力70%左右),角膜,2022/11/27,.,5,房水,房水折射率:1.336前房深度是重要的光学参数,由于它影响眼光学系统的总屈光力。当眼不调节时,前房深度平均值约为3.0mm;其它因素不变,前房深度每减少1mm(通常晶状体朝前移动)眼的总屈光力将

2、增加1.4D。前房深度:沿光轴测量的角膜后顶点至晶状 体前顶点的距离。,2022/11/27,.,6,晶状体,1几何参数: 未调节时:直径约为9mm的双凸形前表面曲率半径: 10mm后表面曲率半径: 6mm中心厚度: 3.6mm屈光力:19.11D 调节时,两个表面均会更弯(曲率变大),尤其是前表面变化更大。中央厚度增加,前顶点前移,从而减小了前房的深度。,2022/11/27,.,7,玻璃体它不随晶状体形状的改变而变化形状折射率:1.336,2022/11/27,.,8,屈光力:角膜: +43.05D *晶状体:+19.11D *整个眼:+58.64D眼轴长:24.387mm,2022/11

3、/27,.,9,透镜屈光力1. 屈光力:即透镜使光线改变方向的能力,数值上等于焦距的倒数,焦距单位为米。例:焦距为2m,屈光力为0.5D2. 屈光度:屈光力的单位,用符号“D”表示,1D=1m-1。符号规则以透镜为起点,透镜右侧距离取正号,透镜左侧距离取负号屈光面:球镜的两个表面均称为屈光面,也称为折射面,2022/11/27,.,10,2022/11/27,.,11,第一代回归公式SRK P=A-0.9K-2.5AL P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 K 角膜屈光力 AL 眼轴长度 A 常数 116-119之间,2022/11/27,.,12,第二代公式SRK-2 根据眼轴长度不同对A常数进行修正来测

4、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 P=A-2.5AL-0.9K+C 针对不同眼轴长度,C取不同的值 AL24.5,C=-0.5 此公式对有明显屈光不正眼计算准确性更高,2022/11/27,.,13,第三代公式 SRK-T,还有Hoffer Q及H0lladay 公式根据不同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力计算出不同人工晶状体眼的前房深度,使用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预测更准确,目前普遍使用,2022/11/27,.,14,第四代公式 Holladay 2、Haigis公式Holladay II公式使用7个变量:角膜直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术前屈光状态、年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的

5、个体化计算角膜极度扁平患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可能不准确。,2022/11/27,.,15,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开展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状态矫正屈光不正先后经历RK、PRK、LASIK、EPI-LASIK、波前引导下LASIK、飞秒激光制瓣LASIK等技术进步第一代、第二代屈光手术患者中部分发生白内障,需接受白内障摘除+IOL植入术,2022/11/27,.,16,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曲率、厚度、屈光指数等生物学参数发生变化白内障术前IOL度数计算需引入以上各项生物学参数运用常规方法计算IOL度数势必带来屈光偏差,引起白内障术后明显屈光不正!,2022/1

6、1/27,.,17,如何提高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度数计算准确性,取决于准确的角膜曲率准确的术后有效前房深度预测准确的眼轴长度测量正确选择IOL计算公式,2022/11/27,.,18,角膜曲率测量误差出现的原因及改进方法1、角膜曲率测量误差来源角膜屈光术后中央区角膜变薄,前曲率变平,后曲率相对维持原状前后表面曲率半径(r)比率发生改变,引起角膜屈光指数发生改变(不再是1.3375),带入公式 K=(1.3375-1)/r 计算所得角膜曲率势必出现偏差手动角膜曲率测量时一般取旁中心4点位,忽略了变平的中心部位角膜,测得曲率较实际偏大,2022/11/27,.,19,2、角膜曲率测算的改进方法,利

7、用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通过光学公式计算 使用Pentacam/Orbscan检查获得前、后表面曲率半径 该方法不需屈光手术前的临床资料即可计算角膜曲率利用屈光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计算 当无法直接获得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时,可通过手术切削量、术后前表面曲率半径来推算术后后表面曲率半径,进而计算角膜曲率,2022/11/27,.,20,临床病史法-目前较公认的计算方法 在临床资料完整情况下,根据手术前后角膜屈光状态,用术前角膜曲率-手术矫正 量=术后角膜曲率 公式:Kp+ Sep-SEa=Ka,Kp=屈光手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力,SEp=术前屈光状态,SEa=屈光手术稳定后屈光状态,Ka=屈光术

8、后中央角膜屈光力 前提:要求术后角膜屈光状态稳定,无回退,否则影响计算准确性,2022/11/27,.,21,硬性角膜接触镜法 根据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前后,患者主觉验光屈光度的变化计算角膜曲率 计算公式:Bc+ Pc +SEc-SEs=Ka。Bc=角膜接触镜的基础弧度,Pc=接触镜屈光度数,SEc=戴接触镜后等效球镜度数,SEs=戴接触镜前等效球镜度数,Ka=屈光术后角膜屈光力 该法要求患者矫正视力须在20/80以上,2022/11/27,.,22,运用调整的屈光指数或回归公式计算 目前角膜曲率计均基于模型眼的固定角膜屈光指数1.3375来计算角膜曲率 术后角膜屈光指数改变,Shammas等研究

9、发现该值升高约10%,为1.4083,但新值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尚待考证 回归公式是在临床病例积累的基础上获得,其可靠性受病例积累量制约,2022/11/27,.,23,二、术后前房深度、IOL度数计算公式误差及改进方法,有效晶体位置(ELP)屈光术后有效晶体位置屈光术后前房深度基本不变,也即ELP未改变第三代IOL计算公式HofferQ、Holladay、SRK/T根据屈光术后轴长、曲率来计算ELP,再将以上参数带入公式计算出IOL度数屈光术后由于曲率减小,计算所得ELP也较实际小,故推算所得IOL度数偏小,出现远视漂移改进方法用屈光术前角膜曲率、轴长计算ELP通过临床病史法获得术后角膜曲率

10、将有效晶体位置、术后角膜曲率、术后轴长代入理论公式中计算出IOL度数,2022/11/27,.,24,三、眼轴测量误差及改进方法眼轴长度是指从角膜顶点到黄斑中心凹的距离。A超生物测量所测得的眼轴是从角膜前表面至视网膜内界膜的距离,研究发现54%术后屈光误差来自A超眼轴测量误差测量方向不正确或压迫眼球 后巩膜葡萄肿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基于部分相干干涉测量原理,测量眼轴长是从泪膜前表面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距离,包括了视网膜中心凹的厚度,测量过程中需注视视标,且不接触眼球,是真正意义上的视轴。,2022/11/27,.,25,若临床资料完备者,建议采用临床病史法计算屈光术后角膜

11、曲率建议采用Pentacam/Orbscan检查获得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建议用屈光术前角膜曲率计算ELP建议采用IOL-Master测量轴长,无IOL-Master时,建议B超定位下反复测量A超获得相对准确轴长,2022/11/27,.,26,总结:正常范围眼轴(22-24.5mm)几乎所有公式均可中等程度眼轴(24.5-26mm)Holladay 1最理想长眼轴(26mm) SRK T最合适短眼轴(22mm) Hoffer Q公式最准确超短眼轴(19mm)建议使用Holladay 2角膜屈光术后眼 建议采用双曲率法矫正第三代公式或直接采用第四代Holladay 2公式,2022/11/27,.,27,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工作和生活需要确定合适的术后屈光状态术前向患者反复交代屈光误差难以避免,以免引起不必要纠纷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测算目前还没有一种统一的可行性方法,个体病例需个体对待需要进一步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才能进一步提高角膜屈光术后IOL度数测算的可预测性及准确性,/10/29,.,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