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092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之大瓠之种杨丽ppt课件.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何做到“逍遥游”? 无己,无功,无名无己: 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无功: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无名:忘怀荣辱得失,褒贬任人。 庄子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安宁恬静、悠然自在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

2、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鹏之徙于南冥 大瓠之种 庄子逍遥游,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 。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h)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u)之。”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

3、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果实结的葫芦,赠给,葫芦,V,种植,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n.坚固的程度,把做成,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因为,砸破,惠子话语隐含的一个观点:以大为美、以大为用,否则不会以“非不呺然大也”为评语。惠子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世俗的实用价值,世俗、外在、功能、功利之用。大而无用:在现实中不实用,从功利角度、技术层面看“无价值”。王国维:世上的哲学,可爱的多不可信,可信的多不可爱。,

4、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n)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ng)澼(p )絖(ku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技百金,请与之。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实在,n.大的东西,V.制作,洴:浮。澼:在水中漂洗。絖:丝絮。,状语后置,鬻:卖,出售。,与,给,通假、使动,定语后置句,客得之,以

5、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说服,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V.带兵打仗,划分

6、出土地,同一,一样的。,使用方法,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评价:惠子“拙”。惠子“拙”的原因:“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用大”的方式有二:一是小物用于大处,如不龟手之药使人功成名就;二是大物用于大处,如葫芦使人浮于江湖。庄子熟知世间趋利避害的技巧,借此引导惠子明白:真正要“用大”,必须先化解有蓬之心。,在冬天,状后句,省略句,这则寓言里,惠子和庄子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有什么用意?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而有用,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世界上的事物,本

7、来就没有大小和好坏之分,一个人智量大,见地高,境界应用高,就能把一个不相干的小事情用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道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他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智量境界应用的见地不够,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东西,到了他手里也会没有用。(南怀瑾),境界决定人生能否逍遥:对外在功利的追求不能实现“逍遥”,只有换个角度,上升到“道”、“人生逍遥”的层面,向内而求、超越功利,人生才能有价值和意义。,抛弃外在功利,方可能实现逍遥之境。,我们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人格?,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老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

8、入也,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樗(ch):臭椿,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狸:野猫。狌shng:黄鼠狼。敖:通“遨”,遨游。敖者,指出来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机辟:捕兽的机关陷阱。罔:网。罟g:网的总称。犛(mo)

9、牛:牦牛。,惠子与庄子争辩补充,惠子举樗之例,是为了讽刺庄子的理论大而无当,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说明庄子的理论是不会被众人认可接受的。 庄子则以“狸狌”说明“有用”难免带来祸患。借樗比喻,正是因为“无用”,所以没有困苦,能够保持“逍遥”的境界。至于人的无用,则要经过“无待”这一关,才可以发挥大用。,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

10、。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你喜欢“实用派”的惠子还是喜欢“逍遥派”的庄子呢?有用和无用是不是绝对的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个矛盾? “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

11、有用”,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 比如猪羊的肉可食,无疑是“有用”的东西,而龙凤是幻想的产物,对人的实际生活是“无用”的,可是,龙凤的地位却远远高于猪羊,“无用”所以胜于“有用”,在于龙凤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吻合人们的精神企求。再如,梅有子也有花,梅子是水果,可食,而梅花则无实用,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赞咏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名句,在对美的欣赏中,借物抒情,赞美了人应有高雅品格和幽逸情趣,有力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梅花、梅诗,也就成了“无用之用”。,鹰犬是可以作为爪牙之用的,比起舞风唳月的鹤来说,有用多了,但就是

12、少那分带点仙气的逸态。鹅鸭是肉蛋都可以食用的,比起忘机得趣的鸥来说,有用多了,但就是少那分引人远思的翎羽。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鹤高贵于鹰,鸥高贵于鹅,出尘的东西胜过红尘里的东西,无用的禽鸟胜过有用的家禽。 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 但是,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又是如何划分呢?它在时间、空间上又有怎样的定义呢?于今世无用,那于后世呢?于此地无用,那于彼地呢?我们似乎无从知晓,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深究,因为我们都被无形的手推着快速往前走。无怪乎,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只想生活。”谋生有用,生活无用。所以现代人都

13、少了仰望星空、闭目感受生活的惬意心情。,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本文是什么话题之争?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A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之事,是为了说明同一个事物,有小用,也可以有大用,从而婉转地说明惠子不善于用大。B惠子的“大瓠”之说是为了讽刺庄子的理论大而无当,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是不会被众人认可

14、接受的。C惠子和庄子的辩论,实际上是小与大的辩论。D庄子认为,大有大的用处,但是一般人都只能看明白小的用处,并且总是以用小的方式来用大,因而困苦,无法逍遥。,(),(),(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1、“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表现了庄子超越一切现实困境,忘掉自我,不拘外物,悠游自适的性情。,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表明了庄子的观点,还点明了辩论的话题 用大与用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万物皆有所用,同样一件东西,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

15、而更好地利用它。,文言现象归纳:(一)通假字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2、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二)词类活用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2、其坚不能自举也。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4、能不龟手一也。5、冬,与越人水战,通“皲”,使皮肤皲裂通“纩”,指棉絮,树,名作动,种植;实,使动,使实坚,形作名,硬度大,形作名,大的东西龟,使动,使皲裂;一,数词作形容词,一样冬,名词作状语,在冬天,(三)虚词的意义 以盛水浆1、以 剖之以为瓢 客得之,以说吴王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2、为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请与之3、与 与越人水战,介词,用来介词,把介词,凭着,介词,因为动词,制作,动词,给介词,和,(四)、难句翻译(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2)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药物)能够防止手冻裂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有的人不能免除漂洗棉絮,就是使用它的方法不同啊。,那么先生还是有浅陋的、遭蒙蔽的见识啊!,(五)句式判断1、请买其方百金。 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3、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状语后置:请(以)百金买其方,省略句:能不龟手(是)一也,或以(之)封 非 (瓠)不呺然大也,定语后置: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