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633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文学 《留园》 游览路线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9级园林一班 唐 婷,留园分析,留园介绍:,留园位于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明中叶 太仆寺卿 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年间被刘恕所重建,因园中多白皮松,故名“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全园面积约2公顷,分中、东、西、北四区。(其中中区和东区是园中精髓),留园的平面图结构,留园的景观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变化多端的空间处理艺术,空间的高低、虚实、明暗、收放等手段的运用恰到好处,令人回味无穷丰富的石景,山势自然,峰石奇秀,留园 虚拟游览图,留园造景手法及特征,入口处(欲扬先抑)中区(“前厅后山,隔池相望”)东区(湖石峰:“瘦”、“漏”、“透”、“皱”)其他各处(空间的高低、虚实、明暗

2、、收放等手法),现在就将根据游览路线对入口处进行讲解。,一.入口处:欲扬先抑手法的经典之作,进了门厅,是一个小天井,小天井的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漏水。,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2米,宽不过1.5米,虽然很不起眼,却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在天井后面的是轿厅,天井里种了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有一个敞厅,敞厅前面的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石笋,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的意思。,穿过这道门,就来到了留园的中部花园。门上方的石碑“长留天地间”。,中部花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人写意山水园的特征。,花窗对面的

3、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隐隐可见,这门扇花窗,图案各异,你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是造园中的“移步换景”,并且这几扇花窗还有通风、透光的功能。,可以窥探的到中区秀丽的山池景色,走过漏窗,就来到了“绿荫轩”,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了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从远处拍过来的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绿荫轩是观赏春景的最佳处,“绿荫”小轩临水而筑,轩外景色溪山深

4、秀,进入“绿荫”,朝北整面无墙,完全敞向山池这三种墙面的处理手法分别是掩映、透露、敞开。,现在我们对入口处进行视线分析,手法很成功哦!,再向前行进就将进入园的中区景色。,以水池为中心,西、北面为山体,东、南面主要是建筑组群。这种“前厅后山,隔池相望”的布置,为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中所多见,二、中区景观,院内有银杏、枫杨、柏、榆等高大乔木,有的树龄已达百年以上。曲溪楼前的枫杨、绿荫轩的青杨,婀娜多姿、青葱翠绿,使园林中 增添了不少幽深、自然的气氛。,曲溪楼,自然式手法的运用:临水的山体是用太湖石间以黄石堆筑而成的土石山。 假山上草木丛生,山石嶙峋,山经蜿蜒起伏,令人至此犹如置身山野之中。,西山多植桂

5、树,有爬山廊通至山巅的“闻木樨香轩”,驻足俯视,园中景色尽收眼底。北山上有六角形小亭“可亭”作山景的点缀,同时也是居高临下的观景处所,闻木樨香轩,可亭,可亭,“亭者,停也”,也就是说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了。可亭是观赏冬景的场所,在它的周围种有梅花,水池东、南面为高低错落、连续不断的建筑所环绕。,1.南岸建筑群体主要是“明瑟楼”、“涵碧山房”,它们和北山上的可亭隔水呼应,结成对景。,涵碧山房前临池为宽敞的月台,房后的小庭院中,只有牡丹、绣球等花木。,从这里进爬山游廊,顺空廊沿习墙逶迤而上,在折而向北,直到中区东北隅的“远翠楼”。,涵碧山房,往东又与东区的游廊相接(这是留园外围一条最长的游览线),可

6、亭,明瑟楼,楼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踏道藏于其中,边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楼僧踏一梯云”,将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腾的去朵,从涵碧山房前面的露台看过去,可以观赏到对面的假山,露台也是园主人观赏夏景的地方,池中的小岛小蓬莱,随着小蓬莱的小路向前走,有个方亭叫“濠濮亭”,2.池东岸的主要建筑有清风池馆、曲溪楼等,高低错落,虚实相间,造型优美,色彩素雅明快,再配上散落点缀的花木其实,有如一幅美丽的画面,清风池馆,曲溪楼,三、东区景观,东区主要以建筑与庭院为主,是当时园主人进行各种园居活动的场所。,其中:“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为两处重点建筑群,五峰仙馆是一座面阔五间的大型厅堂。厅内装潢考

7、究,梁柱构件皆使用名贵的楠木为材料,故又称楠木厅,其前后都有庭院,且均叠以山石、点缀花木。前厅的大假山上有五峰突起,意在模拟庐山五老峰,颇具山野之趣。,五峰仙馆之西邻有“汲古得绠处”小屋一间。其名系出自唐代诗人韩愈“汲古得修梗”诗句,表明这里是读书冶学的地方。,五峰仙馆之东邻有“还我读书处”与“揖峰轩”两个小院。院落之间绕以回廊,间以砖框。院中散置佳木修竹,萱草片石,均精巧得体,富有生机。,由揖峰馆往东既是“林泉耆硕之馆”。,“林泉耆硕之馆”,面阔五间,鸳鸯厅结构,有前后二厅,“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隐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硕”指有名望的人;“馆”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连起来讲就

8、是:这里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馆内北为水池“浣云沼”,再往北就是此区的主景著名峰石“冠云峰”、该石峰高5.6米,是苏州诸园中最高的湖石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外形有瘦、透、皱、漏的特点。,其左右又有“岫云”、“瑞云”二峰相衬,使其更增风韵。,浣云沼、冠云峰,冠云峰北面有冠云亭、冠云楼,位于冠云峰东边的石头叫瑞云峰,位于冠云峰西边的石头叫岫云峰,冠云楼,四、其他各处景观,1.北区:游览完东区整个园子往西北方向走,经过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就来到了又一村。,北区原有建筑解放前已毁,现植有竹、李、杏,并辟有盆景园,2.西区:园的西区有南北向的土山,全园的最高处即在这里。,山上建有小亭两座,可遥望虎丘、天平、上方等山,山坡之上枫树成林,晚秋时节,红叶一片,美丽惊人。,至乐亭,舒啸亭,再一直走,就到活泼泼地,走到这里已快到出口了,从活泼泼地经别有天出来,又回到了中部的山水园,也就到了出口了。,主要景点标注和道路系统,串联游览路线,再回头看这园中山水,感觉到留园到处都给人一种古朴凝重的石文化感觉,这些作品林林总总从具体到抽象。,无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总把园林比作“立体山水画”、“无声山水诗”、“综合艺术博物馆”,留园的部分美景,谢谢大家倾听,我的讲解完毕!,20094173710609级园林一班唐 婷,部分内容摘抄自 主编 游泳 园林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