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47527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药用植物土肥水管理药用植物植株调整,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一、 间苗、定苗、补苗 间苗是田间管理中一项调控植物密度的技术措施。间苗宜早不宜迟。最后一次间苗称为定苗。大田补苗与间苗同时,即从间苗中选生长健壮的幼苗稍带土进行补栽。补苗最好选阴天后或晴天傍晚进行,并浇足定根水,保证成活。 田间密度确立的依据 田间密度调控的手段,二、 中耕除草与培土 1、中耕除草 一般是在药用植物封垄前选晴天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深度视药用植物地下部分生长情况而定。 幼苗阶段杂草最易滋生,土壤也易板结,中耕除草次数宜多;成苗阶段,枝叶生长茂密,中耕除草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株。

2、天气干旱,土壤黏重,应多中耕,雨后或灌水后应及时中耕,避免土壤板结。,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中耕除草与培土 2、培土 培土有保护植物越冬、过夏、提高产量和质量、保护芽头、促进珠芽生长、多结花蕾、防止倒伏、避免根部外露以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作用。 培土时间视不同药用植物而异。12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培土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药用植物,培土一般在入冬前结合浇防冻水进行。,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三、 肥水调控 (一) 合理施肥 1.肥料的种类 按作用可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 按其来源分为自然肥料(即农家肥料)和商品肥料。 按见效的快慢可分为速效、缓效和迟效肥料;

3、按植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养分的要求分为种肥、追肥和基肥等。,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2.合理施肥的依据(1)根据药用植物的需要合理施肥(2)根据土壤性质和养分供应能力施肥 (3)根据肥料的性质施肥(4)严格控制追肥的“安全间隔期”,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施肥技术 1、施肥量的确立:根据植物需肥量的估算、目标产量法、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肥力分区分配法、氮肥分期调控施肥法等。 药用植物种类及生态型(品种)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环境 综合管理技术水平 药用植物栽培目标产物及产量,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施肥技术 2、提高肥料利用率 适当灌溉:土壤干旱

4、时,施肥效果差;如果水肥配合,肥效便会明显提高。 适当深耕:适当深耕使土壤容纳更多水分和肥料,而且也促进根系发达,增大吸肥面积,因而能提高肥效。 改善光照条件:如株行距过密,植株徒长,株间光照过弱,影响光合作用,此时虽有充足的肥水,亦难收增产之效。 改善施肥方式:生产中常采用根外施肥、深层施肥等技术。,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四、 灌溉与排水 1、灌水:灌水的方法很多,有沟灌、浇灌、喷灌和滴灌等。 节水灌溉的基础与实践? 2、排水:排水方式有: 明沟排水、暗管排水,井排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国外许多国家已应用,分为定水量和定水位两种形式。,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五、 植株调整

5、(一) 打顶和摘蕾 打顶时间应以药用植物的种类和栽培的目的而定,一般宜早不宜迟。(如红花摘心) 摘蕾的时间与次数取决于现蕾时间持续的长短,一般宜早不宜迟。(人参的抽蕾) 打顶和摘蕾都要注意保护植株,不能损伤茎叶,牵动根部。要选晴天露水消退后进行,以免引起伤口腐烂,感染病害,影响植株生长。,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整枝修剪 修剪包括修枝和修根。如栝楼主蔓开花结果迟,侧蔓开花结果早,所以要摘除主蔓,留侧蔓,以利增产。修根只宜在少数以根入药的植物中应用。修根的目的是促进这些植物的主根生长肥大,以及符合药用品质和规格要求。(三) 支架 药用藤本植物需要设立支架,以便牵引藤蔓上架,扩大叶

6、片受光面积,增加光合产量,并使株间空气流通,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六、 人工授粉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以提高结实率便成为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七、 覆盖与遮阴 覆盖是利用草类、树叶、秸秆、厩肥、草木灰或塑料薄膜等撒铺于畦面或植株上,覆盖可以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防止杂草滋生和表土板结。,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八、 抗寒潮、霜冻与预防高温(一) 抗寒防冻1.调节播种期 2.灌水3.增施P肥K肥 4.覆盖 药用植物遭受霜冻为害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扶苗、补苗、补种和改种、加强田间管理等。(二)预防高温 生产上,用灌水降低地温,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7、,覆盖遮阴等办法来降低温度,减轻高温为害。,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一、 密度调整合理密植(一) 确定栽植密度的依据 1.不同树种、品种的特性和栽培目的 2.地势与土壤肥力 3.气候环境条件 4.管理技术水平(二)计划密植(三)栽植方式,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土壤管理(一) 深翻熟化,改良土壤 1.深翻时期 土壤深翻在春、夏、秋、冬均可进行。 2.深翻的深度:主要根系分布层稍深位置 3.深翻的方式:扩穴深翻、隔行深翻、全园深翻 4.深翻的方法:根系保护与引导、深翻施肥、灌水沉实,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培土和覆盖 1.培土:适当培土可以增加土层厚度、改善

8、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系生长。对于较寒冷的地区,培土一般在晚秋初冬进行,可以起到保温防冻、积雪保墒的作用。培土厚度以510 cm为宜。 2.覆盖:覆盖时期与覆盖的目的有关。为了防寒,则在冬季覆盖,为了防旱,则在旱季来临前覆盖;为了防止返碱,则当春季转暖时覆盖。覆盖期不易过长,当达到覆盖目的后,应及时除去覆盖物或翻耕,否则常导致害虫寄生或影响根系生长。,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三、 中耕除草(一) 适时中耕 中耕是指在树木生长期间,对土壤进行浅层的耕作。在雨后和灌水后,中耕可防止土壤板结,增强蓄水保水能力。“雨后必锄,灌水后必锄”。中耕深度一般610 cm。(二) 科学除草 1.

9、人工除草: “锄早、锄小、锄了” 。 2.化学除草:,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四、 调控肥水(一)合理施肥1.秋施基肥:结合深翻改土进行(根系功能及生长发育)2.生长季节追肥: 发芽前追肥:以氮肥、磷肥为主,土壤施用 花前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叶面施用 果实发育期追肥:以钾肥为主,土壤施用,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灌溉与排水1.灌溉 苗期及发芽期需水量多,不耐干旱,强化灌溉。 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减少,控制灌水。 果实发育期加强灌水,促进果实生长。 落叶前控制灌水,防治徒长越冬性下降。2.排水,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五、 整形与修剪 自然生长的木本药用植物,若任其自

10、然生长发育,植物体自身器官间则会生长不平衡,有些药用植物枝叶繁茂,冠内枝条密生、紊乱而郁蔽,不仅影响通风透光,降低光合效率,易受病虫危害,有时会造成生长和结果难以平衡,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而且还降低花、果、种子入药的产量和品质。,调控其田间枝叶数量及分布 调整其内部生理生化代谢反应 促进生产目的的实现,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一) 整形 整形是运用修剪技术使树冠的骨干枝形成一定的排列形式,并使树冠形成一定的形状或样式。其整形依据主要包括: 1.木本植物栽培群体的类型:单行篱栽,双行篱栽,多行篱栽。 2.木本植物个体结构特点:纺锤形、分层性、开心形 3.木本植物栽培群体的发展:田间利用

11、率、通风透光水平,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 修剪 凡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剪裁均可以成为修剪。1.木本药用植物修剪的基本原理与依据 顶端优势 木本植物干性 垂直优势 木本植物层性形成与利用,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2、修剪方法及作用 修剪方法:包括短截、缩剪、疏剪、长放、曲枝、刻伤、除萌、疏梢、摘心、剪梢、扭梢、拿枝、环剥等多种方法。 修剪反应: 即对修剪反应的程度差别。修剪稍重,树势转旺;稍轻,树势又易衰弱,为修剪反应敏感性强。反之,修剪轻重虽有所差别,但反应差别却不十分显著,为修剪反应敏感性弱。,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3、修剪时期(1) 休眠期修剪。指落叶

12、树木从秋冬落叶至春季芽萌发前,或常绿树从晚秋梢停长至春梢萌发前进行的修剪。(2) 生长期修剪 春季修剪:主要内容包括花前复剪、除萌 抹芽和延迟修剪。 秋季修剪:指秋季新梢将要停长至落叶前 进行的修剪。,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六、 自然灾害的预防(一) 冻害的预防(二) 霜害的预防(三) 风害的预防,第二节 木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应以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为前提,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进行综合防治。药用植物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拓展)药用植物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拓展)药用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技术(拓展)进出口药用植物农残标准(拓展),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1、出发点:生物与

13、环境的整体2、指导思想:预防为主3、原则:安全、有效、经济、简便4、效果:把病虫害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5、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综合防治策略 IPM,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解决的思路,消灭病虫害的来源; 切断病虫的传播途径; 利用和提高药用植物的抗病、抗虫性; 控制田间环境条件; 直接消灭病原和害虫,或直接进行治疗。,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和利用,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 预防性和保护性措施,根据农发199510号文公布的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中

14、药材被明确列入植物检疫对象。,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防治,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具预防作用。 合理轮作和间作 深耕细作 除草、修剪和清洁田园 其他农业措施,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合理轮作和间作,1、白术的根腐病和白绢病病菌能存活34年,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四年以上,就会使其死亡。2、浙贝母与水稻隔年轮作,分别可大大减轻根腐病和灰霉病的危害。3、地黄和花生、珊瑚菜都有枯萎病和根线虫病,不能彼此互相轮作。,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深耕细作,冬耕晒土、耕耙 1、促进根系的发育2、增强吸肥能力 3、直接杀灭病虫,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其他农业措施,1、 调节播种期北方薏苡适期晚播,

15、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发生;红花适期早播,可避过炭疽病和红花实蝇的危害;黄芪夏播,可以避免春季苗期害虫的危害;地黄适期育苗移栽,可有效地防止斑枯病的发生。,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其他农业措施,2、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偏施氮肥对病害发生影响最大。 白术 有机肥、磷、钾肥 减轻花叶病红花 氮肥过多或偏晚 诱发炭疽病 延胡索 后期施氮肥 霜霉病和菌核病,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其他农业措施,3、利用植物抗性,选育抗病、虫品种 地黄 金状元对斑枯病较敏感,小黑英较抗病;有刺型红花比无刺型红花抗炭疽病和红花实蝇。,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以虫治虫 利用

16、步行虫、食蚜瓢虫、食蚜蝇等捕食性益虫防治蚜虫等;利用小茧蜂、赤眼蜂等防治菜青虫; 微生物治虫 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寄生性细菌和真菌防治菜青虫、食心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多种害虫,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抗生素和交叉保护 抗生素,又称抗菌素,指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等)的代谢产物或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的和类似的物质。 放线菌及若干真菌和细菌等,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性诱剂 无毒,对天敌无杀伤力,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性外激素。目前尚处于刚起步阶段已合成了几十种昆虫性诱剂用于防治害虫。

17、小地老虎性诱剂、橘小实蝇性诱剂、 瓜实蝇性诱剂等。,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作用快、效果好、应用方便 长期使用,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同时杀伤天敌,往往造成害虫猖獗; 有机农药毒性较大,残毒,污染环境,影响人畜健康。 严格掌握施药时期,防止污染植物。 禁止使用降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农药。,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大量发生之前,或作为急救措施 物理因子: 光、电、声、温度、放射能、激光、红外线辐射等;机械作用:人力扑打、简单的器具器械装置,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等。,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和利用,对昆虫生长有抑制、干扰作用的植物次生物质大约有1100余种。害虫及病原微生物一般难以产生抗药性,这类农药也极易和其他生物措施协调。苦参碱制剂、蛔蒿素制剂、川楝素制剂植物性农药是非常庞大的生物农药类群,其类型之多,性质之特殊,足以应付各类有害生物。,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