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448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区域分析-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1. 区域,1.1 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经济学有用的一个地区统一体;-政治学行政单元;-社会学相同社会特征的聚居社区;-地理学地表地段各种现象的结合方式;-自然地理学某地区各自然要素的结合方式;-经济地理学经济要素在地域内的结合、流动及相互作用关系。,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1. 区域,1.2 区域的基本特性,综合性与整体性,多样性,其中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

2、(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基础设施、生态等)。,结构性与系统性,区域的构成要素按一定的联系形成结构,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1. 区域,1.2 区域的基本特性,动态性与开放性,区域系统的结构、构成要素的水平和变化速度等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与外界进行着能源、原材料、产品、人员、资金和信息的交流。,层次性与嵌套性,任何一个区域都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同时自身又包括许多下一级子系统。它们按一定秩序、一定方式和一定比例相互交叉,共同组合成为一个复合嵌套的有机整体。,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珠三角-广州-天河-五山-华工,1.

3、 区域,1.3 区域的类型,按物质内容划分,自然区域:综合自然区、地貌区、土壤区、气候区、水文区、植物区、动物区等;社会经济区域:行政区、综合经济区、部门经济区、宗教区、语言区、文化区等。,按内在结构(形态特征)划分,均质区:单一的面貌,其内部结构单一,各个部分呈现相同特征,如成片的住宅区、工厂区等;结节区:内部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核心,以及围绕核心的区域,如商业中心。,2. 区域分析,2.1 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区域发展条

4、件分析,对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的分析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2. 区域分析,2.2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区域发展状况评价,经济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考察、分析和评估;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状况,社会组织、管理和运行成本、效率; 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质量和资源环境容量 。,2. 区域分析,2.2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

5、间结构提供依据 。,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目标,明确区域发展的策略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2. 区域分析,2.2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是核心任务,地理学的比较法;经济学的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均衡分析、边际分析; 数学的模拟法:回归分析、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随机过程分析等 ;,2. 区域分析,2.3 区域分析方法,区域系统分析法 :问题形成确定现状区域的各类问题、区域分析的目的和要求 ;分析评价区域现状条件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状况和现状问题做出综合评价;提出解决方案 挖掘区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找出

6、各种可行方案。,2. 区域分析,2.3 区域分析方法,传统综合方法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将系统分析结果加以综合形成整体认识;要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1)供给与需求的关系。2)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种具体的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3)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2. 区域分析,2.3 区域分析方法,在跨城乡和行政区的空间范围内,以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促进人与自然、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对区域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出的综合性的公共政策和实施策略。,3. 区域规划,3.1 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产业链、空间布局;城镇

7、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城镇化目标、职能与分工、规模、空间结构;基础设施规划:生产性、社会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承载能力、可持续开发;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治;区域发展政策:劳动力、财税、产业、环保等。,3. 区域规划,3.2 区域规划的内容,美国,区域规划机构提供建议;权力机构有确定的使命(交通、市政方面等);区域规划组织也就是政府联合会。,3. 区域规划,3.3 区域规划管理与实施手段,欧洲,以自愿或条约为基础的区域组织(欧盟) ;区域管理机关联系中央与地方的纽带(英国);城市之间合作提供框架。,我国,起步阶段,实施区域规划的组织只有政府组织一个 ;延续“技术+行政指

8、令+建设资金=规划实施”的实施手段。,香港用水,把经济发展提到战略地位的高度,并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4. 区域发展战略,4.1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根据发展条件、机遇与挑战,提出战略目标、战略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等;融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一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握全局,成为一门高层次高品位的决策科学。,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4. 区域发展战略,4.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空间开发战略:

9、确定开发方式,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地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安排。,珠三角城镇群协调规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模式,4. 区域发展战略,4.3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出口初级农产品或矿产品(尼日利亚)向资源深加工化发展,实现多层次增值。进口替代战略:用国内生产替代依靠进口的产品,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从成品进口改变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本等。 出口替代战略: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对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

10、空间发展战略模式,4. 区域发展战略,4.3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均衡发展战略: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中心地理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空间发展战略模式,4. 区域发展战略,4.3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雏形发育阶段 快速发育阶段 趋于成熟阶段 成熟发展阶段,珠三角的发展历程,核心-边缘结构发展模式,4. 区域发展战略,4.3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核心区域由一个城市或城

11、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所组成;边缘的界限由核心与外围的关系来确定。 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使经济核心区不断向外推移;并在核心区外围不断地建设副中心,使核心地区极化作用减弱。,结构成熟阶段,结构形成阶段,梯度推移战略,4. 区域发展战略,4.3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推进,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上的地区转移。,我国制造业转移趋势:欧洲美国日本台湾、香港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内陆交通枢纽中部城市西部城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城市竞争力-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1. 城市发展,1.1 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城市发展

12、规律的反映:发展动力机制最根本的是人的需要; 地理区位LOCATION决定性;农业发展基础和前提;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文化进步长远动力;人才需求(包含政策、技术、管理);工业生产、科技进步、市场化重要推动力;.,1. 城市发展,1.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城市依赖于良好的资源条件而形成,而经济、社会条件则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与发达程度。,资源条件城市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等;经济资源条件指矿产资源、淡水资源、地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地理和交通条件:地理条件由自然地理要素决定, 同时受选址决策影响;交通运输设施的发达程度影响着城市功能的

13、集聚与扩散的发挥程度,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文条件:文化条件制度条件人才条件 。硅谷、香港,城市在国市场上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2. 城市竞争力,2.1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2. 城市竞争力,2.2 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Iain Begg的城市竞争力模型,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国际竞争中取胜 因素,城市经济行为与公司、企业运作的紧密关系,并且指出城市竞争力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标准。,2. 城市竞争力,2.3 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区域经济学分析方法,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城市竞

14、争力的评价分析。它对于分析城市中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很有说服力。判断一个地区是否应在特定的时候对要素价格进行转变 。,基准分析方法,选择因子;建立指标体系;根据指标判断现状;程序和分配决策指南。,SWOT分析,优势_strength;劣势_weakness;机遇_opportunity;挑战_challenge。,2. 城市竞争力,2.4 城市竞争力评价程序,3. 城市发展战略,3.1 内涵,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充分分析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变化趋势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制定较长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划和对策。它是一种城市政策和发展

15、的理论研究,是城市长远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城市管理的主要依据,强调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协作。,3. 城市发展战略,3.2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目标,反映城市对其经济发展速度、预期达到的水平、经济效益以及经济结构所做的总体规划。,社会目标,社会发展目标规定了城市人口、就业、文教卫生、居民社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规模、方向和水平。,空间目标,整体空间格局目标、城市空间规模目标、城市外部空间目标、城市内部空间目标和空间通道网改善目标。,生态目标,水资源,城市土地,空气、垃圾和噪声等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城市能源结构转换,以及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等。,3. 城市发展战略,3.3 城市发展战略模式,市场

16、主导型城市发展战略模式,自下而上,尊重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推进市场发育和产业要素向城市集中进行的。主要对策有:开放、鼓励技术创新、人口流动和民族工业发展。早期的深圳,政府主导型城市发展战略模式,自上而下,非均衡推动。资源积聚优势的道路,政府推动市场制度和工业化的导入、移植,以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混合型城市发展战略模式,市场、政府兼顾,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是过程: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战略性重大问题进行预测和安排的过程。是工作方法:通过研究城市性质、基本职能、用地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结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等重大问题,明确城市与区域在一段较长

17、时期内发展的整体方向。,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2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类型,英国: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组成的二级规划体系,表达城市发展战略性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的大框架。主要包括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目标政策、推进方法和实施规划的过程等。,国外:研究性、开放性、区域性、政策性,新加坡的战略规划:明确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但它并不是法定规划,规划图仅具示意性,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活动。,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2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类型,我国:研究性、服务性、弹性,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1,1995年,上海做出迈向21世纪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其研究

18、成果中的很多观点均成为上海发展的行动指导方针。进入21世纪,以广州城市总体概念规划为标志,一批大都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纷纷展开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与讨论,以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3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作用,1 集发展战略、城市经营等于一体,发现问题、思考对策,提高城市竞争力进行。2体现政府的施政意图。3对城市总体规划施加影响。,4营造城市发展所需氛围。通过战略规划,可使下级政府获得共识,为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和跨行政区划问题的解决做出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应对激烈的竞争。5实现城市营销的目的。战略规划涉及城市形象等策划内容,而其编制过程本身就被

19、地方政府当作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区域分析,突破原有城市行政区概念,从全球、全国、地区三个层面分析,判断城市竞争力,明确城市性质与功能。,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经济与产业研究,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城市成长的基础。,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空间结构,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配置,重点是市区的空间结构。,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支撑系统,对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支撑空间结构。,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生态保障,认识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落实可持续发展空间。,4.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4.5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方法,区域分析法,从区域视角来看城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目标-途径分析法,目标确立后,规划师要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指导理论导入法,多方案比较法,End,作业:请阐述:战略规划对区域或城市发展的作用。推荐阅读: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顾朝林编.概念规划:理论方法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