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8973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才振兴乡村经验交流材料名誉村长“着手成春乡村振兴“春色满园”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市*县探索实行“名誉村长”制度,采取“政府主导、乡聘村用、双向选择”的选聘原则,从乡贤能人、知名人士、创业成功人士、职业农民等优秀人才中选聘93名“名誉村长”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乡土人才外流、治理力量薄弱和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滞后等“痛点”“堵点”,让广袤的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名誉村长“心贴心”连线,回引乡贤人才以“活血”。面对乡村人口大量外流,老龄化、空巢化日益严重,乡村人才匮乏和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名誉村长以人才回引“破题”,将目光聚焦到在外发展、创业的优秀乡贤身上。依托“乡情连线”活动,建立常态化联系服

2、务机制,以“乡愁”情愫为纽带,打好“乡情感召牌”和“真情服务牌”,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云联络”加大政策宣传和项目推介力度;当好“双返双创”“三请三回”助攻手,在协助返乡人才进行项目申报、技术培训、信贷资金等方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鼓励引导一批“知乡情、有乡底、意愿强、激情足”的乡贤人才以项目合作、返乡创业、聘任兼职等多种方式回乡创业、服务家乡发展。制度实施以来,通过150个村级“人才驿站”,名誉村长同2300余名在外人才联系对话,共计吸引380余名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创办企业86家,提供就业岗位1670余个。在名誉村长的带动下,“人才回流”计划照亮“领头雁”归巢路,迎来一波返乡创业热潮。

3、名誉村长“面对面”管理,筑牢乡村治理以“生肌”。“名誉村长”利用自身思维视野开阔、经营理念先进、人脉资源丰富、群众口碑良好的优势,领衔“乡贤理事会”,以乡贤积分管理制度为激励措施,将乡贤力量融入乡村发展,引导乡贤通过参与乡村议事、协助乡村事务、提供指导服务等方式助力乡村善治。深入推进“三心工程”,通过“群众交心会”打开群众“心结”,围绕村民关注度高的邻里纠纷、社会治安、公共道德等重点难题召开不限时间、不限形式、不限场地的村民协商议事会,让群众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至屋场、直达村民。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群众交心会”953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22条;先后协助村解决

4、邻里纠纷、家族矛盾242起,信访疑难问题86起;筹集善款430余万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捐资助学、疫情防控、困难群众慰问等。在名誉村长的带领下,各村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治理新局面。名誉村长“手把手”带培,打造特色产业以“壮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以“菜单式”引才和“订单式”育才相结合的方式,推广建立“双导师帮带”模式,由名誉村长联合熟悉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共同为乡土人才提供技术培训、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推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邀请科技特派团和导师服务团,瞄定特色产业开展指导和培训,深入田间地头、种养殖现场进

5、行授课,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面对面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生产科技水平和农业实用技术。截至目前,该县建设各类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农民田间学校23处,开展实地指导450余次,累计推广农村实用生产技术18项,培训农村实用人才930人次,培育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微企业127个,辐射带动2000余名农户致富增收。在名誉村长的支持下,一幅产业兴、人才旺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才聚乡村”振兴有“底气”走进*县*镇康家岭村,玫瑰产业园里花开得正艳,步游道上三三两两的游客结伴而行,尽情享受着山村田园风光。“残枝、枯枝等多余枝条要剪掉,否则不通风不透光,枝条就会瘦弱失绿易得白粉病、锈病

6、”*县农业农村局下派的干部人才岳腾正在田间给村民们讲解玫瑰管护技术。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县聚焦乡村人才外流、总量不足和结构不优等问题“堵点”,创新实施基层党建“才聚乡村智汇振兴”项目,推动县乡优秀干部人才下沉基层一线开展结对帮带、献计献策,彻底打破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推动干部人才奔乡村振兴的星辰大海。动态建库“储优才”“*县村(社区)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比23.3%,平均年龄45.8岁,学历偏低、年龄偏大、能力水平还有差距。只有集聚县乡合力,让优秀干部人才聚于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补齐农村人才短板,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智动力。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赵丹说。下大力气引导优秀干部人

7、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是激发乡村人才活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县坚持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印发*县基层党建“才聚乡村智汇振兴”实施方案,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的方式,整合财政、司法、农业农村等47个县级部门和32个乡镇(街道)优秀干部人才资源,聚焦干部人才专业特长、工作履历和个人意愿,动态建立党建、产业、项目、法律、文化等10个重点领域“人才供给库”,精准掌握干部人才资源,推动优秀干部人才下乡帮带,全力打好乡村人才攻坚战。目前,入库优秀干部人才510名,平均年龄38岁,本科及以上学历243名、占比56.5%。靶向

8、施策“破难题”高桥镇箭杆村地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远近闻名的金银花种植核心区。”以前村民缺乏银花栽植管护经验,年年栽、年年补,投入大、产出低,极大打击了村民产业发展信心。自从县里有针对性地选派了干部人才到村指导,带来了专业技术和优势资源,银花是长得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发展银花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高桥镇箭杆村党支部书记赵小梅激动地说Q箭杆村的蝶变离不开干部人才的倾情奉献,干部人才在基层一线既学到本领、增长才干,又发挥一技之长建强乡村、反哺乡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县立足各村(社区)自然条件和发展现状,坚持“因村派人、因人定村”的选派原则,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

9、工作专班,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摸排各村(社区)发展所需、人才所需,逐村分析研判,分村(社区)建立干部人才需求台账。采取“乡镇点单+组织派单”的方式,由县委组织部根据乡镇(街道)申报,与人才供给库精准匹配,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调配干部人才资源,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优先选派党群部门干部人才,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强建优;集体经济薄弱村优先选派涉农部门干部人才,手把手指导产业发展;信访矛盾突出的村优先选派政法部门干部,点对点化解矛盾纠纷靶向施策、补短强弱,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推动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把“人才活力”变“振兴动力目前,全县共选派干部人才410名,实现32个乡镇(街道)414个

10、村(社区)全覆盖,帮助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30余件。精准管理“促实效”干部人才选出来,管好用好是关键。*县紧紧围绕选派干部人才到村“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评”等重点,召开*县基层党建“才聚乡村智汇振兴”誓师大会暨专题培训会,誓师立令、授旗出征,并对选派的干部人才进行专题培训,提出工作要求、教会工作方法,提升选派干部人才能力水平。统一编印干部人才工作手册,明确选派的干部人才每月到村开展工作不少于2天,重点履行“政策宣讲、调查研究、业务指导、人才培育”等四项职责,并接受派出单位跟踪管理和选派村所在乡镇(街道)党委日常管理“双重管理”,全面压紧责任链条,夯实基层党建质效。建立健全选派干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推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采取“暗访督导+电话抽查”的方式,常态深入基层一线对干部人才到岗到位和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督导,督导结果反馈派出单位,作为评先选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履职不力、群众满意度低的及时约谈提醒。今年以来,共开展实地督查、电话抽查2次,严督实导不断提升干部人才履职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