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9259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癌病例分析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例分析1,男性,32岁,间断上腹痛,返酸、烧心8余年,加重2天,呕血、黑便6小时 8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间断上腹胀痛,返酸、烧心,餐后半小时明显,自服一些制酸胃药,可缓解。近2天来加重,纳差,服药后无效。6小时前突觉上腹胀,恶心、头晕,先后两次解柏油样便,共约500g,并呕吐咖啡样液1次,约200ml。此后心悸、头晕、出冷汗,发病以来无发热。平素二便正常,睡眠好。 既往30年前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 36.7,P 108次/分,R 22次/分,BP 90/70mmHg。神清,面色稍苍白,四肢湿冷,巩膜无黄染,皮肤粘膜无

2、出血点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腔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10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Hb 80g/L,WBC 5.0109/L,分类N 65,L 32,M 3,plt 300109/L,大便隐血强阳性,.,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判断: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病例分析2,.,患者男50岁,2年前因五诱因出现柏油样便,伴头晕,乏力但无腹痛呕吐呕血等,诊断为胃窦炎,曾用胃得乐冲剂治疗,有效,每次发作有上腹部胀痛,多数在进餐后半小时疼痛加剧,进两个月来厌食体重下降,上腹疼痛时轻时重,疼痛加剧不

3、易缓解。,体检及有关检查: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大便隐血实验+,肝脾未及,胃肠钡餐检查,幽门前区钡餐充盈缺损。,问题:1,患者可能诊断什么?2,为明确诊断还需做什么检查?3,诊断是什么?,按照提供的资料来看,可以直接诊断为:1.胃癌(幽门部),中晚期。 确诊依据:(1)高龄患者,50岁。 (2)患者2年前有胃出血的病史。 (3)胃痛性质的改变,由2年前无痛性胃出血,服药能缓解,演变为剧烈的胃痛,服药不能缓解,就应该高度怀疑癌变的可能,这点也是相当的重要。 (4)恶病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 (5)OB试验(+),老年患者此项检查多次阳性也应高度怀疑。 (6)钡餐:幽门前区充盈缺损。提示病位所

4、在。综合分析以上特点,可以确诊为幽门部胃癌。而且这个案例相当典型。2.失血性贫血。,如果需要进一步论证,可以做以下辅助检查:1.胃镜+活检 即可确诊癌症的病理类型。 2.CT 或核磁,确诊病变范围的大小。 3.肿瘤标志物全套。 4.常规的一些检查。 5.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制定辅助检查。,胃 癌,龙润,概 述,特点:三高(发病率高3070/10万、复发转移率高50%、死亡率高30/10万);三低(早诊率低10%、根治切除率低50%、5年生存率低50% ),流行病学,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地区相差很大。(日本、中国、东欧、南美为高发地域;北非和西非发病率最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胃癌的发病

5、率和死亡率分布也不平衡。以西北地区(青海、甘肃、宁夏)和东南沿海(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发病率较高;而广东、广西、贵州为低发区在同一省市内其发病率也不平衡年龄:40-60岁;性别:男女比例约为3:1,发 病 率,在世界上胃癌的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女性仅次于乳腺癌;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居第三位。而在我国胃癌居城市死亡率的第二位,居农村死亡率的首位。发病率地区差异较大,发病率高低不同的地区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头三位为青海、宁夏、甘肃,末三位为贵州、广东、广西;,Parkin, D. M. et al. CA Cancer J Cli

6、n 2005;55:74-108.,世界胃癌年龄调整发病率,2003 年江苏省部分地区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 1/ 10 万),病 因,环境因素 VS 遗传因素内在因素:遗传易感性、血型(A)外在因素:生活饮食习惯 (熏制食品、亚硝酸盐)、环境、土壤、水源疾病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胃息肉、残胃、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HP是一种微弯曲棒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存在于多数慢性胃炎病人的胃型上皮表面和腺体内的粘液层中。HP通过其产生的粘附素粘附到胃上皮细胞表面,分泌尿素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细胞空泡毒素及

7、其他一些物质而致病。认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有关,与胃癌和胃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WHO已将HP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HP感染与胃癌,研究了不同国籍的胃癌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国籍者,Hp抗体阳性率在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我国学者对Hp感染的研究发现胃癌高发区Hp感染的阳性率为62.5%,而低发区仅12.6%,而且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在50岁以前也是高发区明显高于低发区。,HP感染与胃癌,Hp感染与胃癌相关的一些特征符合流行病学的规律:胃癌高发区人群中,Hp感染的年龄早且感染率高,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也重于低发区;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者,胃癌发生率高,Hp感染

8、率也高;发达国家胃癌发生率低,Hp感染率也低;发展中国家胃癌发生率高,Hp感染率也高。提示环境因素在Hp与胃癌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HP感染与胃癌,根据Hp感染是慢性胃窦炎的主要病因,以及伴肠化和萎缩病变等最终可引致癌变的研究结果,提出假设:Hp相关性胃窦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癌变。 还有许多需要解释及解决的问题为什么Hp在人群中感染率高,但大部分Hp感染者无胃癌?为什么Hp感染与胃癌的机会比明显低于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的机会比?,根治HP后胃癌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胃癌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胃癌好发部位:胃窦、胃小弯、贲门、胃大弯,病 理,胃癌的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cond

9、ition):是一个临床概念,是指一些发生胃癌可能性较大的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消失、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率:1.2%-7.1%)胃息肉:腺瘤型息肉(癌变率:10%-50%)胃溃疡: 慢性病变修复再生(癌变率:1%-5%)残胃:十二指肠液返流加重胃粘膜病变(癌变率:1%-5%)其它: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等,病 理,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是指胃粘膜上皮的病理改变并在此病变基础上发生癌变。以往用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dysplasia)或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来描述这类病变,在新版WHO胃肠肿瘤分

10、类中,已明确用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取代异型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病 理,早期胃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根据形态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早期胃癌经手术切除治疗,预后颇为良好,小黏膜癌、浅表癌术后10年存活率可达90普查人群发生率3050,一般1624,早期胃癌肉眼形态,病 理,进展期胃癌病理学概念: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以下者均属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一般称浸润肌层这为中期,超出肌层者为晚期胃癌临床概念: TNM:T4或N3或M1中的任一项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手术:姑息切除,改道

11、手术,探查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又不能再手术切除者,胃癌肉眼形态,胃癌的组织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高、中分化型)低分化腺癌(髓样癌、硬癌)印戒细胞癌粘液细胞癌,胃癌转移扩散途径,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腔种植,胃癌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症状,早期缺乏特异性上腹隐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呕血与黑便、贫血、体重下降体征上腹部深压痛、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诊触及肠壁外肿块腹水,胃癌的检查和诊断,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超声内镜检查X 线钡餐检查B超或C T 检查肿瘤标志检测(CEA、CA199、胃蛋白酶原等),内窥镜(胃镜),超声内镜图像,胃癌X 线钡餐影像,胃癌C T 检查影像,胃癌的诊断,

12、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本病根治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防治胃癌的关键。为了早期诊断,应对以下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检查。 40岁以后开始出现胃部不适、疼痛或食欲不振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及异型增生者; 胃溃疡经严格内科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大便潜血不阴转者; 胃息肉特别是多发性息肉和菜花样息肉者; 恶性贫血患者。,胃癌的治疗,胃癌治疗效果取决于是否能早期诊断,内科治疗只能减轻症状和支持治疗的作用。一、手术治疗二、化学治疗三、放射治疗四、生物免疫治疗五、中医中药治疗六、支持对症治疗,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手段,胃癌诊断一旦确立,力争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胃大面积

13、切除+淋巴结清扫姑息性手术:姑息性切除术短路手术,化学治疗,抗癌药物常用以补充手术疗法,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杀伤残存癌细胞,以提高手术疗效。对不能施行手术者,化疗起姑息治疗的作用,可减轻症状和延长寿命,化学治疗,辅助化疗(术后):目的是在外科手术的基础上杀灭亚临床癌灶或脱落癌细胞,以达到临床治愈新辅助化疗(术前):缩小病灶,降低分期,达到手术根治;减少术中转移几率,体内药敏试验姑息性化疗(晚期患者):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化疗,放射治疗,应用放疗设备进行治疗,对胃癌有一定疗效术前放疗:缩小瘤体,减少播散,以利手术切除术中放疗:一次性大剂量对手

14、术区残余灶或转移淋巴结给予照射术后放疗:适合于姑息切除后有局限性病灶和转移淋巴结存在,放射治疗,胃癌的治疗,四、生物免疫疗法用癌细胞制成的瘤苗及免疫增强剂,使患者对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还可用细胞因子、胸腺肽、植物多糖类等。五、中医中药以活血化淤、散结软坚、扶正为主,适用于化疗、放疗期或间歇期,减少化疗、放疗的副作用及巩固疗效。,胃癌的预后,胃癌的预后,年龄:年青病人预后差(发现晚,弥漫型多)分期:提供非常重要预后信息!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管及血管浸润预后差淋巴结转移状况重要(16、715、15/五年生存率44 VS 30% VS 11癌组织浸润越深,预后越差,侵至浆膜层的5年存活率较侵至肌层的明显降低,胃癌的预后,早期胃癌预后佳,如只侵及粘膜层,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常有局部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70。如肿瘤已侵及肌层,但手术时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存活率仍可达6070;如已深达肌层或浆膜层而局部淋巴结转移较多者则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仅20左右。,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