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2452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统计学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总论,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1.3统计工作的任务1.4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1.1.1统计的含义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外语中, “统计”一词与“国家”一词来自同一词源。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最初统计只是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管理国家的依据。 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定义。在不同场合,统计一词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是指统计数据的搜集活动,即统计工作,也可以是指统计活动的结果,即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是指分析统计数据

2、的方法和技术,即统计学。,下一页,返回,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指利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等工作过程的总称。统计工作在人类历史上出现比较早。随着历史的发展,统计工作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使统计成为国家、部门、事业和企业、公司和个人及科研单位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统计工作,可以简称为统计。例如,国家统计机构进行的国情国力基本情况的调查,营销人员对产品所作的市场供求情况调查,等等。这些活动都属于统计工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二)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就是统计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各种信息,其中

3、主要是反映统计对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数字资料。不管是个人、集体和社会,还是国家、部门和事业、企业、公司及科研机构,都离不开统计数据资料。个人要进行学习、工作和家政管理,需要对有关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公司和企业要管理好生产和销售,必须进行市场调研、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人员培训、成本评估等,这就需要对有关的生产资料、市场资料、成本资料、人员资料、质量数据等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三)统计学一般来说,统计学是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显示其总体的特征和规律性的学科;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4、是一门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科学。显而易见,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统计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其关系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工作又存在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作用关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1.1.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统计发展的历史包括统计实践活动的发展历史和统计理论的发展历史两个方面。 我国统计实践活动的历史比较悠久,萌芽于远古时代。“结绳记事” “刻木记数”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统计。在我国,根据历史记载,夏禹时代 “平水土,分九州,计民数”,进行了我国最早的人口调查,分中国为九州,人口1355万,土地2

5、431万顷,唐朝有 “计口授田”的统计计算,等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统计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在内容和方法上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统计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邮电、海关、银行、保险等分支专业的统计。世纪后半期,又先后出现了国民经济统计、社会统计、科技统计等指标体系,使统计的内容趋于系统化。概率论和其他数学方法的引入,使统计方法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在现代社会,各国的统计标准日益协调,统计的发展日益国际化,统计信息处理手段日益现代化。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把统计学划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

6、统计学三个时期。,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统计学时期古典统计学时期是指世纪中叶至世纪末统计学的萌芽时期,当时分为记述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记述学派记述学派又称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所谓国势学就是以文字来记述国家的显著事项的学说,提出这一学说的学派称为记述学派,又叫国势学派,它的发源地是德国。由于当时在德国许多大学里讲授国势学这门课程,故又称为德意志大学教授学派。记述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康令 和阿亨瓦尔 。,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最早讲授国势学的是康令,他在德国赫尔莫斯达德大学讲授 “欧洲最近国势学”,奠定了国势学的基础。阿亨瓦尔在哥廷根大学开

7、设 “国势学”课程,其主要著作为 欧洲各国国势学概论,内容研究 “一国或多国的显著事项”。国势学派在研究各国的显著事项时,主要是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关于国家组织、人口、军队、领土、财产等国情、国力,以比较各国实力的强弱,在研究时偏重事物性质的解释,而不重视数量的分析。 这个学派是歌颂普鲁士君主政体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数量关系的计算变得越来越需要,该学派发生了分裂,分化出表式学派,并逐步发展为政府统计。,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国势学派所研究的是历史学的组成部分,属实质性的社会科学。这一学派对统计学的贡献是:()阿亨瓦尔在年首先提出 “统计学”这一学科名词,它把 “国

8、势学”称为 “”,即 “统计学”,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提出了统计学的一些术语,如 “统计数字资料” “数字对比”等。国势学派主要用对比方法研究各国实力的强弱,在对比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算术学派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世纪中叶,其发源地在英国伦敦,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 (,),配第写了著名的 政治算术一书,书中用大量的数字对英、法、荷三国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采用了与过去不同的方法,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他想说的问题。马克思对威廉配第评价很高,认为他是 “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

9、生和发展,政治算术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约翰格朗特 ,他利用政府公布的人口变动资料,写了一本统计著作 关于死亡表的自然和政治的观察。首先提出通过大量观察,男女婴儿出生比例是比较稳定的,创造性地编制了初具规模的 “生命表”,对各种年龄的死亡率与人口寿命作了分析。 政治算术学派是用计量方法研究社会问题,运用大量观察法、分类法以及对比、综合、推算等方法解释与说明社会经济生活。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初具规模地建立了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历史、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统计核算的初期阶段,只能以简单、粗糙的算术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和比较。,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10、,(二)近代统计学时期近代统计学时期是指世纪末到世纪末,在这个时期统计学又形成了许多学派,其中最主要的有数理学派和社会学派。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世纪中叶,其奠基人是比利时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凯特勒认为统计学既研究社会现象又研究自然现象,是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学。他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根据大数定律的原理,利用统计观察资料计算和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规律性,并用于预测未来的情况,从而开创了统计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个新领域。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恩格尔和梅尔。,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统计学派在一定意义上是政治算术学派的继

11、续,他们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统计学所研究的是社会总体而不是个别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总体性,必须对社会现象总体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其内在的联系,才能反映社会现象的规律性。,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三)现代统计学时期现代统计学时期是指世纪初到现在,在这个时期中,数理统计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推断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一种以随机抽样为基础推论有关总体数量特征的理论和方法,导源于英国数学家哥塞特的小样本 分布理论。其后费希尔对其进行充实,波兰统计学家尼曼等人加以发展,并建立了统计假设理论。其后,美国统计学

12、家瓦尔德对统计学中的估计和假设理论予以归纳,创立了决策理论。美国的科克伦等在年提出实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拓宽了统计学的范围。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统计学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其学术渊源来自古典统计学和凯特勒确定的近代统计学,且受社会统计学派的影响。,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该学派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在与质的方面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世纪年代以后统计学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数学的发展,统计学越来越广泛地运用数学方法,成为通用方法论科学;统计学的新的分支和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边缘科学不断形

13、成,其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电子计算机技术被引进统计领域,统计学的面目为之一新。当前,现代统计学仍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1.1.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是从量的方面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即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虽然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对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质与量的相互联系中研究量的,如果离开了事物质的方面,为研究量而研究量,那就不是统计学了。统计研究事物数量方面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事物量的方面的观察和量变规律的研究,逐步把握事物的质和对事物质的方面的认识。,

14、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宏观事物的数量方面,即数量多少、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等。()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多少主要是指现象在数量方面的绝对数量值的多少,如某企业职工人数为人,某月工资总额为万、某年销售收入为万元等。数量的多少可以使我们了解现象的规模或水平。()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地存在和发展的,如产量和成本的关系、价格和销售的关系、流动资金和利润的关系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质变的数量界限。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方面,绝不

15、是纯数量上的分析,而是在质与量的密切结合中的数量。即必须在质与量的统一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才能正确地反映经济现象的数量规律。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了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并掌握其变化规律,就必须分析、研究事物的量的方面及其发展规律性在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认识事物的数量表现,是深入把握事物的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要准确反映事物的数量方面,又要求对所研究现象的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例如,要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指标,首先要对国内生产总值所反映的国民经济总量有一个基本认识,根据这种认识,才能正确界

16、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口径、范围和方法,也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正是在这种与质量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统计才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得力工具。,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总体性总体性也称大量性。统计学是要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社会经济现象量的方面,如国民经济总体、社会总体、地区总体、部门总体等,当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这些总体时,需要通过对组成这些总体的个别事物量的认识来达到对总体的认识,但认识这些个别事物的量的方面并不是社会经济统计的最终目的。例如,人口总体是一定时间点上一定地区或一个国家所有具有生命现象的个人的总和,它就是人口统计

17、的研究客体人,在人口统计研究中,并不是要去认识个别人的数量和状况,而是通过人口总数人口性别构成、人口年龄构成、人口民族构成、人口职业构成、出生率、死亡率等指标来描述人口总体的状况。,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具体性统计学要研究的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学与数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数学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可以撇开所研究客体的具体内容;而统计所研究的量都是客观现象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下的具体数量的表现,而不是抽象的量。如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66万亿元,比 2002年增长 65.5,年均增长10.6,

18、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 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2007年产量达到50150万吨。,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1统计的产生和发展,变异性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其前提就是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例如:职工的年龄、身高、月收入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才需要调查每个职工的情况,也就是说,有差异才需要统计。如果每个事物的特征都相同,也就不需要统计了。,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1.2.1统计工作过程 一项统计工作通常要经过许多部门、地区和单位的密切协作和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参加该项

19、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形成密集的统计网络。一般来说,任何一个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可能完成一项大型调查工作的全部,而只能从事其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而每个环节的工作又将影响整个工作的全过程。一般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下一页,返回,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一)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的目的、任务,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并制订出可行方案,以指导实际工作。它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定性认识的阶段。没有预先的科学设计、没有具体的工作规范,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一项大规模的

20、统计活动开始前,必须进行统计设计。具体内容:确定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确定统计分类和分组;制订统计调查与整理方案;根据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的要求设计统计表;确定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并做好各有关方面的配合、协调工作。,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要求,根据统计设计的内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搜集统计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定量认识的阶段。统计用数字说话,而各种统计数字都直接来自于统计调查,管理者和决策者都需要根据大量翔实的统计信息进

21、行管理和决策,科研工作者也需要根据统计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研究。调查是统计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三)统计整理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 (和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统计分析阶段准备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并非总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它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开始。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都是一种定量认识活动。,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

22、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四)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统计认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统计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分析的工作过程。统计认识的结论要从分析中得出,因此,这一阶段虽然是对统计资料的计算分析,但其目的却是要揭示统计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问题、规律性等,所以这是统计认识的定性阶段。,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因此,从认识的顺序来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这四个阶段,是从定性认识开始,经过定量认识,再到定性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统计认识过程的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论上的、

23、相对的;在实践中,统计工作过程是很难这样分开的。,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1.2.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在统计工作的各环节上又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这就需要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的专门研究方法。当然,同一种研究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这里所讨论的是统计学研究中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一)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时,必须对总体现象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单位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消除个体单位的偶然性差异,使现象的数量表现显示出必然

24、的状态和特征来。社会经济总体现象是复杂的,它是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如果统计仅对少数个体进行观察,就会失之偏颇,得不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来。概率论证明:随着观察次数的逐步增多,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将缩小,样本平均数将逐步逼近总体平均数,样本的分布将逐步趋同于总体的分布。,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只有被观察的个体 “足够多”的时候,才能消除偶然因素影响造成的误差,样本对总体才有足够的代表性,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时,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足够多”意味着样本容量要比较大,理论认为,样本容量以上为大样本。但在实际中,人们

25、为了确保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往往选取更多的个体进行观察,具体数目可由抽样原理计算确定。,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二)统计分组法社会现象是千差万别的,决无完全相同的现象,但是,有些社会现象在某一方面可能有共同之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需要,可以按其相同点把所研究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类型或不同组别。 “相同者合并,不同者分开”。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组标准对总体进行不同的分组以反映总体的构成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例如,要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的有关情况,选择 “企业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组,结果可以反映国有企业中大、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和比例;选择 “盈亏状况”进行分组,可以观察国有企业的亏

26、损面及亏损额,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等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三)综合指标法所谓综合指标法,就是根据大量观察获得的资料,计算、运用各种综合指标,以反映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法。通常使用的综合指标主要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这些指标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总体的特征进行刻划,将其结合运用,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如某地区的人口数、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及变动程度等都是通过综合指标来反映。,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四)时间数列分析法这是一种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

27、发生、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的统计方法。一般来说,现象在较长历史时期内,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这些因素有些是可以量化、可以预期的,有些是难以或不能量化和预期的,前者可以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而后者则不能。影响时间数列变化的因素主要有长期趋势、季节变化、循环波动、偶然性因素等。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必要的测算和分析,是统计研究的重要方面。,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五)指数分析法现象的总体是复杂的,其发展变动受其构成要素变动的影响,但这些构成要素往往不可以直接相加,很难进行直接的观察比较,因此需要逐个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它们的变化对总体变动

28、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例如,多种不同类型商品价格的总变动受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多种产品总成本的变动受每种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受各部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等等。指数分析法就是用来解决此类问题的。,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六)相关分析法现象是复杂的,同时现象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有些现象相互间存在着确定的联系,当某一现象变动一定量时,相关现象随之变动,且变动的量是确定的。比如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鲜蛋的销售量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就是确定的联系。但有些现象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不确定的联系,如施肥量和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工业品生产批量和单位成

29、本之间的关系、人们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等,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但却是不固定的。它们相关的程度和方向是视情况不同而不同的,相关分析就是要研究这些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程度和方向,为对现象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分析奠定基础。,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2统计工作过程和研究方法,(七)抽样推断法抽样推断法,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登记结果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有一定正确性和一定把握性的估计的统计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难以进行全面调查的场合 (如总体规模巨大或总体为无限总体等)和不宜或不能进行全面调查的场合 (如对部分工业品质量性能的破坏性试验等)。当然在可以进行全面调查

30、或进行其他非全面调查的场合,抽样调查仍然具有独到特点。比如人口调查,可以用普查的方法取得全面资料,也可以用抽样的方法推断全面的情况。抽样推断所依据的虽然是少数单位的情况,但其目的却在于取得总体的数量特征。,返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1.3.1统计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 (一)统计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武器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认识世界。要认识世界,无论是认识自然界还是认识人类社会,都离不开统计。因为统计是为了反映客观实际而进行的一种活动,而其活动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例如,天气预报只有在搜集了大片地区的气象数据和经过统计方法处理后,才有可能提高预报的准确程度;一种新药也

31、只有依靠大量临床服用的反馈数据及应用统计方法,才能确定其疗效的高低;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否存在比例失调以及经济效益好坏的确定,都有赖于大量统计资料的提供和正确统计方法的应用,等等。,下一页,返回,1.3统计工作的任务,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人们要更好地认识世界就必须借助于统计这个工具。统计作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的认识工具,反映了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即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从对个体的认识到对总体的认识,从静态的认识到动态的认识,从对历史、现状的认识到对未来的认识,从对 “量”的一般认识到对 “量”的规律性认识。人们按照这一认识活动规律的要求,进行正确的社会经济活动,以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32、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所以,社会经济统计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二)统计是获取有用信息的主要手段统计学的方法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各个研究领域和工作部门进行数量分析的基本手段,是从大量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工具。人们当今生活的世界,是广泛运用统计数据的世界,是信息的时代。现代社会越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对获取大量的、灵敏的、可靠有用的信息的需求就越加迫切。,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统计在管理决策和进行决策控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统计是制定决策的依据,要进行科学的决策,就必须掌握及时、准确、全

33、面的统计信息,信息不准确或不全面都有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统计为决策提供科学方法,对占有的大量统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把原始信息变为决策信息,并对决策方案进行评论、论证,以便选出最优方案;统计也是决策控制的手段,要对决策的实现进行有限控制,就要对决策实施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并依据反馈信息对决策方案进行调整或修订。,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三)统计服务与监督作用我国的统计工作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统计是通过各种统计信息的提供来发挥它的服务作用的。要努力实现统计服务的优质化,这就要求它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加强工作。从服务的广度上说,统计在坚持为各级领导机关服务的同时,要更好地

34、为社会各界和科学研究部门服务,为对外交流服务,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提供资料和咨询、办好开放式统计,实现统计信息社会化。从服务的深度来看,要适应各方面的不同要求,及时提供准确的系统,使用统计数据,并力求提高统计分析报告水平,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和提出决策性建议。,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统计不仅要起到服务作用,而且要发挥监督作用。统计监督有两种:一是通过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指出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矛盾,提出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和采取措施时参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服务,服务之中有监督;二是对虚报、瞒报统计数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下一页,返

35、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1.3.2统计工作的任务 (一)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统计调查,以获取所需要的统计信息。统计调查是指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组织方式等,向统计调查对象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的活动。通过统计调查取得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直接目的。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已经取得的统计资料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和研究,以获得对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认识的活动。,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二)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统计资料,是通过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所取得的、反映国民经济和

36、社会发展情况的各种数据信息。统计资料既包括统计调查取得的原始资料,也包括整理、分析后获得的综合统计资料。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并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统计咨询意见,是指在已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专题研究,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对策建议。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是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3统计工作的任务,(三)实行统计监督统计监督是指在统计调查中取得统计资料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趋势等进行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保障和促进经济、社

37、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计监督是对统计信息和咨询职能的进一步拓展。,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1.4.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由许多性质相同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叫统计总体,简称总体。组成总体的性质相同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简称单位,也叫个体。个体的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性质相异的个体是不能组合成总体的。统计上所讲的单位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单位并不完全相同,它可以是一个人、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件产品等。如 “全国高等学校”是一个总体,则全国的每一所高校都是总体的一个总体单位,这时的 “单位”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单位,其意义是相同的。,下一页,返回,1.4统计工作的任务,(

38、一)同质性同质性是要求构成总体的各个具体单位在某一方面要有共同的性质。例如,在研究我国工业企业发展情况时,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便构成统计总体,该总体各单位的共性是 “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凡从事非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业就不能成为该总体的总体单位。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是统计研究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统计汇总和分析就没有任何意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二)大量性大量性即总体应该由为数众多的单位构成。因为统计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而这种趋势和规律只能在大量事物的普遍联系中表现出来,所以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才能表现出必然性来。例如,我们

39、不能以个别学生成绩的变化情况来说明和评估整个班级成绩的变化情况。因为影响各个学生成绩变化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只有组成总体的个体足够多,这种特殊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才趋于相互抵消,才有可能显示出必然性来。,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三)差异性差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单位除了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性质相同以外,必须在其他方面存在着差别,这是统计的必要条件。例如,在调查我国工业企业的情况时,在我国工业企业这个总体中,每一个工业企业除了具有 “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共性外,其他方面如生产规模、职工人数、销售额等数量表现是不相同的,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下一页,返回,上

40、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总体按其包含的单位数目是否可数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如果一个总体的单位是可数的,我们称为有限总体,否则是无限总体。社会经济统计所研究的大多是有限总体。如某厂职工人数、某市工业企业个数、某市总人口数等都是有限总体。而某种野生动物的数量是难以确定的,则可以称为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无法进行全面调查。,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总体和单位的这种关系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总体可能成为单位,单位也可能成为总体。例如:调查全市各县的工业生产情况时,总体是全市的所有县,总体单位是每个县;而调查某个县的工业生产情况时,总体

41、是该县的所有工业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某个县来说,在第一个调查任务中,它是总体单位;而在第二个调查任务中,它则是总体。,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1.4.2标志和指标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或概念,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或概念,叫做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或概念,叫做品质标志。例如,人口总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民族、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某个人同其他人区别开来。这里,年龄、身高、体重等是数量标志,而性别、民族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品质标志。,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

42、4统计工作的任务,(二)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某种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它表明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综合数量表现。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计量单位、指标所属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等要素。例如年我国国民总收入亿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万人等,都反映了具体、翔实、丰富的社会经济信息。但人们在理论上使用的统计指标通常只是一个指标名称,如国内生产总值、耕地面积、居民储蓄额、口密度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统计指标的特征()可量性。统计指标是对现象的某种综合数量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科学范畴。但不是所有作为概括现象的范畴都能形

43、成统计指标,只有那些能用数字加以计量的范畴才有可能被称为统计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从业人数、税收总额等。那些无法用数字加以计量的范畴,就不能成为统计指标。例如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筹资方式等就不是统计指标。可见,凡是统计指标都必须用数字加以计量。,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综合性。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其数值既是同质总体各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计,又是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差异综合。所以凡是统计指标都是综合指标,都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体性。统计指标是反映具体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数量特征,而不是抽象的现象、概念和数字,它是指特定的现象,包

44、含着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容和计量单位,因而不存在脱离具体内容的统计指标。,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统计指标的类别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平均数指标。绝对数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如人口总数、总产出、工资总额、增减量等。相对数指标反映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如发展速度、经济比例等。平均数指标反映现象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一般水平,也可以反映发展的平均水平和平均速度,如粮食平均亩产量、平均年龄、平均发展速度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绝对量的多少,如工业总产值、

45、利税总额等。质量指标反映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如各种相对数和平均数等。 指标按其所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反映既定时间上现象的规模、水平、数量关系等,如一般平均数、绝对数和许多相对数等。动态指标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内发展变化的情况,如序时平均数、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指标和标志是一对相关的概念,它们有区别也有联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统计指标都表现为具体的量,具体的数值,不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为一定的量,但品质标志只能用适当的文

46、字来表达。凡是和总体对应的都是指标,凡是和单位对应的都是标志。但由于总体和单位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此当总体和单位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指标和标志的地位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总体变成单位的时候,原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就变成新情况下的说明单位特征的标志了。,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1.4.3变异和变量如果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相同,则称该标志为不变标志;如果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不尽相同,则称该标志为可变标志。可变标志的标志表现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统计上把这种现象或过程称变异。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变异才有必要进行统计。变异有属性变异和数量变

47、异之分。属性变异表明质的差别,数量变异表明量的差别。不变的数量标志称常量或参数。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变量。变量的数值表现称变量值,即标志值或指标值。,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一)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受某些确定性因素影响,现象的量会沿着某一方向持续变化,这样的量就是确定性变量,如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的死亡率在逐步降低,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因此从长期来看,人的平均寿命和死亡率都是确定性变量。有些变量的变动受许多因素影响,变量值的大小没有明确的方向,出现什么样的数值,带有偶然性,这样的变量称为随机性变量。例如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容量一定的样本,每一次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样本是个随机变量。,下一页,返回,上一页,1.4统计工作的任务,(二)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这里,变量的连续性或离散性,是以变量值是否可以无限分割为标准的,即凡是一个变量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继续分割,取得新的变量值,那么,这样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如道路的长度、耕地面积、人的平均身高、劳动生产率、粮食总产量等,它们通常需用计算或测量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凡是一个变量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不可能再分割出新的变量值,这样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如人数、企业数、产品件数等。离散变量通常以点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这两种概念多在变量数列分析中使用。,返回,上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