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3543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六七章共同犯罪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罪数一、法条填空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3 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q 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根据他们所犯的罪(3)处分. 组织、(4)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集团所犯的(6) 处分.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根据其所(7) 的或者组织、(8)的全部犯罪处分. 在共同犯罪中起 或者(10)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被(11)参加犯罪的,应当根据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分或者免除处分.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12) 处分.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

2、人犯罪的,应当(13) 处分.如果被教唆的人(14)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二、判断题()1、根据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2、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任凭两个犯罪分子从仓库取走价值2万元的货物. 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不构成犯罪.()3、某甲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10岁的儿子,以勒索该私营 企业主的钱财.某甲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4、某乙在一隐蔽处向丙开枪,丁同时也向丙开了枪.但据查,乙、丁并无通谋.乙、丁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5、对于胁从犯.应当根据他

3、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分或免除处分.()6、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7、对于教唆犯.应当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分.()8、任意共同犯罪的特点是对其定罪量刑时不仅要引用刑法分那么条文,还要引用刑法总那么有关共同犯罪的 规定.()9、任何共同犯罪都有主犯、从犯、教唆犯之分.()10、甲唆使一名精神病患者去放火,甲是教唆犯.()11、犯罪集团可以有两个人组成.()12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可以是不特定的.()13、某一盗窃集团的犯罪方案是盗窃财物.该集团中某个成员甲在盗窃财物的过程中又实施了强奸行为,那么 集团的首要分子和甲要对强奸行为负刑事责任.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对强奸行

4、为不负刑事责任.()14、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所有从犯同主犯实际受到的处分相比拟都要轻.()15、在一个共同犯罪案件中,只能有一个主犯,但可能有多个从犯.1-5: J、 J、 X、 X、 X6-10: X、 J、 J、 X、 X11-15: X.X.X.XX三、选择题1 .甲租用一条船从国外走私武器,乙要求搭乘甲的船运一些急需的“药物.并容许与甲同承当租船的费用.途 中被我海上缉毒警抓获.查证乙所挟带并非“药物,而是毒品.()A.甲、乙构成共犯B.甲、乙构成走私毒品罪和走私武器罪共犯C甲构成走私武器罪、乙构成走私毒品罪D.乙不构成犯罪2 .甲与乙不认真操纵机器,使机器受到损坏,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

5、罪,甲、乙二人的犯罪).A.如果甲乙二人 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造成的.那么是共同犯罪B.如果甲乙二人是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的,那么是共同犯罪C是共同犯罪D.不是共同犯罪3 .医生甲琉忽大意开错药方,司药乙没注意检查,误照错药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对甲、乙的行为().A.应按共同犯罪处理B.分别处理C属于意外事件D.甲应负刑事费任,乙不负刑事责任4 .甲欲杀乙,成心将下了毒的饭菜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吃了下毒的饭菜中毒身亡.甲与丙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甲构成教唆罪5 .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犯罪分工,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A. 一般共犯与特殊共犯B.简单共犯与

6、复杂共犯C事前共犯与事中共犯D.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6 .甲 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负责入室拿赃物,丙负责提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 属于LA.复杂共同犯罪B.衙单共同犯罪C必要共同犯罪D.犯罪集团7 .某事业单位仓库治理员甲与社会无业人员乙、丙勾结利用甲值班时,用甲的仓库钥匙翻开仓库窃取大量财 物.A.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诈骗罪C甲,乙,丙构成盗窃罪共犯D甲乙丙构成贪污罪共犯8 .甲怂恿乙偷盗自行车,然后甲以100元一辆从乙处收购.二人的行为是A.乙构成盗窃罪,甲构成销赃罪B.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C甲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乙构成盗窃

7、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销售赃物罪9 .某甲同的人共同成心实施抢夺行为构成共同犯罪.A.未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10 .甲给丙人民币IOoOO元,让丙在5天时间内把自己的仇人乙杀死.丙受命后于次日夜潜入乙家,因其家中无 人,遂翻箱倒柜盗走乙家中金银首饰价值人民币3000元.在这一案件中,甲的行为.A.应当从重处分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C不构成犯罪D.应当从重处分11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 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

8、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成心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 乙构成抢劫罪12 .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恶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 罪CA.由乙独立负刑事责任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D.甲乙构成共同犯罪13 .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 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A.杀人预备B.杀人未遂C.杀人既遂D.杀人犯意表示14 .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予朋友某乙帮助销售.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而将

9、 摩托车卖 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A.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B.不构成犯罪C.独立构成犯罪D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15 .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在此案中,王某、李某的行为).A.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无罪,王某单独负教唆抢劫罪的刑事责任C.均无罪D王某无罪6 .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方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 后等到 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方法出来就是了.丙听了.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 乙的行为构成.A.无罪B.从犯C教唆犯D.主犯17 .甲欲杀乙,成心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

10、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重弹身亡.甲、丙 ().A.构成共同犯罪B.甲单独构成犯罪C不属于共同犯罪D.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18 .在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A.都是从犯B.都是主犯C 一般是主犯,有的是从犯D.都是首要分子19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A.从轻处分B.不处分C减轻处分D.从轻或减轻处分20 .甲蓄意盗窃厂房附近堆放的木料,即骗乙说自己买了木料,向乙借汽车去帮助拉回.乙深信不疑,答应帮助. 于是,甲 乙共同装车,将木料拉回.乙的行为属于.A.不构成犯罪B.帮助犯C窝赃犯罪D.与甲构成共同犯罪21 .甲、乙两人合谋抢劫

11、,经过事先调查,趁被害人丙的丈夫外出之机,晚间闯入丙家.进屋后,由乙将 丙押至一 问空屋看守,甲到其他房间搜劫钱财.乙在看守丙的时候.见屋内无人,突起歹念,遂将丙强奸.对强奸行为. A.甲、乙两人共同负责B.甲、乙两人共同负责.但对甲应从轻处分C由乙一个人负责D.甲、乙两人共同负责,但对乙应从重处分22 .甲要抢劫某国有企业的仓库.用刀威逼掌握库房钥匙的乙,迫使其交出钥匙.甲用钥匙翻开仓库.抢走了一 些财物.乙属于().A.从犯B.胁从犯C不构成犯罪D.实行犯23 .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负责入室拿赃物,丙负责提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 罪属于C.Ax复杂共同犯罪B、简

12、单共同犯罪C、必要共同犯罪D、犯罪集团24 .医生丙疏忽大意开错药方.司药丁没注意检查,误照错药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对丙丁的行为:()Av应按共同犯罪处理B、分别处理Cx属于意外事件25 .丙要抢劫部队的枪支弹药库,用刀威逼掌握库房钥匙的丁,迫使其交出钥匙.丙用钥匙解开枪支弹 药房.抢 走了一些枪支弹药.丁属于:()A、从犯B、胁从犯C、不构成犯罪26.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处分原那么是:()A、根据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分8、根据其所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分C、根据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分D4从重处分选择题答案:1-5: CDBBB 6-10: ADBCB 11-15: D

13、ACCB16-20: ACCDA21-26: CCABCC四、名词解峰1、共同犯罪2、主犯3、从犯4、胁从犯5、教唆犯6、犯罪集团了解以下概念的含义:1、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2、一般共同犯罪3、复杂共同犯罪4、必要的共同犯罪5、任意的共同犯罪五、箭述题1、简述共同犯罪的构成 2、简述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3、简述主犯的类型4、简述主犯的概念和处分原那么5、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特征6、简述教唆犯的认定7、简述教唆犯的处分原那么六、案例分析1、张平和李均到海光照相馆照相.发现该照相馆内有照相机、放大机及胶卷等物.遂产生盗窃之 念.当晚,张、李二人准备好作案工具,窜到该照相馆.李均持刮刀在门口放哨,张平潜入

14、室内.盗出理光照相机、 彩色胶卷等多种物品.张平在离开现场时,为破坏现场,将一电炉放进柜台后的木柜内,周围放了一些书和包装纸, 并接通电源.在张平、李均逃离现场后,照相馆起火,不但烧毁了照相馆,还烧毁了邻近的几间住房.张平、李均二 人都是盗窃、放火共犯吗?2、强某因与他人的妻子通奸而遭到痛打,遂产生了盗枪报复的念头.某日晚11时,强某窜入本单位武器库,哄骗 值班员岳某开门,用尖刀而住岳某,岳某被迫翻开武器库门.强某取走两支半自动步枪.强某离开时,岳某让强某 把自己绑起来.强某就将岳某绑起,推倒在地.强某携枪前去报复,由于枪里没有子弹未能得逞.强某、岳某是否 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3、甲乙两个小

15、偷合谋偷东西.偷窃当晚.甲没有去.乙单独窃得几万元.甲要求分赃.乙不肯,甲威胁说要把乙全家 杀光,乙很担忧.一天半夜,乙在家听到外面有动静,以为甲来杀他,拿起一棍子把外面的人 打死,后发现是陌生人. 原来陌生人走错地方了.问:(1)甲乙二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乙将陌生人打死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4、被告人张某,男.39岁.1998年11月20日.同村村民马某挖菜窖,占了张家的地.理论过程中马不但不认错,反 而依仗自己身强体壮,打了张.张某非常生气,便伺机报复. 11月25日,张看见马的15岁 女儿在地里干活,便产生 了打马女儿的念头.但又怕自己打人会犯法.这时候他想起别人讲过不满14岁的

16、少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于是便 找来自己13岁的儿子叫他替父报仇.儿子听了父亲的怂恿,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马的女儿大腿就是一锹,造成重伤害的结果.结合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张某父子能否构成共同犯罪?5、何某、谢某、马某三人在集市上闲逛,偷拿桃吃被摊主发现,摊主指责他们.何某三人对摊主拳打脚踢并掀翻了 水果摊.离开集市后,三人看见一对小青年谈恋爱,便强行将男青年赶走,对女孩进行侮辱调戏半小时之久.在回家 的路上,何某看中了一路人的帽子,趁其不备抢了就跑.路人追赶时,谢某和马某予以阻拦.何某见路人还在和谢某、 马某推推操操的,冲上来对准路人的腹部就是一刀,致人重伤.假定何某等三人掀翻水果摊、调戏妇

17、女、抢路人帽 子的行为是寻衅滋事罪,拿刀伤人的行为是伤害罪.问:结合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何某等三人是否是共同犯罪?6、被告人甲,男,51岁,工人.被告人甲因与厂领导乙在工作中经常闹矛盾,便产生了将乙整死、整残的念头.1997 年4月10日.甲听说丙能用“邪法将人整死、整残.便向丙提出用“邪法将乙整死、整残的要求.丙满口容 许并吹嘘说:“我只要把人看一眼.不出三天他自己就会死.并要人民币5000元.先交3000元.事成之后再交 2000元.于是双方订立合同.一式二份.各执一份.同年5月8日,甲向丙 介绍了乙的情况,指点了乙的住地后便返 回工厂.丙见甲走后也溜之大吉,后因盗窃被抓获,从其身上搜 出

18、杀人合同一份,因而将甲抓获试分析:(1)甲的 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甲、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7、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帮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容许.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 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单独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面临被淹死的危险状态,甲能够援救 却不援救,致使乙被淹 死.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很好,完全能够及时援救乙,但丙不认识甲乙两人,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本 案中,甲和丙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案例分析题答案提示:1、答:(1)二被告人是盗窃共犯,由于有共同的成心和共同的行为.但二人不构成放火罪共犯.因客观上二人不具备共同的放火行为.主观上也

19、不具备共同的放火成心.从李均的主、 客观方面看,李均只构成盗窃共犯,而构不成放火共犯,因此,对于放火造成的严重后果.应由张平自 负.2、答:强某、岳某构成共同犯罪.岳某实施了帮助强某盗取枪支的行为.2岳某被胁迫参与犯罪,但并没有完全失去身体的自由,在意志上是有选择余地的,这与完全受到强制而 失去 人身自由的情形是有质的不同的.3岳某参与强某的盗窃枪支.属于被迫参加犯罪的,是共同犯罪中的胁从犯.3、答:1属于盗窃罪的共同犯罪,甲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2)乙将陌生人打死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应构成成心伤害罪.4、答:1不能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要求的二人以上,是指具备刑事责任水平的二人,

20、张之子只有13周岁,没有到达刑事责任年龄.(3)此行为由张某一人负责.属于间接实行行为.5、答:1 在寻衅滋事罪范围内,三人构成共同犯罪,因存在共同的成心和共同的行为;2)对于成心伤害罪, 三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何某的行为属于共犯超限行为.6、答:(1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迷信犯.2甲 丙不构成共同犯罪,二人不具有成心杀人罪的共同成心,也不具有成心杀人罪的共同行为.7、 1甲的行为构成成心杀人罪.行为的表现形式是不作为.(2)依照我国刑法理论,丙不负有救助乙的义务,不构成犯罪第五章成心犯罪停止形态练习题一、法条填空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3 的.是犯罪预备. 2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3 )的原

21、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在4中.自动5犯罪或者自动6地预防犯罪结果发生的.是 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7 处分;造成损害的,应当8 处分.二 判断题(1、行为人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是犯罪 预备.()2、犯罪未遂就是指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或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没有实现.()3、以诅咒方法杀人,应以工具不能犯未遂处理.()4、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到犯罪既遂以前的过程中.()5、判断犯罪既遂,应以犯罪目的是否到达或预期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标准.()6、行为人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形态相区别的主

22、要标志.()7、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分.1-7. J.X.X,X.X. V. V三、选择题1、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 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行为应如何和处理?Ax不构成犯罪B、应当从轻处分C、应当减轻处分D、应当免除处分2、甲某精心准备窃得公司银行账户的 密码.晚上在家中利用互联网将公家账上的5万元转入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账户.某妻发现后竭力奉劝,甲某悔 悟,在公司未觉察的情况下,又将5万元转回公司的账户.甲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23、3、某甲蓄谋杀害某乙.有一天,某甲见某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某乙熬药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 死,某甲的行为属于().A、既遂负刑事责任B、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C、犯罪预备负刑事责任D、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4、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 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Ax犯罪预备Bv犯罪中止Cv犯罪未遂Dx不构成犯罪 5、小偷翻开了财务室的保险柜,但柜中空无分文.小偷的行为是().A、盗窃既遂B、不构成犯罪C、手段不能犯未遂D、对象不能犯未遂6、甲扬言要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

24、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 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意表示7、冯某一日晚借着月光看见四楼宿舍内只有一名女士在床上睡觉,便起奸淫之念.当其潜入室内,悄悄地向床边 时,不慎弄出声响,然后其便破门逃跑.冯某的行为是().Ax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v犯罪中止Dx犯罪既遂8、以下行为中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仇人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C、守候在被害人回家的路人D、将毒药投入被害人的饭碗中9、某甲因私仇蓄意杀害某乙.一天.某甲在某乙回家途中向其开抢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某甲尚有子弹3颗,却怕 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某甲的行为是().A、犯罪未

25、遂Bx犯罪中止Cv犯罪预备D4意外事件10、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 向乙抱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以下哪一种情形?A、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11、某甲将他人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奉劝.某甲悔悟.在被盗者未觉察的情况下.又偷偷地把这台彩 电送回原处.甲的行为是: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不作为犯罪处理12、在共同犯罪中,如果被教唆人着手后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负犯罪()的责任.A、预备B、未遂C、既遂Dv 中止13、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

26、险柜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揭发了张某,张某 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14、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的,其行为构成().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15、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Av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B、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Cv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D、犯罪过程中16、甲带匕首准备杀乙,在去往乙家途中,忽然肚子疼痛,便回到家中.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 17、张某潜入某财务室.把保险柜翻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

27、离去.其行为属于: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18、甲欲杀死乙,向乙连砍数刀后见乙倒地没有再动.以为乙已死,遂逃离现场.后乙被人及时抢救未死.甲的行 为属于:Ax犯罪中止B、实行终了的未遂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D、犯罪既遂选择题答案1-5: D、 B、 B、 Av D 6-10: A 、 A、 D、 B、 D 11-15: B、 B、 A、 B、 C 16-20: A、 B、 B四、名词解释1、犯罪预备2、犯罪未遂3、犯罪中止了解以下概念的含义1、犯意表示2、能犯未遂3、不能犯未遂4、对象不能犯未遂5、工具不能犯未遂6、实行终了的未遂7、未实行终了的未遂8、预备中止9、实行

28、中止10、终了中止五、简述题1、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2、简述犯罪未遂的特征3、简述犯罪中止的特征4、简述中止犯的处分原那么5、简述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6、简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六、案例分析:1、甲意图抢劫,尾随一妇女身后.当该妇女回家开门后准备关门时,甲以为其家中无人.强行挤进房内,该妇女被 吓得惊叫一声.她的丈夫闻声起床,拉开电灯,见甲站在门口,便问:“你是干什么的?甲答不上来,该妇女的丈 夫上前打了甲几个耳光.在邻居的帮助下,甲被扭送到公安机关.甲供认他的目的是抢钱.甲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 预备还是犯罪未遂?2、甲某(男)婚后嗜酒成性,对家不管不问,致夫妻感情不和.一日,甲某喝酒后回

29、家,寻出气,在与其妻殴打过程 中,顿生杀人之念,遂举刀将妻砍伤,并欲进一步行凶,恰逢邻居赶到,将甲某手中菜刀抢下,并对其教育,甲某酒醒怒气渐消.略有悔悟,及时送妻到医院抢救,得免妻死.甲属于何种犯罪形态?3、某县城关镇连续发生数起拦路强奸案,均未能破获.为此,县公安局派公安人员杨某男扮女装,诱捕犯罪分子. 某日晚,叶某正准备去农机厂盗窃废铁,途中遇到杨某,即起强奸之念.叶从后面扑上去,掐住杨的脖子,手解裤 带,欲行强奸.杨转身抓叶,叶将杨的假发抓掉,发现是个男的,便脱身逃跑,被巡逻的公安人员抓获.对叶某的行 为应如何认定?并说明理由.4、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

30、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 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5、王某(男)与周某(女)长期通奸.王为到达与周结婚的目的.与周共同谋害其丈夫赵某.王提出由他提供毒药, 由周趁赵吃饭时,把毒药放入赵碗内,将赵毒死.周虽然同意,并已把王提供的毒药准备好,但她有一个3岁女孩, 顾虑会把孩子毒死.便没有按约定的方法实实施毒杀行为.后王要继续和周通奸遭到拒绝,周便揭发了王上述罪 行.请依照刑法,分析王某和周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案例分析题答案提示:1、答:甲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犯.本案中,甲尾随被害人并趁被害人不注意强行挤进房内,尚未开始实施具体的

31、抢劫行为,仍属于为抢劫犯罪制造 方便条件的阶段,因此,应以抢劫罪的预备犯判处,不构成犯罪未遂.2、答:(1)甲构成成心杀人罪,理由是主观上具有杀人成心,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属于成心杀人罪未遂,理由是甲已经着手实施杀人行为,只是由于邻居阻拦和制止这种行为人意志 以外的原因,使其犯罪目的不能实现.因此是犯罪未遂甲的犯罪行为构成犯罪未遂,同时具有悔悟和抢救情节,依刑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分.3、答:叶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未遂).行为已属强奸犯罪的着手实施.属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的犯罪未遂.4、答: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犯罪中止.行为人属于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的行为;此犯罪中

32、止,未造成损害,应当免除处分.5、(1)王某和周某构成共同犯罪.周某的行为成立成心杀人罪中止;王某的行为属于成心杀人罪未遂第七章罪数1、判断题()1、盗窃犯罪分子在偷了他人的彩电以后,将彩电在自己家里藏了 1个月,这种情况是继续犯.()2、某甲与某乙为琐事发生争吵,某乙气急之下朝某甲右眼打了一拳即要退回屋内,某甲追上朝乙胸部打了一 拳,某乙倒地,因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某甲的行为在刑法罪数理论上属于结果加重犯.()3、刘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刘某中断了关系.刘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刘某 将李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刘某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33、()4、甲玩弄枪支不慎走火,打死乙,子弹穿过乙的身体以后,又把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是牵连犯.()5、凡屡次实施犯罪行为且触犯一个相同罪名的犯罪都是集合犯.()6、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数月.某甲的行为是继续犯.()()7、区分一罪及数罪的标准是结果的个数.()8、甲是某国有企业的会计,他分三次贪污公款1万元,第一次、第二次都是4000元.第三次2000元.甲的行 为是连续犯.()9、甲在强奸乙后,为了灭口又把乙杀死.甲的行为是牵连犯.判断题答案:1-5 X.X.J.X.X6-9: ,X.X.X二、选择题1、我国通常采用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A、犯罪行为的个数Bx犯罪结果

34、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罪过的个数Dx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2、甲与乙共同盗窃了某珍贵文物.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其砸碎,目的是便于销赃.甲与乙的行为属于().A、盗窃罪与成心损毁文物罪B、想象的数罪C、岸连犯Dx结果加重犯3、某甲伪造公文去骗取钱财,共骗得财物5000多元对某甲应当().Ax定伪造公文罪B、定诈骗罪Cv分别定伪造公文罪和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Dx定伪造公文罪和诈骗罪,因属牵连犯只按诈骗罪处分4、王某与有夫之妇李某有私情,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王某中断了关系,王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王某将李某 骗至自己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王某的行为属于:)A、结果加重犯B、连

35、续犯C、继续犯D、吸收犯5、张某扬言要杀害李某全家.一日,张某潜入李某家,趁李某一家熟睡之际,连续砍杀3人.张某的行为属于:A、继续犯B、牵连犯C、连续犯D、惯犯6、以下关于连续犯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持续侵犯同一客体Cv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成心B触犯同一罪名D、每次行为都单独构成犯罪7、以下诸犯中J属于实质的数罪.A、继续犯B、牵连犯C、结果加重犯D、想象竞合犯8、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或最高刑为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只执行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这表达 了.A、吸收原那么Bx相加原那么C、限制加重原那么Dx并科原那么选择题答案1-8: D, C, D1 B, C. A, B,

36、A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继续犯2、想象竞合犯3、结果加重犯4、连续犯5、牵连犯6、吸收犯7、结合犯8、集合犯四、简述题1、简述继续犯的特征2、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3、简述结果加重犯的特征3、简述结合犯的特征4、简述集合犯的特征5、简述牵连犯的特征6、简述连续犯的特征7、简述吸收犯的特征五、案例分析:1、汽车司机张某于某日晚9时许.驾驶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在一拐弯处.将一在非机动车道 内骑小三 轮车带人的刘某、王某撞倒在地,刘某当场死亡,王某身受重伤.张某立即停车,将已死的刘某弃于路 旁.将重伤的王某抱进驾驶室,开车送医院抢救,驶至途中,见四周无人.遂停车将伤者抱至路边的玉米地中.驾 车逃

37、跑.王某由于失去了抢救时机,致其死亡.黄某的行为是一罪还是数罪?2、某日,甲开车执行任务途中,乙忽然从右边路旁树林疾步冲出抢过马路.甲见状向左猛打方向盘,并紧急制动. 仍躲避不及,车右前轮将乙左腿轧断.事故发生后,甲见天色已晚,此地荒僻,又没有人,便将昏迷不醒的乙拖至路 旁小树林,自己开车逃去.第二天早晨,乙的尸体被人发现.经法医鉴定:乙左腿膝盖处粉碎性骨折,因抢救不及 时,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问:被告人甲的是否构成犯罪,几个罪?请说明理由.3、甲男,18岁)在某中学操场边与乙玩游戏.两人在游戏过程中发生争执,甲将乙推倒在地,乙头部正巧碰到 操场边的一块大石头.甲见乙脸色苍白,没有喊声,由于害

38、怕承当责任,就将乙背到自家的猪圈时.甲怕事情闹大. 遂起杀人灭口之心,于是拿起一块石头向乙头上砸去.当日黄昏,甲将乙尸体移到村外河边涵洞里,后尸体被水冲 出.经法医鉴定,乙总部被砸伤痕系死后伤.问:甲构成一罪还是数罪?4、某派出所副所长甲与乙在值班室练枪法.当时,派出所所长曾对两人进行劝阻,说这样容易出事.但两人没有 理会,继续练枪法.甲装子弹,乙开枪射击,结果子弹穿过窗户打死一小孩,同时又重伤另一小孩.问:乙的行为是 否构成想象竞合犯?什么是想象竞合犯?5、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 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

39、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 地.头部刚好碰在 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 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 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试分析甲构成何罪?案例分析扑案提示:1、答:1张某前行为符合一个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构成交通肇事罪.(2)后行为张某主观上有杀害王某的犯罪成心间接成心,客观上有杀害王某的行为不作为,造成了王某 死亡的结果,已完全符合成心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构成成心杀人罪.3张某的行为构成两个罪.应当实行并罚.2、答:(1被告人构成犯罪,构成一罪,成心杀人罪.2被告人前行为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属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3)后行为属于不作为的间接成心杀人行为.构成犯罪.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使之负有救助的义务.行为人能够履行救助义务,没有履行,导致结果的发生,主观上存在间接 成心.3、1前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2)后行为依据现行刑法理论符合成心杀人未遂.4、答:构成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的行为.5、1甲第一个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2)甲第二个行为构成成心杀人罪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