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查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查报告近年来,红安县农业农村局以保障粮食安全、发展优势 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全 县“三农”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围绕全省规划明确的建设 任务,狠抓各项措施到位,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村 发展、农民增收。现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工作情况报告如 下。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红安县耕地面积90. 9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66.91万亩,“两区”划定实划耕地面积39. 52万亩)。经“十 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估工作统计,截止2020年, 我县共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2.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并上 图入库面积45. 93万亩(其中,在
2、永久基本农田内建成面积 24.82万亩,在“两区”内建成面积14.90万亩)。(一)2019年项目情况。2019年,下达我县高标准农 田建设面积2. 98万亩,总投资5960万元。项目建设地点涉 及4个乡镇20个行政村。分布于七里坪镇曹门口村、杨李 家村、马鞍山村、柏林寺村、高徐家村、万田圾村、白马嘶 村等7个行政村;永佳河镇叶河村、喻皈村、汪家河村、狮 子口村等4个行政村;高桥镇石头湾村、大塘湾村、程河村、 羊子山村、王德湾村、张家田村等6个行政村;二程镇大赵 家村、西林村、烟炉山村等3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有土 地平整、地力培肥7000亩,塘堰整治167座,小型拦河坝 18座,小型提灌站9
3、座,小型集雨设施5座,农用井2座, 新建沟渠62.38km,农桥7个,硬化机耕路5. 21km,生产路 16. 48km,田间道路38. 09km,晒谷场34个等。目前,项目已完成县级初验和竣工审计并申请市级验 收。(二)2020年项目情况。2020年,下达我县高标准农 田建设面积4. 23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1.98 万亩,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基地项目1.25万亩,高效节水灌 溉面积1万亩。总投资6345万元。项目建设地点涉及9个 乡镇47个行政村。分布于七里坪镇、城关镇、华家河镇、 上新集镇、二程镇、太平桥镇、杏花乡、高桥镇、永佳河镇。 其中,大宗油料生产基地项目1.25万亩建设
4、地点分布于七 里坪镇观音阁村、颜邹家村、典明村、张李家村、紫云寨村, 城关镇陈升庙村、倪赵家村、梅潮村等2个镇8个行政村。 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项目2.98万亩建设地点分布 于华家河镇祝楼村、阳台山村、邹集村、石咀村、新庙村、 矿山村、毛圾村,上新集镇郑家冲村、大庙村、石牛山村、 保安寨村,二程镇三里岗村、静居庵村、罗山村、大皈村、 周海三村,城关镇王贵轩村、李义店村、小丰山村、曹家皈 村、云台村,太平桥镇新桥村,杏花乡牌坊店村、受益村、 益新村、王祥帆村、红花冲村、李家冲村、隗店村、娥花咀 村,高桥镇桥头边村、何家湾村、邓家湾村、官木塘村、六 家边村,永佳河镇桃花村、永佳河村、尾斗山村
5、、二里河村 等8个乡镇39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有土地平整6964亩, 土壤改良15000亩,塘堰整治Hl 口,小型拦河坝26座, 机井6座,新建泵站35座,生态渠道734m,新建沟渠39. 26km, 生产路12. 64km,田间道路48. 49km,晒谷场40个等。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自验。二、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一)提升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按照县委县政府决 策部署,我们联合乡镇(场、处)党委政府,按照“灌排设 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 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六条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协 同在全县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大量的零散地、中 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
6、高产稳产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 田,有效减少旱涝渍等灾害影响,减少粮食生产损失5% 13%;显著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能够增加粮食产 能10%20%,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县粮食连续的 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水、 土、田、林、路等综合治理,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 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行的农田,提高了农业 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业的规模 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据典型项目调查表明,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新增有效耕地面积0.2%以上,减 少田间耕作成本5%以上
7、,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增加37%, 项目区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显著提升 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 转型升级。(三)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重 点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在稳定粮食产能基础上,积极支持 优质优势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优质粮食、优 质蔬菜等生产基地,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 础。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通过提升粮食、经济等作物的生 产效益,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而且通过工程建设,扩大了 农民二、三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据调查, 七里坪镇项目区农民收入来源由原来的单一种地变成了种 地、经营、打工三种
8、途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参与 到合作社打工就业人员,年可增收1万元以上,固定岗位人 员可达到3. 6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增加农民收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四)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和 美化了农田空间格局,理顺了农田平面结构,改善了农田利 用方式,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通过农 田灌排工程生态技术措施的推广,使农田生态友好型基础设 施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农田林网建设,林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推广 良种良法、节水灌溉,减少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使用,全县 化肥使用总量和强度保持“双
9、减”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 平明显提高。调查显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均节水21%、 节电28%、节肥19%、节药21%,显著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 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美化了农田景观格局。三、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项目投入资金标准偏低。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 项目亩均投资标准偏低。按现行投资标准,项目区往往会形 成所谓的“核心区”和“辐射区”之分。由于总体投入资金 有限,虽然采取了集中资金、整合投入等措施,但建设高标 准农田的规模仍然不大,短期效益不明显。从实践情况看, 15002000元/亩的投资标准很难真正实现高标准农田高质 量建设。对照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按每个高标 准农田建设项目均包
10、含“田、土、水、路、林、电、技、管” 八大工程内容(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建后管 护)测算,实际投资标准丘陵地区要超过3000元/亩。综上, 迫切需要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提高投资标准和建设质 量。(-)农田建设基层信息化管理落后。一是在实现高标 准农田项目在线监测管理、实时掌握项目实时进度、质量和 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二是省级层面 还未建立高标准农田参建企业库,给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招投 标和施工监督管理等工作带来诸多困扰。四、对策建议(一)加强资源整合,一张网联动覆盖。根据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
11、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 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 2019 ) 50号)文件要求。一是创 新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支持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采取“自愿申请、先建后补”的管理方式,充分 调动社会资本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的引 导和激励作用。项目片区建设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00亩,重 点片区建设面积不低于300亩,建设内容重点以土地平整、 地力提升、沟渠、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应当按不低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2000元的25%落实 自筹资金,并统一纳入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 原则上按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资金补助标准2000元的 75%一次
12、性拨付财政资金补助尾款。二是完善新增耕地指标 调剂收益使用机制。秉持县域一盘棋和算大账、算长远账的 思想,以县为单位,确定当年新建的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占 补平衡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确保不影响生 态环境、保证灌溉排涝要求的前提下,将指标落地上图,落 到实处。通过资源换资金的办法,将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纳 入认定范围,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的核 定流程、核定办法,加强新增耕地指标跨区域调剂统筹和收 益调节分配,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渠道。以每新建 IOO亩高标准农田,可以增加1亩以上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统一调剂。例如:每亩可换取25万元的补偿资金,按照4:4:2 的
13、比例,10万元用于提高新建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 准,K)万元由县级统筹,主要用于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 设等,5万元直接补助给村,作为村集体收入。而新增的城 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由县级统筹调度使用。三是集中 资金保重点。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 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 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 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中央农办等七部门关于扩大农业农 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 湖 北省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 2022)和财政部文件要求,我省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 设项目均可由市县政府
14、向省政府申请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 券予以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 支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总量持续 增加,比例逐步提高”的政策要求,省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 力度,确保地方投入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在政府专项资金投 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工 商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 投入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一是强化部门 协调。按照本轮省级机构改革中关于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职能 整合的决策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协作,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
15、,抓紧制定本部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 设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建议成立县、乡镇(场、处)两级 要成立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 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统筹协调 和建设推进工作。同时采取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的办法,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和乡 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力、共同 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加大队伍建设。加强农田建设管 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队伍建设,重点配强县乡两级工作力量, 快速培养一批懂农田、会管理的干部队伍,加快形成分工明 确、层次清晰、上下衔接的人才队伍体系。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业务交流,提升农田建
16、设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 质。(三)加强机制创新,一条线精准管理。一是承接原国 土部门高标准农田报备系统上图入库模块,实现高标准农田 建设信息按时、全面、真实、准确上图入库,并对建设过程 进行全流程信息管理,实现统计“一张表”、成果“一张图”。 二是在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里,可以实时在线调度项目进 展情况,及时督办建设进度较慢的项目区。通过信息化管理 手段,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精准管理。三 是推动开发互联网+高标项目监管平台,建立高标准农 田管理动态巡查监管系统,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 设项目在立项、实施、验收、管护等方面的全过程巡查监管, 形成立体监管体系,实现全流程、无死角、精细化管理,全 面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效能。2021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