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4333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之题材分类鉴赏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之,古 诗 词 鉴 赏,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地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的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怀乡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等,一、送别诗,古人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出行。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送别诗主要的思想

2、内容:直接抒写依依不舍,不忍分别的深情厚意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 坦陈心志的告白,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情真意切的劝勉、安慰。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 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鉴赏时要注意的关键信息常见的意想:“柳”(折柳送别)、“酒”(设酒饯别)、 “日暮”、“斜阳”、“夕阳”、“暮

3、雪”、“暮钟” 、“长亭”、“南浦”、,“寒蝉”、“阳关”、“古道”、“西风”、“春草”、“眼泪” 常见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以喻显情,如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借物抒情,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借景抒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哀景显哀情)以乐景衬哀情: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

4、恨的因素了。 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10.江苏.10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釉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清的哪两个句子?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简要说

5、明。三、四句诗,明人陆时雍诗境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简要说明。,江楼饯别,我和你喝得酩酊大醉,秋风阵阵,送来满鼻桔柚的芳香。入得船来,忽淋上一头潇湘冷雨,我浑身发颤,心头更是无限凄凉。 我不知道,在你无尽的旅程终点,也即在那遥远、遥远的潇水、湘江。当你午夜梦回,听到深山里传来,清幽的猿声,是否觉得分外悠长?,二、咏物感怀诗,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主要内容有:借物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或者表明自己对

6、某些事物的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联想和想象等鉴赏注意: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和生长环境,分析其象征意味;物的品质透视出作者的人生追求、态度;物的生长环境与作者的生平、遭遇联系起来,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参考答案】(1)

7、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赏析】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今天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的语文试题中。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

8、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这首咏物诗

9、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三、羁旅怀乡诗,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主要思想内容: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挖掘关键信息 :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 留心四种

10、意象 :“望月怀远” “鸿雁传书”, “折柳送别”,“杜鹃啼血”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乐景衬哀情 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四、边塞征战诗,边塞诗多表现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边塞诗常见的主题思想: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这类诗作或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或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这类诗作主要抒发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或描

11、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这类诗作或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或揭露军中苦乐不均,表达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当然,在展示边塞山川景物的过程中,也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5. 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这类诗作多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常用词语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

12、、刀、铩、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岁暮 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

13、”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参考答案】(4分)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发差。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o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前方将士,日夜

14、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五、怀古咏史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

15、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怀古伤今,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2

16、物是人非型,理性反思,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2.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六、写景抒情诗,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技巧特征: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白描,或渲

17、染,或动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听结合。,七、闲适隐逸诗,闲适隐逸诗”主要是指因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而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闲适隐逸诗”常见意象: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闲适隐逸诗”常见情感: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热爱。“闲适隐逸诗”常见技巧: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语言质朴清新。,生活杂感诗,“生活杂感诗”题材比较宽泛,它涉及到生活得每一个细节,因而它所表达的情感相对来说也多姿多彩,多年来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果排除以上类别,那么,“生活杂感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对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告慰平生、欢愉人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对忠贞爱情、诚挚友谊的赞美(如:秦观的鹊桥仙)等。“生活杂感诗”的主要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