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572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1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远涂料投资机会研究.doc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远工业公司涂料工业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二一年九月 编制: 审核: 审定: 目 录1前言11.1涂料行业的产业结构分析11.2灯塔涂料公司走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21.3中远集团入主灯塔涂料公司、整合涂料产业的总体战略21.3.1在1年内实现灯塔涂料公司扭亏为盈21.3.2到200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涂料企业31.3.3到2010年成为世界级涂料企业32国内外涂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42.1世界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42.1.1生产情况42.1.2消费情况62.1.3贸易情况72.1.4价格分析72.1.5发展趋势及环保政策的影响72.1.6主要原材料供应方式92.1.7涂料行业跨国公司的

2、经营特点102.2国内涂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12.2.1生产情况112.2.2消费情况142.2.3涂料贸易152.2.4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的影响162.2.5国内经济形势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192.2.6涂料用原材料的供应243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分析253.1主要竞争对手分析253.2合作伙伴分析(灯塔涂料公司)263.2.1历史沿革263.2.2组织机构263.2.3生产情况283.2.4产品结构293.2.5销售渠道与区域313.2.6财务与盈利状况313.2.7品牌知名度333.2.8技术装备水平333.2.9人力资源情况333.2.10研发能力343.2.11对灯塔资产接收方案的建

3、议343.2.12灯塔涂料公司资产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353.2.13灯塔资源的利用方案363.2.14对灯塔公司的总体评价373.3推荐的潜在合作伙伴373.3.1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373.3.2青岛海洋涂料研究所(待细化)394中远集团进入涂料行业的可能性分析404.1国内涂料工业产业政策404.1.1产品结构调整方向404.1.2企业结构调整方向414.1.3区域优化与布局414.2中远集团进入涂料行业的风险分析414.2.1能否使醇酸漆实现盈利是主要的近期风险414.2.2能否搞好建筑涂料的市场营销是主要的中期风险424.2.3能否掌握核心技术是主要的远期风险424.3

4、中远集团进入涂料行业的优势分析434.3.1中远集团已涉足涂料行业434.3.2中远集团有较强的资金实力434.3.3中远集团有较高的公信度434.3.4中远集团有比较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434.3.5中远集团拥有一定量的船漆和集装箱漆自用市场444.4结论444.4.1加入涂料行业的基本判断444.4.2发展涂料产业所需的基本条件445中远集团重点发展的涂料产品465.1产品方案确定的原则465.1.1确定产品品种的原则465.1.2产品规模确定的原则475.1.3涂料产业产品规划实施原则475.2中远工业公司涂料产业规划方案485.3建筑涂料505.3.1发展建筑乳胶漆的理由(选定理由)50

5、5.3.2乳胶漆项目的实施545.4汽车涂料555.4.1选定产品理由555.4.2实施方案585.5粉末涂料585.5.1发展粉末涂料的理由585.5.2实施方案605.6船舶、集装箱和工业重防腐涂料605.7特种涂料616中远集团进入涂料行业的策略分析及建议626.1投资策略分析及建议626.1.1借鉴国外公司并购经验626.1.2新建与并购建筑涂料生产装置的比较646.1.3关于醇酸树脂涂料的处置方案656.2技术策略及建议696.2.1近期技术策略696.2.2中期技术策略696.2.3远期技术策略696.3营销策略706.3.1品牌定位706.3.2广告宣传716.3.3营销网络72

6、6.3.4技术服务731 前言中远工业公司欲以兼并天津灯塔涂料公司为契机,大力发展涂料产业,受中远工业公司的委托,化工部规划院进行了中远工业公司在涂料行业的投资机会研究,我们从研究国内外涂料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通过分析涂料行业的产业特点,剖析主要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判断中远工业公司发展涂料产业的机遇与风险,我们以为中国涂料行业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涂料行业高度分散,急待整合,中远这样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进军涂料领域大有可为,同时在资本运作、机制创新、市场营销和掌握核心技术等方面又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和中远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提出了中远发展涂料产业的产品方案,并对

7、如何实现这一产品方案进行了策略研究。分析涂料行业的特点、找出灯塔涂料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中远兼并灯塔涂料公司后发展涂料产业的方案是本次机会研究的基本思路,现简要介绍如下:1.1 涂料行业的产业结构分析涂料行业的产业结构呈金子塔形,具体如下表所示:层次特点代表性产品在涂料消费量中的比例顶层技术密集型汽车、船舶漆2025%中间层资本密集型建筑涂料4550%底层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醇酸漆3035%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的涂料产品以醇酸漆为代表,其产品利润率低,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的竞争。资本密集型涂料产品以建筑涂料为代表的,用户对其价格不太敏感,对产品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对品牌的信任度,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需

8、要大量的广告宣传,另外这类产品的销售环节较多,建立完善的分销体系对于产品销售十分重要,这需要涂料厂商具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密集型的涂料产品以汽车漆、船舶漆和航空漆为代表,因为其生产技术难度大、销售环节的技术服务要求高,所以市场壁垒高,但产品利润率较高。1.2 灯塔涂料公司走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目前灯塔涂料公司的主导产品是醇酸漆,近三年醇酸漆的产量约占其总产量的5070%,灯塔涂料公司是传统的国营企业,负担沉重,面对民营企业低价产品的激烈竞争,产品缺乏竞争力、亏损严重,醇酸漆形成的亏损占公司总亏损额的80%以上。灯塔涂料公司现有1万吨/年的建筑涂料生产能力,该产品引进国外

9、先进技术,1986年投产,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同时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产量仅约为2000吨。而在90年代,日本立邦涂料公司却依靠巨额的广告投入和成功的市场营销成为中国最大的建筑涂料供应商。灯塔涂料公司与日本关西涂料公司合资生产汽车漆和船舶、集装箱涂料,但从整体上看,灯塔涂料公司既不掌握核心技术也不掌握销售渠道和品牌,完全受制于人。总之,灯塔涂料公司发展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涂料产品,由于历史和体制所形成的沉重负担,难以与民营企业进行成本竞争;而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又无法与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竞争,这就是灯塔涂料公司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1.3 中远集

10、团入主灯塔涂料公司、整合涂料产业的总体战略1.3.1 在1年内实现灯塔涂料公司扭亏为盈首先在资产接受过程中剥离不良资产,实现低成本接收,为灯塔涂料公司扭亏为盈打下良好基础。在接收后通过转换机制、完善管理、降低成本,实现扭亏为赢。因为目前醇酸漆形成的亏损占公司亏损总额的80%以上,所以扭亏的重点是醇酸漆,目前醇酸漆售价比总成本低大约10%,而总成本中生产成本仅占大约66%,而三项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占大约34%。通过低成本接收和转换机制、完善管理完全可以降低三项费用,实现扭亏为盈。1.3.2 到2005年成为中国最大的涂料企业在“十五”期间,中远集团将重点发展建筑涂料,同时发展汽

11、车漆、船舶和集装箱涂料、重防腐涂料、粉末涂料和特种涂料,保留醇酸漆,到2005年使涂料产量达到18万吨,销售额达到25亿元,利税达到7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涂料企业。1.3.3 到2010年成为世界级涂料企业在20052010年,在继续发展建筑涂料的同时,将发展重点转移到汽车漆、船舶和集装箱涂料、重防腐涂料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上来,到2010年使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成为世界级涂料企业。2 国内外涂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1 世界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1.1 生产情况2.1.1.1 概况近年来世界涂料生产保持着平稳增长,具体如下:1997年2000年年均增长率生产能力(万吨/年)27003000

12、2%产量(万吨)2200 2360 2%开工率81%79%-1%销售额(亿美元)600 645 2%2.1.1.2 地区分布世界涂料生产的地区分布情况如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是世界第四大涂料生产国,而且中国的涂料产量已与日本非常接近。国家1997年产量2000年产量年均增长率2000年份额西欧6216602%28%美国5175653%24%日本208200-1%8%中国1451838%8%其它7097522%32%合计220023602%100%2.1.1.3 主要生产厂家及产业集中度2.1.1.3.1 主要生产厂家2000年世界前十大涂料公司销售额及市场份额如下:序号公司名称总部所在地涂料销

13、售额(亿美元)市场份额1Akzo Nobel荷兰609%2ICI英国487%3DuPont美国437%4Sherwin-Williams美国406%5PPG美国386%6BASF德国335%7Nippon Paint日本173%8Kansai日本142%9Valspar美国142%10RPM美国132%合计32050%注:以上为综合有关报道的估计值2.1.1.3.2 产业集中度近年来涂料行业的重组十分频繁而且规模很大,1997年以后发生的重大重组事件如下:收购方被收购方出让方业务备注Akzo NobelCourtaulds全部成为最大涂料商PPGCourtauldsAkzo Nobel航空涂料

14、和美国的建筑涂料Akzo NobelBASF欧洲装饰涂料ICIWilliams欧洲涂料ValsparDexter全部扩展欧洲业务DuPontHerbertsHoechst全部成为最大汽车涂料商大规模重组导致涂料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迅速上升,具体如下:年份涂料产业集中度(前十大公司所占的销售额比例)年均增长率198020%199030%4%200050%5%2.1.1.4 涂料品种结构2000年世界涂料行业品种结构如下:涂料品种(按成膜物分类)市场份额醇酸涂料25%丙烯酸涂料20%乙烯基涂料15%聚氨酯涂料14%聚酯涂料10%环氧涂料8%氨基涂料4%其它4%合计100%2.1.2 消费情况2.1.2

15、.1 消费量及地区分布近年来世界涂料消费量及地区分布如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涂料市场。国家1997年消费量2000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2000年份额西欧5656002%25%美国4605003%24%日本180170-2%9%中国1552009%9%其它8408902%33%合计220023602%100%2.1.2.2 消费结构2000年世界涂料消费结构如下,建筑涂料是最大的消费领域。建筑涂料工业涂料特种涂料美国46%39%14%西欧54%32%14%日本26%54%20%全世界45%40%15%2.1.3 贸易情况涂料的贸易量较小,主要原因是涂料中有机溶剂或水的含量较高,长途运输不经济,另

16、外有机溶剂类涂料的运输有一定的危险性。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涂料进出口情况如下:西欧美国日本进口量(万吨)302520出口量(万吨)909050净出口量(万吨)6065302.1.4 价格分析世界涂料价格的综合水平以美国涂料价格指数最具代表性,近年来美国涂料价格指数如下表所示。在建筑涂料和特种涂料领域,价格增长较快;在工业涂料领域,价格增长较慢。年份建筑涂料工业涂料特种涂料1985107103103199013311312519951521261502000167126195以1983年价格为1002.1.5 发展趋势及环保政策的影响2.1.5.1 需求预测未来5年世界涂料需求预测及地区分布如

17、下:国家2000年消费量2005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2005年份额西欧6006602%25%美国5706302%24%日本2102201%8%中国2002807%11%其它7808602%32%合计236026502%100%2.1.5.2 发展趋势未来世界涂料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环保化和高性能化。2.1.5.2.1 环保化世界各国的环保法规对涂料行业提出日益严格的限制,主要是限制VOC(可挥发有机物含量),有机溶剂型涂料的比例逐渐降低,环保型涂料(高固含量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比例逐渐提高,2000年发达国家环保涂料比例如下表所示,其中美国和欧洲的环保型涂料比例均已达到50

18、%,而日本的环保涂料比例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建筑涂料在涂料总消费量中的比例只有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建筑涂料主要是水性涂料;另外日本对涂料VOC含量的控制不严,目前还只有地方性法规,没有全国性法规。美国欧洲日本高固含量涂料27%18%15%水性涂料13%15%13%粉末涂料8%12%4%辐射固化涂料2%5%2%有机溶剂型涂料50%50%66%合计100%100%100%预计20002005年发达国家环保型涂料消费比例变化如下:美国欧洲日本2000年环保型涂料比例50%50%66%2005年环保型涂料比例70%70%50%年均增长率7%7%8%2.1.5.2.2 高性能化涂料产品日趋

19、高性能化,主要表现在成膜物更多地采用高性能树脂、颜料和填料微细化甚至纳米化、溶剂低毒化、助剂高效化。其中成膜物对涂料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天然树脂、高耗油树脂等低档成膜物比例逐渐降低,而丙烯酸、有机硅等高性能树脂比例提高。2.1.6 主要原材料供应方式根据发达国家涂料产品结构,发达国家原材料综合消耗如下图所示。不同的原材料供应方式不同,作为涂料生产企业,颜料和填料、有机溶剂、助剂一般外购,在成膜物中,醇酸树脂因为主要用于涂料,所以一般由涂料生产厂自已生产,其它树脂的供应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树脂自给率较高,中小企业的树脂一般外购。2.1.7 涂料行业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2.1.7.1

20、生产本地化涂料因为水或有机溶剂含量较高,长途运输不经济,而且有机溶剂运输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涂料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的同时大力推行生产本地化,以作为世界最大涂料企业的阿克苏诺贝尔(Akzo Nobel)为例,其生产厂多达数十个,遍布全球各主要国家。2.1.7.2 并购经销商,强化营销网络对于不同的涂料品种,营销网络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汽车、船舶等技术密集型涂料产品,基本上是由生产商直接供应用户,但对于普通的涂料产品,特别是建筑涂料,营销网络的作用则变得极为重要,甚至主要的利润来自流通环节,发达国家普通涂料的价格构成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建筑涂料等普通涂料产品,流通环节的费用高达零售价的30%

21、,流通环节的利润往往高于生产环节,对营销网络的控制程度对企业的赢利水平有很大影响。由于以上原因,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对生产企业不断进行重组的同时,大力并购经销商,强化营销网络。国外的涂料经销商主要有三种,一是涂料企业的专卖店,二是专营涂料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经销商(以连锁店为主),三是综合类的贸易公司(主要是建材市场)。跨国公司主要选择规模较大的涂料连锁经销商进行并购。2.1.7.3 加大广告投入,强化品牌宣传对于不同的涂料品种有不同的品牌宣传方式,对于汽车、船舶等涂料产品,用户高度集中,基本上是由生产商直接向用户介绍产品,但对于普通的涂料产品,特别是建筑涂料,进行品牌宣传必须借助大众传媒,广告在整

22、个营销过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涂料跨国公司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涂料生产商,建筑涂料在其产品结构中的比重很比较高,所以都非常重视广告宣传。但其广告投入在不同的时期差别很大,在品牌塑造期(如进入某一新市场时)广告投入量很大,例如近年来“立邦”漆在中国市场的年均广告投入超过1亿元,但在品牌维护期(如在已有较高份额的传统市场),广告投入量较小。2.1.7.4 注重研发,保持技术领先涂料跨国公司投入研发的费用大约占其销售额的3%,不断开发新技术,以保持其技术领先。跨国公司研发的重点是成膜树脂的改进,同时跨国公司对涂料助剂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大的力量。2.2 国内涂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2.1 生产情况2

23、.2.1.1 产业结构我国现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涂料生产企业8000多家,比1995年工业普查的4500多家又翻了一番,总产能达300万吨/年以上。这些涂料企业分属化工、轻工、建材、建筑、机械、交通、煤炭、文教等各行各业,构筑了国有、三资、乡镇、个体等各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生产组织结构,形成我国涂料工业的“三足鼎立”之势。一是原化工部所属约110家涂料生产厂,年生产能力共计100万吨;二是有一定规模的独资、合资企业200多家,年生产能力约100万吨;三是不计其数的分属建材、建筑、轻工、农业、交通、煤炭、文教等行业的涂料生产企业,以及个体、乡镇涂料企业,年生产能力共计约100多万吨。独资、

24、合资企业和国内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市场定位为中高档产品;个体、乡镇等小企业一般以生产低档产品为主。2.2.1.2 涂料产量及其分布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涂料企业的统计,19982000年,我国涂料总产量依次为168.25万吨、171.22万吨和183.94万吨,可以看出我国涂料总产量和建筑涂料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我国涂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地。2000年华东地区涂料产量最大,占全国总产量的41.6%,中南地区占30.8%,华北地区占16.5%,而东北、西南、西北三个地区所占比例仅为11.1%。2000年涂料产量排在前三位的省市依次是广东(40

25、.26万吨)、上海(25.56万吨)、江苏(22.51万吨)。可见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基本是同步的。2.2.1.3 品种结构我国涂料工业是按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来进行品种划分的,共有18大类,其中前四类包括油脂漆类、天然树脂漆类、酚醛树脂漆类、沥青漆类,都是以植物油脂作为主要原料的,称为低档漆;另外的十三类如醇酸树脂漆、氨基树脂漆、硝基树脂漆、纤维素漆、过氯乙烯树脂漆、乙烯树脂漆、丙烯酸树脂漆、聚酯树脂漆、环氧树脂漆、聚氨酯漆、有机硅漆、橡胶漆和其他漆类,都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称为合成树脂漆,为中高档漆;最后一类是辅助材料。建筑涂料单独列出。十七类涂料中以醇酸树脂漆产量最

26、大,约占油漆总产量的23%;酚醛树脂漆产量第二,占油漆总产量的9%;其它产量较大、增长较快的合成树脂漆有聚氨酯漆、氨基树脂漆、丙烯酸树脂漆、环氧树脂漆及聚酯树脂漆等。建筑涂料以水性产品为主,其它涂料以溶剂型产品为主。非建筑涂料中前四类低档漆比重近年逐渐下降,目前所占比例在20%以下,合成树脂漆比例接近80%,而在1980年这一比例仅为52%,1990年为60.13%。可见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涂料工业不仅产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档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2.1.4 技术水平2.2.1.4.1 技术水平现状从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从日本、奥地利、德国、荷兰、美国等引进建成了数套汽车涂料生产装置,并组建

27、了多家合资企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汽车涂料的生产技术水平;我国又从日本、法国、美国等引进10多条乳胶涂料生产线,使我国乳胶漆涂料的生产技术水平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在船舶涂料、海洋涂料和防腐蚀涂料方面,丹麦Hempel、英国IP、挪威Jotuh、英国伯爵、日本关西等相继在深、沪、穗、甬、津投资设厂;国外一些知名的助剂生产商、颜料生产商也纷纷寻找机会在华设厂。我国涂料市场的国际化促进了涂料行业的技术进步,缩短了中高档涂料产品与国外的差距。2.2.1.4.2 我国涂料科技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我国在过去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尤其是通过“八五”、“九五”涂料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

28、内领先水平的成果,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涂料产品的开发主要是水性化、专用化和产业化方面,我国涂料科技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正是在这三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环保法规严格,环境友好型涂料、VOC含量低的高性能涂料占涂料总产量的60%,其中乳胶漆占建筑涂料的90%以上。我国水性涂料的研究虽已有近40年的历史,但溶剂型涂料仍占较大比例,其中工业涂料中的水性涂料的比重不足10%。国外汽车用水性漆系列已经工业化生产,而我国除水性电泳底漆批量生产外,水性中涂漆和水性面漆仍处于工业试生产阶段。我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为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急待国家扶持相关科研项目的

29、研究,以打破我国加入WTO后,可能出现的国外工业水性涂料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利我国涂料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通用涂料占涂料产量的主流,而高性能专用涂料不但品种少,而且质量与国外技术先进的产品也有很大差距。如高装饰汽车面漆,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或国外技术生产;高耐候户外建筑涂料用树脂,也多从国外引进;水性聚氨酯漆用树脂,也大多来自国外;防腐蚀涂料仍以低档涂料产品为主,船舶防污漆、集装箱涂料多数由外国独资、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生产。因此,我国涂料品种在新世纪初,正面临一个品种结构彻底调整的时期。我国取得的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大批涂料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尽管试产品已显示出

30、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但由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业化试验的困难大,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慢。通过“九五”攻关,储备了一批应用开发和技术基础研究项目,有待继续深入研究,以提高我国涂料科技水平,建立涂料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2.2 消费情况2000年我国涂料的消费量约为200万吨,其中建筑涂料消费量最大,约为100万吨,占涂料总消费量的50%;其次是汽车涂料,消费量约为17.7万吨,占9%;第三是木器家俱涂料,消费量约为16万吨,占8%;轻工家电用粉末涂料消费量为10.3万吨,占5%;集装箱涂料消费量约为10万吨,占5%;船舶涂料消费量约为6万吨,占3%。2000年我国涂料消费构成见下表。2000年

31、我国涂料消费构成涂料应用领域消费量(万吨)比例(%)建筑涂料10050%汽车涂料17.79%船舶涂料63%集装箱涂料105%重防腐53%粉末涂料10.35%木器涂料168%其它3517%合计200100%2.2.3 涂料贸易经济的发展,门户的开放,扩大了国际贸易,涂料进出口量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特别是进口量迅猛增长。1990年涂料的进出口量均为2万吨左右,到1996年涂料进出口量分别增加到16万吨和7万吨,2000年进一步增加到22.9万吨和8.4万吨。19902000年涂料进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6%和15.4%。从2000年涂料进出口分类统计看,涂料进出口均以溶剂型产品为主,溶剂

32、型涂料占涂料进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是61.6%和78.5%,而水性涂料占涂料进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是38.4%和21.5%。进口涂料水性比例高于出口涂料的水性比例。进口涂料的平均单价为2172美元/吨,出口涂料的平均单价为1672美元/吨,进口价格比出口价格高30%。这是因为进口涂料主要为汽车涂料、汽车修补漆、建筑涂料、特种涂料和家俱涂料等高档产品,而出口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前者主要以品质优势进入中国市场,而后者则主要以低价政策走出国门。出口涂料的主要品种是溶剂型聚酯漆,占涂料总出口量的40%。出口的主要国家或地区是香港、朝鲜、俄罗斯、蒙古、缅甸、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进口涂料的主要品种也是溶剂

33、型聚酯漆,占涂料总进口量的26.5%。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香港、台湾、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等。进口涂料占国产涂料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2.35%,上升到2000年的12.4%。涂料贸易量的增加,表明涂料市场的国际化进一步加强,涂料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表明国产涂料的市场更加广阔。我国涂料历年进出口情况如下:中国涂料进出口情况 (万吨)年份出口量进口量19956.5014.9719967.0015.8619977.5117.0719987.4215.7119996.2918.1620008.3622.902000年我国涂料进出口海关分类统计 (吨、千美元)涂料产 品 名 称 出

34、口进 口类型数 量金 额数 量金 额溶剂型涂料聚酯油漆及清漆333305843360689139448丙烯酸聚合物油漆及清漆13466256603426625乙烯聚合物油漆及清漆711149722296546聚氨酯化合物油漆及清漆398372251206829072未列名溶于非水介质的聚合物漆262154268960023116379小计65585116100141043318070水性涂料丙烯酸或乙烯聚合物油漆及清漆130016162069534368其他聚合物油漆及清漆105135130351796136700其他油漆及清漆;皮革加工用的水性颜料6158899649316108258小计1

35、79702364787972179326涂 料 合 计835551397472290164973962.2.4 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的影响2.2.4.1 需求预测目前我国涂料产销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但涂料的人均年消费量却大大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涂料产量居世界前三位的美国、德国、日本其涂料的人均年消费量分别为22kg、27 kg和17kg(1997年数据),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15 kg,世界平均水平为4 kg,亚太地区平均水平为2.18 kg。而我国涂料的人均消费水平仅1.6kg,与我国涂料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衬。我国人口多达13亿,可见涂料市场潜力巨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涂料工业

36、都将处于发展时期,其需求量总的趋势是逐年增加的。预计到2005年,我国对涂料的需求量将达到270万吨,其年均消费增长率为6.2%,保持目前的水平。但实际上未来几年,由于受奥运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带动,涂料的消费增长可能会更快。2005年我国涂料需求预测见表。2000年我国涂料消费构成涂料应用领域2000年2005年年均增长率消费量比例消费量比例建筑涂料10050%14052%7%汽车涂料17.79%2710%8%船舶涂料63%83%6%集装箱涂料105%114%2%重防腐53%73%10%粉末涂料10.35%166%8%木器涂料168%207%5%其它3517%4115%3%合计200100%2

37、70100%6%2.2.4.2 技术发展方向新世纪,国外涂料工业正处于一个技术进步的重要时期。环保法规强化,推动了涂料产品结构的调整: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渐减少,高性能、低污染涂料快速增长;限制铅、铬、锌等重金属颜料在涂料中的应用,促进了低毒性颜料的开发;有机锡防污剂的限制使用,促进了无锡低毒长效防污涂料的开发;激烈的军备竞赛又刺激了隐形涂料等特殊性能专用产品的发展。所谓高性能涂料是指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施工性能均更好的涂料品种,例如要求装饰性、鲜映性接近工艺品的轿车面漆;耐腐蚀性极优,具有10年以上保护期的重防腐蚀涂料;耐候性、耐久性达15年的氟碳树脂外墙涂料;电子产业、高新技术要求配套的各种涂

38、料;塑料及橡胶制品涂料;各种功能性涂料,如无锡自清洗防污涂料、防静电涂料、防火涂料、大气净化用光催化涂料、零VOC水乳胶涂料、幻觉色彩涂料等层出不穷。低污染涂料主要指环境适应好的涂料,包括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品种,其中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已占涂料总量的55%,而水性工业涂料已占工业涂料总量的26%,而且还在增长之中。为适应高性能低污染的发展方向,国外通过各种方法对树脂改性,不断推出水性树脂、氟碳树脂、硅树脂、高固体分树脂、超细无机填料、各种低毒高装饰耐候性颜料、水性涂料专用原材料等。国外涂料工业不仅致力于涂料技术本身的提高,还特别重视涂料施工技术的发

39、展,尤其对于OEM涂料施工(在线涂料涂装)的研究,其投入经费远远超过涂料产品本身,做到了涂料技术开发与施工技术研究的紧密结合。如日本关西涂料研究所,就装备有能实车涂装的电泳槽(容积约20米3),可大大缩短产业研发的周期,但运行费用是很可观的。根据国外涂料工业的技术进展情况,我国制定出相应的研究开发重点和技术水平目标,使我国在“十五”期间涂料工业的技术水平有较大飞跃,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2.2.4.2.1 研究开发重点重点开发超耐候性(10年以上)建筑涂料,如有机硅、有机氟及其改性的丙烯酸酯类乳胶涂料;加快汽车涂料水性化、系列化研究,以轿车漆为重点,主攻高装饰、低污染轿车漆,发展水性化、高

40、固体份、无溶剂以及金属闪光漆和高鲜映度等品种;开发防腐时效在15年以上的桥梁和船舶用重防腐蚀涂料;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防火涂料、隔音涂料、耐高温涂料、隔热涂料等;开发低能耗高性能的各类脂肪族和芳香族聚氨酯涂料及环氧树脂涂料。2.2.4.2.2 技术水平目标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逐步改造,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对于大宗产品实现设备大型化,高温树脂全面采用热媒加热系统。汽车涂料、船舶涂料、集装箱涂料、建筑涂料、防腐涂料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九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要求。发展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辐射固化涂料、高固体分涂料,使其

41、比例由现在的35%提高到40%。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实现通用树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无机颜料、关键助剂实现国产化;重点突破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专用涂料的研究开发。2.2.5 国内经济形势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2.2.5.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相关行业发展对涂料工业的影响涂料产品用途虽广,作用虽大,但它毕竟仅仅是为国民经济发展配套的辅助产品,它只有附着在某些建筑或某些工业制品上才能得以消费,因此,涂料工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涂料生产又需要成百上千种原材料为之配套,因此,涂料工业的发展又受制于相关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涂料工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具

42、体体现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对我国涂料工业发展影响最大。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家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粉末涂料的发展,短短二、三年间生产厂家遍布大江南北,竟达二、三百家之多。国家确立了汽车工业作为国家四大支柱产业来发展的重要地位,涂料行业掀起了汽车涂料建设高潮,有一定基础的涂料企业竞相与世界知名的汽车涂料公司签定合约,或引进或合资。当前,国家实施安居工程,把住宅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建筑涂料成为涂料行业的热点。应该说每一次经济发展重点的转移,我国涂料工业就必定要出现一股发展浪潮,其结果往往使这类专用涂料的生产技术水平得以跨越一个甚至几个台阶。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滞后影响和限制了涂

43、料工业的发展。我国涂料专用原料,如生产低污染涂料用的偏苯三酸酐、建筑涂料和汽车涂料用的叔碳酸酯、高档聚氨酯涂料用的HDI缩二脲等,仍靠进口解决。国产颜料质量也满足不了高品质涂料的要求,表现在外观差、性能差,红的不红,黑的不黑,白的不白,耐晒时间短,耐热温度低。因此,高档轿车用的高品种颜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如钛白粉、炭黑、有机无机彩色颜料等。2.2.5.2 外资进入的影响中国是世界首位人口大国,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众多世界级大公司竞相涌进中国。短短几年,与国外大公司合资的涂料企业就有四、五十家,而与小公司及港台合资的涂料企业已近两百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合资企业的建立,提高了我国涂料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弥补了我国由于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需求多元化和多层次;改变了以往涂料人只重视涂料产品使用质量,而不重视外观质量和施工性能质量的错误观念;带来了科学的管理以及周到的售后服务,为国内涂料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但大量外商的进入同时加剧了市场竞争,特别是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建筑涂料、汽车涂料和海洋涂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