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论.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论题型单选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公共组织的概念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公共组织的界定 政府组织(广义)公共组织 公立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 社会团体 民办非营利组织 基金会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中,政府组织是指广义的政府,是指执掌公共权力的所有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社会团
2、体, 根据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这类组织的范围规定为各行各业的各种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促进会、商会等。 按照现行社团条例的规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不属于现行社团登记管理的范畴。 社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 “社会团体的经费,以及开展章程规定的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财产规则
3、:首先,规定社会团体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团体的资产。其次,规定社会团体的资产,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再次,社会团体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最后,规定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保障社会团体的管理费用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标准上,避免社团财产被专职工作人员变相私分。基金会 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是按
4、照民间捐赠人的意愿设立的专门用于捐赠人指定的社会公益性用途的非营利性基金管理组织.通过制度设计放松对基金会“挣钱”的管制,杜绝基金会“分钱”的可能,保障基金会“花钱”的公益性。明确了基金会法人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 这方面的制度如下:1、鼓励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地原则积极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2、对于基金会实现保值、增值的方式不作任何具体限定,投资决策由基金会理事会把握;3、严格禁止私分、侵占、挪用基金会财产;4、严格明确基金会理事、监事与基金会的利益冲突原则;5、严格处理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6、严格要求财产的使用方法;7、严格规定基金会公益支出的比例、限制行政管理和人员成本。民办非企
5、业单位。 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公共组织的财务特征政府组织的财务特征 1.政府组织业务活动的目的是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并无直接经济目的。 2.资金供应渠道单一,不具有营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 3.单位预算具有强制性。 4.资金管理权受限制.事业单位的财务特征 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其财务特征如下:1、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有的单位虽然提供物质产品,但它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而大多数企业是通过提供物质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的。2、事业单
6、位进行业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有的单位虽然实行有偿服务,但往往并非足额补偿,社会效益是衡量其业绩的基本标准,事业单位在其专业业务之外所开展的经营活动,虽然也实行盈利管理,但它必须以不影响其非营利性的专业业务活动为前提。追求利润是企业从事业务活动的根本目标。3、出资者不要求投入资产的回报,也不准备收回资产,但对资金的使用有限制性。而资本金的增值性体现了企业投资者的权利.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1.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经济回报 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4.资金和财产的提供者是以民间的身份出现的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以生产精神产品和从事
7、社会服务活动为主,同时也存在投资、筹资活动以及附带一些生产经营活动 重点作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国际通行标准相比有何特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注册方面有何政策制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务制度及财经法规,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对公共组织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及使用所引起的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并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公共组织财务活动公共组织财务活动是公共组织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包括预算资金收支活动,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经营活动 三者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其中,预算资金收支活动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履行职责
8、、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重要保障.财务关系是各公共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本单位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1.与财政部门的关系 2.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3.与上下级单位的关系 4.与内部各单位的关系 5.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关系 6.与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关系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政策性强 (二)以预算管理为中心 (三)涉及面广 (四)类型的多样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努力增收节支,合理安排支出结构,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任务 (一)加强公共组织预算管理,保证各项事业计划和 工作任务的完成(二)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
9、)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五)按规定及时编报决算,如实反映公共组织财务状况(六)加强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保证公共组织各项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一)依法理财原则 (二)勤俭节约原则 (三)量入为出原则 (四)效益原则 (五)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原则 (六)责任性原则重点作业、不同类型的公共组织在财务活动方面有何区别?、严格健全的财务管理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有何作用?公共组织预算的概念 公共组织预算是公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
10、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 行政单位的单位预算 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实行行政单位预算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列为行政编制并接受财政拨款的社会团体和未列入行政编制但完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单位。实行事业单位预算的包括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事业单位,以及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团体等组织。公共组织预算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组织预算集中反映了预算年度内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和方向。预算的编制是国家对公共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公共收入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反映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范围、规范和程度。政府预算的基本特
11、征1.计划性政府预算就是一种事先确立的收支计划,就是政府开展收支活动必须遵循的计划。通过编制预算可以对预算收支规模、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做出事前的设想和预计。2.归一性。所有的政府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政府预算,都必须处于政府预算的约束和规范下,体现预算的完整性。3.公开性即政府收支活动的透明性。政府所有的收支计划和活动过程,除了某些特殊的例外,都必须向立法机构和社会公众公开,都必须接受立法机构、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4.法治性立法机构所通过的政府预算就是法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违背政府预算就是违法行为,任何人违背政府预算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政府预算与一般的财政经济计划不同,它必须经过
12、规定的合法程序,并最终成为一项法律性文件。5.年度性预算年度指预算收支的起止时间,通常为一年。预算年度是各国政府编制和执行预算所依据的法定期限。我国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政府组织单位预算的内容 财政预算拨款收入 收入预算 预算外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 预算 经常性支出 支出预算 专项支出 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内容 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收入预算 事业收入 经营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预算 其他收入 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 支出预算 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是公共组织履行自身职能的财力保证(二)有利于加强国
13、家宏观调控,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三)有利于提高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水平公共组织预算管理办法 指国家对政府和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管理方式的规定。 (一)政府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1.收支统一管理 将单位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都纳入到单位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即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可用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全部编入收入预算,根据全部收入统筹安排。 单位的经常性开支,包括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和专项经费等全部列入支出预算。2.定额、定项拨款 定额、定项拨款是财政部门确定各单位拨款额度的方法。 定额是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各单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国家财
14、政状况,对行政编制或实有人数及人均支出标准确定的公务费、业务费等,按照车辆数和标准消耗确定的汽车燃油费、修理费等支出定额或开支标准。 定项是财政部门对政府各单位为完成某一专项或特点工作任务专门安排的经费拨款额度。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单位预算一经财政部门或主管预算单位核准,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予调整,由单位自求平衡,经费包干使用。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或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1.核定收支 指全面核定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并将其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筹安排。在预算管理的内容上,将单位在财政补助以外获得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与财政补助一道纳入单位预算,
15、统筹安排、统一使用,称为“统收统支”模式。2.预算缴拨款 (1)预算补助 这是国家财政对自身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所采取的预算拨付方式。预算补助形式为定额或定项补助。 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由 “拨款”改为 “补助” ,明确了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改变国家财政统包公共事业,由财政平衡单位预算的传统做法。 (2)预算上缴 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超过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收入上缴的管理办法。因占有较多国有资产或国家资源而收入超过支出较多的单位;因享有国家特殊政策或者经国家特许从事特殊业务而收入超过正常支出较多的单位;由于收支配比不清等原因而收入超过正常支出较多的单位。 3.超支不补,
16、结余留用政府组织单位预算的编制行政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 (一)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包括经常性经费拨款和专项经费拨款两部分。前者应当根据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核定的单位编制和定额计算编制,后者根据任务需要和财力可能逐项编制。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包括由财政专户拨付的预算外收入、财政部门核定实行结余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以及按规定直接留用的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作为单位收入直接列入收入预算,可用预算外收入应作为单位收入列入单位收入预算。(三)其他收 行政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一)经常性支出 1、基本工资 2、补助工资 3、其他工资 4、职工福利费 5、社会保障费 6、公务费
17、7、设备购置费 8、修缮费 9、业务费 10、其他费用(二)专项支出(三)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政府组织单位预算编制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收入和支出,将应当列入预算的各项收入全部列入单位预算,不得遗漏。2、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财政预算,不得列入单位收入预算,不得用于各项开支。3.按规定暂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按规定进行处理,除经批准由单位留用的除外,应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4. 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作为单位收入,直接列入收入预算。5.由财政专户拨付给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当作为单位收入,直接列入收入预
18、算 。6.其他收入,包括非独立核算后勤机构取得的各项收入以及其他服务性收入,应列入单位收入预算,用于本单位支出。 事业单位预算的编 一、事业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 (一)财政补助收入 (二)非财政补助收入1.事业收入2.经营收入3.上级补助收入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5.其他收入二、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1.事业支出2.经营支出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4.上缴上级支出5.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编制事业单位预算应当注意的问题1、正确归集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特别要划清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线。2、按照规定应当上缴财政预算的收入,不列入单位收入预算。3、财政补助收入只能用于安排事业支出,除经营
19、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都可用于安排事业支出。4、以上年度收支结余转入的事业基金有余额的,可以在余额范围内安排用于弥补本年度预算支出超出预算收入的差额。5.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预算应按照配比原则进行编列。从宏观层面看,整个预算程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审计四个阶段。公共组织预算的审批程序 两上两下公共组织预算的执行 重点 (一)层层分解预算指标,落实管理责任 (二)依法组织收入,保证收入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四)建立各项经费管理制度,实行经费开支的审核 (五)及时分析收支情况,保证年度预算的顺利完成公共组织预算的调整 (一)预算的追加或追减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
20、行过程中,通过改变收支任务或改变资金用途等形式,重新组织预算平衡的重要方法。预算调整的主要事项有单位预算的追加或追减,预算科目的留用和单位预算的划转。单位预算追加或追减的事项,遵循下列要求办理:财政预算拨款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预算需要调整时,应按规定程序逐级报请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其他各项收入预算发生变化需要调整的,根据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备案,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复决算时审核确定。收入预算调整后,要相应调整支出预算。(二)预算科目之间的流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同预算科目之间资金的调入或调出,从而改变了资金用途所形成的预算资金再分配,就称为预
21、算科目之间的流用。它是在原批准的预算支出总额内,部分地改变预算资金用途的一种预算调节方法。在保证完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又不超过原定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可以按规定在预算科目之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 预算科目之间的流用,要遵循下列要求办理:一是遵守国家规定的流用范围,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二是调剂只能此增彼减,不能突破预算总额。三是调剂要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三)单位预算的划转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或单位隶属关系的改变,使单位预算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应将其全年预算划归新的主管部门或接管单位。 预算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来筹集和使用公共资金,要实现
22、这一目标,财政透明度是一个基本要求。没有透明度就没有预算的法制化管理。重点作业、如何保证预算对政府行为的制约和控制?、如何从法律方面保障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公共组织收入的概念 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政府组织、事业单位) 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 含义: 第一,公共组织收入是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而取得的 第二,公共组织收入是依法取得的 第三,公共组织的收入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取得的 第四,公共组织收入是非偿还性资金 第五,公共组织的收入具有支配的自主性 公共组织收入的特点 第一,收入
23、将引起公共组织资产的增加,也可表现为公共组织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第二,收入将导致本期净资产的增加 公共组织收入的分类 (一)政府组织收入分类 1.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按照经费领拨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内经费。 2.预算外资金收入按照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由财政预算外资金账户拨入的预算外资金。 3.其他收入但在在业务活动中取得的不必上缴财政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二)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1.财政补助收入2.非财政补助收入 1)上级补助收入 2)事业收入 3)经营收入 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5)其他收入 (三) 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
24、 1.按照收入的来源 1)捐赠收入 2)会费收入 3)销售商品收入 4)提供服务收入 5)政府补助收入 6)投资收益 7)其他收入2.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存在限制 1)限定性收入 2)非限定性收入3.按照收入的性质 1)交换交易收入 2)非交换交易收入政府组织的财政拨款收入和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补助收入,是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行政和事业经费,都属于财政拨款收入.领拨经费的方式 (一)传统的经费拨款方式 (二)国库集中收付的拨入经费方式 1、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改革趋势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重大改革之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试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意味着公共组织各单位所有
25、的财政性资金都要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 理,支出通过单一帐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消形形色色的过渡性账户,从制度上解决了财政收入不及时足额入库的问题,从而规范了收入收缴。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到账户,缩短了中间的划拨过程,资金支付快速、便捷、准确,简化了资金拨付环节和手续,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挤占挪用、滞留占压财政资金问题的产生。 同时,尚未拨付的财政资金仍留在国库,可以大大减少财政资金的沉淀量,中央财政可根据库款情况决定国债发行规模、品种和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短期国债的发行量和利息支付额,从而减少政府对短期国债的融资需求,减少财政对短
26、期资金需求的依存,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可支配力,从而缓解财政支出压力,降低财政支出风险和成本。事业单位从事各项社会事业活动的资金,一部分来源于国家预算资金,另一部分来源于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取得的业务收入。事业收入是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为了弥补国家拨款不足所收取的补偿性收入。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专业业务活动,也称为“主营业务活动”,是指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所从事或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与专业业务活动相关、直接为专业业务活动服务的活动 。 事业收入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组织事业收入,促进事业发展(二)保证事业
27、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三)必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四)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规定 经营收入的概念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第一,经营收入是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第二,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其的收入。事业单位所属的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上缴的纯收入应作为“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处理,不列作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管理的要求1、 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关系2、 划清经营收入与事业收入的界限3、 经营收入要纳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4、 领取营业
28、执照,照章纳税5、 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报批手续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内容 1、行政性收费 2、事业服务性收费 3、政府性基金 4、管理费等 5、乡镇政府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6、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7、社会保障基金 预算外资金的性质 预算外资金在性质上属于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是在代表国家行使某些特殊职能中实现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而收取和提取的,是凭借国家权力取得的, 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预
29、算外资金的财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归国家;二是预算外资金的支配权和调控权归政府;三是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权归财政;四是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权归单位。 从改革的趋势看,预算外资金在短期内还将存在,但会逐渐缩小预算外资金的范围,最终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一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预算外资金发展的目标模式。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公共组织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应按国家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缴入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公共组织提出用款申请后,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年度预算外资金计划、公共组织财务收支计划和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情
30、况,从财政专户中及时核拨资金。 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财政部门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 财政专户管理的运作要求: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部门和单位提出用款申请后,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和预算外资金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情况,从财政专户中及时核拨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公共组织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专户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全额上缴,即公共组织收取的预算外资金按全部数额上缴财政专户;二是按比例上缴,
31、即公共组织收取的预算外资金按规定的比例,一部分上缴财政专户,另一部分直接留用;三是结余上缴,即公共组织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可先由公共组织直接安排预算外支出,只将预算外收支结余的部分上缴到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 3、健全票据管理体系;4、实行收缴分离、票据分离的管理办法 票款分离和收支脱钩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核心。在“收”的方面,要尽量做到罚没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开票与收缴相分离。使执收执罚部门的收入与支出脱钩 。 5、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的监督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度的改革思路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公共组织在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向公民、法人和
32、其他组织实施管理或提供服务收取的费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是公共组织预算外资金的构成主体,是国家财政性资金。 改革的思路:1、通过财政体制和税收管理改革,用法律形式来规范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科学设计税费项目,建立合理的税费体系,规范公共组织收入机制,实行费改税,将一部分稳定、可控性强的收费和基金项目转为税收,扭转我国分配领域中费多税少的畸形局面;2、合并或取消重复设置的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取消一切不合理、不合法、纯属乱收费的项目,全面整顿收费秩序;3、保留必要的行政事业规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原则 1、非营利性原则 2、依法收费
33、原则 3、专款专用原则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 要点1、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立项审批制度2、明确收费权限3、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公开化4、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5、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6、实行票据使用单一化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监督 1具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内容的公共组织必须接受物价检查部门的监督、检查。 乱收费的界定 (1) 各级地方政府或部门制定的收费 标准与法律、法规不符的;(2) 超越管理权限制定收费的;(3) 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的; (4) 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5) 擅自变更收费范围、标准的;(6) 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机关已经明令取消或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仍按原定项目或标准收费的; (7)
34、 违反收费许可证规定而收费的;(8)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实施收费的; (9)其他乱收费行为。 重点作业一、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如何采取营销手段突破“资金瓶颈”? P126二、关于“非税收入”、“预算外收入”名称的划分。 公共组织的支出是公共组织为完成国家规定的行政或公共事业任务,进行工作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费用开支。瓦格纳得出结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扩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支出管理的原则(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合理安排支出比例(二)分清各种支出的界限,按资金渠道办理支出(三)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节约各种费用支出(四)划清公私界限,应由私人自理的费用,不能公
35、款开支 经费支出的管理要求(一)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进行(二)各项支出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三)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四)加强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优化支出结构(五)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六)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与检查,强化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职能人员经费管理(一)人员经费的内容人员经费是指公共组织用于职工个人方面的费用开支。包括以下内容:、基本工资 这是国家支付给公共组织工作人员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是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公共组织工作人员的基本劳动报酬。 补助工资它是工资的补充和延伸,是基本工资之外按国家规定
36、开支的津贴、补助。 其他工资指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外,发给在职人员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 职工福利费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 社会保障费是单位为职工交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 助学金是指国家为帮助学生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困难,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支出以及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其他上述项目未包括的人员支出。 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和其他工资的管理 第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人员编制,不能超编。 第二,加强工资基金的管理。第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资、津贴、补贴等个人待遇的规定。公用经费管理 公
37、共经费是指公共组织为了完成公共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用于单位公共事务方面的费用开支。其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公务费及其管理 1公务费 公务费是指公共组织用于日常管理等公务方面的费用支出。包括办公费、邮电费、会议费、差旅费和燃料费。 公务费的管理 第一,加强会议费的管理。 第二,加强电话费的管理。 第三,加强汽车燃料、修理费的管理。 第四,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设备购置费及其管理 1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是指公共组织用于购置不够基基本建设投资额度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种设备的费用支出。 设备购置费包括一般设备购置费、专业设备购置费、图书购置费和交通工具购置费。2设备购
38、置费的管理 第一,划清基本建设投资与公共组织事业行政经费开支的界限。 第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 第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第四,执行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规定。 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实行预算管理的社会组织,为开展日常公务活动或处于为公众服务的需要,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佣等. 政府组织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专项支出管理 专项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完成专项工程或特定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开支。 (一)实行专项申请、专项审批制度 (二)实行专款
39、专用 (三)实行单独核算 (四)加强检查监督 事业支出管理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具有非补偿性特征。 (一)量入为出,统筹安排各项事业支出 (二)正确界定事业支出的范围,如实反映事业发展规模和支出水平 (三)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加强支出管理推行公务卡制度,切实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为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2010年7月,云南省在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这是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是提高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堵塞漏洞、强化行政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公务卡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
40、行卡为载体的现代财政支付管理制度 。推行公务卡,就是要求各级预算单位在公务小额支出中全面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现金使用,同时利用银行卡支付系统协助财政部门实现对公务小额支付的全程监控,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也利于政府部门控制行政成本。 公务卡结算制度的范围主要是单位日常公务支出,包括差旅费、接待费、培训费、零星采购、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规范财税管理。行政机关公务员出国、出省等日常公务活动费用报销支出通过公务卡结算,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支出透明度;机关零星物品采购支出通过公务卡结算,不仅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还可有效避免采购中暗箱操作,强化采
41、购管理;将公务卡用于支付行政性收费等,通过代理银行自动划账,可避免行政执法人员直接收取现金,有效促进“收支两条线”改革,预防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三乱”现象。 二是有利于堵塞行政机关财务管理漏洞。单位通过公务卡交易的电子信息,对本单位日常公务支出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能有效堵塞假发票、虚开发票入账等管理漏洞,有利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对个人的工资支出使用工资卡结算,对个人的公务报销支出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利于强化人员工资和规范津贴补贴管理。 三是有利于办理公务支付结算。公务员在办理公务支出时使用公务卡结算,不仅方便、快捷、安全,而且持卡人可以享受银行提供的一定额度和期限的透支免息等优惠。公务卡消费在报销之前的风险由个人承担,单位只利用其结算应该报销的支出,不会给单位带来透支等风险,并且有利于促进公务开支及时报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费用的概念 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